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讓大家接受信息的途徑更加的多元化,但人們獲取有用信息的成本也隨之增加,更甚者我們每天都在被動地接受著爆炸式的新聞資訊。
朋友很喜歡音樂,但在高節奏的生活與工作之外,面對滿大街的熱門「神曲」總會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抱怨說「華語樂壇的音樂作品為何變成了這樣?你們真的覺得這個歌曲好聽嗎?」被突然的發問,一時語塞竟不知如何解答。
各大視頻平臺因為偶像選秀節目的回熱也相繼推出了打歌節目,這對樂壇來說應該是個還算不錯的事情,但是當今國內娛樂產業已被資本入侵太多年,所謂的打歌節目真的卻能存活嗎?在不明經傳的聲浪中淹沒,歌手也還沒完全轉換成歌手的角色,而是一個娛樂藝人的心態在工作,他們也許並不覺得是在在打歌,而更像是在跑一個綜藝通告。
各大娛樂公司在盈利至上的經營中,更加看重的是,如何營造人設,搭建藝人流量框架。這樣一來硬核的專業卻在資本的大山下變得無力還擊...那麼當今樂壇的好歌真的不存在嗎?不是的!好音樂一直都在,只不過需要你花更多的時間去挖掘,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
作為一個音樂的編外人員(音樂專業畢業,但卻從事著與專業無關事的人)今天為大家推薦幾首,最近發現的幾首質量不錯的華語作品。
(以下歌曲排名不分先後)
NO.1 吉克雋逸 《NO JACK》
對吉克雋逸的印象還停留在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當中,雖說唱功很棒,但卻在快餐式的娛樂圈失去了存在感,前段時間偶然聽了專輯中的《NO JACK》被驚豔到了,整首歌全英文歌詞,但卻毫不違和,不得不承認她確實很國際,是我聽過為數不多的國人唱英文不跳戲的歌手之一。
Ps.專輯《世界公民》裡其他歌曲都還不錯,專輯中10首歌,風格多元,整體聽下來能感覺她對音樂的愛與重視,可以聽聽~
NO.2 王琳凱《I.W.A.B.N》
這首也是一首全英文詞的歌曲,反覆的歌詞大家可能會聽起來覺得空洞,但是整首曲子營造出來的暗黑氣質卻凌駕於音樂之上,曲末的嬰兒啼哭是個很「高調」的結尾,聽完後會想對人潮中匆匆而過的各位說句:辛苦了。
NO.3 錢正昊《alive》
這首歌也是偶然聽到的,歌曲歡快中卻滿含態度,即使千瘡百孔也依然保持驕傲,不迎合,不吵鬧,不合適的我不要,在「心」這座孤島上,我才是王。
Ps.EP《MY ART0.5》中共有3首歌,完成度和品質都還不錯,有興趣的可以聽一下。
NO.4 王加一《麥田的風》
整首歌情境的營造非常棒,有點像音樂劇的唱段,我始終覺得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會讓人有畫面感,當然這首歌做到了。他能讓我想到在金黃的麥田裡有一個稻草人在隨風在舞蹈...
NO.5 李劍青《匆匆》
當初是在五月天天津演唱會上發現的這位符合我心中「書卷氣」這三個字的歌手,這首歌其實已經發出好久了,當初剛聽到的時候感覺很李宗盛,一查果真如此(是李宗盛的弟子,歌是李宗盛作詞),他娓娓道來的敘述故事,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不經意間對他人講著時間往復......
對華語樂壇,又愛又恨,各大頒獎典禮注水嚴重,每每看到各個獎項都很懵逼,獎項更像是各大藝人分瓜現場...也不知道到底評判的標準是什麼。總之呢各個環節更專業才會更好。
最後希望給音樂人能有一個好的環境,製作更優質的音樂(口水歌創作者都那麼努力了,你們也應該加把勁了)然後還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平臺展現優質的歌手與好音樂。
今天就到這吧,這5首個五種風格,也能充分表達出本人的「雜食」屬性,但確實是近期挺喜歡的,也是值得循環聽的歌曲!
那麼大家都在聽什麼歌呢?來交換歌單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