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節約不該大做性別文章

2020-12-13 中國環境

  近日,廣東某大學學生爆料稱,學校食堂飯菜竟有男女之分,同價不同量。以某食堂燙菜為例,男生給兩個雞蛋,女生只有一個。有窗口擺放著大份菜,一看是女生用餐,工作人員會專門再打一份量小的。該校總務處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此事已在調查核實中,正在整改。之前,曾有飯店推出過「男版」和「女版」盒飯,也有網店推出過「男牛排」和「女牛排」,都因同價不同量而遭到批評。贊成者的理由都是「節約」,飯菜分量區分男女是基於生理差別,批評「性別歧視」是因為有些人過於敏感云云。

  真是過於敏感嗎?即使男性飯量普遍大於女性,那也只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放到個體身上未必成立,放到具體的每一頓飯菜上,就更不成立了。飯量大的女生和飯量小的男生,在面對大份「男生餐」和小份「女生餐」的時候,怎麼選擇都彆扭。某天特別餓的女生和胃口不佳的男生,又該怎麼選?為了以同樣的價格吃同樣多的飯菜,有的網友無奈編造出「為男朋友打飯」的劇情。

  杜絕浪費是對的,解決方案也很簡單:第一,飯菜分大小份,不要冠之以「男女」;第二,不同量就該不同價。2018年,有電商平臺曾發布過一份中國兩性消費趨勢報告,數據顯示,性別在消費領域正互相融合,不同性別的消費者需求不像之前那麼涇渭分明。在整個消費領域都日漸去性別化的今天,還把性別作為節約飯菜的「前置」,這未免太落伍了。

  說起來,這種事整改容易,但其背後的隱性歧視更需要分辨清楚。隱性歧視之所以令人迷惑,就在於人們受刻板印象的影響而不自知。心理學家希爾頓對刻板印象的定義是,社會上對某一個群體的特徵所做的歸納、概括的總和。它並不一定有事實根據,也不考慮個體差異,僅僅是存在於人們頭腦中的一些固定看法,但對人們的認知和行為卻能產生重大影響。

  隱性歧視就是如此,在不該區分男女的地方,刻板地扣上「男女不同」的帽子,還覺得這種區分是「天生」和「自然」的。比如,男人「理性」,女人「不講道理」;男司機是技巧嫻熟的駕駛者,女司機是「馬路殺手」;男人理工科好,女人文科強;男人粗枝大葉,女人細膩溫柔;男人勇敢,女人柔弱;婚姻中男強女弱、男高女低……這種簡單粗暴的劃分,嚴重忽略了個體差異和社會現實,形成了不恰當的評判標準,強化了社會觀念對性別角色的塑形作用。

  隱性歧視的另一種迷惑性,表現為它經常扛著「為你好」的大旗。比如,探討女生防性侵的議題,卻指向裙子的長度,這和強姦案討論中,對受害者的長相評頭論足十分相似,都是把性犯罪的原因推到受害者身上。相關研究證明,性侵與服裝和長相無關,與受害者是否好欺負、是否容易下手有關,性犯罪體現的是權力欲。儘管這些道理已經被反覆講述,但是人們仍然習慣性地把問題歸咎於女性自身,並且還會因女性對他們的「好意」並不領情而倍感委屈。

  前有某大學發布「女生安全攻略」強調女生在著裝上要「防止產生誘惑」,後有大學在飯菜上拿性別做文章,這說明部分高校管理者囿於慣性思維,對隱蔽的性別歧視視而不見。這也並非公眾對高校的「小事情」揪住不放,而是承擔教育職責的高校,本應在此表現出更科學嚴謹的態度,成為社會打破性別歧視和刻板印象的引領者。

  (作者:馬青,系媒體評論員)

相關焦點

  • 重慶吃火鍋「稱重點菜」倡導節約
    近日,重慶火鍋店家針對遊客推出「一份吃遍九大必點菜」的親民套餐,倡導合理消費,杜絕浪費。 近日,來重慶旅遊人數迎來新高峰,不少外地遊客來重慶打卡吃火鍋,重慶火鍋店家針對外地遊客推出「一份吃遍九大必點菜」的親民套餐、以推出「稱重點菜」的方式「寵遊客」,吸引不少外地來渝的遊客「打卡」體驗。
  • 向旅途中的食物浪費說「不」文旅業界倡導節約行動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題:向旅途中的食物浪費說「不」 文旅業界倡導節約行動新華社記者餘俊傑、陳愛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近日,各地文旅部門和企業發起節約行動,從每一餐做起,向旅途中的食物浪費說「不」。上小份菜、適度點餐、吃不完打包等節約行為正在成為文旅行業的發展共識。
  • 萬山:倡導用餐「新食尚」「舌尖之上」講節約
    最近「節約之風」盛行,身邊的家人和朋友都不約而同地開始厲行節約,讓他也深受影響。  「以前跟朋友一起出去吃飯,因為好面子,剩菜剩飯都不怎麼打包,現在人人都提倡節約和『光碟』,都喜歡把剩菜打包回去家裡吃,我當然也不能浪費嘛。」食客張銘靜笑呵呵地說道。食客開始自覺「光碟」,餐飲店家也紛紛亮出實招,營造「反對浪費、節約為榮」的用餐氛圍,引導客人厲行節約。
  • 廣東民宿行業聯動 倡導節約抵制餐飲浪費
    粵遊資訊 【廣東民宿行業聯動 倡導節約抵制餐飲浪費】 9月12日,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下,廣東省旅遊協會民宿分會在由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 2020廣東旅博會 舉辦「樹立節約理念制止餐飲浪費」籤約儀式,來自全省21個地級市民宿協會負責人共同籤署了《全省民宿行業聯動,倡導節約抵制浪費》倡議書,向全省民宿行業發出倡議:一是加強宣傳力度,樹立節約理念;二是加強內部管理,履行社會責任;三是轉變經營方式
  • 向旅途中的食物浪費說「不」,文旅業界倡導節約行動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近日,各地文旅部門和企業發起節約行動,從每一餐做起,向旅途中的食物浪費說「不」。上小份菜、適度點餐、吃不完打包等節約行為正在成為文旅行業的發展共識。8月12日,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美團點評向旅遊餐飲業發布倡議書,呼籲企業利用公眾號、直播等方式,倡導食物節約;針對不同遊客群體特點,定期更新菜品種類;清晰公示菜品的主輔配料、口味等信息,方便顧客選擇,避免因點餐誤解造成食品浪費。
  • 厲行節儉進校園 環保節約少年行——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開展「倡導...
    文明,見之於一舉一動,節約,重在於一點一滴。為切實培養全市廣大中小學生厲行節儉、反對浪費的良好習慣,倡導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校園文明風尚,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於今年秋季學期開學之際,在全市中小學校中廣泛開展了「倡導綠色生活、反對鋪張浪費」主題活動,通過系列實踐活動的開展,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進一步根植於首府青少年心中。
  • 科學點餐倡導節約成遊客共識
    袁榮德 本報記者 鄒曉華「吃多少,拿多少,勤儉節約不浪費。」8月15日9時許,在大餘縣丫山景區的生態酒店餐廳,餐廳工作人員正在提醒前往餐廳吃早餐的客人不要浪費。「浪費超過100克,加收雙倍餐費,其實我們不願意加收餐費,主要是提倡節約用餐,反對浪費。」吳燕說。據丫山景區生態酒店餐廳經理朱莉娜介紹,為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減少浪費,餐廳針對有些菜品推出大中小3種供顧客選擇。此外,工作人員會主動提醒顧客,不夠再點。如果出現菜品剩餘,餐廳免費提供包裝袋供顧客打包。
  • 澳門利用閒置土地興建車胎公園倡導節約環保
    中新社澳門8月14日電 (記者 龍土有)澳門市政署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將利用氹仔市中心四幅面積共約19000平方米的閒置地,建設倡導節約環保的車胎公園。預計明年首季動工、第四季完工,預算費用約為3000萬澳門元。
  • 天津航空全面取消主力機型E190頭等艙推出「超值經濟艙」 倡導節約...
    E190飛機E190客艙  2014年6月8日,天津(中國航空旅遊網訊 通訊員鄭揚 孔祥鈺)為慶祝天津航空成立五周年,6月8日起天津航空全面取消其主力機型E190頭等艙,推出「超值經濟艙」產品,倡導全民節約出行。
  • 「浪費可恥、節約為榮」(一):惜福節約,看杭州佛學院是這麼做的
    「浪費可恥、節約為榮」(一):惜福節約,看杭州佛學院是這麼做的 2020-11-06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煤集團軒煤公司老年大學倡導「節約糧食 踐行新風尚」 杜絕...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同煤集團軒煤公司老年大學積極倡導「節約糧食 踐行新風尚」,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
  • 馬蜂窩倡導旅業節約新風尚 聯合在線旅企發布倡議
    近日,杜絕餐飲浪費已經中國社會的新風尚,作為餐飲消費的重要場景之一,旅遊行業應該成為倡導節約新風尚的排頭兵。目前,文化和旅遊部也正在制定、修訂旅遊住宿業和旅遊景區標準,將反對食品浪費的內容列入其中。「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舌尖上的節約」漸成風尚
    推出「我為您點餐」服務,即根據客人用餐人數、用餐標準、用餐喜好等,提前為客人安排好菜單,菜單充分體現「數量正好、杜絕浪費」;對於能「分光食盡」的客人,餐廳會給獎勵;每次用餐後,服務員及時提醒客人打包,免費提供2-5個打包盒,食品袋不限制。  在山西會館,倡導「刀落成材,物盡其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食材利用率,從源頭減少浪費。
  • 大學食堂飯菜分男女,背後是性別刻板印象作怪
    有窗口擺放著大份菜,一看是女生用餐,工作人員會專門再打一份量小的。7日,該校總務處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此事已在調查核實,正在整改。此前,網傳江蘇一高職食堂推出了「男生飯」和「女生飯」窗口。還有,天津市某飯店也推出了「男女版飯盒」。他們給出的回應,不外乎節約糧食、減少浪費。
  • 景區抬出大鍋標語 倡導遊客「節約光榮」
    「勤拿少取,不要浪費…」今(18)日上午,涪陵區藺市紅酒小鎮景區11家餐企廚師代表和服務人員,抬著直徑1.2米、重達約200斤的大鍋標語「光碟行動」「厲行節約」,在景區及餐廳巡遊,提醒遊客「浪費可恥節約光榮」。上午11點半,景區自助餐廳隨處可見「光碟行動」的標語,很有氛圍。
  • 倡導全民閱讀需要做好結合文章
    面對著這一悄然發生的變化,很多人片面認為,線上閱讀大有取代線下閱讀之勢,只要手機在手,書本不再愛不離手。不可否認,在線閱讀比書籍閱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在線閱讀也並不是絕無壞處。很多成年人的生活閱歷和知識水平能夠讓他們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擾,但是如果未成年人用網絡取代課本、用鍵盤取代紙筆,想讀書便敲下電腦鍵盤、點下手機按鍵,便不可取,他們很容易禁不住誘惑,從在線閱讀變成沉溺網絡。
  • 餐廳推出半碗飯措施 倡導節約糧食
    這是廣州市綠點公益環保促進會與廣州IFC-國金天地聯合發起的「節約糧食勸導志願服務活動」,活動將減少餐飲浪費行為、餐廚垃圾減量與志願者服務相結合,引導餐飲企業、市民參與「文明消費,節約用餐」的實際行動。
  • 性彆扭轉治療:一個跨性別女孩的殘酷「成年禮」
    她初二開始患上抑鬱症,而後病情加重,常流淚至深夜,反覆糾結「假如我出生就是女孩子,那該有多好」。她多次去做心理諮詢,但心理諮詢師也未察覺到這是性別焦慮。朱亦開始自殘,甚至曾試圖服藥自殺。那時父親已經過世,家人關心她的身體狀況,但並未深究她自殘的原因,以為只是青春期的焦慮和抑鬱,過了就好了。
  • 節約用水手抄報:有關節約用水的資料文章
    節約用水  節約用水,指通過行政、技術、經濟等管理手段加強用水管理,調整用水結構,改進用水,實行計劃用水,杜絕用水浪費,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科學的用水體系,有效地使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適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節水宣傳員
  • 海港區:倡導文明用餐新風尚
    強宣傳、重引導、造氛圍,做杜絕餐飲浪費的倡導者、參與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印製文明用餐、拒絕浪費的相關公益宣傳海報,「光碟行動」勤儉節約桌貼,張貼在餐飲場所顯眼位置,讓節儉用餐消費理念入腦入心。加強從業人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職業規範培訓,在點菜時提示顧客適量點餐,對鋪張浪費現象提醒、規勸,提供餐後打包等服務,有效避免顧客因點菜數量多吃不完而造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