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橋名叫「二十四」還是揚州共有二十四座橋

2020-12-15 薩培喇談藝錄

唐代的文學創作形式以詩歌為主,出遊訪友要寫詩,花前月下也寫詩,訴說衷腸還寫詩,總之詩歌無處不在。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寫過一首描寫揚州的詩,其中的千古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讓世人對揚州充滿了嚮往。想要身臨其境看看揚州的橋,聽聽美人吹奏的音律。到底揚州有沒有這座「二十四橋」,還是揚州在唐代一共有24座橋沐浴在月光之下。這個問題還是需要研究分析一下,看看杜牧的詩中是寫實還是虛指。

當代揚州有一座橋叫「廿四橋」,廿四就是二十四的意思。很遺憾這座橋的歷史到不了唐代,應該不是杜牧詩中的那座橋。尋找唐代的地方志,並沒有發現有關揚州二十四橋的記載。在查找資料的同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唐代描寫揚州的作品中,只有杜牧一人提到了二十四橋。揚州一直以來都是江南名城,南北水上樞紐,各地商旅在此地聚集。如果真有這座橋,按理說不應該只有杜牧一人念念不忘,寫入作品之中。

唐代的書中沒有記載,那接著去南唐五代北宋的地方志中再去尋找。原來,在宋代的時候,二十四橋就成了一樁疑案。有人認為二十四橋是揚州名橋,毀於戰火。還有人認為,二十四橋是泛指揚州城中水系交錯,共有二十四座有名字的橋。持第二種觀點的人佔據上風,當時的著名學者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補筆談》中記錄下他的研究結論。沈括認為,「揚州富盛,可紀者有二十四橋。」

關於橋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停息,到了清代盛行考據,這個老問題又被提了出來。乾隆年間有個文人寫了一本《揚州畫舫錄》,按照他的考證,唐代杜牧所說的二十四橋就是當時依然還在的吳家磚橋。不過按照地方志中的記載,揚州沒有吳家磚橋,高郵有一座吳家磚橋,揚州和高郵之間相距300裡,實在無法自圓其說。

從歷代文獻中找不到答案,只能有一種可能,二十四橋不是寫實,而是虛指。杜牧在文學創作中有這樣的習慣。他寫的《江南春》中有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四百八十寺應該就是虛指。因為在《洛陽迦藍記》中有北朝寺廟的記載,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更何況地傑人靈的南朝。既然四百八十寺可以是形容江南多寺廟,那麼二十四橋也可以是形容揚州的橋多,揚州的橋美,揚州的橋充滿魅力。

拓展閱讀

由「正午牡丹」想到,創作要嚴謹認真,還要合情合理

天上明月見證了李白的坦誠與叛逆

打破成見,在山水畫中發現不一樣的八大山人

《古詩十九首》,無名氏留下的千古詩篇

相關焦點

  •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橋名叫「二十四」還是揚州共有二十四座橋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寫過一首描寫揚州的詩,其中的千古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讓世人對揚州充滿了嚮往。想要身臨其境看看揚州的橋,聽聽美人吹奏的音律。到底揚州有沒有這座「二十四橋」,還是揚州在唐代一共有24座橋沐浴在月光之下。這個問題還是需要研究分析一下,看看杜牧的詩中是寫實還是虛指。當代揚州有一座橋叫「廿四橋」,廿四就是二十四的意思。
  •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說揚州有二十四座橋,還是有座「二十四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我們常常念著&34;,卻不知道揚州城裡是否真的藏著二十四座橋,亦或者僅僅是那一座名為&34;的橋,迷惑了人們。假使讓我們撥開迷霧能找到真相,怕是千百年間早就有人下了定論了,如今關於二十四橋的秘密我們無從考證,但是請還和我一起踏進風雅無窮的揚州,探看探看那&34;。
  • 揚州二十四橋到底是一座還是二十四座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想必這首詩很多人都聽說過了。二十四橋,眾所周知,是揚州的景點。並且因為杜牧的這首詩而聞名與今。可惜的是,現在的二十四橋是近年來新修建的,而古代的二十四橋早已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疑雲在修建二十四橋的時候就有這麼一朵疑雲。那就是,揚州二十四橋到底是二十四座橋還是一座橋。
  • 「二十四橋」是一座橋?還是二十四座橋
    自唐代的詩人杜牧寫出「二十四橋明月夜」的詩句後,揚州的「二十四橋」,就天下人皆知。 人們常常提出一一個問題:二十四橋是一座橋還是 二十四座橋? 有-種傳說,隋煬帝時有二十四個美人,吹簫於一座橋上,此橋便叫做二十四橋。 這是文人筆記中記錄的傳說, 不足為據。
  • 揚州二十四橋到底是一座還是二十四座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想必這首詩很多人都聽說過了。二十四橋,眾所周知,是揚州的景點。並且因為杜牧的這首詩而聞名與今。可惜的是,現在的二十四橋是近年來新修建的,而古代的二十四橋早已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疑雲在修建二十四橋的時候就有這麼一朵疑雲。那就是,揚州二十四橋到底是二十四座橋還是一座橋。
  • 餐桌上的二十四橋明月夜
    那麼,到底「二十四橋明月夜」是一道什麼樣的菜餚呢?首先,我認為這道菜一定是淮揚菜。因為「二十四橋明月夜」句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 揚州二十四橋
    文化  都市圈    在揚州瘦西湖,二十四橋是遊客必到的打卡地。「二十四橋」的芳名,之所以流傳千載,得益於杜牧的一首名詩《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說到揚州二十四橋,就無法迴避一個千古之謎:它究竟是一座橋,還是二十四座橋?
  • 揚州二十四橋的典故
    「二十四橋」的芳名,之所以流傳千載,得益於杜牧的一首名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說到揚州二十四橋,就無法迴避一個千古之謎:它究竟是一座橋,還是二十四座橋?至今未能解得開。二十四橋得名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 揚州的二十四橋
    揚州有個二十四橋,舉世聞名,人盡皆知。那麼,二十四橋是如何得名的呢?古代的揚州有山有水,景致迷人,吸引了各路的文人墨客,紛紛前來揚州住腳。唐大和七年(833年),30歲的進士杜牧,被淮南節度使(地方軍政長官,當時的揚州受其管轄)牛僧孺授予推官(監督實施訴訟的案件)一職,後轉為掌書記(軍政長官牛僧孺的僚屬)。
  • 餐桌上的二十四橋明月夜
    那麼,到底「二十四橋明月夜」是一道什麼樣的菜餚呢?首先,我認為這道菜一定是淮揚菜。因為「二十四橋明月夜」句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 關於橋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
    《寄揚州韓綽判官》原文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寄揚州韓綽判官》鑑賞  這是一首調笑詩。詩的首聯是寫江南秋景,說明懷念故人的背景,末聯是借揚州二十四橋的典故,與友人韓綽調侃。意思是說你在江北揚州,當此深秋之際,在何處教美人吹簫取樂呢?頹廢喧譁的地方更讓詩人懷念對面江南的青山綠水。  前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回憶想像中江南的秋日風光:青山一帶,隱現天際,綠水悠長,迢迢不斷。眼下雖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溫暖的江南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滿生機吧。
  • 揚州二十四橋的典故
    「二十四橋」的芳名,之所以流傳千載,得益於杜牧的一首名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說到揚州二十四橋,就無法迴避一個千古之謎:它究竟是一座橋,還是二十四座橋?至今未能解得開。二十四橋得名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 浪漫黃龍之二十四橋明月夜
    浪漫黃龍之二十四橋明月夜 2020-06-10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十四橋明月夜的出處
    「二十四橋明月夜」出自唐.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首詩是當時杜牧被任為監察御史,由淮南節度使幕府回長安供職後所作。二十四橋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歷史上的二十四橋旱頹圮於荒煙衰草。揚州市經過規劃,在瘦西湖西修長橋,築亭臺。開放時間:7:45-17:30瘦西湖風景區門票:150元/人70歲以上老人持本人身份證、1.4米以下兒童免費入園。
  • 揚州二十四橋明月
    揚州二十四橋明月   到揚州二十四橋賞月別有一番意境。月明之夜漫步橋畔,腦海中會油然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來。讓人感到十分的嫻靜和幽遠。
  • 二十四橋明月夜的出處
    「二十四橋明月夜」出自唐.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首詩是當時杜牧被任為監察御史,由淮南節度使幕府回長安供職後所作。二十四橋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歷史上的二十四橋旱頹圮於荒煙衰草。揚州市經過規劃,在瘦西湖西修長橋,築亭臺。開放時間:7:45-17:30瘦西湖風景區門票:150元/人70歲以上老人持本人身份證、1.4米以下兒童免費入園。
  •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杜牧詩裡給我的揚州初印象。(美文)
    若要看月,杜牧給找了個好地方——「二十四橋明月夜」,對於杜牧來說,江南佳景無數,然而留存在他記憶裡的最美初印象,大概就是揚州二十四橋上的明月夜色。據說,該橋是因為古時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簫於橋上而得名為二十四橋。
  • 揚州二十四橋,就是那一座
    揚州瘦西湖,美不勝收,各色小橋遍布。最為出名的當是二十四橋了。關於二十四橋的來由,說法眾多。其中一則說是隋煬帝不知橋名,問之太監,太監不知,妃子說:我為橋取個名吧,船上二十三嬌(妃),就叫二十三橋吧。沒一會,太監說:「叫二十四橋,一位妃子肚子有喜了」。
  • 二十四橋明月夜,看杜牧調侃友人的閒情逸緻
    杜牧有著一首清新俊麗的詩作,其中「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是深得大家喜愛的名句,這首詩都好在哪呢?《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首詩寫於杜牧離開揚州之後,懷念自己的同僚友人韓綽,就寫了這首詩給他。這個韓綽在歷史上沒有很多記載,只知道他和杜牧的關係很好。除了這首詩外,杜牧還有一首跟他有關的詩詞,名叫《哭韓綽》。正如名字所言,這首詩就是寫於韓綽死後,杜牧萬分悲痛寫了這首詩。其中「歸來冷笑悲身事,喚婦呼兒索酒盆」讓人肝腸寸斷。
  • 揚州二十四橋明月
    揚州二十四橋明月   到揚州二十四橋賞月別有一番意境。月明之夜漫步橋畔,腦海中會油然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來。讓人感到十分的嫻靜和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