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日本20多年了,一直沒有閒情和時間去逛「跳蚤市場」。今天是星期天,我收拾好攝影器材背包,準備去「跳蚤市場」看看,這還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跳蚤市場」位於東京代代木公園前通往日本廣播協會大廈的步行道上。據說這裡是日本「跳蚤市場」的發祥地,也是日本最大的「跳蚤市場」,高峰時客流量可達幾萬人。
9時多,我來到「跳蚤市場」,雖然剛剛開市,已經相當熱鬧。幾百個攤位,貨物90%以上都是自家不用品。
小孩子的玩具、衣服佔了一大堆。日用百貨、服裝鞋帽、書籍雜誌、文房四寶、家用電器、保健藥品;日本貨、中國貨、西洋貨;小到紐扣、耳環、飾品,大到彩電、冰箱、家具,應有盡有。
如何了解全局情況呢?我找到「廢舊物再生利用運動市民之會」在現場的辦公處,向工作人員詢問。原來,「跳蚤市場」起初只在這裡舉行,以後逐步擴展開來,目前已經發展到11個場所。一般在星期天、節假日舉辦,一個月少則3次,多到十幾次。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廢舊不用之物,大家互通有無,並且通過這一活動來增強人際往來和友好交流,有時也為難民和不幸的兒童搞些募捐。因此,這一活動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和好評。參加這一活動的人,必須有身份證明、固定地址,經過確認後發放許可證,一年入會的手續費是1000日元,每次參加經營時需要再交納2000日元。所賣之物,應是自己不用或多餘之物,禁止倒買倒賣、販賣食品和法律禁止的黃色淫穢物品,買賣價格由自己決定。
這裡的商品有的好賣,有的不好賣。我剛進入會場時,看到一主婦的攤位,東西很多。可是等我轉了一圈,再到她的攤位時,已經賣掉一大半了。我問她有什麼秘訣?她高興地告訴我:「一是貨物擺放有講究,要將好賣的東西放在前面;二是一定要誠信,不說謊,貨品有什麼毛病,一定要向客人講清;三是所有東西都經過清潔處理,讓客人放心;四是價牌醒目、整潔,最好用計算機製作;五是將幾件貨物放在一起成堆賣,貨物更容易出手;六是快收攤時,將定價降低30%—50%。做到這幾項,你就會成功。」
我走到一個售賣衣服的攤前,看到小孩子衣服確實很便宜,一件才50日元(相當於人民幣3元)。女攤主說:「這些都是我家小孩兒穿過的,便宜點賣給別人,還可以再利用。」「我有工作,丈夫也有工作。來這裡是為了散散心、交交朋友、過過做小買賣的癮,樂在其中。」
我又來到一男士的攤位前。他在網絡公司搞設計,常去東南亞各國旅遊。去臺灣的次數最多,所以學會了不少中國話。他賣的多是臺灣地區及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的小巧精美的工藝品。他說,他的工資全交給妻子,自己又特愛旅遊,就只好買回一些攜帶方便、價格便宜的工藝品來賣,以掙足旅費,出國旅遊。
還有一位女大學生攤主,會講中文。她說:「早稻田大學的學生都需要學習第二門外國語,我選學的是中文,我喜歡古老文明的中國,中國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根源。我曾去北京語言大學學習過3個月。」
經過詢問,我才知道今天的攤主除日本人外,還有菲律賓、荷蘭、英國、義大利、法國等國家的人參與經營,還看到一位同胞,是北京來的留學生。
在日本的大小城市,都可見到熱鬧的「跳蚤市場」。這種多餘的不用品,低價賣給他人再利用,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垃圾很有意義!同時,也杜絕了散在四方黑暗處的非法交易。我們不妨學學日本將「跳蚤市場」辦起來,讓市民們按己所需,調劑所用,何樂而不為呢!
跳蚤市場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