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文玩古董寶貝,做個識貨人】
和田玉的熱度在文玩圈一直居高不下,它不僅是古往今來人們喜歡的裝飾品,而且收藏價值很高。據以往的數據來看,和田玉的價格已經連續漲了30年。
隨著越來越多人對和田玉的喜愛,資源有限的和田玉被不斷的採挖出來,導致現在和田玉越來越少。採挖和田玉的地方,絕大部分來自於玉龍喀什河,這條流經高山峽谷、戈壁沙漠的河流,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這片大地孕育了美麗、肥沃的和田綠洲,更孕育了被人們視為珍寶的和田玉。
玉龍喀什河撿玉歷史悠久,據記載,清朝時期玉石採挖由朝廷控制,個人不得採挖。每年秋季,官方的採撈隊伍往往以50~500人為一隊,沿河上下一字排列揀撈,1 00克以上籽料必須上貢朝廷。
而現在來說,一些地方開放採挖後,巨大利益下的和田玉掀起了採挖狂潮。
據資料記載,從夏朝到清朝的4,000多年的時間裡,白玉開採總量僅有9968噸;但從1957年~1995年短短38年的時間,白玉開採總量為9459噸,年均開採量近250噸;至20世紀末,開採總量已遠遠突破1萬噸。
由於機械技術的發展,人們更是動用了挖掘機進行採挖,將河床「掘地三尺」,沿河床幾臺機器一字排開,將河床翻了個底朝天。
同時,每年的農閒時節,和田地區都會出現幾萬從附近趕來的人,下河撈玉的人非常壯觀。但是這樣粗暴的方式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還讓當地的氣候惡化。
有的人甚至在河床上搭建了簡易的帳篷,風餐露宿,直接住在了挖玉的地方。有的人可能運氣好發現一塊玉石就一夜暴富,而有的人卻辛辛苦苦挖了幾個月,一塊像樣的玉石都沒有找到。
如今的喀什河,早已被無數人仔仔細細的翻了幾變,要撿到一塊值錢的玉石簡直就像是中彩票一樣,但是正是因為這裡曾經發生著挖到玉石就此改變生活的傳奇故事,所以仍然有許多人前赴後繼去孜孜不倦的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