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天氣形勢依然錯綜複雜。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北方及四川盆地新一輪較強降雨過程今日開啟,而第8號颱風「巴威」已在臺灣島以東洋面生成。此次降雨如何發展,哪些地區需格外警惕?颱風對我國有何影響?記者邀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進行解讀。
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方翀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賈靜淅 新華網記者 郝多
記者:請介紹一下此次北方新一輪強降雨整體情況如何?
方翀:我國北方地區本輪較強降雨過程的主要影響時段是8月22日至24日。其中,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東部以及東北地區等地有中到大雨,華北東部、東北地區南部等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累計降雨量預計有100毫米至200毫米。
具體來說,此次降雨呈現出自西向東逐漸發展加強的趨勢。22日,甘肅中部、青海東部等地有中雨、局地大到暴雨;23日,強降雨將來到內蒙古中部偏南地區、陝西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河北、遼寧西南部,以中到大雨為主,其中北京北部山區和南部、天津、河北東部、遼寧西南部局地暴雨;到24日,強降雨將進一步向東北方向發展,黑龍江東北部、吉林東部、遼寧中東部及重慶中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遼寧中東部局地大暴雨。
記者:正值「七下八上」北方主汛期,本輪北方降雨與前期相比有何特點,有哪些防範注意事項?
方翀:北方此次新一輪強降雨主要是在副高東退、西風槽東移背景下產生的,槽前西南急流有所加強,與西風槽帶來的冷空氣在北方地區形成冷暖交匯,進而帶來強降水。
在強度和影響上,總體來看,本輪北方降雨強度雖然不及前期,但仍然不容小覷。尤其前期降雨落區較為集中的西北地區,地質條件本就脆弱,加之前期降雨頻繁,需格外防範地質災害風險。預計8月22日至24日,青海東北部、甘肅東南部、陝西西南部、山西西南部、北京北部山區等地局地發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強降雨自西向東加強,後期遼寧和吉林東南部是降水較強的區域,局地大暴雨的可能性較大。這些地區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風險都較高,需引起注意。
記者:四川盆地8月以來降水非常密集,今天又開啟了新一輪降雨,需格外留意哪些風險?
方翀:整體來說,四川盆地近期降水的強度和持續時間是比較罕見的。8月以來四川平均降雨量達到253毫米,是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其中,四川東部和南部較常年同期偏多1到2倍,西部偏多3到4倍。
預計從今天夜間開始至24日,四川盆地將出現新一輪強降雨,盆地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經過前期集中強降雨,四川盆地山體含水飽和,此次疊加降雨雖然持續時間不長、強度也不及前期,但仍會加大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風險。
尤其需注意的是,強降雨之後的地質災害往往具有滯後性,即便降雨出現短暫間歇,也絕不意味著風險減小。四川盆地地區的公眾切莫放鬆警惕,要密切關注風險預警,高度防範局地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城鄉積澇、山洪、滑坡等災害。
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今早誕生,它後續將如何發展,對我國有何影響?
方翀:臺灣以東洋面的熱帶低壓已於今日8時加強為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11時中心位於日本衝繩縣那霸市西偏南方約590公裡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強度為熱帶風暴級。
預計「巴威」將以每小時1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將於今天傍晚前後移入東海南部海面,並逐漸轉向北偏東方向移動。在強度方面將逐漸加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從25日開始,在東海東部轉向偏北方向移動,趨向朝鮮半島南部,強度逐漸減弱。
目前看來,「巴威」直接登陸我國的可能性極小,但相關海域仍需嚴密防範大風影響。「巴威」的風力在後期有可能快速加強,我國東海東部、黃海東南部海上風力有可能達到9級至12級,颱風中心經過海區風力可達13級至16級,海上船隻需格外關注、及時回港避風。同時,不排除後期颱風北上變性之後對我國東北地區產生影響的可能性,我們將密切關注它的發展,及時作出預報提醒。
(責任編輯: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