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有細心的網友通過對比發現,外賣平臺的餐品價格有的竟比堂食價高50%!以往倒貼商家的外賣平臺們,隨著生意和回本需要反過來要求收點兒那啥費,大家都懂的哈!也就是說「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的」。有商家表示,若選外賣平臺專送每單需被收取18%服務費,外賣價格自然水漲船高,「薅羊毛」當然要找羊,牛的身上是沒有滴!
行動支付的興起,也帶動了外賣的瘋狂擴張,現在不點個外賣似乎都證明我智商有問題。大家每天都在津津樂道今天又在哪個平臺搶了多少優惠券,收到了多少「意外贈送」的紅包,小恩小惠的佔便宜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開心的事【與經濟水平,貧富無關】。對了,剛想起來,好像是大前天的碗筷還丟在洗碗池沒洗,如果哪天外賣平臺崩潰了都不知該如何解決溫飽問題。
這麼多外賣平臺,你最鍾愛哪家?
不好意思,小編我今天不是來推薦打廣告的!
外賣潛規則曝光:先提價,再用紅包降價!有的竟比門店價貴一倍!
大家都知道點外賣不僅便捷,而且還有紅包返現,點單滿減,價格肯定更優惠。然而,在比對了多家餐飲店線上線下價格之後,竟然發現,事實並非你想的這麼美。
通過對比發現,不少外賣線上價格往往要比線下貴20%左右。在某「香辣炸雞」店,老闆表示,因為外賣平臺基本都要扣20%的流水,所以線上銷售價格只能上漲,但線下價格一直都沒有調整過。線下賣10元的零食套餐,線上最少得賣12元。當然有時候也會打折漲不了20%,但多少肯定會漲一點的,為了收支平衡嘛!
其實,這也並非個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畢竟顧客是享受了服務的,當然要為服務買單。走訪發現,在一家餐廳的水煮牛肉,堂吃48元,外賣標價卻要68元。而且這家店最暢銷的套餐便當,扣掉各種「滿減」優惠之後【有時候顧客還沒領優惠券直接下單】,平均每份差不多要30元。而在實體店內,所有的實惠套餐居然都是15元一份。這,這就有點兒太那個了吧!
先提價,再用滿減紅包抵扣,顧客其實並沒有得到實惠。一些商家也坦言,現在的食客越來越依賴外賣平臺,有商家甚至70%的營業額都來自外賣收入,不玩點套路,學點數學知識,就沒有生意。大家都在做活動,你沒有優惠,顧客憑什麼選擇你?為了生意,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外賣平臺:「佣金」只是小錢。
實體經濟佔主導的時代是沒有這麼有優惠形式的,最多就是現場給你打個折。現在買東西不先搶個優惠券都覺得對不起自己。外賣平臺前期大肆的補貼當然成為了他們的實際成本,現在通過希望通過收傭來實現盈利這也是水到渠成的。
不過,據了解,目前在線外賣平臺並沒有清晰、有效的盈利模式,普遍分析認為單靠收佣金這種「小錢」也難以覆蓋運營成本。所以,平臺最終還是要靠流量,廣告,大數據和金融滲透等來獲利。
很早以前就曝光過一個外賣行業潛規則,門店在外賣平臺給出促銷後,往往會優先選擇隔夜剩下的食物,重新包裝加熱後送出,有的食物甚至已經發餿。【作為顧客,消費者,我們也相信這畢竟是極少數不良商家搗鬼。】但是,許多外賣平臺無法保證外賣的準確送達時間,有時訂單標明半個小時內送達,實際一個小時多則兩個小時才能送到,這樣耽誤事情和送餐時間不提,冰冷的飯菜同樣叫人全無食慾。
外賣常見問題,你中過幾個?今天你搶了多少優惠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