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證券監管機構周二的聲明,香港現在將要求所有加密貨幣交易平臺進行監管,無論它們是否交易證券。
香港不斷變化的政策和金融法規現已針對加密貨幣領域。

香港結束比特幣「曖昧」
路透社報導,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之前已為加密貨幣交易平臺設置了「選擇加入/暫時不加入」的監管框架,但這些交易使某些交易平臺可能在不受監管的情況下運行。
SFC執行長阿什利·奧爾德(Ashley Alder)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一個重大的限制,因為在當前的立法框架下,如果平臺運營商真的決心完全在監管範圍內運作,則只需確保其交易的加密資產不在證券的法律定義範圍內,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香港比特幣協會聯合創始人裡奧·韋斯(Leo Weese)認為,越來越多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高層被捕的謠言,以及香港將加密貨幣定義為非法的舉動,正式宣布比特幣的「蜜月」階段結束。
加密貨幣交易納入監管
11月3日,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證監會下午將公布全新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發牌制度,以防止任何類型的虛擬資產平臺洗黑錢。其指出,發牌制度推出後,所有於香港營運、或以香港投資者為目標客戶的虛擬平臺,都必須申請牌照,受當局監管。
歐達禮進一步表示,能否成功申請牌照,取決於平臺的財務狀況、營運經驗、風險管理等,由於考慮到投資的風險,平臺只可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新出臺的框架也有漏洞,如果一個平臺真想鑽空子,只要確保其交易的加密資產不在證券的法律定義範圍內就可以了。

數字人民幣走近
《十四五規劃》昨天發布,其中指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
日前,央行就中國人民銀行法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提出,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為發行數字貨幣提供法律依據;防範虛擬貨幣風險,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禁止製作和發售數字代幣。
受到《十四五規劃》影響,數字貨幣概念股普遍拉升,而業務與加密貨幣有關的歐科雲鏈等持續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