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南部的羅甸、平塘、惠水一帶,是貴州省喀斯特景觀最密布的地區,這裡被稱為「大貴州灘」。「大貴州灘」是出產古生物化石的一方寶地,保存有大量豐富的古生物化石群。世界地質學界流傳一句名言:研究三疊紀,不研究大貴州灘難於進展,看大貴州灘而不看板庚灘等於沒看。在大貴州灘區域數百平方公裡的範圍內,洞穴密布,暗河縱橫,漏鬥豎井天坑成群,錐狀劍狀奇峰無數,集中體現了喀斯特地貌的所有特徵。
著名的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就位於平塘縣的克度鎮大窩凼窪地。最初的大窩凼生活著一些居民,交通不便,幾乎與世隔絕。為什麼這裡會成為建設天眼的地方呢?
大窩凼原貌
90年代,國家天文臺通過遙感技術在全國尋找到200米以上口徑的窪地有900個。後來經過不斷的勘察,只留下了13個窪地。這些喀斯特窪地集中分布於貴州黔南州、黔西南州與安順市境內。通過專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大窩凼最適宜建設的射電望遠鏡口徑為546米,最符合天眼500米口徑的需求,最適合碩大「天眼」深深的「眼窩」。同時經過實地勘測,發現大窩凼的地質很好,特別堅固,能夠承受望遠鏡的重量。
在大窩凼的周邊還有小窩凼、卡底凼、汪浪凼等數十個大小不一的鍋狀漏鬥,在100多平方公裡範圍內,平均每平方公裡有3-4個漏鬥。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的漏鬥群。
而天眼周邊的塘邊天坑群也十分值得關注。塘邊天坑群距平塘縣城92公裡,由打岱河天坑、安家洞(貓底坨)天坑、道坨天坑、夏家坨天坑、陰河天坑、八角天坑、瑤人灣天坑、中幹凼天坑、螺港灣天坑、犬冒坨天坑、石膏洞天坑、打賴坨天坑,共12個大小不等的天坑組合而成,其深度均超過500米。
四寨天坑
其中打岱河天坑為目前發現的世界最大口徑天坑,南北走向長度約1800米。其體積巨大、四面絕壁險峻,地下河穿境而過,坑底有洞穴,珍稀動物植物種類繁多。天坑群地貌發育完整,凹陷深邃,具有稀少、奇特、險峻、壯麗、秀美的特點,被地質專家稱為自然「天坑博物館」和「世界巖溶聖地」,極具科學考察和旅遊價值。
安家洞位於貓底坨東面峭壁上。民國時期,有佛教的信徒安德福在天坑絕壁上開鑿洞穴,經過一家人的艱苦開鑿,終於開鑿成功,取名為「安家洞」。安家洞分為上下兩個洞廳,其中上廳有藏經室,廚房等,下廳供有神龕,有菩薩神像。
安家洞天坑
在距離塘邊不遠的羅甸縣董架白龍村毛坪組,還有五行天坑群。天坑群距天眼只有3公裡,屬大貴州灘中心部位。天坑群由五個天坑組成,其中落魂洞與半邊洞兩個大小約等的天坑,其深度和寬度分別為300米左右,被稱「姊妹天坑」。
在平塘、羅甸、惠水一帶,除了天坑、漏鬥之外,還有大量的峽谷、峰林、石林景觀,值得一去的有惠水燕子洞、羅甸大小僅、平塘甲茶、惠水海裡天生橋、惠水抵季峰林、平塘掌布河峽谷等。
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是一位貴州旅遊通,熱愛宣傳貴州的文化、歷史、風景、民宿。我為大家推薦貴州最值得旅遊的景區,寫最好的風景介紹文章,做最有乾貨的攻略。我保證,看了我文章,絕對讓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