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諸城為全國百強縣,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在南部山區,近年新修了一條旅遊觀光大道,這條路盤旋於群山之中,穿越崇山峻岭,峰迴路轉,林木蒼翠,又稱諸城天路。沿途鳳凰山、七泉山、石人山、馬耳山等山山相連,隨處可見的發電風車矗立山頂,連綿分布,景色優美,還有茁山皇姑殿、老母閣、齊長城遺址、永鎮關等眾多人文歷史典故,是一條自駕遊玩放鬆心情的好路線。
具體線路:起自諸城皇華鎮S220省道平日路柳樹店村,一路蜿蜒曲折經龍灣頭、茁山、鵓鴿崖等村,終於魯東南第一高峰馬耳山風景區,全長共計約33公裡。也可反向,領略不一樣的風景。
沿途景觀:森林氧吧、天路景色、鳳凰山、皇姑殿、齊長城、永鎮關、石人山、馬耳山(3A)等,無收費景點。
道路特點:大部分為8米寬水泥面,路況好,適合自駕。森林覆蓋率高,沿途山中多為松柏、板慄等樹種。中途可停留觀賞,拍照休息,建議自駕時間2-3小時。
注意事項:道路海撥一般在200-300米之間,路邊大多有護欄,但坡陡彎急,蜿蜒曲折,部分路段有落石及滑坡,一定小心駕駛,注意安全。
下面一起開啟我們的自駕之旅吧。
首先導航諸城錢雨大酒店(位於柳樹店村南),天路入口就在酒店南150米處。拐入觀山旅遊天路後,中途不要拐彎,沿主路面曲折行駛約22公裡後,一直到葉家溝村西南接入諸城至馬耳山的旅遊路。
沿途秀美的景色,滿眼綠色,天然氧吧。
路兩邊栽種大量的板慄樹,大者已近百年。
前方為懸在半山腰的天路。經過黑風口,落石灑滿路面,很是危險。
沿山路盤旋而上,到達鳳凰山,又稱烽火山。此處可登高望遠,山色秀麗,群山連綿相接,重巒疊嶂,風車矗立,蔚為壯觀。登上鳳凰山,山體一側懸崖峭壁,危巖聳立,嶙峋斑駁。
經過一個十字路口,繼續前行,到達茁山腳下。茁山水庫內一池碧水蕩漾,倒映青山如畫。相傳,茁山曾是女媧補天之地。在山巔有一石峰,遠眺似一座縹緲於雲霧中的樓閣,近看卻像立於峭壁上的人家,據傳女媧老母曾在此居住,因此稱為老母閣。
山腰有皇姑殿遺蹟,相傳是後人為紀念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治理天下,造福於民有功而修建的殿堂,毀於清初戰亂,現正著手重建。
繼續前行,到達葉家溝村西南接入柏油路,行駛約700米後,見公路上方路牌石人山方向,路口有永鎮關齊長城遺址標誌牌,左轉進入新修的一條柏油路後不久到達永鎮關。
諸城齊長城遺址西始於馬耳山的鵓鴿崖村,東延至皇華鎮的龍灣頭,馬山後,經臺家溝南嶺入膠南境,全長30多公裡。永鎮關是齊長城在諸城境內的唯一關隘,現在看到的是近代用青磚和水泥復建的。但是站在關隘齊長城上,仍能感受到當年守城士兵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
永鎮關的西邊是石人山,因山腰立著三塊摞起來的石頭,像一個站著的老人,故名。山還未開發,大家如有興趣,可以到山上看看。
峰迴路轉中,一座巍峨的高山映入眼帘,別處豔陽高照,天空白雲飄飄,而此山頂部卻烏雲密布,籠罩了整個山頭,初夏的微風中也似乎帶著絲絲涼意。這就是魯東面第一高峰馬耳山了。
馬耳山,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免費開放。位於諸城城南25公裡處,主峰海拔717.8米,屬泰沂山脈。山中奇石突兀,峭壁嶙峋,山勢陡峭而險峻,自古為諸城南境之屏障。此山南北走向,因主峰似一匹俯臥的白馬,馬頭朝北,馬尾向南,山頂巨石聳立,如豎著一雙尖尖馬耳朵而得名。
山中主要有一線天、鬼見愁、試劍石、鱷魚石、鷹居崖、菩薩頂、望海樓、滴水洞、凌雲峰、黑龍潭、太公祠等諸多景點。
我們到達山腳下,雖是周日,也只有一兩個遊人經過。山下的仿古建築都荒廢著,十分可惜,停車場雜草叢生,這麼美麗的景色,還有待重新開發建設。有機會我一定會爬到山頂的。
再次回望馬耳山。
今天的行程就到這兒了,這次自駕天路,途中的景點走馬觀花,沒有詳細遊覽和深入了解,下次再去慢慢品味,設置一下導航回家吧。感謝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