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有風險 下水前要了解安全常識

2021-01-20 騰訊網

日前,上海一女子到峇里島潛水時被鐵製物扎破腳未及時處理,一個月後感染而亡引起人們關注。事實上,遊客潛水遇險案例並不少見。業內人士表示,東北屬內陸城市,與海島環境不同,每年三亞潛水發生事故中,東北人所佔比例極大。潛水活動有一定危險,下水前要了解安全常識。

●檢查潛水器材。潛水是一項非常依賴設備的運動,出發前必須保證器材完好。

●了解水下副作用。在壓力的作用下,常見的潛水病有以下幾種:耳部擠壓、肺部壓傷、減壓病、氮醉、氧中毒。

●第一次潛水者,下潛深度不可超過6米。下潛的時候所有人都會感覺耳膜疼痛,解決辦法是做耳壓平衡,不要繼續勉強下潛。

●為減少體力消耗,要有規律擺動腳蹼,同時正確調整浮力,以避免同海底相碰。

●上升時如果屏氣或速度過快,可能造成肺泡破裂,這是嚴重的潛水病,避免辦法就是緩慢上升,在水中不要屏氣。水下感覺身體不適時,且不可盲目鬆開設備上升。

●潛水結束如果要上浮,注意上浮速度必須緩慢,太快會因水壓的變化引起潛水障礙(身體因水壓變化需要一定時間緩解)。浮上水面後立即在浮力調節器中充入空氣持浮力,並換成通氣管呼吸。

●進行遊泳和其他水上活動後要注意補充水分,特別是潛水後要大量喝水。如果發現有脫水症狀,不但要喝水而且要補充鹽分。

●海底潛水被戳流血後,應該第一時間到醫療機構進行處理,若被鐵器戳傷須注射抗破傷風疫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春節去潛水,下水前做安全檢查,讓爸媽更放心!
    可是……☹️總有人無時無刻不在耳邊提醒我們:一定要做下水前的安全檢查,一定要做下水前的安全檢查!潛水員就像飛行員一樣,都要在開始「工作」前一項項地核實一連串兒的項目,好在咱們潛水員的檢查清單遠遠沒有飛行員的那麼長!(👏此處應該有掌聲,歡呼~~~)而且等一次次地熟練了以後,用不了一分鐘就能檢查好,既然是多了一層安全的保障,何樂而不為呢?
  • 【常識】汛期旅遊安全注意事項,出行一定要了解!
    【常識】汛期旅遊安全注意事項,出行一定要了解!,容易發生相關事故,外出旅遊應當注意相關風險。做好自我防範自我防範是確保旅遊安全的關鍵。包括旅遊前、中的工作。旅遊前詳細了解旅遊目的地天氣狀況和道路交通狀況,認真規劃旅遊行程,做好防暑、防雷、防雨準備,儘量避免在惡劣天氣外出旅遊;出行提前了解安全知識,備好雨衣、雨傘、雨鞋等雨具。
  • 潛水安全:我有一個朋友,得了減壓病...收藏此文潛水前複習可保命
    :我們有一個朋友,滑雪摔斷了前交叉韌帶,做完手術休息了幾個月,想著那還是做一些溫和的運動吧,就跟我們去峇里島潛水了。這裡出現了問題1:鯊魚可能在比較深的地方,但前兩潛其實深度已經很大了,第三潛的潛水計劃應該更加保守。「決定去找鯊魚玩」,不是一個保守的潛水計劃,很可能也不符合潛水計劃中「先深後淺」的原則。同行小隊原本有潛導A,我和海盜,大小豬。
  • 公共安全潛水:一次完整的潛水過程
    公共安全潛水一篇關於公共安全潛水過程的文章,送給天下所有潛水員深圳潛水俱樂部無論是你持證潛水員,還是準備成為潛水員,對於潛水的安全規範要求你都必須充分了解,下面我以自身的潛水經驗發表一篇關於潛水的整個完整過程與注意事項的文章,希望能對潛水員們有個很好的參考
  • 潛水小課堂:如何安全地潛水?
    潛水小白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潛水安全嗎?」呃……在提出這個問題前,你不妨試著問一下自己:「開車安全嗎?」Part 1 潛水前01 學會評估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每次潛水前,你必須要誠實地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態是否適合潛水。舉個慄子,當你感冒尤其是服用感冒藥後是不適合潛水的,因為感冒藥會讓人感到頭暈。
  • 文化和旅遊部:涉水活動有風險 遊客參與需謹慎
    中國網1月29日訊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公告,提醒廣大遊客注意涉水活動安全。公告顯示,隨著天氣逐漸轉冷,不少遊客選擇到較為溫暖的地區旅遊,參與遊泳、衝浪、漂流、潛水等活動,體驗水上樂趣,文化和旅遊部提示廣大遊客注意涉水活動安全。一、未雨綢繆,做好行前各項準備。
  • 文化和旅遊部提示廣大遊客 涉水活動有風險 參與需謹慎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不少遊客選擇到較為溫暖的地區旅遊,參與遊泳、衝浪、漂流、潛水等活動,體驗水上樂趣。文化和旅遊部提示廣大遊客注意涉水活動安全。  一、未雨綢繆,做好行前各項準備。
  • 一位中國公民在菲律賓潛水時失蹤 遊客需注意安全
    中國遊客在泰被浪捲走後 又一人在菲律賓潛水時失蹤海外網9月4日電 近期,不少中國遊客選擇前往泰國、菲律賓等國旅遊並前往海邊,但在玩樂的同時卻忽視了天氣狀況和安全風險。繼一名前往泰國的中國男性遊客被大浪捲入海中不幸身亡後,又有一名中國潛水者在菲律賓失蹤。
  • 覺得潛水很危險?教你從計劃潛水開始,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
    無論一次潛水活動有多常規,潛水事故通常離潛水員只有一步之遙。當然,這並不是在說潛水存在「不合理的危險」,而是潛水這項運動需要潛水員具備個人責任感,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在深思熟慮後再做決定。在潛水時,潛水員會進入一個沒有特殊裝備就無法生存的水下環境,期間所做出的決定將直接影響到面臨的風險情況,因此,不管下一次潛水有多容易、多輕鬆,都不要放鬆警惕。請記住,任何時候都是考慮提高潛水安全性的最佳時機。
  • 遊泳池有風險下水需謹慎 這些安全注意事項你必須看
    記者 羅嘉 攝    華龍網8月16日18時訊(記者 黃軍) 南岸區世紀陽光小區泳池漏電致人死亡的事引來眾多市民關注,遊泳池到底有哪些風險?除了漏電,還有什麼安全事項是需要我們注意的?記者就此採訪了有5年遊泳池管理經驗的重慶天鳥遊泳池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蔡瑞,他表示,泳池漏電現象很少發生,相比之下,中毒、孩子溺水等安全問題更值得重視。同時需要提醒的是,小孩遊泳,家長最好陪在身邊。
  • 潛水新手適合帶相機下水嗎?- 要命的水下攝影
    但是潛水還是有矩可循的,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可以讓潛水員們安全潛水--比如在水下不要憋氣、緩慢上升、潛水前計劃周全、進行安全停留等等。對於還沒完全掌握中性浮力的潛水新手來說,是否能帶相機下水拍照--這個問題是不是也應該有可依據的常規做法呢?我們知道,在學習課程的時候(除了水下攝影專長外),是不能攜帶相機的。考完OW證後就可以學習水下攝影專長了。
  • 去馬爾地夫前的必修課 潛水基礎訓練記
    下水之前首先要上理論課,帥氣的 楊歡教練是 PADI認證的潛水教練。理論課上,不僅是潛水運動的理論教學,潛水的歷史到行業狀況等相關知識都可以了解。最重要的是,關於潛水安全的注意事項一定是提前講給每個學員的,這些安全防範的知識是必須牢記在心並且要熟練練習運用的。  今天來上的是體驗課程,經過一小時的理論培訓,準備開始下水實踐。
  • 潛水新手適合帶相機下水嗎?--要命的水下攝影
    但是潛水還是有矩可循的,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可以讓潛水員們安全潛水--比如在水下不要憋氣、緩慢上升、潛水前計劃周全、進行安全停留等等。對於還沒完全掌握中性浮力的潛水新手來說,是否能帶相機下水拍照--這個問題是不是也應該有可依據的常規做法呢?我們知道,在學習課程的時候(除了水下攝影專長外),是不能攜帶相機的。考完OW證後就可以學習水下攝影專長了。
  • 潛水入門者如何選擇設備?談談下水前必知的那些事
    潛水新人無需事先學習潛水便可以在真正的水域裡感覺到潛水的新奇:陽光被水折射成無數個星星,在眼前不斷地閃爍、耀動;五彩的魚兒親暱地依偎在身邊,可以盡情欣賞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的海底生物;成串的氣泡歡快地漂過耳際,假想自己正在輕鬆地扇動腳蹼,自如地懸浮於水中,那該有多麼奇妙、浪漫、自在、開心。
  • 沈夢辰馬爾地夫潛水 下水前狂噴防曬噴霧 網友:汙染海洋
    馬爾地夫一直被稱為是度假天堂,是很多人嚮往的地方,娛樂圈明星們更是比普通工薪階層更有時間和條件前往。近期,沈夢辰就帶著父母去了一趟馬爾地夫,她在社交平臺曬出了不少照片,其中還有她的潛水照。今日,沈夢辰還在網絡上分享了自己在馬爾地夫潛水的視頻,包括下水前的準備工作,比如噴防曬噴霧,戴上潛水面罩等等。位於赤道附近的馬爾地夫,沒有四季之分,是典型的熱帶氣候。高溫、再加上明媚的陽光和海風,在這樣的環境下是非常容易曬黑的。更何況沈夢辰本身就不夠白,所以在馬爾地夫,她的防曬工作得做得非常細緻。
  • 使用潛水強光手電之前做好這幾項安全檢查!
    當你準備躍入海中潛水,最重要的是與你的潛伴一起進行潛水前的安全檢查。從開始穿潛水裝備一直到開始潛水時,有許多意外狀況可能會發生,如果真出現什麼問題,與其在水中發生還不如讓我們在潛水前先發現及排除!所以,讓我們開始進行潛水前五項安全檢查。  1.氣源打開(Airon)   只查看你的殘壓表指數並不代表氣瓶一定是滿的,在第一個安全檢查中,你必須透過二級頭呼吸並同時檢查殘壓表。如果在每次呼吸中,殘壓表的指數不斷下降,那代表氣瓶閥是被關上的。
  • 兩名中國公民在印尼潛水失蹤,中國使館提醒:潛水有風險,切勿勉強參加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中國駐印尼大使館4日晚最新發布消息,當地時間11月3日,2名中國公民和1名新加坡公民在印尼萬丹桑吉昂島附近潛水時失蹤。事件發生後,中國駐印尼大使館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機制,並派員連夜趕赴事發地,了解相關情況,與萬丹省救援部門制定搜救方案,要求印尼方盡最大努力尋找失蹤人員。關於新加坡公民,已由印尼外交部向新加坡駐印尼使館通報。據當地媒體報導,失蹤的3人和另外3人3日到桑吉昂島潛水,6人分成兩組均在3日中午過後下水。一個多小時後,一組人員浮出水面,另一組至今未出現。
  • 坐飛機要有安全常識
    坐飛機要有安全常識  13日凌晨,由北京飛往大連的MU2312航班上,一男子多次違規使用手機遭勸阻,多次大聲反問「為什麼不能用?」並毆打安全員,導致航班返航。航班落地後,該男子被首都機場民警帶走調查。目前,倪某已被行拘10日。
  • 36歲新加坡男子潛水身亡,潛水到底有多危險?
    一名36歲的新加坡男子Yeo Boon Han,於3月23日星期六,在民丹島潛水時死亡。  據新加坡Straits Time(ST)報導,Yeo Boon Han參加了由GS-Diving開設的為期三天兩夜的高級開放式潛水課程。 該課程於前一天(星期五)開始。事件發生時,Yeo正在進行第二次潛水。
  • 去國外潛水興起 年輕人是主力 潛水該怎麼規避風險?
    壯美遼闊的大海,以清澈碧藍的海水、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吸引著無數潛水愛好者一探究竟。然而,在危險的戶外運動中,潛水也位居前列。潛水該如何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享受海底的壯美風景?來自英國的一項統計顯示,即便是休閒潛水的死亡率也達到了萬分之1.63,與之相對比的是開車死亡率是萬分之1.54。隨著這項運動越來越成熟,這個比例也呈現下降趨勢。在開始潛水的時候,很多人會依賴教練,想著「只要教練跟我下水,就不會有大事」。而PADI(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的數據顯示,每年去考OW/AOW(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開放水域進階潛水員)等潛水證的幾十萬人裡,有十多人在課程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