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和消費升級的到來,餐飲行業亦呈現革故鼎新之勢。以餐飲業務為核心的「美團點評」,稱2018年將是餐飲產業變革點,未來訂單在線化率有望達80%;「番茄資本」投融資報告稱,未來5-10年中國至少出現50-100家餐飲上市公司,快餐優先;「麥當勞」則在用戶體驗方面發力,計劃在2025年前將所有包裝環保化……
新的發展需求,給餐飲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了解更多餐飲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視點具體內容。
餐飲外賣
1.中國將取消對英國牛肉和相關奶製品的進口禁令,新協議將在未來6個月內實施。
據了解,這是英國牛肉在時隔22年後將再次回到中國市場,這對英國畜牧業來說,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來源:網易新聞);
2.「麥當勞」公布了其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全年及第四季度全球同店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了5.3%和5.5%,達到6年來最高。
據了解,公司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中國等主要市場的同店銷售額都有所增長,其中美國本土第四季度同店銷售額漲幅為4.5%,高於分析師預期的4.3%(來源:搜狐);
3.「美團點評」負責人認為,餐飲行業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本質,是對用戶全渠道數據的聚合,2018或將成為餐飲OMO元年。
對於美團點評來說,不僅需要通過平臺來實現C端用戶線上數據的獲取,還將通過金融支付系統、SaaS智能收銀系統等業務加深對餐飲B端市場的布局,以實現C端用戶線下行為的數位化,從而打通商戶與用戶線上、線下行為的連接,搭建全渠道會員體系(來源:36氪);
4.繼潮汕牛肉火鍋遍地開花後,滷鵝專門店風頭崛起。有媒體在大眾點評上搜索關鍵詞「滷鵝」粗略統計出,目前廣州滷鵝專門店已超百間。
做鴨起家的「周黑鴨」也在華南地區上線其滷鵝新品類產品,有人預測,滷鵝專門店或成下一風口(來源:紅餐網);
5.「麥當勞」宣布,擬在2025年前讓旗下所有餐廳回收產品包裝,並在同期讓所有產品包裝採用環保和認證材質,範圍包括全球所有「麥當勞」餐廳。
目前「麥當勞」全球逾3.6萬家餐廳中,只有10%回收包裝(來源:搜狐);
新零售
1.「蘇寧物流」已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成都、瀋陽、西安8個城市,完成了冷鏈倉的布局,並將在2月初正式啟動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蘇寧物流」新開的8座冷鏈倉,均採用B2B店配和B2C客戶包裝發貨模式。這也意味著,用戶不僅可以選擇在家收到生鮮產品,也可以去「蘇寧」遍及全國的各類門店自提、選購(來源:億歐);
2.「猩便利」被爆大量裁員,引起行業熱議。對此,「猩便利」官方回應,公司近期對內部人員、資源進行優化、重組,主要目的是為匹配「精細化運營」下一階段的戰略規劃(來源:36氪);
3. 「蒙牛」與「京東」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年內,「蒙牛」將聯手「京東」超市銷售額衝刺100億目標。未來,雙方將貫通大數據資源,打造智慧供應鏈體系,發力個性化定製產品系統,全面建成無界營銷新旗艦(來源:搜狐);
大數據
1.「番茄資本」發布了《中國餐飲業第一份投融資報告》。
報告指出,中國資本市場至今已有27年的歷史,但是直到今天,中國的餐飲業只有15家上市公司。財務不透明、盈利不穩定、管理不規範是阻礙中國餐飲公司上市的「三大難題」(來源:聯商);
2.「Trustdata」發布《2017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分析報告》。
報告指出,整個外賣市場呈現美團外賣與餓了麼雙雄爭霸的局面,而且「美團外賣」與「餓了麼」的合作商戶重合度達到27.1%,未來線下商家將會繼續「觸網」(來源:億歐);
融資
1.B2B餐飲服務線上平臺「HungerBox」宣布獲得了一筆250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領投方為新加坡風投「Lionrock Capital」。參投方「Axilor Ventures」和軟體巨頭「Infosys」聯合創始人。
據了解,該公司的業務旗下 100 多個數字餐廳為超過 75 家企業客戶提供服務,而且都是全球知名企業,包括「高通」、「微軟」、「亞馬遜」等(來源:聯商網);
創新
1.臺灣有家提供洗衣服務的咖啡館,還有個獨特的名字:穿越九千公裡交給你。店內以工業風為主,低調簡潔。
據了解,老闆過去是忙碌的上班族,洗衣服成了一個難題,喜歡喝咖啡的他突發奇想,便開了這家店(來源:紅餐網);
2.「星巴克」日本推出一款粉色茉莉拿鐵,成為新一代網紅。這款熱飲以Teavana茉莉花茶為基底,透明的星空杯中是粉色的茶飲和白色奶油,看起來少女心爆棚(來源:搜狐);
3.英國倫敦一家餐廳推出了一款重達3千克的漢堡,如果能在15分鐘內吃完可以免單。
據了解,這款超級巨無霸漢堡只在2月2日至2月16日出售,並且只在晚餐時段供應3小時,每天最多供應10份。需要提前電話預約,前50名免費,之後的消費者需要支付30英鎊(約合268元人民幣),(來源:搜狐);
【熊貓有話說】一切以用戶為中心,優化用戶體驗、用戶效率是新餐飲認知突破、科技創新的第一因。新時代餐飲人應該利用大數據,更好地了解用戶,並以用戶倒逼管理,實現去管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