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人移民人數逐漸增多,其中以移居加拿大居多。已經40歲的港人涓子為了實現移民願望,移民到同性婚姻、安樂死都合法化的國家荷蘭。為什麼要去荷蘭?因為愛情。連強積金都不管了,去了再說,她非常堅定。令人失望的是,10年過去了,愛情卻沒了。但是這個堅強的女士卻選擇留下來,在阿姆斯特丹開設網上旅行社,接待旅居荷蘭工作的異鄉人。沒有愛情,我還有很多,生命豈止於愛!
周遊列國後,回到久違的香港,38歲才在異鄉創業由零開始,女人四十當自強,這個自言對愛情仍有憧憬的港女,笑說人生永不會太遲。
現在寄住妹妹黃埔的房子,在香港是無家可歸。久別香港,回來只為參加弟弟的婚宴。荷蘭好多運河,看到就想起香港。返到香港,又會牽掛荷蘭」。有北方威尼斯之稱的荷蘭,沒有高山,四份一國土浸沒在海平線以下,由茫無頭緒分不清西東,到成為荷蘭通帶旅客周圍去,她說在荷蘭有血有汗。畢竟當年係為一個人而去,不是為荷蘭而去,對荷蘭認識好有限。常因名字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她說涓子代表細的水流,不違言一直渴望細水長流的愛情。
辭去香港大公司市場銷售的工作,遠走他鄉,曾幾何時,她為的,是以為可以捉得緊的愛情。那時候剛剛30歲,拍拖一段時間,覺得很適合。父母早年離婚,五兄弟姐妹之中排行第二,在臺灣及澳洲讀大學的她,自小獨立,家人都習慣她四海為家,當時愛她痴狂的男友,是荷蘭土生土長的華僑。他們以為來港實習結緣,由同事到戀人,愛情來了,擋也擋不住。他們的公司是她大學畢業後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她是正式職工,他是實習生。
反轉的是,曾經分開後來又走在一起,2007年,正處29+1的關口,她決定展開人生新一頁。她覺得在荷蘭,工時短,居住環境好,但生活節奏比較慢,機會亦無香港這麼多。半夜餓了,在香港,一下樓總會有餐廳還在營業。如果網絡信號不好,打24小時熱線,第二天就有人上門檢查。但是在荷蘭,這一切是天方夜譚。只是,被西方社會視作自由主義燈塔的荷蘭,就是充滿神秘:大麻咖啡館開遍大街之上,紅燈區的櫥窗女郎任君選擇,荷蘭是是全球率先把同性婚姻和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
但她直言,由如走進大觀園的旅客,變為人生路不熟的新移民,身份不同,心情亦不同。好多人以為荷蘭人好開放又好濫交,其實那些大麻咖啡館,都是旅遊點,法國人德國人開車過來吃飯,荷蘭人反而很少,當地人生活簡單,二十幾歲就生孩子,尤其在小鎮生活,朋友就一隻手數之多。在荷蘭,她說同居與結婚一樣看待,居住3年或以上就可以申請入籍或永久居留。通過荷蘭文的語言考試,基本上就可找工作。由不適應到成為一份子,真是千難萬難,但她苦笑說難不過維繫一段關係。
他們這場愛情,因為大家性格太好,很多衝突和平解決,幾年後和平分手收場。沒了愛情,走進人生低谷,試過短暫回港又不適應,自覺前無退路。有段時間好迷茫,在外國,好多城市都好興徒步旅行,透過Facebook做免費旅遊,第一次就有16個人參加,大部分是中國留學生,其餘就是想認識中國文化的荷蘭人。走出虛擬世界,她發現自己說話,竟然有人留心聽。說笑話,又會有人大笑,最開心是認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擴大了社交圈子,感覺不再孤單。
那時她就想,若可以此為業,應該很開心。事實上,社交平臺讓創業門檻大大降低,在荷蘭,帶團無需導遊牌,申請商業登記就可以,自言「沒有東西可以輸」的她,逐漸開始以「櫻桃旅行」名義,做起荷蘭本地遊,甚至跨境到鄰國比利時及德國深度遊,目標顧客對準旅居荷蘭工作的異鄉人。第一個過境團是去德國的杜塞道夫,那度有個日本城好有特色,有50人報名,參加的人來自不同國家,共同點是大家在本地都沒什麼朋友。
透過網絡平臺如tripadvisor,口耳相傳,一盤無心插柳的生意,由最初只周六日開團,擴展至周一至周五,成為她新的事業。這是我夢想的工作,早已經收支平衡,賺到她自己的工資部分,但好多東西不可以用錢衡量,生命豈止於愛!女人四十當自強,她笑說人生永不會太遲。她與前男友,在荷蘭有隻分手前共養的貓,現在她帶團就他照顧,他不在荷蘭就她照顧。再見亦是朋友,無需高唱活得比你好,涓子笑說只因已學懂放下,走出香港,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