好新聞 好風景
點擊題目下方藍色字體關注 河北旅遊TV
看不夠的河北美景,說不盡的河北故事。《探索有故事的河北》第二季攜手文旅專家、學者整裝出發,在動與靜、實與虛、歷史與現實之間穿越、回味,展現燕趙大好河山,叫響河北文旅品牌。
今天走進
承德塞罕壩
看美麗高嶺之曠世傳奇,
贊精神高地之氣貫長虹!
塞罕壩自古就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鳥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我國的遼、金時期,被稱作"千裡松林",曾是皇家狩獵之所。
隨著歷史的推移,公元1863年,內憂外患的清政府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新中國成立之初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上世紀60年代林業部組建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50多年間,幾代塞罕壩人經過艱苦創業,不懈奮鬥,將這裡從人跡罕至的荒原變成了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
塞外明珠,皇家獵苑;
雲起蒼茫,美譽經年。
拱衛山河,帝王點兵;
硝煙散盡,壯志猶存。
人抬馬馱,攻堅造林,
石縫中栽植希望,高嶺上鑄就奇蹟。
半個世紀不懈奮鬥,
三代造林人持之以恆;
荒原再現林海,重塑綠水青山。
「時下,許多城市裡的年輕人都在嚮往詩和遠方,我很慶幸,我的詩和遠方就在我摯愛的這片林海。」在塞罕壩精神學習報告會上,年輕一輩「守林人」講出了這句浪漫表白。半個多世紀可以幹多少事?塞罕壩人給我們的答案是:「造林112萬畝,植樹4億多棵」。他們在北京以北400公裡的高原荒漠上,生生造出了一片綠海。如今塞罕壩已不僅僅是「美麗的高嶺」,更是精神的高地、信念的高地。
下周同一時間
「探索有故事的河北」將走進
灘寬水清、沙軟潮平的
秦皇島北戴河
敬請關注!!!
主管:李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