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家門被踹這件事剛剛平息,最近就有人發現大衣哥的老家變成了旅遊觀光區。許多人不遠千裡想來見見善良樸實的朱之文,也更想看看傳言中瘋狂的村民到底是什麼樣子。各地趕來的遊客在朱之文家門口來來往往,村口更是停滿了車。
村民做起生意
朱之文的老家單縣朱樓村原本是個安靜的村子,自打他出名後,村子裡的人也都跟著沾了不少好處,不僅給村子裡出資修路修幼兒園,更是帶動了整個村裡的經濟發展。現在朱樓村已經變成了十足的旅遊區,大衣哥的家門口也形成了商圈。
許多村民在胡同裡擺起了小攤,生意倒還挺紅火。村裡還有旅館和出租的房屋,外地的遊客可以在村裡多住幾天。還有村民在街上邊賣礦泉水邊直播,在網上分享大衣哥老家的風情樣貌,許多村民都誇大衣哥是村裡的財富。村裡還蓋起了文化廣場,如果現在不是特殊時期,去朱樓村參觀的遊客將會更多。
全村註冊了85家公司
朱之文不光帶動了村裡的旅遊收入,許多村民也在村裡開起了傳媒公司。如果去某企業查詢網站上搜索一下,就會發現當地居然有足足85家公司,其中許多公司名字中都帶有大衣哥或者朱之文這樣的字眼,其中包括單縣朱之文養殖專業合作社、單縣大衣哥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單縣大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等。估計大衣哥農產品公司的蔬菜水果一定賣的很不錯,畢竟一看大衣哥的名字,就讓人感覺值得信賴。朱樓村的村民真是靠著大衣哥的名氣能賺不少錢。
大衣哥和朱樓村互相成就
一直以來大衣哥的善良和村民的無賴都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從前段時間大衣哥家門被踹,到被村民借錢不還,再到無休止的敲詐大衣哥,這些新聞屢見不鮮,許多人也都希望大衣哥搬離村子。
但我們換個角度想想,其實大衣哥和村子也是在互相成就。從2012年的央視春晚到今天,如果不是大衣哥被村民「欺負」的新聞時不時的出現,我們還會記得他嗎?如果他已經搬離農村,如果他已經不再是一個樸實的農民,還會有這麼多人喜歡和關注他嗎?不可否認的,許多人喜歡大衣哥都是因為他的樸實善良,還有同情他在村裡不公平的待遇——明明做了那麼多好事,卻被無賴村民一個勁的「敲詐」。而也正因為大衣哥留在了村裡,也讓村民的經濟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難道不是互相成就嗎?
其實大衣哥的生活就是許許多多普通農村人的生活,身邊總有一些佔便宜上癮的「垃圾人」,只不過是因為大衣哥的公眾形象讓這些問題被放大。而大衣哥既然選擇留在村裡,也一定有自己的權衡利弊,也許不止是因為朱樓村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更是因為他熱愛他的家鄉。
大衣哥和朱樓村互相依靠,大衣哥如果離了村子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熱度,如果村子沒有了大衣哥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繁榮。不管這些村民如何利用大衣哥來牟利,只希望他們能夠尊重大衣哥。也希望大衣哥能勇敢捍衛自己的權益,不要讓善良的好人受欺負,必要時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