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公園,園林,廟會,文化古蹟,活動,遺址
導語:追憶昔日萬園之園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郊區,海澱區東部。是一座舉世文明的皇家園林。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5200畝,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圓明園的陸上建築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總面積等於8.5個紫禁城。
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餘地區則分布著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圓明園於鹹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1988年建成圓明園遺址公園,僅存山形水系、園林格局和建築基址,假山疊石、雕刻殘跡仍然可見。在「西洋樓」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弔,令人痛定思痛。
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圓明園猶如中國近代史的一部史冊,具有撼人心魄的價值。站在西洋樓殘石斷柱前,人們仿佛聽到了歷史的吶喊。
在圓明園北邊西洋建築群的西邊是一座仿建的歐式迷宮,叫「黃花陣」。小心黃花陣走失了方向!
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荷蘭使臣得勝等,都曾在這裡「瞻仰」過水法奇觀。據說這處噴泉若全部開放,有如山洪爆發,聲聞裡許,在近處談話須打手勢,其壯觀程度可想而知。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西路28號
標籤:自然風光,文化古蹟,古建築,遺址
導語:蛟龍千尋戲碧水,探古覓幽有奇觀
黃花城位於懷柔倒城關鎮西北29公裡處,這裡既有水庫,又有長城,是北京界內少有的山水相連的長城。每到仲夏時節,這裡的室宇村舍會淹沒在漫天的黃花之中,故城得此名。元朝,這裡已是交通繁忙的村落,明朝,成為京都的軍事重鎮,稱「本鎮關」。
北京黃花城水長城旅遊區位於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鎮境內,距北京市區65公裡,懷柔區中心西北35公裡。是以奇而著稱,以秀為特色,融山川、碧水、古長城為一體的旅遊休閒勝地。
長城戲水,水沒古城垣的景象,為景區一絕,有詩讚曰「蛟龍千尋戲碧水,探古覓幽有奇觀」。
遊船碼頭位於中心半島西側,主要有手划船和腳踏船兩種項目。遊客不僅可以在此乘船蕩舟湖上,也可納涼休息,欣賞秀麗風景。
景區內有百畝明代板慄園,共有古慄樹40餘棵。園內棵棵古樹盤根錯節,形態各異,雖飽經風霜,但仍根深葉茂。
地址: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鎮西水峪
標籤:自然風光,文化古蹟,遺址
導語:地勢險要,長城如蒼龍穿行於懸崖峭壁之上
此段長城是八達嶺長城東段。水關長城是明長城的遺址,由抗倭名將戚繼光督建,距今有四百餘年歷史。此段長城建於險谷口,自水門箭樓長城呈「V」字型,順應山勢而行,如巨龍似鯤鵬展翅欲飛,箭樓即是敵樓同時兼具水門功效,此種建築方式在沿線長城中極為罕見,故名水關長城。水關長城地勢險要,蒼龍起伏於崇山峻岭之間,穿行於懸崖峭壁之上,城堡相連,烽燧向望,雙面箭垛,拒敵萬千。水關長城東起「川字一號」,西至京張鐵路,全長6.8公裡,以奇、險、陡、堅著稱。
八達嶺水關長城地處關溝中部,七十二景似明珠般散落於長城四周,彈琴峽、金魚池、石佛寺、駱駝石等諸多景點融於方圓500米空間,為遊客提供豐富的旅遊資源。長城四季美如畫,春看山花爛漫,夏覽草木蓊鬱,秋觀漫山紅葉,冬遊蒼龍臥雪。這裡山清水秀長城壯美,人傑地靈古寺清幽。到了春天看長城兩側山花爛漫,遠處長城悠遠入雲煙,你將充分的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偉大。
順著長城西行三千米」及「人」字型鐵道,去瞻仰詹天佑衣冠冢,領略近代偉人風採。水關長城於1995年正式對外開放,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迄今已接待遊人1500餘萬人次。籃球巨星喬丹、F1賽車手蒙託亞都曾到水關長城觀光遊覽,香港演藝界巨星劉德華演唱的《中國人》背景即為水關長城。
「川字一號」樓是八達嶺沿線長城東部起始點,敵樓下臺階高達90釐米,是沿線長城所僅見。
地址:北京市延慶縣八達嶺鎮石佛寺村
標籤:文化古蹟,遺址
導語:大型城垣轉角角樓,綿延古樸
東便門至崇文門明城牆遺址是北京城內僅存的兩處明城牆之一,是北京城歷史發展的重要標誌,其東南角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牆遺址也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明城牆遺址公園屬於古建築遺址類型的景區。位於北京市中心地域,崇文門東大街至東便門。東起東便門城東南角樓,西至崇文門,總面積約15.5公頃,其中城牆遺址及城東南角樓佔地3.3公頃,綠地面積12.2公頃。東便門至崇文門明城牆遺址是北京城內僅存的兩處明城牆之一。歷史上明城牆全長40公裡,始建於明朝永樂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由於歷史原因,北京原有的城牆在整體上已經不復存在。現存的崇文門至城東南角樓一線的城牆遺址全長1.5公裡,是原北京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是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標誌。這段城牆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始建於明代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段城牆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由於年久失修和人為損壞,城牆破損嚴重,為保護文化遺產,再現古都風貌,修復城牆,建成明城牆遺址公園突出展現城牆的殘缺之美。漫步公園內,古樹掩映,綠草茵茵,綿延古樸的明城牆及深沉凝重的角樓仿佛在向人們訴說民族的滄桑,令人憑添無限的遐思。四月初陽光明媚,暖意濃濃,正巧明長城梅花節,更顯古城春意濃!
公園內保留了200多棵古樹,為遊客營造出滄桑、古樸的環境,很好地烘託了明城牆的氣氛。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原崇文區)崇文門東大街9號
標籤:自然風光,文化古蹟,遺址,陵墓陵園
導語:山頂擁有背景極為少見的空中草原
房山金祖山風景區,位於房山區車廠村至龍門口一帶的雲峰山下,距市區48公裡。雲峰山又稱九龍山,因其有九條山脊如九龍奔騰而得名。內有國家重點文化保護單位金陵遺址和國內僅存的景教遺址元代十字寺等文物古蹟,金祖山海拔1080米,山頂擁有背景極為少見的空中草原。另外,景區內的九龍煜泉及易遊香舍是融合住宿、娛樂、垂釣為一體的度假村,餐飲所有食材全部從景區內原住民家中採購。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車廠村金祖山風景區
標籤:文化古蹟,古建築,寺廟,遺址
導語:線條優美,明清時期「燕平八景」之一
銀山塔林引位於昌平區城北30公裡處,是國務院公布的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金以東佛教聖地,為明清時期「燕平八景」之一。位於昌平區北部,原名「鐵壁銀山」,因懸崖陡峭如同高大的牆壁一樣,色黑如鐵,而大雪之後漫山皆白,山色如銀而得名。大片塔群高者數丈,小者徑尺,高低錯落,布局規整,結構一致,均為八角形平面,造型精美,塔身有許多浮雕,線條優美,歷經滄桑,年代久遠,卻保存完好,據說因為這裡山高路遠,人跡罕至,所以在動亂年代才得以倖免於難。銀山塔林景區有前、中、後三座主峰,中峰「獨出雲霄」。銀山塔林景區特點是山美、樹美、塔多。銀山南麓有眾多古塔林立於峽谷之間,還以眾多古塔著稱。羊腸小道盡處是大片塔群,塔身高低錯落,但布局規整,結構一致,均為八角形平面,造型精美,歷經滄桑,年代久遠。塔群自金元以來,經明、清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研究中國古代佛教和磚石建築的寶貴遺產。大片塔群高者數丈,小者徑尺,高低錯落,布局規整,造型精美,是研究我國古代佛教和磚石建築的寶貴遺產。塔群在六百年中經年累造,整座銀山遍布靈塔,民間有「銀山寶塔數不盡」之說,可見昔時浮屠之勝。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西湖村下莊鄉湖門村零一五縣道
標籤:自然風光,山川,古建築,江河湖泊,遺址,瀑布
導語:京都養生地
響水湖景區是集長城、古洞、山川、泉潭、飛瀑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位於慕田峪長城西側,景區山峰陡峭,果林成蔭,明代的摩崖石刻,天然形成的連雲洞和圖騰閣高深莫測,趣味無窮。春可踏青賞花,秋可採摘賞葉。景區內建有仿古式響水山莊,餐廳以農家菜餚為主,可參與虹鱒魚垂釣、燒烤等。
奔騰的山泉,從山頂飛瀉而下,形成五十餘米落差的瀑布,甚有銀河落九天之美,觀後令人心曠神怡。
地址:北京市懷柔區響水湖長城旅遊風景區
標籤:文化古蹟,遺址,峽谷,石窟
導語:賞秋好去處
古崖居,一個千古之謎的人文遺蹟。它座落在京郊延慶西北部山區一條幽靜的峽谷中,它是由一支不見史志記載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巖壁上開鑿的巖居洞穴,計有117個。此遺址已被評為北京市風景名勝區,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在峽谷三面直立的陡峭的巖壁上,布滿了人工刻鑿的大石室,或長方形,或方形,大的廿多平方米,小的僅3―4平方米;或單間,或2―3室相通;或套間平行,或上下兩層;並有典型的「三居室」。其中,有一石穴上下兩層,並配有耳房,廊柱歷歷,可能是穴居的主人集會或祭祀之地,弘敞雄偉,山民俗稱「官堂子」。全部洞穴內,門、窗、炕、灶、馬槽、壁廚、煙道等一應俱全,且圓則圓,方則方,均中美學規矩。古崖居的秋滿山遍野都被絢麗的色彩包圍著,賞紅閱秋,採摘野果
地址:北京市延慶縣張山營鎮鎮西5公裡處
標籤:文化古蹟,古建築,遺址,農家樂
導語:「爸爸去哪兒」的起點
距北京市中心78公裡,距109國道4公裡。四周為群山環抱,海拔430米,村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村屬土地面積1508公頃。村現有村民200餘戶,700餘人。姓氏以劉、譚兩大姓為主,其次有王、田、杜、白、寇等姓為主,農業經濟主產為雜糧,乾果以核桃著名。靈水村的坐落位置用四句話來概括:東眺石人,西倚蓮,四環古廟雙桃環。站在村中可眺望抓鬏山的石人,西邊依靠蓮花山,村四周有寺廟環繞,南北有雙桃山相擁)。靈水村處處顯露著濃厚的文化底蘊。村中現有四合院162套,約1100間房。原貌保存度為80%。明代宅院共6個,22間房。清代宅院民居約120套,建築規矩嚴整,其中有五進四合院、三進四合院,後院都帶有花園和佛堂,整體建築氣勢龐大,充分表現出封建士大夫風尚。專家們稱靈水村的古宅為「中國北方明清時期鄉村民居建築的典範」。靈水村人傑地靈,有崇尚文化之遺風,在明清科舉制度下,考取過22名舉人,2名進士,民國初年有6人畢業於國立燕京大學,眾多舉人出現在靈水村,構成了世代鄉村的「士大夫」風情,靈水村的宅院和民居建築風格追求「仕者風範」。知府劉懋恆、舉人劉增廣等德才兼備藝雙馨的名人,為靈水村贏得了「京西靈水舉人村」的美譽。
兩株千年古柏(側柏)長在南海火龍王廟內,裡側一枝上長出一棵榆樹,分叉處生出一棵桑樹,是靈水八景之一。
靈水只有200餘戶人家,但自古有崇尚文化的遺風。在明清科舉制度下,出過22名舉人,2名進士。走在靈水村的小巷中,你是否能夠感受那股濃鬱的文化氣息?
儘管靈水村大多數寺廟隨著時光流逝已不復存在,但現存的靈泉禪寺、南海火龍王廟、天仙聖母廟等殘垣斷壁仍讓人撫今追昔,體會到當年青煙繚繞、香客雲集的熱鬧氛圍。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靈水村
標籤:文化古蹟,公園,古建築,遺址,展館,博物館,遺址
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頭蓋骨6具、頭骨碎片12件、下頜骨15件、牙齒157枚及斷裂的股骨、脛骨等,分屬40多個男女老幼個體。發現10萬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燼遺址和燒石、燒骨等。北京人的平均腦量達1088毫升(現代人腦量為1400),據推算北京人身高為156釐米(男),150釐米(女)。北京人屬石器時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為錘擊法,其次為砸擊法,偶見砧擊法。北京人還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類,並能捕獵大型動物。北京人的壽命較短,據統計,68.2%死於14歲前,超過50歲的不足4.5%。
在龍骨山頂部於1930年發掘出生活於2萬年前後的古人類化石,並命名為「山頂洞人」。1973年又發現介於二者年代之間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續和發展。通過對這些考古資料的研究,證明北京猿人距今約69萬年,其創造出頗具特色的舊石器文化,對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北京猿人的發現,還將用火的歷史提早了幾十萬年,他們居住過的洞穴裡留下了很厚的灰燼堆。
周口店遺址第一地點,又稱「猿人洞」,即著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出土地點。1921年和1923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與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發現並進行了試掘,1927年開始正式發掘。由步達生負責野外工作和人類化石研究。1927年發現了一顆保存很好的人類下臼齒化石,步達生經過仔細的研究,提議給這種中國古代的人類一個古生物學的學名:「中國猿人北京種」,後來葛利普教授將之命名為「北京人」,這個通俗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原是一個天然的石灰巖溶洞,東西長140米,南北寬最寬處40米,西部最窄處2米,高度40米。地理坐標為北緯39°41′,東經115°51′。從大約50萬年起,北京猿人在這裡陸續生活了20萬年至40萬年,北京猿人的遺骨、遺物、遺蹟和洞頂塌落的石塊和洞外流入的泥沙等,在洞內一層又一層充填起來,形成巨厚的堆積層(共分13層)。在發掘前,該洞穴就已坍塌,成為堆積物上部的大角礫和巖塊。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大街1號
標籤:展館,文化古蹟,紀念館,遺址
導語:魚子山軍械修理所遺址
魚子山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京東大峽谷景區旁。這裡原是魚子山軍械修理所遺址。為抗日戰爭時期冀東軍區18分軍區軍械修理所所在地。主要製造裝配地雷、手榴彈並負責修理軍械槍枝。紀念館記錄了抗戰時期平谷魚子山地區軍民保家衛國、英勇殺敵的事跡,勉勵人們牢記這段歷史。
地址:北京市平谷區山東莊鎮魚子山村京東大峽谷
標籤:文化古蹟,公園,遺址,世界遺產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公園位於北京西南的房山區境內,因1929年12月2日在此發掘出第一顆生存於50萬至70萬年前的「北京人頭蓋骨」,將人類歷史向前推展了50萬年而聞名於世。以後在這裡又陸續發掘出生活於10萬年前的「新洞人」和生存於1萬年前的「山頂洞人」的活動。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大街1號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周口店園區內
標籤:文化古蹟,遺址
導語:體現了歷史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
2001年9月11日正式建成開放。公園南起長安街,北至平安大道,綠化面積達90%發上明皇城東華門遺址經發掘後就地建起露天「博物館」,供人們參觀。公園中部有一個發老北京四合院為主題的園林景點,並利用地勢落差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南河沿大街
標籤:文化古蹟,遺址
導語:地道戰遺址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焦莊戶地道站遺址位於北京市順義區東北部地區的燕山餘脈歪坨山下,距北京東直門60公裡,距順義城區30公裡,是一個自然村,隸屬於順義區龍灣屯鎮。它處於通往平西、平北的咽喉,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七七」事變,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日寇在佔領區建立偽政權,並經常出動日偽軍到焦莊戶村抓壯丁、搶糧食,無惡不做,激起了當地人民對侵華日軍的滿腔仇恨。一九三八年秋,黨的組織來到了焦莊戶村,帶領全村農民同日寇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在戰爭中焦莊戶人民不斷總結了便於打擊敵人保護自己的鬥爭經驗,於一九四三年春開始挖地洞並在實戰中不斷地改造、擴展,到一九四五年形成了村村相連戶戶相通全長達23華裡的地下長城,在此後的戰爭中焦莊戶人民沉重地打擊了敵人,有效地保護了自己,為冀東人民的抗日戰爭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由於鬥爭形式新穎、戰績卓著,一九四七年十一月」的光榮稱號。一九九六年國家又把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定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地址:北京順義區焦莊戶村38號
標籤:文化古蹟,博物館,遺址
2001年12月28日,位於北京市中心的王府井南口東側的北京東方廣場內開放一處北京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這處遺址是在5年前東方廣場施工過程中被北京大學研究生嶽生陽偶然發現的。東方廣場施工因此而暫停數月,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的發掘。在發掘過程中,發現周口店猿人頭蓋骨的中科院賈蘭坡院士和侯仁之、劉東生院士以及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張森水、呂遵諤都親臨現場指導。為了保護這一考古發現,北京東城區政府和東方廣場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在東方廣場地下十幾米深處建立了遺址博物館。
地址:東城區王府井大街東方廣場第一街地下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