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一女子到峇里島潛水時被鐵製物扎破腳未及時處理,一個月後感染而亡引起人們關注。事實上,遊客潛水遇險案例並不少見。業內人士表示,東北屬內陸城市,與海島環境不同,每年三亞潛水發生事故中,東北人所佔比例極大。潛水活動有一定危險,下水前要了解安全常識。
●檢查潛水器材。潛水是一項非常依賴設備的運動,出發前必須保證器材完好。
●了解水下副作用。在壓力的作用下,常見的潛水病有以下幾種:耳部擠壓、肺部壓傷、減壓病、氮醉、氧中毒。
●第一次潛水者,下潛深度不可超過6米。下潛的時候所有人都會感覺耳膜疼痛,解決辦法是做耳壓平衡,不要繼續勉強下潛。
●為減少體力消耗,要有規律擺動腳蹼,同時正確調整浮力,以避免同海底相碰。
●上升時如果屏氣或速度過快,可能造成肺泡破裂,這是嚴重的潛水病,避免辦法就是緩慢上升,在水中不要屏氣。水下感覺身體不適時,且不可盲目鬆開設備上升。
●潛水結束如果要上浮,注意上浮速度必須緩慢,太快會因水壓的變化引起潛水障礙(身體因水壓變化需要一定時間緩解)。浮上水面後立即在浮力調節器中充入空氣持浮力,並換成通氣管呼吸。
●進行遊泳和其他水上活動後要注意補充水分,特別是潛水後要大量喝水。如果發現有脫水症狀,不但要喝水而且要補充鹽分。
●海底潛水被戳流血後,應該第一時間到醫療機構進行處理,若被鐵器戳傷須注射抗破傷風疫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