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理塘的藏族小哥丁真火了,連同帶著他的家鄉理塘也火了。
可是不看不知道,原來理塘還是一個與倉央嘉措很有緣分的地方。
後世尋找七世班禪,也正是到理塘覓得。只因為倉央嘉措生前最後的一句話,說的就是:天上潔白的白鶴啊,如果你有一雙翅膀,請借我飛翔,我不去太遠,就到理塘。
倉央嘉措的理塘
理塘跟倉央嘉措到底是什麼緣分呢?為何他會對這片土地如此念念不忘?
很多人聽到這句話,可能還以為理塘是倉央嘉措的故鄉。因為一個人對一個地方有如此之大的傾慕和留戀,除了家鄉,其他可能都很小。
可是,理塘並不是倉央嘉措的家鄉。甚至,倉央嘉措終其一生的時間,都沒有到過理塘。
倉央嘉措如此痴戀理塘,是因為理塘是他的初戀桑潔卓瑪的家鄉。而倉央嘉措自從被人迎上拉薩,成為那雪域最大的王之後,就被迫不得不與情人桑潔卓瑪分開。
情緣叫二人在納木湖畔再度相遇,紅塵牽絆,清規戒律卻不許。卓瑪的出現,使人認定倉央嘉措虔誠動搖,跟在倉央嘉措身邊的守護喇嘛,只好把這個潛在的不安分因子給「消滅」了。卓瑪被人殺害,遺體被運回家鄉理塘。
卓瑪的離世,成為倉央嘉措終生不能忘記的疼痛。乃至他臨終之前,還在想著,要去理塘看一眼自己的愛人。
理塘的模樣
讓倉央嘉措念念不忘的理塘,到底是什麼樣?
理塘是藏族自治縣,因其海拔較高,素有世界高城之名,不過理塘雖然是藏族自治縣,但是理塘並不在西藏,而是位於四川哦。
網絡上有的朋友一聽說丁真是藏族小哥,就以為丁真的家鄉在西藏。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其實四川也有許多的藏族同胞的。理塘兩個字就是藏語,翻譯過來意思是有如銅鏡一般的壩子。
理塘的風光,由此可以想見,該有多好!
理塘最有名的景點,是無量河溼地、理塘寺。
同時這裡也是藏族人信仰的神山之一——格聶神山所在地。
無量河溼地,夏天的時候,整個草原都開滿了花兒。十分的夢幻。
丁真說,他的夢想就是自己的小馬能在賽馬會上取得冠軍。
能讓馬兒馳騁的草原,是沒有束縛的。
天大地大,仿佛那以天為蓋以地為床的傳說,也不過在這兒平靜上演。
理塘寺在藏族人的心目中,有著較為崇高的地位。
在當地,有一種說法:上有拉薩三大寺,中有理塘長青春科爾寺(也叫理塘寺),下有安多塔爾寺。
理塘是高原城市,第一次從海拔較低處過去,記得要注意高反。
高反怎麼辦?
如有時間準備,可以提前一個星期吃一些紅景天膠囊。當天出發再吃就沒必要了。
另外可以準備一點葡萄糖衝劑,遇到高反頭疼時衝一杯喝,以前還只有粉狀的葡萄糖,一袋6、7塊錢,後來出了葡萄糖液,直接擰開蓋子就可以喝,更加便捷了。
我個人針對高反的意見是,多喝酥油茶。對高反引起的難受有很快的緩解作用。
另,第一天到高原不要跑,不要跳,不要太興奮忘記了這裡是高原。第一天不要洗澡,要等身體漸漸適應下來。
高反的發生,跟你平時體質多好沒有直接關係。所以不用強調自己平常身體素質很好,所以不擔心自己會高反。實際上,身體素質越好,越是身強力壯的,越有可能高反!
理塘有什麼美食呢?
犛牛肉火鍋!犛牛是高原特有的一種動物,理塘的犛牛生長環境可是羨煞太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了!每天抬頭都是草原,眼裡都是綠色。吃的是最肥美的草,喝的是雪山流下的水。
這兒的犛牛肉火鍋,熱氣騰騰的在桌上,這才是人間煙火味的最真實演繹!
糌粑!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是青稞為原料製作而成,有許多人可能吃不習慣,但我覺得,糌粑會有一種粗糧特有的清香味道。
而且糌粑就跟南方地區的年糕似的,吃一點點就容易有飽了的感覺。特別適合戶外走長途時隨身備一點。吃一頓,頂一天哪!
酥油茶!酥油茶是藏族地區的一種特色美食。當地人一般會是在一個很大的熱水壺裡面,一壺喝完之後整個身體都暖烘烘的。
因為放了酥油,所以不如甜茶的適口性更好。建議平時飲食比較挑的,可以先喝一小口嘗嘗看自己是否能接受。
相對來說,甜茶能接受的人群會更多一點。但酥油茶對緩解高反引起的頭疼效果很好,親測有效!
理塘的美,是倉央嘉措一世的觸之不及。
然而,後人尋找轉世活佛,在理塘找到了,當年的倉央嘉措。
他一輩子沒去過理塘嗎?是的。
倉央嘉措一輩子沒有去過理塘,但他的心,始終與這座天空之城牽掛著。
只因為,那裡誕生了他愛的女子,也埋葬了他愛的女子。只因為那是她的理塘,便也是他的理塘。
「此心安處是吾鄉。」
也許,即便是那一生未曾乘飛鶴到達,叩山問水不遠千裡的追求,也不過是一句我要去。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祈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那一瞬,我飄然成仙,不為求長生,只願保佑你平安的笑顏;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歌,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日,我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一生漫漫徵途,誰又能知道,不過是在等待著,再一次與歸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