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有新調整
快來看看
你現在是哪裡人
屬哪管……
四川省人民政府
關於同意宜賓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
川府民政〔2019〕3號
宜賓市人民政府:
你市《關於翠屏區等10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宜府〔2019〕29號)收悉。經研究,現批覆如下。
一、關於翠屏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一)撤銷高店鎮和涼姜鎮,設立雙城街道辦事處,以原高店鎮和原涼姜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雙城街道的行政區域,雙城街道辦事處駐民心街19號。
(二)撤銷孔灘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白花鎮管轄,白花鎮人民政府駐勝利街39號。
(三)撤銷明威鎮、王場鎮和邱場鎮,設立金秋湖鎮,以原明威鎮、原王場鎮和原邱場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金秋湖鎮的行政區域,金秋湖鎮人民政府駐邱府路41號。
(四)撤銷南溪區石鼓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翠屏區沙坪街道管轄,沙坪街道辦事處駐長江北路西段附三段17號。
二、關於南溪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五)撤銷大坪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大觀鎮管轄,大觀鎮人民政府駐中心路95號。
(六)撤銷林豐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汪家鎮管轄,汪家鎮人民政府駐工字街1號。
(七)撤銷馬家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江南鎮管轄,江南鎮人民政府駐江正街12號。
(八)撤銷留賓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裴石鎮管轄,裴石鎮人民政府駐交通路151號。
三、關於敘州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九)撤銷喜捷鎮和柏溪鎮,設立柏溪街道辦事處,以原喜捷鎮和原柏溪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柏溪街道的行政區域,柏溪街道辦事處駐三角街76號。
(十)撤銷普安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趙場街道管轄,趙場街道辦事處駐民和街1號。
(十一)撤銷李場鎮、古柏鎮和隆興鄉,設立樟海鎮,以原李場鎮、原古柏鎮和原隆興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樟海鎮的行政區域,樟海鎮人民政府駐交通街317號。
(十二)撤銷復龍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橫江鎮管轄,橫江鎮人民政府駐文明街18號。
(十三)撤銷泥南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蕨溪鎮管轄,蕨溪鎮人民政府駐上花市街10號。
(十四)撤銷古羅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觀音鎮管轄,觀音鎮人民政府駐群益街35號。
四、關於江安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十五)撤銷桐梓鎮和井口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和四面山鎮山華村、總旗村、高洞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陽春鎮管轄,陽春鎮人民政府駐工業大道中段1號。
(十六)撤銷水清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四面山鎮管轄,四面山鎮人民政府駐平安大道東段25號。
(十七)撤銷蟠龍鄉和底蓬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和留耕鎮黃土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夕佳山鎮管轄,夕佳山鎮人民政府駐環城路205號。
(十八)撤銷仁和鄉,設立仁和鎮,以原仁和鄉所屬行政區域為仁和鎮的行政區域,仁和鎮人民政府駐桂花街1號。
(十九)撤銷大妙鄉,設立大妙鎮,以原大妙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大妙鎮的行政區域,大妙鎮人民政府駐三星街1號。
(二十)將長寧縣下長鎮劃歸江安縣管轄。
五、關於長寧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二十一)撤銷富興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雙河鎮管轄,雙河鎮人民政府駐向陽路40號。
(二十二)撤銷桃坪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竹海鎮管轄,竹海鎮人民政府駐濱河路329號。
(二十三)撤銷開佛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長寧鎮管轄,長寧鎮人民政府駐城西路305號。
(二十四)撤銷三元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銅鼓鎮管轄,銅鼓鎮人民政府駐三元街35號。
(二十五)撤銷梅白鄉,設立梅白鎮,以原梅白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梅白鎮的行政區域,梅白鎮人民政府駐東興路1號。
(二十六)撤銷銅鑼鄉,設立銅鑼鎮,以原銅鑼鄉所屬行政區域為銅鑼鎮的行政區域,銅鑼鎮人民政府駐同興街158號。
六、關於高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二十七)撤銷四烈鄉,將其所屬的希望社區、先峰社區、金星村、永華村、星光村、四烈村、大華村、苗兒村、水井村、店子村、閻村村、水塘村行政區域劃歸慶符鎮管轄,慶符鎮人民政府駐連心街4號。
(二十八)撤銷雙河鄉、瀠溪鄉和大窩鎮,將原雙河鄉、原瀠溪鄉和原大窩鎮石壩村、龍咀村、百花村、大灘村、陳垇村、新南村、土地村、燕子村、大屋村、天台社區1組和2組以及月江鎮安全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來復鎮管轄,來復鎮人民政府駐同心街197號。
(二十九)撤銷慶嶺鄉,設立慶嶺鎮,以原慶嶺鄉和原四烈鄉下華村、龍塘村、順利村、中和村以及原大窩鎮龍洞村、三塊村、太源村、得印村、印田村、川洞村、先娛村、向陽村、天台社區3組所屬行政區域為慶嶺鎮的行政區域,慶嶺鎮人民政府駐同慶街323號。
(三十)撤銷羊田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羅場鎮管轄,羅場鎮人民政府駐建設路187號。
(三十一)撤銷趲灘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嘉樂鎮管轄,嘉樂鎮人民政府駐廣樂街1號。
(三十二)撤銷落潤鄉,設立落潤鎮,以原落潤鄉所屬行政區域為落潤鎮的行政區域,落潤鎮人民政府駐璽潤街247號。
(三十三)將勝天鎮銅鼓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月江鎮管轄。
七、關於筠連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三十四)撤銷雙騰鎮和塘壩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筠連鎮管轄,筠連鎮人民政府駐學士路150號。
(三十五)撤銷高坎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鎮舟鎮管轄,鎮舟鎮人民政府駐興徙社區1組612號。
(三十六)撤銷維新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沐愛鎮管轄,沐愛鎮人民政府駐荷花路63號。
(三十七)撤銷武德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巡司鎮管轄,巡司鎮人民政府駐勝利街176號。
(三十八)撤銷龍鎮鄉和孔雀鄉,設立豐樂鄉,以原龍鎮鄉和原孔雀鄉所屬行政區域為豐樂鄉的行政區域,豐樂鄉人民政府駐中心村2組。
八、關於珙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三十九)撤銷仁義鄉和恆豐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孝兒鎮管轄,孝兒鎮人民政府駐中心街1號。
(四十)撤銷石碑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曹營鎮管轄,曹營鎮人民政府駐鳳鳴村4組。
(四十一)撤銷下羅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上羅鎮管轄,上羅鎮人民政府駐人民路96號。
九、關於興文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四十二)撤銷太平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古宋鎮管轄,古宋鎮人民政府駐鹽井街31號。
(四十三)撤銷玉屏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僰王山鎮管轄,僰王山鎮人民政府駐正街155號。
(四十四)撤銷毓秀苗族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九絲城鎮管轄,九絲城鎮人民政府駐僰城大道中段140號。
十、關於屏山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四十五)撤銷太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中都鎮管轄,中都鎮人民政府駐新街28號。
(四十六)撤銷龍溪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華鎮管轄,龍華鎮人民政府駐明清街152號。
(四十七)撤銷富榮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錦屏鎮管轄,錦屏鎮人民政府駐新園街7幢1號。
(四十八)撤銷鴨池鄉,將原鴨池鄉和大乘鎮三合村、馬腦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屏山鎮管轄,屏山鎮人民政府駐同心街4號。
上述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黨的領導,注重總體規劃,體現改革精神,著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要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尊重和順應城鄉發展規律,構建適應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需要、符合新時代基層政權建設定位、經濟實力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高的鄉鎮行政區劃體制。
要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委關於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土管理法規政策,嚴格按照國務院「約法三章」 的要求,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不增加財政供養人員,不增加「三公」經費。
本次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優化、協同、高效」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並更新行政區劃圖。
要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加強監督指導,做好輿情監測和綜合應對工作,確保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有序穩妥實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完成情況要及時向省政府報告。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9年8月24日
看得眼花繚亂?
貼心的小編早已為大家準備好了
圖解版
宜賓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行政區劃是一種重要資源,用得好就是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更大優勢。」 「推進新型城鎮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打破城鄉分割的規劃格局,建立城鄉一體化、縣域一盤棋的規劃管理和實施體制。」
調整改革的基本原則:
堅持「六個不變」「六個加強」。
「六個不變」:即被撤併鄉鎮的公共服務設施不變、為民服務功能不變、社會治理服務不變、基礎設施建設不變、產業投資項目和政策不變、場鎮規劃建設管理功能不變。
「六個加強」:合併後基層黨委的全面領導能力和治理能力進一步加強、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加強、為民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支持項目投資和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強、場鎮繁榮發展進一步加強。
「六個不變」和「六個加強」具體內容:
第一,公共服務設施不變且進一步加強。鄉鎮合併後,原有鄉鎮的學校、醫院、養老、車站、文化站、郵政儲蓄、銀行網點、通信網點、電力網點等公共服務設施不變,在建的項目繼續抓好建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統籌做好公共服務,更好滿足當地和周邊群眾的需求。
第二,為民服務功能不變且進一步加強。鄉鎮合併後,原有鄉鎮的便民服務中心(點)地址不改,服務功能不變。在此基礎上,在原有便民服務中心增加信訪服務職能,逐步將基層行政權力、公共服務、來信來訪等事項納入便民服務中心辦理,實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的「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優化發展環境、方便群眾辦事。
第三,社會治理服務不變且進一步加強。原有鄉鎮的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服務保持不變,繼續發揮社會治理職能作用。在此基礎上,在新設鄉鎮設立社會治理和應急管理辦公室、綜合執法和環境保護辦公室等,負責鄉鎮的信訪維穩、安全檢查、應急事件處理、環境治理等工作,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
第四,基礎設施建設不變且進一步加強。被撤併的鄉鎮要加強「十三五」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原有鄉(鎮)村的交通、水利、電力、通訊、能源等基礎設施保持正常運行,等級不降低,補助政策不減少,不影響群眾日常生產生活需求。在此基礎上,推動新設鄉(鎮)對轄區內的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全域發展、整體提升。
第五,產業投資項目、政策不變且進一步加強。原有鄉(鎮)村已經規劃的產業發展項目,不能因為鄉(鎮)村合併而停止或取消,尚未實施的要抓緊實施,已經實施的要繼續加快進度。特別是企業與原鄉(鎮)村籤訂的投資政策必須嚴格執行到位,決不能新官不理舊帳,一定要讓企業安心、放心、舒心發展。在此基礎上,市、縣財政要進一步加大政策、資金等支持力度,發揮好鄉村振興基金、酒茶集團等的引領作用,鼓勵企業和群眾用好鄉(鎮)村面積規模擴大的機遇,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規模化、現代化水平。
第六,場鎮規劃建設管理功能不變且進一步加強。原有鄉鎮繼續按原有場鎮規劃發展,保持場鎮建設強度,群眾趕場、生活等風俗保持原狀,不能因鄉鎮合併而冷落蕭條。在此基礎上,新設鄉鎮要根據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做好鄉鎮全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等規劃,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工業鎮、農業鎮、商貿鎮、文旅鎮、生態鎮和樞紐鎮。
點亮下方
給小編加雞腿
來源:四川省民政廳、宜賓新聞網
實習編輯:張莉
編輯:方河玉 責任編輯:陳泓宇
◇◇◇新聞爆料:18989210231(微信同號) | 廣告合作:0831-8234441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