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將重塑「蓮藕文化」 欲讓荷花勝景重現泉城

2020-12-25 齊魯網

夏季大明湖的荷花讓人流連忘返(資料片)記者劉暢攝

泉城的的荷花文化氣息由來已久(資料片) 記者劉暢攝

  商報濟南消息「荷花是濟南的市花,但是現在濟南市區成規模的荷花越來越少了,荷花都去哪裡了?」一段時間以來,有市民反映,荷花作為濟南「市花」近年來似乎越來越少了,在城市中的體現並不明顯,並建議濟南該恢復「蓮藕文化」。近日,記者採訪中獲得了有關部門相當積極的回應——濟南將重塑「蓮藕文化」,讓「市花」更加名副其實。


  近日,濟南市城市園林綠化局黨委書記、局長韓永軍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到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聽電話,其中就有匿名市民提出,其查閱資料後發現,大明湖在解放後,人民政府徵購湖田為國有,並疏河浚湖,剷除田埂,淨化湖面,植物種植面積逐漸減少。1971-1973年,又大面積清淤挖湖,深度達2-4米,除歷下亭南豐祠南側稼軒祠西側保留八公頃淺水區外,其它地方不再適宜水生植物種植。

  此情況是否完全準確先不提,而本報也曾經接到過市民來電,反映感覺荷花作為濟南「市花」,確實越來越少了,「現在濟南街頭也有荷花了,能看出來濟南在為此努力,可是大明湖裡的荷花確實是少了。」也有市民提出,濟南除了應該恢復荷花在濟南的數量,更應該在此基礎上讓「蓮藕文化」重現。

  記者了解到,市民提出的建議,其實園林部門已經在計劃之中,而活動中市民的建議也得到了積極的回應,「我們將把建議轉至大明湖風景區管理處,在下一步的景區建設和改造中充分考慮您的建議,突出蓮藕文化。謝謝!」「大明湖景區歷來比較重視咱荷田以及荷文化的建設。」記者也從大明湖風景區管理處證實了該情況,近期他們擬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邀請專家展開專項會議,探討如何更好地讓荷花在大明湖生長,並在此基礎上突出蓮藕文化,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王東青告訴記者,「今年我們也是把原有荷花的復壯以及荷田面積的增加作為重點工作之一開展,」去年我們大明湖景區一方面通過回填土,還有增加防浪網,增加荷花的品種,增加荷田面積;一方面對原有荷花進行復壯,希望通過未來的工作,讓大明湖逐漸恢復原來『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這樣的自然景觀效果。「本組撰稿 記者 梁賡

  延伸報導

  泉水冷,湖水深, 致使荷花少了生長環境

  1965年,荷花佔了半個大明湖大明湖現存荷田7000多平方米


  不少市民感覺現在大明湖裡面的荷花少了,至於少了多少並沒有特別明晰的概念。昨天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現在該景區內荷田面積約有7000多平方米,比鼎盛時期少了不少。很多市民都對大明湖裡的荷花非常有感情,也非常關注,其中有不少人問,為啥咱大明湖裡的荷花少了呢?」1986年濟南把荷花定為濟南市的市花,然而在濟南市市區裡面,能夠具備自然條件,大面積觀賞荷花的地方也就只有大明湖了。「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王東青告訴記者,目前大明湖景區內荷田面積約有7000多平方米,」確實比建園時少了「。

  記者也輾轉聯繫到了退休的老園林職工徐家茂老人,他告訴記者,」過去這個大明湖啊,就是湖民種藕的地方,那個時候是一片荷花,在水道裡面划船。1965年香港的一個電影製片廠拍了個大明湖的片子,那時候荷花還能佔到大明湖的一半。後來就沒有這麼多了,原因主要是挖湖挖的,水深了就不適宜種藕了。「」大明湖擴建完成之後,因為局部的水域比較深,再加上泉水湧入的比較多,匯集量比較大,整個的水溫比較低,不利於荷花的生長。因為它喜歡高溫高溼,而且不喜歡土層比較淺。荷花它是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出汙泥,就得有泥土,水太深葉子頂不上去,就無法呼吸。「王東青向記者解釋了為何大明湖內的荷花會有所減少的原因。

  王東青進一步表示,大明湖是純正的泉水湖,夏天水溫提不上來,不利於生長,」所以我們就在岸邊比較能夠適合它生長的地方,去年也進行了回填土,讓土層厚一些,另外需要讓『生土』變成『熟土』,更利於荷花的生長,所以說植物的生長需要符合自然規律,需要一定的時間逐步恢復,所以這幾年園林局和我們專門成立了課題組,專門研究這些問題。「

  此外,對於荷花」復壯「問題,有些市民不太明白,記者了解到,有些荷花在水溫上不來的情況下,長勢比較弱,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方法讓其更好的生長,有更好的景觀效果,而且自己也能夠實現繁殖。

  」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

  荷花盛時, 」明湖踩藕「有望再現


  商報濟南消息除了讓」市花「更多地出現在濟南,市民們還比較關心一點,那就是在荷花數量增加的基礎上,傳統的回憶、文化的延伸也能夠做足。記者了解到,其中很多市民都提到了濟南的」蓮藕文化「。

  大明湖內有一」藕神祠「,安安靜靜地坐落於景區北側一隅,院內一對牌匾吸引了記者的注意,」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市民何先生告訴記者,明湖藕被老濟南雅稱為」白蓮藕「,它肉肥質嫩,塊大脆甜,嚼後無渣,舊時湖民們將它當作一種時令水果賣給遊湖的遊客,」真是入口即碎,既涼滋滋的,又甜絲絲,還帶著一股荷葉的芳香,真是無比愜意。現在很難吃到大明湖裡面的藕了。「」原來都說藕斷絲連,但是大明湖的藕是白蓮藕,脆而沒有絲。「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王東青說,」另外老濟南家裡有人來做客的時候總要上盤蓮藕,又當水果吃,又通氣,說明人有情有理。「

  此外,」明湖踩藕「也是濟南傳統民俗。過去濟南的人們採摘蓮藕,只能下到水裡去用腳踩。下水踩藕的藕客也就成了一種職業。因此,明湖踩藕成為濟南一種傳統習俗。市民們也期盼著,明湖藕和」蓮藕文化「隨著荷花的增多而再度閃亮。」大約是07、08年,有過踩藕活動,這兩年客觀條件不允許了。「昨天記者也將此問題諮詢了大明湖景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會在整個荷田數量多、長得壯的情況下,逐步展開相關活動,能讓老濟南人回憶起正宗明湖藕的味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濟南將重塑「蓮藕文化」 欲讓荷花勝景重現泉城
    泉城的的荷花文化氣息由來已久(資料片) 記者劉暢攝  商報濟南消息「荷花是濟南的市花,但是現在濟南市區成規模的荷花越來越少了,荷花都去哪裡了?」一段時間以來,有市民反映,荷花作為濟南「市花」近年來似乎越來越少了,在城市中的體現並不明顯,並建議濟南該恢復「蓮藕文化」。近日,記者採訪中獲得了有關部門相當積極的回應——濟南將重塑「蓮藕文化」,讓「市花」更加名副其實。
  • 大明湖的荷花還能這樣玩?真不愧是濟南!
    濟南是一個文明古城,擁有著豐富的歷史。「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就是對古老濟南的真實寫照。大明湖盛產蓮藕,荷花滿湖,周邊地區種植蓮藕業戶也非常多,荷花也就成了濟南的象徵。1986年荷花成功當選為濟南市市花,從此以它那豔麗的色彩、幽雅的風姿深入到濟南人的精神世界。
  • 泉城濟南舉行七夕荷燈會 放荷花燈祈福
    泉城濟南舉行七夕荷燈會 放荷花燈祈福 2014-08-02 22:27:41黃品璇 攝圖為「荷花仙子」乘船沿護城河河道放荷燈。 黃品璇 攝   中新網濟南8月2日電 (黃品璇)2日是農曆七月初七,中國傳統的「七夕節」,泉城濟南一項傳統民俗活動放荷燈2日晚在濟南護城河泉城廣場碼頭舉行,眾多濟南市民將各色荷花燈放進河裡,祈求闔家幸福。
  • 濟南有哪些標誌性的東西?除了泉城廣場你還知道什麼?
    濟南市是山東省的省會城市,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是山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作為省會城市,濟南肯定是有它標誌性的東西存在。比如大家眾所周知的「泉城廣場」,但除了泉城廣場你還知道些什麼關於濟南標誌性的東西?
  • 濟南的一個村莊火了,荷花開得美不說,竟然還搞出一架飛機來
    泉城濟南最被人樂道的是古風泉韻,一句「四面荷花三面柳」濟南的一城山色。現代的濟南很難再找到四面荷花的場景了,取之而來的是高樓大廈,北園的荷花早就沒有了,而唯獨三大名勝之一的大明湖畔,每當夏季還能看到亭亭玉立、隨風搖曳的不同姿態的荷花遺世而獨立。
  • 濟南第二批「泉城人家」民宿授牌 讓「『景區』民宿」更文化
    2020年1月20日,濟南市第二批「泉城人家」民宿授牌儀式在歷下區舉行。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孫樹娥、濟南市文化旅遊局局長郅良為歷下區「泉水人家」民宿揭牌,同時對第二批「泉城人家」民宿進行集中授牌。2019年,濟南共有44家民宿、120餘個院落被授予「泉城人家」民宿。濟南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民宿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濟南市民宿管理辦法》和四個配套標準(條件),構建了「1+1+4」的民宿業保障、管理、發展制度體系。同時,全面破解審批瓶頸。
  • 泉城濟南的老味道,就藏在百花洲的悠閒生活裡,遊客絡繹不絕
    四朵荷花三枝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每當讀到這句詩,很多人都知道,詩中描寫的景色是山東省的省會濟南,我們稱之為「泉城」,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優秀旅遊城市,因其泉七十二口而得名。在濟南城內,有許多古老而悠閒的地方,值得我們駐足漫步,百花洲便是其中之一。
  • 濟南大明湖緣何觀荷盛景難現 專家:荷花種植缺乏規劃和理念
    齊魯網濟南8月10日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人們常說濟南大明湖的荷花就是夏日的精靈,在陣陣微風中搖曳多姿。往年這個時候都是大明湖荷花盛開的最好時節,可是今年很多市民和遊客都沒有看到像往年一樣荷花大面積盛開的情況,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濟南的一個村莊火了,荷花開得美不說,竟然還搞出一架飛機來
    泉城濟南最被人樂道的是古風泉韻,一句「四面荷花三面柳」濟南的一城山色。現代的濟南很難再找到四面荷花的場景了,取之而來的是高樓大廈,北園的荷花早就沒有了,而唯獨三大名勝之一的大明湖畔,每當夏季還能看到亭亭玉立、隨風搖曳的不同姿態的荷花遺世而獨立。
  • 春天裡的明湖勝景,別有一番意境
    大明湖是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面58公頃,公園面積103.4公頃,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也是濟南重要的風景名勝、開放窗口和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
  • 辛棄疾:文化濟南的名士擔當
    「二安文化」和「稼軒文化」是濟南「名士文化」題中應有之義,是「五個濟南」建設的寶貴文化底蘊資源。「二安」特別是一生堅守初心、盡忠報國、追求卓越、標新立異的辛棄疾也是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 泉城之夜·濟南冬季文化旅遊嘉年華盛大啟動!濟南冬季夜旅遊五大類...
    11月16日晚,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歷下區人民政府、長清區人民政府主辦,濟南市旅遊聯合會、歷下區文化和旅遊局、長清區文化和旅遊局、長清區投促中心、大明湖街道辦事處承辦的「泉城之夜·濟南冬季文化旅遊嘉年華」盛大開幕,一舉引爆冬季泉城夜生活。
  • 在濟南,最美的邂逅是藕花深處
    吟誦著創作於公元1100年的這闕如夢令,泛舟於泉城濟南的一處荷塘深處詞人用清新、自然而又富有音樂美的語言,像嘮家常一樣,用淺欲之語,發清新之思。給大家娓娓道來的是一次醉酒晚歸的經歷!這次經歷是真的麼?如果不是夢境,李詞人想邂逅的是誰呢?
  • 登千佛山,覽泉城-濟南千佛山一遊
    1/濟南三大名勝之千佛山 濟南三大名勝,想必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千佛山與趵突泉、大明湖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它是泰山餘脈,山並不高,但峰巒起伏、林木茂盛。
  • 濟南:萬株荷花街頭綻放 荷紅柳綠炫目一夏
    相信許多市民對大明湖荷花的豔麗多姿喜愛有加。如往年一樣,這個夏天,濟南市民不僅可以在大明湖欣賞荷花,在城區主要道路節點也能一睹清荷的芳容,近距離欣賞夏日清荷之韻,體驗「荷柳風情」。 據悉,為展現市花風採,體現泉城特色,迎接即將到來的第三屆濟南泉水節,市園林部門按照全市「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泉城」部署要求和「立足民生、卓越服務,園林讓泉城更美好」工作理念,精心組織各區園林部門大力開展夏季花卉布置工作,繼續實施「荷花上路」工程,萬株紅荷現已擺上泉城街頭。
  • 山東不僅有濟南大明湖,還有2個湖名氣也很大,你都去過嗎
    山東省位於我國北方地區,不過山東境內也有一些湖泊挺有名,比如大名鼎鼎的濟南大明湖。說起大明湖,很多人還會想到那句「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的臺詞,大明湖自古就很有名,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於濟南的市中心,被譽為「泉城明珠」,也是濟南城市湖泊,以及休閒旅遊勝地。
  • 品味濟南:當然少不了泉城的標誌,你知道泉城的標誌是哪裡嗎?
    有人說,泉是濟南的魂,但是卻不得不提那泉城的標誌——泉城廣場!泉城廣場在護城河的玉帶盤繞下,在趵突泉水氣的潤澤中,身份才如此的重要,被稱做「泉城廣場」。有人說,泉城廣場是濟南的「大客廳」,在那裡,你可以經過「文明長廊」看到「濟南名士」。你可以經過「荷花音樂噴泉」看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色。你可以經過泉標及其左近的「仿七十二泉噴泉」,看到濟南的「泉水甲天下」。廣場上遊人如織,有抽陀螺的老者,有學滑輪的小朋友,有跳廣場舞的大媽,有購物的市民,還有偶然舉行的義捐活動。
  • 一兩句話推介「濟南的秋」,泉城導遊義工這樣說
    「泉是活力的,城是靈動的,這裡是充滿情趣的」「泉城濟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濟南的秋天,歡迎你!」說起一句話推介,50歲的泉城導遊義工張愛文脫口而出。他介紹,泉城導遊義工在黑虎泉(含環城公園、解放閣、寬厚裡),大明湖新區(大明湖南門沿湖,秋柳園、秋柳人家、曾鞏堤至超然樓),曲水亭街(百花洲、劉氏泉至騰蛟泉、張家大院王府池子、起鳳橋、芙蓉街至關帝廟、芙蓉泉),泉城廣場(泉城廣場西頭入口,泉標、荷花音樂噴泉、名士長廊、壁畫、環城公園)設立了4個義務講解服務站,此後又增設了五龍潭服務站、老商埠服務站,現在一共是6
  • 濟南17家泉城書房,各具特色,是喧鬧城市裡少有的淨土
    ,將濟南美麗的泉水與悠久的歷史文化相融合,彰顯歷史文脈與現代都市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整個書房內「二安」元素隨處可見,裡面設有「二安」文化圖書專架,以「二安」詩詞和歷代名士詩詞裝飾做點綴。屋頂掛有24串藝術裝置代表二十四節氣,還有包括72名泉、72名士和72句吟詠濟南的詩詞。
  • 132盆荷花亮相泉城街頭!「市花」上街,你怎麼看?
    她不僅出現在碧波蕩漾之中,還現身於車水馬龍之間,成為泉城街頭一景。近日,濟南馬鞍山路上擺放了132盆荷花。有市民認為荷花不適合盆栽生長,作為濟南市花的荷花,該不該走上街頭呢?百餘盆荷花亮相泉城街頭「端午節之前,路兩邊就擺上荷花了,挺好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