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柬埔寨文化和藝術部近期的消息稱,10月22日,在第九屆東協文化藝術及相關會議上柬埔寨暹粒市被評為「東協文化之都」。
柬埔寨暹粒(圖片來源於網絡)
暹粒市之所以被選定為2021-2022年「東協文化城市」,是因為暹粒市是柬埔寨的前首都,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優美的自然景觀,同時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名勝古蹟和多彩的民俗風情,也是舉世聞名的自然文化旅遊勝地。
暹粒作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知名景點吳哥窟,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廟宇建築,憑藉其繁複而精緻的造型、深厚的文化與宗教內涵,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成為全球最佳的旅遊景點。
柬埔寨文明古國,日常生活受佛教文化影響
柬埔寨是東南亞中的一個國家,它的文化賦予了一層神秘的佛教色彩。
佛教寺廟遍布全國各地,走在大街上,關於佛教文化的標誌及形象等隨處可見,機場、酒店、飯館的顯要之處都擺放和供奉著佛像,在賓館酒店門外設有佛龕,以方便信徒膜拜。值得一提的是,柬埔寨國旗正中間白色殿堂為吳哥窟,紅色代表民族,白色代表佛教,藍色象徵王室,符合柬國的國家銘言「民族、宗教、國王」。
柬埔寨國旗(圖片來源於網絡)
柬埔寨的日常生活習俗受佛教文化影響,在柬埔寨人們見面都行「合十禮」。在柬埔寨行合十禮時,一般是兩掌相合,十指伸直,舉至胸前,身子略下躬,頭微微下低。遇到不同身份的人,行此禮的姿勢也有所不同。另外,無論地位多高的人,遇見僧人時都要向僧人行禮,而僧人則不必還禮。
柬埔寨街頭禮儀(圖片來源於網絡)
佛教文化影響著柬埔寨的社會發展,也體現著柬埔寨人民對生活的態度,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沉澱了來自佛教溫和沉靜的氣質,在佛教文化的薰陶之下,柬埔寨人民樸實善良。
中柬文化相互滲透,中國文化融入柬埔寨社會生活
中國和柬埔寨是友好鄰邦,兩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友誼。吳哥古蹟的壁畫上刻有兩國人民一千多年前友好交往的生動場景。
吳哥窟建築是宗教文化的代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代表的是過去,輝煌的高棉王朝佛教和印度教交替的繁榮。中柬兩國都擁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優美風光。近幾年,柬埔寨和中國的往來更為密切,在「一帶一路」的政策倡議下,中柬兩國在多領域開展了多項合作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開發、地產、農業、科技、網際網路和金融等領域的企業及高精尖人才都大量湧入柬埔寨,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已成為柬埔寨最大的投資來源國,最大的國際遊客來源國,最大的大米出口市場和最大的外來援助國,柬埔寨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合作的優先目的地。
中國人在柬埔寨各城市生活工作的人數越來越多,在首都金邊繁華的大街上隨處都有中國人的身影,據相關數據報導,有超過60萬的中國人在柬埔寨生活,中國人和柬埔寨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相互滲透,相互影響。
柬埔寨市場(圖片來源網絡)
近幾年,柬埔寨人民也要慶祝中國的傳統節日。特別是中秋節和春節,這兩個傳統節日在柬埔寨有很濃的節日氣氛。中秋節期間,不少本地商家會只製作月餅供在柬華人和本地人購買。在春節期間,柬埔寨很多商家就放假休業,首都金邊的三個傳統市場,中央市場、烏亞西市場、奧林匹克市場,春節期間只有少部分商家在營業,柬埔寨人家門口也會掛上紅燈籠,相互串門祝福,討要紅包。
中柬人民友好關係,為房產投資奠定了基礎
中柬兩國情誼深厚,彼此互為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去年「中國—柬埔寨文化旅遊年」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開幕、今年中柬自貿協議的籤訂,都為中柬兩國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
柬埔寨的投資政策很輕鬆,中柬兩國人民關係友好,柬埔寨本地人不排華,走在路上到處都是柬文中文並列的招牌,會很有親切感。特別是近年來在「四角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影響下,柬埔寨跟上了中國發展的快班車,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柬埔寨經濟快速發展,國內投資逐年增長,建築行業因高投資回報率備受置業者關注,2020年上半年,柬埔寨共批准2522個建築投資項目,總建築面積超過860萬平方米,投資額近40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13%。雖然今年全球遭受新冠肺炎肆虐,但柬埔寨房地產仍然保持高投資的狀態,各大建築工地依然保持熱火朝天忙碌狀態。
柬埔寨的房地產市場潛力巨大,加上高投資回報率,無外匯管制、100%對外開放、永久產權及美元計價等諸多利好政策和人口紅利優勢,成為全球投資者海外置業的首選。
中柬文化源遠流長,中柬友誼歷久彌新。隨著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深入發展,兩國人民將獲得實實在在利益。未來柬埔寨回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中資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同時,更多的中國人將到柬埔寨投資興業,為柬埔寨經濟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