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主義」將現代生活流線與傳統建築精粹水乳交融。新中式建築的設計中融入了西式生活流線的理念,因此更適合現代國人的居住習慣和心理需求,也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用現代精神詮釋後的文化回歸與自信。
新中式建築不僅在文脈與中國傳統建築一脈相承,而且更重要的體現在對傳統建築的發展和變化上:既很好地保持了傳統建築的精髓,又有效地融合了現代建築元素與現代設計因素,改變了傳統建築的功能使用,給予重新定位。因為建築材料的變化以及現代生活方式的 變化等原因造成的對建築需求的變化——建築形式只是這些內涵發展和變化的一個結果。
1、組群分布,主次分明,富有節奏感。在中軸線上採取橫向構圖,把重要的建築物布置在中軸線上,次要的建築則對稱地列於中軸線兩側。結構以「間」為單位,構成單座建築,再以單座建築組成庭院,進而以庭院為單位組合成各種形式的組群。
2、講究色彩的搭配。中國的建築具有濃鬱的地域特色,但不管是什麼地方,都很講究色彩的搭配,如江南水鄉 (論壇新聞)的白牆、黑瓦、與山秀的自然環境相融合。而北方的建築物多色彩濃豔,對比強烈,如紅牆黃瓦的北京故宮,紅色的院牆,金光閃閃的屋頂,配上蔚藍色的天空作背景,強烈的對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裝飾具有多樣性:中式建築物的窗是裝飾的重點。窗的形狀有方、圓、橢圓、花形、扇形、多角形等,窗中的格紋及種類更是多得無法統計。如被譽為「古民居博物館」的安徽黟縣西遞村中,舉目皆是用青灰色石料雕制而成的漏窗或花窗,多姿多彩,將一棟動樓舍裝點的古樸典雅。
4、建築物具有明顯的等級規定:一般可從建築物的屋頂式樣和簷來區別。新中式的優勢是保持了傳統建築的精髓,又有效地融合了現代建築元素與現代設計因素,改變了傳統建築的功能使用的同時,增強了建築的識別性和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