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芻蕘七絕選(一)

2021-03-05 澄心淸神

  賞美文以澄心  聆妙音以清神  

51 / 2020(總第311期)

孫臨清

 

山海關秋曉

城上清霜薄霧低,夢回古俗尚悽迷。

雞聲月落榆關曉,一串車鈴逐馬蹄。

旅經塘沽

海氣蒼茫景轉殊,行人指點到塘沽。

薄雲電塔高樓外,萬頃黃蘆紅蓼疏。

參觀岫巖玉雕博物館

玲瓏萬種繞廊看,未識連城與等閒。

來客倘真多類我,卞和爭不哭荊山。

初夏遊醫巫閭山(選一)

偏有鶯聲引屐筇,曠觀亭上憩遊蹤。

回看十裡山前路,落盡梨花綠轉濃。

春日丹東道上

石牆瓦舍柳斜斜,紅杏一株初放花。

翠袖倚門閒看遠,不知春色在伊家。

章古固沙造林區遊訪(選二)

雲色蒼茫接古臺,朔風吹起雁聲哀。

只緣詩少沉雄氣,披雨高秋大漠來。

幾處氈廬變畫樓,牛羊滿野稻禾秋。

誰家玉笛霜天晚,不是悲歌出塞愁。

訪枕石廬主(選一)

葡萄滿院紫珊瑚,秋繞山家枕石廬。

未及主人趨揖客,雜花先已笑庭除。

秋遊營口西炮臺

故壘蕭蕭白日斜,西風吹雪散蘆花。

撫摩萬古不銷鐵,佇聽潮聲怒拍沙。

冰峪野渡雨後感事

欲訪仙源隔碧潭,柳間呼出小搖船。

莫教急雨添秋水,憑險舟人漲渡錢。

冰峪夜宿

倦臥朦朧懶摘星,碧虛山館覺寒生。

溪聲徹夜輕搖枕,可有新詩和夢成。

赤山遊草(選一)

石跡唐時壁壘空,樵翁為話戰遼東。

山花不管興亡事,只向春風爛漫紅。

孫臨清,遼寧蓋州人,退休教師,中華詩詞學會教育培訓中心高級研修班導師。

∽∽∽∽∽∽  往期回顧  ∽∽∽∽∽∽

【當代名家】孫臨清北疆吟草

【當代名家】孫臨清:湘西紀遊(三)

【當代名家】孫臨清:湘西紀遊(二)

【當代名家】孫臨清:湘西紀遊(一)

製作:曉風夕顧

郵箱:109877070@qq.com

相關焦點

  • 【當代名家】芻蕘七絕選(一)
    初夏遊醫巫閭山(選一)偏有鶯聲引屐筇,曠觀亭上憩遊蹤。回看十裡山前路,落盡梨花綠轉濃。章古固沙造林區遊訪(選二)雲色蒼茫接古臺,朔風吹起雁聲哀。只緣詩少沉雄氣,披雨高秋大漠來。幾處氈廬變畫樓,牛羊滿野稻禾秋。誰家玉笛霜天晚,不是悲歌出塞愁。
  • 紫竹問月——當代名家畫展
    40年前,李苦禪、許麟廬、啟功、肖勞、劉繼卣等六十餘位書畫名家齊聚紫竹院問月樓,為問月樓的落成進行揭幕典禮並現場創作。進入21世紀的中國書畫藝術,迎來了歷史上新的大發展時代,「文化自信」的精神和「文化惠民」的政策更加鼓舞了中國書畫藝術的振興。
  • 當代名家國畫山水畫作品集萃,絕美養眼!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當代幾位極具實力派的山水畫家,以及他們的國畫山水畫作品,送給同樣喜歡名家國畫山水畫的你!江陵之上,船隻穿梭,一掛瀑布順著山體而下,在整幅宏偉畫面裡,成為一個小小的點綴;山巒起伏,澎湃著生命的氣息;山體與樹木相互掩映,那植被、蒼松等,盡情展示著大自然的造物美。松是長壽的象徵,作品的底蘊更加豐厚。畫面渾厚滋潤,氣勢磅礴,「神飛揚,思浩蕩」的意象,行於筆墨之外。建議字畫愛好者收藏。
  • 賈連友新作《當代文壇名家紀實》李青石文學評論集《漢中文壇風景...
    漢中文化網 hzwhwang.com 訊 5月8日,漢中作家賈連友新作《當代文壇名家紀實》、漢中文藝評論家李青石文學評論集《漢中文壇風景》首發式在漢中城市書房舉行。首發式由漢中市文聯、陝西理工大學文學院主辦,漢中市作家協會、漢中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協辦。兩書均由西安出版社出版發行。副總編李宗保先生專程從西安趕赴漢中出席首發式。
  • 《文化中國行》當代中國畫名家走進神木採風寫生活動圓滿結束
    當代中國畫名家走進陝西·神木採風寫生季2020年11月9日-17日,由神木市人民政府、神木市委宣傳部、神木市發改科技局主辦,神木文旅集團、神木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文化中國行當代中國畫名家走進陝西·神木採風寫生季」活動圓滿結束。
  • 「群峰競秀——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12月12日下午,「群峰競秀——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群峰競秀——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現場。群峰競秀——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現場。群峰競秀——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現場。
  • 臺灣當代名家邀請展今日在山東美術館開幕
    山東美術館工作人員驗收臺灣畫家作品  魯網3月5日訊(記者 殷會麗)「臺灣長流美術館百年華人繪畫展系列•當代名家邀請展」登陸泉城,於3月5日在山東美術館開幕展覽由山東美術館、臺灣長流美術館協同主辦,共展出臺灣當代水墨、油畫作品約85件。臺灣參展藝術家及美術館界人士等24人出席開幕式。  近年來,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山東美術館與寶島藝術機構通力合作、密切往來,不斷引進來自寶島的高水平美術展覽,持續送出齊魯藝術家的高水準美術作品,為加強魯臺文化交流、維繫兩岸血脈情誼做出了貢獻。
  • 華茂春松·當代中青年國畫名家展在長春開展
    12月12日,由吉林省美術館主辦的「華茂春松·當代中青年國畫名家邀請展」在吉林省美術館(吉林省民間工藝美術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的參展作者是當代中青年畫家的代表。他們大多畢業於央美、國美、天美、川美等著名美術院校,或是師承名家,學有所成。
  • 當代名家——張林榮作品欣賞及個人簡介
    原標題:當代名家——張林榮作品欣賞及個人簡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中華美景亦是數不勝數,有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奇秀、華山之險峻。每一處景色都有自己的特點,就如同每一個畫家都有著自己的畫風一樣。
  • 當代廣東名家「嶺南風物百詠」詩書畫展在穗舉行
    當代廣東名家「嶺南風物百詠」詩書畫展在穗舉行 「嶺南風物百詠—當代廣東名家詩書畫展」開幕,觀眾在觀看畫展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會長劉斯奮接受記者採訪本次詩書畫展策展人、著名書畫家莫各伯向記者介紹情況   中新網廣州3月19日電 (記者 莫非)由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主辦的大型「嶺南風物百詠—當代廣東名家詩書畫展
  • 翰墨飄香書寫神奇,記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陳治勇
    翰墨飄香書寫神奇,記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陳治勇 2020-10-19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名家筆下的名山是這樣的!「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今在重慶...
    7月11日上午,一場有關中國山水畫創作的研討會在重慶美術館舉行,這也正式拉開了「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的序幕。在其中的「開門見山·當代名家繪名山」展覽中,觀眾們將看到方楚喬、黃越、王保安、楊惠東、蔡擁華等當代山水畫名家帶來的以黃山、武夷山、華山為創作對象的作品;而「遊心太玄·藝術家眼中的山水」展覽,則集中呈現的是鄒明、馬新林、葉其嘉、羊草、鄧建強等名家山水畫作。「這次我們集結了全國很多地方畫院、研究院、美術館的專業藝術家,打造了這樣一次有關山水精神互動交流。」
  • 當代書法名家石開 一筆一墨寫盡人生
    (原標題:當代書法名家石開 一筆一墨寫盡人生) 書法藝術的魅力大家可謂是有目共睹
  • 濠海一脈——上海當代水彩畫攝影名家邀請展開幕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2日電 (繆璐)2019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紀念日,加強澳門與內地的文化藝術交流,由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發起,與澳門科技大學、中國鑽石與寶石交易所(澳門)聯合主辦了「濠海一脈——上海當代水彩畫攝影名家邀請展
  • 仙之鶴、壽之鳥 當代名家筆下的仙鶴圖賞析
    國家一級美術師張洪山古松群鶴圖《松鶴延年》作品選自:易從網除此之外,仙鶴在古代是「一鳥之下,萬鳥之上」,是僅次於鳳凰的「一品鳥」,因為「鶴」仙風道骨,為羽族之長,自古被稱為「一品鳥」擅長畫仙鶴的畫家,名家畫的仙鶴圖,祝願看到的朋友健康長壽,一品高升。梅花仙鶴圖,樂只君子,萬壽無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王忠義國畫作品《梅清鶴壽》作品選自:易從網
  • 守護共同的文化記憶 臺灣當代美術名家作品觀摩展開展
    守護共同的文化記憶 臺灣當代美術名家作品觀摩展開展 2017-03-24 16:41: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名家作品賞析】葉志華當代水墨作品選
    【名家作品賞析】葉志華當代水墨作品選法國巴黎羅浮宮卡爾賽展廳2015年9月29日至10月2日.浙江省金華浦江文景園會展中心2016年2月12日至15日.香港視覺藝術中心2016年4月8日至15日.廣東省汕頭潮陽博物館2016年6月18日至22日.陝西省西安亮寶樓藝術博物館2017年2月14日至18.法國巴黎大皇宮2017年3月16日至20日.日本福岡亞州當代美術館
  • 名家畫綬帶鳥國畫 當代名家石開牡丹綬帶圖欣賞
    「綬帶」即「壽帶」,一鳥二吉名!它常常出現在中國傳統藝術品中,如在中國明、清兩代的青花瓷器中常見「花卉綬帶鳥紋」圖。明清時期器物上的《齊梅祝壽》圖,根據「舉案齊眉」的故事,繪成一對綬帶鳥雙棲雙飛在梅花與竹枝間,以雙寓「齊」,以梅諧「眉」,以竹諧「祝」,以綬諧「壽」,寓意夫妻恩愛,白頭偕老。
  • 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郭東健
    出版發行《郭東健畫集》、《福建當代國畫名家作品——郭東健》等4部作品集藝術成就作品先後入選全國第七屆、第八屆美展;全國首屆中國畫展;當代國畫優秀作品福建10家晉京展;全國中國畫百家邀請展;首屆、二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第二屆今國畫院雙年展;全國中國畫創新作品展;中國畫研究院年度提名展:第二屆當代中國畫學術展
  • 知行墨境——2019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由天津中國畫學會、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聯合主辦,北京杏壇美術館、錦昌畫苑、北京伊川文化、上和文化協辦的「知行墨境——2019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於2019年12月7日下午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知行合一 思與境偕作為中國傳統文人修身治世的核心思想與中國文化的基本命題之一,「知行合一」對於藝術創造而言,呈現為「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的知行整一,自然造化與主體心源的內在契合。它是中國畫學在創作實踐層面的哲學起點,也是傳統繪事理學雙證的學術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