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葡萄酒「十八羅漢」的說法最早由「臺灣葡萄酒教父」陳新民在本世紀初提出。他在著作《酒緣匯述》中引用了香港《酒經》月刊的出版人劉致新先生對智利名莊葡萄酒的排名,首次列出了「智利十八羅漢」榜單。此後,這一說法逐漸在中國葡萄酒市場流傳開來。2015年,由劉慧撰寫的《智利名莊酒:十八羅漢的傳奇》面世,進一步將智利高端葡萄酒帶入國人的視野。
作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的智利,被譽為「葡萄種植的天堂」,自16世紀釀酒葡萄傳入以來,就因其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聲名遠揚的「天堂裡的佳釀」。而智利北奇科地區素來以葡萄美酒、旅遊和天文景觀而聞名於世。該地區的艾爾奇山谷空氣稀薄,氣候乾燥,常年擁有晴朗閃耀的天空。
艾爾奇山谷是智利最北部的農業區,位於阿塔卡馬(Atacama)境內,阿塔卡馬沙漠南部邊緣地帶,距離聖地牙哥大約500多公裡。此地可能是世界上天空最潔淨的地方之一,天空碧藍,萬裡無雲,無任何汙染,有幾家國際天文臺就建立在那裡,智利第一位獲諾貝爾獎的詩人Gabriela Mistral就誕生在這裡。這裡的安第斯山脈一直延伸到太平洋,葡萄種植區位於狹窄的山谷之間,土壤比較貧瘠,谷內平坦的地方以衝擊土和沙壤土、礫石組成,山坡上則以腐質花崗巖為主。艾爾奇山谷屬於半沙漠氣候,乾燥少雨,年降雨量僅為70-100mm,且都集中在冬季,一年中至少有300個無雲的晴天。葡萄園基本採用來自人工湖泊的水滴式灌溉。儘管氣候乾燥,但受安第斯山脈和涼爽海風的影響,夏天溫度並不高。
這裡種有大量的麝香葡萄,智利著名的皮斯科(Pisco)烈酒主要產地就在這裡,除了麝香葡萄之外的葡萄園約有448公頃,比如卡曼納、西拉、赤霞珠等等,紅白葡萄品種的比例為九比一。艾爾奇山谷目前最主要的酒廠還是法蘭妮酒廠一家,真正令人們對艾爾奇山谷刮目相看的是法蘭妮釀造的葡萄酒,在2005年智利第二屆萄萄酒年度獎評選中Falernia'sAlta Tierra西拉2002得金獎,這令智利葡萄酒行業的人大為震驚之後他們的長相思再獲金獎時,智利其他酒廠也開始坐不住了,有的酒廠則悄悄地來此地試種。
雖說這裡夜空明靜但是也有複雜的地形,對於當地的葡萄酒業而言,這並不是一個什麼好的事情。如果想要長足發展勢必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與時間,這對艾爾奇山谷來說是一條沒有捷徑的路途。當然這並不妨礙它成為一個旅遊勝地,如果你對葡萄酒和天文景觀有興趣的話不如去遊歷一番,必然也會有自己的收穫。
話不多說,小編這就為大家揭開「智利十八羅漢」的神秘面紗。
1997年,時任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莊主的菲莉嬪·羅斯柴爾德女男爵(Baroness Philippine de Rothschild)和智利最大的葡萄酒企業幹露集團(Vina Concha y Toro S.A.)的主席愛德華多·吉利薩斯蒂·塔格萊(Eduardo Guilisasti Tagle)強強聯手,希望在智利卓越的風土上培育出一款具有法國特色的高端酒,而這款酒便是如今享有「智利酒王」之稱的活靈魂(Almaviva)。
活靈魂酒莊紅葡萄酒(點擊圖片即可跳轉購買)
活靈魂採用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為主的波爾多品種進行釀造,成酒擁有優雅、複雜的口感,是智利葡萄酒的標杆。近幾年,活靈魂的表現更是不負眾望:2015年份以100分的佳績登頂詹姆斯·薩克林(James Suckling,簡稱JS)在2017年公布的百大葡萄酒榜單,奪得「年度之酒(Wine of the Year)」的頭銜;2016年份入選2019年《葡萄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的百大葡萄酒榜單,位列第10名;2017年份於2020年1月被JS評為「十年最佳酒款(Wine of the Decade)」,同時也是活靈魂繼2015年份之後的第二款JS100分佳釀。
日常生活中,經常聽人說這瓶葡萄酒是珍藏級別,這瓶是AOC級別,這瓶是特級珍藏。那麼關於新世界葡萄酒的級別,我們該如何認識呢?
GatoNegro Wine
Following the song, let′s not allow samba to die!
As the doctor says, a glass of wine a day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
伴隨著音樂,不要停下你的舞步!
正如醫生所說,每天一杯葡萄酒,有益你的健康。
與傳統舊世界葡萄酒,比如法國葡萄酒的分級制度不同,智利是屬於新世界葡萄酒國家,沒有法定的葡萄酒分級。既然沒有法定的劃分,酒莊多數會以品種級,珍藏級和家族珍藏級來分類,所以對於智利不同酒莊的同一級別的酒不能直接比較,要根據酒莊對不同品質的要求來論。
有可能酒莊裡極品珍藏級的酒,品質還不如另一個酒莊的珍藏級。智利葡萄酒的分級制度如下:
1、Varietal:品種級,這是最基本的葡萄酒,只有葡萄品種名稱列在上面。比如貓赤霞珠幹紅,會標明Cabernet Sauvignon。
2、Reserva:珍藏級,比品種級的酒高一級別,酒是由橡木桶短時期(3到6個月左右)儲存過的。
3、Gran Reserva:特級珍藏,使用更多、更新的桶,儲藏的時間較長,質量也更上一層樓,很多酒莊都有這類酒。比如2016年10月剛進入中國的金貓特級珍藏赤霞珠乾紅葡萄酒。
4、Reserva De Familia:家族珍藏級,基本上表示是某酒莊最好的酒,也可能用類似的方式來代表特殊的出品。
5、Premium:至尊限量級,比家族珍藏更好,但數量有限,如果沒有達到標準的葡萄,酒廠就不會釀製Premium,關於Reserva De Familia和Premium的其次的區別是酒存放在橡木桶中的時間不同,通常狀況下,Premium系列的酒存放在新的法國橡木桶中的時間要超過18個月以上。
魔爵(Don Melchor)是幹露旗下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酒品牌之一,曾被著名葡萄酒雜誌《醇鑑》(Decanter)贊為「智利第一款高端葡萄酒」。魔爵的品牌名取自幹露的創始人梅爾喬·幹露(Don Melchor Concha y Toro)先生,其首個年份為1987年。
圖片來源:conchaytoro.com
在魔爵面世之前,智利葡萄酒正處於迅猛發展的階段,但仍難掩「缺乏高端酒」的窘境。於是,幹露懷揣著扭轉這種尷尬局面的心願,在風土絕佳的上普恩特(Puente Alto)產區挑選了優質葡萄園地塊,並邀請享譽全球的釀酒師雅克·博賽諾(Jacques Boissenot)出任釀酒顧問,進而打造了魔爵這款頂尖的赤霞珠紅葡萄酒。問世之後,魔爵迅速席捲高端市場,頻頻入選《葡萄酒觀察家》百大葡萄酒榜單,在智利乃至國際葡萄酒界佔據著一席之位。
柯諾蘇酒莊(Cono Sur Vineyards & Winery)是幹露旗下的另一大名莊,成立於1993年。柯諾蘇酒莊致力於釀造富有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優質葡萄酒,以傳達新世界的釀酒精神。為此,酒莊與時俱進,勇於嘗試新的釀酒技藝和包裝材質,並堅持使用可持續發展的種植方式。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柯諾蘇酒莊已經成為智利名列前茅的葡萄酒出口公司以及全球重要的黑皮諾(Pinot Noir)生產商之一。
圖片來源:www.conosur.com
1988年,野心勃勃的奧雷利奧·蒙特斯(Aurelio Montes)、道格拉斯·莫裡(Douglas Murray)、阿爾弗雷多·維多爾(Alfredo Vidaurre)和佩德羅·格蘭德(Pedro Grand)在智利空加瓜谷(Colchagua Valley)創建了蒙特斯酒莊(Montes Wines),致力於生產優質的智利葡萄酒並提高其國際知名度。據傳創始人道格拉斯·莫裡曾在兩次車禍中死裡逃生,因此深信有天使相助。受此啟發,蒙特斯酒莊將天使的圖像作為酒莊標誌,並將其融入到酒標中。
富利(Folly)是蒙特斯酒莊的另一款頂級佳釀,採用生長在阿帕爾塔谷(Apalta Valley)陡峭高坡上的西拉(Syrah)釀造而成,體現了酒莊敢於冒險的精神。
這款酒是智利西拉葡萄酒的代表之作,同時也是JS高分榜單上的常客。它香氣優雅,蘊含藍莓和黑醋慄的果香,還帶有淡淡的巧克力和烘烤的氣息,口感強勁、平衡,單寧柔順,餘味甚是悠長。
伊拉蘇酒莊(Vina Errazuriz)創建於1870年,其現任莊主為享有「智利葡萄酒大使」之稱的愛德華多·查德威克(Eduardo Chadwick)。愛德華多是2004年德國柏林盲品會(Berlin Tasting)的發起人,熱衷於詮釋和傳播智利佳釀,並在2018年獲封「《醇鑑》年度人物(Decanter Man of the Year)」。在愛德華多的帶領下,伊拉蘇酒莊宛如一個獎項「收割機」。它早在2005年就被《醇鑑》評為「智利的品質基準」,此後頻獲各類獎項,近年來又被《葡萄酒倡導家》(Wine Advocate)評為「2017年度最佳智利酒莊(Best Chilean Winery 2017)」,成為智利首個獲此殊榮的酒莊。
在柏林盲品會上,入選前十名的佳釀中就有5款來自智利,其中2001年伊拉蘇馬克西米諾創始人珍藏紅葡萄酒位列第9名。此外,這款酒的2010和2011年份還在著名的智利年度葡萄酒評選大賽(Annual Wines of Chile Awards)上奪得「最佳表現(Best in Show)」和「最佳超優紅葡萄酒(Best Super Premium Red)」的獎項,實力出眾。
圖片來源:www.errazuriz.com
2004年,當德國柏林盲品會上傳來2000年查德威克紅葡萄酒奪得桂冠的消息時,葡萄酒界沸騰了,人們也見識到智利葡萄酒與查德威克酒莊(Vinedo Chadwick)的實力。2016年,當查德威克紅葡萄酒的2014年份憑藉出色的表現獲得JS100分時,查德威克再一次成為焦點,智利葡萄酒歷史上第一款滿分酒也由此誕生。
查德威克紅葡萄酒(點擊圖片即可跳轉購買)
(圖片來源:Vinedo Chadwick)
查德威克酒莊是愛德華多·查德威克為紀念父親而創建於1999年的智利名莊,成立後不過數年時間,便以一款柏林盲品會冠軍之酒震驚酒界,一舉成名。此外,2001年查德威克紅葡萄酒也是柏林盲品會前十名的佳釀之一,位列第6名。
賽妮婭(Sena,又名:桑雅)位於智利的阿空加瓜谷(Aconcagua Valley)產區,是智利葡萄酒史上第一家國際合資酒莊,由愛德華多·查德威克與「美國葡萄酒之父」羅伯特·蒙大維(Robert Mondavi)共同創建於1995年。酒莊的名字「Sena」在西班牙語中含有「信號」之意,意在向世界傳達一個信息:智利能夠釀造出具有國際水準的頂級佳釀。
當中國人跑去法國收購酒莊時,法國的頂級名莊都跑來智利建廠,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智利多樣化的氣候和土壤,世外桃源般的生態環境,還是巴勃魯•聶魯達撩人的詩句?狹長的智利,給世界釀酒師們創造了寬廣的新天地,為我們編織出了多彩的葡萄酒世界。這一次,教您讀懂智利酒標。
1、輕鬆易讀的智利酒標
通常,酒標的5個基本組成要素包括生產商或酒莊名(Producer/Name)、產區(Region)、葡萄品種或原產地(Variety/Appellation)、年份(Vintage/NV)和酒精含量(ABV)。智利酒酒標秉承了新世界國家新潮、簡約的設計風格,顯示的信息清晰明了,比較簡單易懂。
1.生產商
決定著一款酒的整體品質與風格,喜歡走安全路線的朋友可以在平時的積累中記住一些名莊的名字,如麥波山谷(MaipoValley)的幹露酒莊(Concha y Toro)、蒂瑪尼(De Martino)、桑塔麗塔(Santa Rita)等,而喜歡追國際品牌的朋友們也可以記住自己喜歡的投資方,例如羅斯柴爾德(Baron P. de Rothschild)、威廉·費爾(WilliamFèvre)等。
2.葡萄品種
決定著一款酒的具體口味,需要注意的是,智利法律規定,倘若正標上只顯示單一葡萄品種,那們該品種比例至少要達到75%;不過,為了獲得歐盟的認可及符合出口的行規,一般單一品種標識酒款中,要超過85%的該品種。倘若正標上顯示三種以上葡萄品種,那麼它們必須按照比例遞減的方式排列,且每一個葡萄品種的比例不能少於15%。所以,即便酒標上只顯示了一種葡萄品種,其比例也未必是100%。
3.產區
一方風土詮釋一方風味。記好智利幾大明星產區,再去潛力派產區中尋找驚喜。需要注意的是,智利法律規定,釀酒葡萄必須有至少75%來自某一特定產區才能在酒標上標示該產區名稱。假如葡萄來自兩個或更多的地區,必須使用地區範圍更大一級的產區名稱。智利分四大產區,分別為:Coquimbo(科金博)、Aconcagua(阿空加瓜)、Central valley(中央山谷)、South region(南部產區)。每大產區又分若干次產區以及小區域。比如,如果一款酒採用的葡萄分別來自麥波山谷和卡恰波阿爾山谷(Cachapoal Valley),那麼酒標上標示的產區名稱必須是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
4.年份
智利葡萄酒的年份差異並不明顯,加上適飲期大多相對較短,選擇易飲型的酒款時,儘量選擇年份較晚的即可。只需找到酒標上的4位阿拉伯數字即可,如上圖的「2010」,指的便是這瓶酒的葡萄採摘年份。
5.系列 / 級別
智利的酒標通常會用「珍藏級」(Reserva)這一字樣來定義更高級別的酒款,但法律並沒有規定這類葡萄酒需要選擇更加優秀的果實釀造,或者木桶發酵的時間要更長,唯一的限制只體現在酒精度含量與是否使用木桶。
(酒莊內部分級)
在智利的酒標上,產地的標識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標註DO(Denominacion de Origen),使用超過75%的某一產區的葡萄釀造出的葡萄酒,就可以標註為該DO產區。實際上,當地酒商一般都以85%為標準。這種酒的價格一般以100元以上的零售價為起點。但會因其品牌、酒莊和酒莊內部分級等因素而增加分量。
第二種是沒有原產地標識的酒,這類酒可以選用智利任何地方的葡萄釀造,酒標上標註品種和年份,以及產自智利即可。這種酒的零售價基本在80元以內比較合適。
第三種是餐酒,在酒標上會顯示「Vino de Mesa」(簡稱VDM)。進口至中國市場的智利葡萄酒,基本以第一種及第二種為主。
6.其他
「傳奇」(Legend)也是在智利的酒標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語,但這與葡萄酒的質量沒有直接的關係,只是一個營銷用詞。
2、不可不知的智利名酒莊
幹露酒莊(Concha y Toro):
成立於 1883 年的幹露酒莊是智利最大的葡萄酒業集團,多年來榮獲世界最暢銷葡萄酒品牌稱號。酒莊產品遠銷世界 130 多個國家,市場佔有率更是在智利葡萄酒中排名第一。1994 年,幹露酒莊成為智利第一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酒莊。在 2004 年拉美地區十大最知名品牌中,幹露酒莊的葡萄酒名列前 5,成為智利唯一入圍的品牌。
桑塔麗塔(Santa Rita):
1887 年酒莊葡萄酒在歐洲得獎,使得智利酒在歐洲名聲大震。到目前為止,酒莊已 10 次獲得美國《葡萄酒及烈酒》(Wine & Spirits)雜誌年度最佳葡萄酒酒莊的殊榮。自 2008 年以來,酒莊評分超過 90 分的葡萄酒多達 90 餘款。其中,桑塔麗塔真實家園(Casa Real)赤霞珠幹紅就是酒莊最出色的酒款,更是智利最好的赤霞珠葡萄酒之一,各年份的平均分高達 92 分,整體品質優秀。
活靈魂(Almaviva):
1997年,菲利普•羅斯柴爾德女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與愛德華多•吉利薩斯蒂(Eduardo Guilisasti Tagle)兩大名莊莊主強強聯手,在智利獨特的風土條件下運用法國釀酒技術,讓兩大名莊的靈魂相互交融,可以說,活靈魂是國際名莊合作的成功範例。「活靈魂」這一名字的靈感來自一部古典法國文學《The Marriage of Figaro》的主角Count Almaviva。酒莊只出產一款葡萄酒。
伊拉蘇酒莊(Vina Errazuriz):
伊拉蘇酒莊,不免讓人想起 2004 年的柏林品酒會,當時 2000 年的查威克(Chadwick),一舉擊敗眾多波爾多(Bordeaux)名莊酒,勇奪第一,給人印象深刻。當然,所有者伊拉蘇家族功不可沒,這個名聲顯赫的家族還曾出過 4 位總統以及各種名人政要。另外,酒莊產品最大消費市場是對葡萄酒非常挑剔的英國,足見其品質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智利羅伯特·蒙大衛:賽妮婭(Seña)
1990年,當羅伯特·蒙大衛(Robert Mondavi)第一次去到智利時,他結識了伊拉蘇酒莊的莊主愛德華多·查威克(Eduardo Chadwick),那時後者的酒莊已有120年的歷史,基於兩人對葡萄酒的熱情及釀酒理念的共識,他們花了整整四年的時間在智利尋找合適的風土,最終在智利北部的阿宮卡瓜(Aconcagua)距離太平洋41千米的一片山坡上,找到了他們的理想之地,從而建立起桑雅酒莊。酒莊只出產一款葡萄酒。
聖派德羅酒莊(Vina San Pedro)地處智利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的庫裡科谷(Curico Valley)產區,由科雷亞·阿爾巴諾(Correa Albano)兄弟建立於1865年。這座歷史悠久的名莊如今已是智利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商之一,在智利葡萄酒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右一為聖派德羅酒莊合恩角特藏赤霞珠紅葡萄酒(圖片來源:www.sanpedro.cl)
合恩角(Cabo de Hornos)葡萄酒以太平洋和大西洋交匯處的岬角為靈感,其首個年份為1994年。這款酒如今採用100%赤霞珠進行釀造,是聖派德羅酒莊五款高端佳釀之一,其香氣優雅、成熟而濃鬱,散發著黑醋慄和黑櫻桃的果香,同時伴有菸草和少許摩卡的香氣,口感豐富而集中,單寧和酸度之間平衡得恰到好處,持久的餘味中縈繞著淡淡的礦物質氣息。
阿勒塔爾(Altair)由聖派德羅酒莊和法國聖埃美隆(Saint-Emilion)列級莊——達索酒莊(Chateau Dassault)合資創建於21世紀初,如今完全歸屬於聖派德羅酒莊,是該酒莊旗下的高端酒款之一。「Altair」意指天鷹星座中最耀眼奪目的牛郎星,這顆恆星在北半球的夜空中肉眼可見,有時也會出現在南半球的夜空中。以此命名,也表達了該品牌希望在國際舞臺上展露實力的願景。
圖片來源:www.sanpedro.cl
阿勒塔爾紅葡萄酒以赤霞珠為主進行釀造,散發著覆盆子、醋慄和黑莓的果香,隨後逐漸釋放出香料、苦巧克力和雪松的氣息,結構良好,口感複雜,含有新鮮水果的風味,是一款純淨優雅的葡萄酒。
奇布拉達酒莊(Clos Quebrada de Macul)的葡萄園位於安第斯山脈的丘陵地帶,是邁坡谷(Maipo Valley)公認的最佳葡萄園之一,為酒莊孕育出了屢獲嘉獎的金色聖殿赤霞珠紅葡萄酒。
圖片來源:www.domusaurea.cl
金色聖殿蘊含迷人的桉樹香氣,同時散發著櫻桃、橙皮和巧克力的芳香,口感清新平衡。2020年2月,在品鑑了以85%的赤霞珠、10%的品麗珠(Cabernet Franc)和5%的味而多(Petit Verdot)釀成的2016年金色聖殿葡萄酒後,帕克團隊不禁讚嘆這款酒是迄今為止最優雅、可能也是目前最佳的金色聖殿葡萄酒,並給此酒打出了97分的高分。智利人在釀酒的智利葡萄酒手法上傳承了波爾多體系。在根瘤蚜病還未席捲歐洲的時候,智利的有錢領主就開始將法國葡萄引種到智利。Don Silvestre Errázuriz(智利偉大的政客和釀酒師)將Cabertnet Sauvignon赤霞珠,Merlot美樂,Malbec馬爾貝克,Sauvignon Blanc長相思以及Sémillon賽美蓉引種到智利,還聘用了來自法國的釀酒學家監管葡萄園的運作。基於智利多樣化氣候的獨特地理條件,他將Riesling引入到智利。隨後法國開始爆發根瘤蚜災難,很多法國的釀酒世家不甘眼看自己的葡萄園被毀,來到南美尋找新的契機,同時也帶來了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
桑塔麗塔酒莊(Santa Rita)始建於1880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智利名莊。1980年,克拉羅集團(Claro)和世界頂級玻璃容器生產商歐文斯伊利諾斯(Owens Illinois)公司收購了桑塔麗塔酒莊的部分所有權,為酒莊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1988年,桑塔麗塔酒莊由克拉羅集團全權接管,自此發展迅猛,其國際知名度和葡萄酒出口額也與日俱增。
圖片來源:www.santarita.com
2013年,桑塔麗塔酒莊皇家堡精選珍藏赤霞珠紅葡萄酒的首個年份(1989年)被《醇鑑》列入「傳奇葡萄酒(Wine Legend)」系列,成為第一款獲此殊榮的南美葡萄酒。另外,作為智利葡萄酒的標杆,這款採用100%赤霞珠釀成的葡萄酒只在優質的年份出產,所以它缺席了1992、2000和2006等年份。
進入20世紀之後智利政局動蕩,官僚苛政和高稅收使得一度火爆的智利釀酒業進入降溫時期。80年代之前,智利紅酒國際上對於智利葡萄酒的印象是在本土銷售的平庸之輩。但是由於智利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農業現狀,國際上有眼光的釀酒人士一直在支持。一些進入國際市場的智利頂尖品牌在持續保持高度品質的同時還擁有其公道的價格,逐漸獲得世人的注意,時至今日智利的葡萄酒已經躍居世界第三,在英國和日本非常受歡迎。智利酒以物美價廉的餐酒形象走上中國超市酒窖的貨架,是千禧年之後的事。
卡門酒莊(Carmen)是智利葡萄酒史上第一座酒莊,由克裡斯蒂安·蘭茲(Christian Lanz)創立於1850年,如今與桑塔麗塔酒莊一樣歸屬於克拉羅集團。酒莊以創始人妻子的芳名來命名,見證了兩人的真摯愛情。170年釀酒文化的積蘊和傳承之下,這座古老的名莊早已成為智利葡萄酒史上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且它還是上世紀90年代讓佳美娜在智利重獲新生的大功臣。
圖片來源:www.carmen.com
卡門酒莊金標珍藏赤霞珠紅葡萄酒於1993年開始釀造,以上邁坡谷(Alto Maipo Valley)的老藤赤霞珠為原料,成酒蘊含成熟的李子、醋慄、香料和野生藥草的芳香,口感強勁、優雅而平衡。
在以赤霞珠和佳美娜為主流紅葡萄品種的智利,有一座偏愛馬爾貝克(Malbec)的名莊,它便是成立於1935年的威瑪酒莊(Viu Manent)。創立至今,威瑪酒莊一直歸維尤(Viu)家族所有,現由家族的第三代傳人約瑟·米格爾·維尤(Jose Miguel Viu)掌管。
圖片來源:viumanent.cl
威瑪酒莊旗下的葡萄酒如今遠銷全球超過45個國家,以高水準的表現贏得了國際認可和讚賞。作為酒莊的旗艦酒款,從1999年份開始釀造的威瑪1號紅葡萄酒更是凝聚了酒莊數十年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這款酒採用百年老藤結出的馬爾貝克葡萄釀造而成,其2014年份曾被《拉丁美洲葡萄酒指南》(Latin American Wine Guide)評為「最佳馬爾貝克葡萄酒」。
品種
1、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赤霞珠顏色較深,果味濃鬱,單寧結實,尤加利和薄荷氣息是智利赤霞珠的明顯特點,不同山谷的赤霞珠智利葡萄酒各有特色,有的紅色漿果味濃鬱、有的帶有果醬味、有的胡椒味明顯,還有的具有香草味道。
2、卡曼尼Carmenere
智利的卡曼尼顏色濃、糖分高、酸度較低、單寧柔和、酒體較為豐滿。如果成熟度好,酒體圓潤柔順,經常帶有紅色漿果、黑巧克力和胡椒般的辛辣口味。
3、梅洛Merlot
美樂肉軟多汁,呈藍黑色,釀造出的葡萄酒色澤美麗。智利的這一品種果香豐富,釀造的葡萄酒具有李子、櫻桃、藍莓、黑莓的果味以及黑胡椒的辛辣感,此外在醇和的紅酒中還充溢著薄荷香。
4、長相思Sauvignon Blanc
長相思(白蘇維翁)是智利非常重要的白葡萄品種,果實含汁量多,味道酸甜,因種植條件不同呈現出多樣智利葡萄酒風格,通常帶有檸橙和柚子的水果香,芳香型帶有荔枝、龍眼的果香,北部的長相思明顯有礦物質的特點。
5、莎當妮Chardonnay
霞多麗祖籍法國勃艮第,又名夏多利、夏多內、莎當妮等,是全球最知名的白葡萄品種之一。酒的酸度高,酒精淡,以青蘋果等綠色水果香為主,不同產地,霞多麗的香氣差別較大。智利的霞多麗,酸度明顯高於長相思。
6、西拉Syrah
西拉與Muscat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兩種葡萄品種之一。Syrah果粒小,皮厚色深,中等偏晚熟,果穗緊密。Syrah釀成的酒色深,單寧重,豐滿濃厚酒體重,帶有從漿果到核果從淺嫩的紅色果香到成熟的黑色果香的完整果香,和胡椒般的香料香氣,陳年後也可以發展出多種多樣的香氣。
著名酒評家傑伊·米勒(Jay Miller)曾評價道:「如果要為酒莊頒發奧斯卡最佳表現獎,我會頒給斯爾本塔酒莊(Vina von Siebenthal)。」
斯爾本塔酒莊位於智利的阿空加瓜谷葡萄酒產區,於1998年正式成立。酒莊的釀酒理念與法國波爾多的酒莊頗為相似:將葡萄園、酒窖和建築融為一體,致力於釀造能夠完美體現阿空加瓜谷獨特風土的優質葡萄酒。
圖片來源:vinavonsiebenthal.com
這款採用佳美娜和少量味而多釀造而成的塔臺克裡斯託寶(Tatay de Cristobal)紅葡萄酒是一款獨特而又神秘的佳釀,其名稱中的「Tatay」含有「先祖」之意,而「Cristobal」一詞則象徵著來自舊世界的航海家克裡斯多弗·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此酒個性強勁,產量有限,是智利的頂級美酒之一。
拉博絲特酒莊(Casa Lapostolle)是一座創建於1994年的年輕酒莊,位於智利的空加瓜谷產區。酒莊以極能展現智利風土的優質葡萄酒而聞名於世,是引領智利葡萄酒發展的先鋒酒莊之一,曾在2008年被《葡萄酒愛好者》(Wine Enthusiast)評選為「年度新世界酒莊(New World Winery of the Year)」。
這款阿帕塔紅葡萄酒是拉博絲特酒莊的旗艦酒款,其2005年份獲封2008年《葡萄酒觀察家》「年度之酒」,成為智利史上第一款榮登《葡萄酒觀察家》百大榜首的佳釀。它的2014和2015年份均獲得JS100分的佳績,而且分別入選了JS在2017和2018年公布的百大葡萄酒榜單,雙雙位列第5名,可見拉博絲特酒莊實力之雄厚。
聖卡羅酒莊(Santa Carolina)由路易斯·皮雷拉(Luis Pereira)創立於1875年,是智利最古老、最著名的葡萄酒品牌之一。為表達對妻子卡瑞琳娜·易妮歌斯(Carolina lniguez)的愛意,路易斯·皮雷拉以她的名字為酒莊命名。2015年,也就是聖卡羅酒莊成立的140周年,《葡萄酒愛好者》授予了其「年度新世界酒莊」稱號,以表彰酒莊的出色成就。
圖片來源:santacarolina.cl
世紀傳承紅葡萄酒集傳統、革新與熱情於一體,是聖卡羅酒莊的靈魂酒款,亦是智利佳美娜的代表之作。此酒香氣複雜濃鬱,新鮮的紅色水果香氣中夾雜著絲絲菸草、皮革和香草的馥鬱氣息,口感柔滑豐滿,單寧圓潤,餘味持久。
莫蘭德酒莊(Morande)的創始人帕布洛·莫蘭德(Pablo Morande)曾在幹露集團擔任了20年的首席釀酒師,是「十八羅漢」中魔爵赤霞珠紅葡萄酒的締造者。1996年,經驗豐富的帕布洛決定創立自己的同名葡萄酒品牌——莫蘭德酒莊。不久後,這座新興酒莊就獲得了國內外的高度認可,繼1999年獲得《葡萄酒愛好者》授予的「年度葡萄園(Vineyard of theYear)」稱號後,又在2010年第四次獲封《葡萄酒與烈酒》(Wine & Spirits Magazine)授予的「年度酒莊(Winery of the Year)」稱號。
圖片來源:www.morande.cl
莫蘭德之屋紅葡萄酒是一款具有波爾多混釀風格的葡萄酒,通常採用赤霞珠、品麗珠和佳麗釀(Carignan)進行混釀,並在法國橡木桶中陳釀18個月。
國際飲品雜誌《Drinks International》近日發布全球十大紅酒品牌榜單,來自智利的Concha y Toro(幹露酒莊)和Via Errázuriz(伊拉蘇酒莊)分別被評委票選為第二名與第五名。
智利《信使報》近日報導,該票選活動由全球上百位紅酒專家投票產生,分別從品質、做工、包裝、原產地、吸引力及市場銷售幾大方面衡量。
西班牙紅酒品牌Torres(桃樂絲)被選為第一名。Torres於1870年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創建,並在2015年時也被選為全球紅酒品牌第一,旗下知名的幾款紅酒系列為Via Sol、Sangre de Toro和 Mas La Plana。
位列第二是來自智利的品牌Concha y Toro,它也是拉丁美洲地區最大的紅酒生產集團,始建於1883年。同時,Concha y Toro也是英超球隊曼聯(Manchester United)的官方指定紅酒贊助商。同樣來自智利的紅酒品牌Via Errázuriz排在第五,這家酒莊始建於1870年,並在2016年時,位列全球紅酒品牌第七。
另外,來自澳洲的紅酒Penfolds位列第三;紐西蘭品牌Villa María位列第四;來自法國的三個品牌Guigal、Michel Chapoutier、Chteaux Margaux分別位列第六、第八和第九;美國californiana Ridge排名第七;葡萄牙品牌Graham's Port排名第十。
智利華人信息網
長按左邊二維碼
歡迎加入智利電商小商店,
智利特色商品國內供應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