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購發達,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一切生活所需,特別是在大型節假日的時候,一些主流網購平臺會開展各式各樣的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而消費者也很給面子,讓這些網購平臺的銷售額屢創新高。
網購是一個相對比較透明的平臺,消費者可以全網比價,還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對產品進行評價,商家為了牢牢將消費者的目光和好感握在手中,總是喜歡推出一些「9.9包郵」的活動,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網購幾塊錢的東西,賣家還要給免運費,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做慈善嗎?
當然不是了,即便是網店運營成本比實體店稍微低一些,商家也不太可能做虧本的買賣。消費者以為自己買幾塊錢還包郵的東西,是撿到便宜了,但實際上這個東西的價值可能就值這麼一點錢。比如我們花9.9購買的東西,成本可能只要1-2塊錢,賣家打著薄利多銷的口號,還是能賺取高達數倍的差價。
至於郵費,商家早已跟快遞公司達成了合作,普通人寄一個小件要花十塊錢左右,而商家寄一個小件可能只需要花費2-3塊錢,貨物越多,快遞費也越優惠。一件9.9包郵的商品,即便除開了成本和運費,都還能賺一半多的錢。再看看那些動輒成千上萬件的銷量,你就知道商家不僅沒有虧本,反而賺得盆滿缽滿。不過買賣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事情,既然消費者喜歡這件商品,價格又不貴,即便知道商家賺了不少,估計也願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