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區5家院線聯名發出文明觀影倡議書,文明觀影公益短片將進全市影院
1.手機鈴聲大,大聲打電話。
2.脫鞋晃椅子。
3.穿鞋或脫鞋踩在前排的椅背上。
4.大聲吃零食。
5.觀影過程中吃氣味較大的食物。
6.不對號入座。
7.在觀影過程中,在影廳內抽菸。
8.脫光上衣,打赤膊觀影。
9.男女過分親熱。
10.隨地亂吐痰、亂扔垃圾。
重慶晨報記者 蔣豔
十大不文明
觀影現象
你在影院看電影正入迷時,影廳裡突然響起最炫民族風的手機鈴聲,會擾亂觀影的心情;而旁邊的人一邊說笑一邊大嚼鴨脖子、炸雞翅,你也會心裡一陣亂煩。
10日,在南岸區舉行的文明觀影專場活動上,公布了市民最討厭的「十大觀影陋習」。南岸5家知名院線還聯名發出了文明觀影倡儀書,此外,「米寶寶」文明觀影公益短片,將進入全市各大影院,提醒大家注意觀影文明。
巴蜀笑星當講禮大使
「你來說說,在觀影過程中出現什麼情況最讓人反感?」「如果有人脫鞋子、晃椅子,我看起電影都心神不定」,「我居然遇到鄰座在影院啃鴨脖子,看了他幾眼都不自覺」……在南岸一家影城,參加文明觀影活動的150多名觀眾,說著自己在觀影過程中遇到的煩心事。
這是全市文明禮儀行動在南岸———文明觀影專場活動,南岸區還舉行了「講禮堂」啟動儀式,並向社區「講禮堂」授牌。
巴蜀笑星凌淋是我市「講禮堂」的講禮大使,他走進影院與觀眾互動,用風趣幽默的方式,給觀眾們講解「文明觀影」的知識,並公布了由市文明辦選出觀眾最反感的「十大觀影陋習」,如大聲講電話、脫鞋晃椅子等。
家住南坪鎮白鶴苑的觀眾譚紅,專門來參加這次文明觀影專場。譚紅說,在「十大觀影陋習」中,她最討厭有人吃味道大的零食、後座的人脫鞋踩在自己椅背上。今年7月去影院看電影,有一名20多歲的年輕觀眾不僅脫了鞋摸著腳,還在啃滷雞爪,譚紅就上前招呼「請你注意一下影響」,對方十分不情願地穿上了鞋,但嘴裡仍然啃個不停。「影院是公共場所,觀影時大家都應該注意舉止的文明」,譚紅說。
觀影公益短片進影院
10日,南岸區文明辦聯合轄區內的金逸IMAX影城、萬達國際影城、華誼兄弟影院、橫店電影城、江之南影院5家院線,共同發起《文明觀影倡議書》。
一家影院的營運經理說,如果遇到觀眾不文明的觀影行為,會耐心勸導。特別是觀眾攜帶味道大的食物,現在帶酸辣粉、涼麵等進影廳的觀眾少了,但帶漢堡、炸雞、鴨脖等食物的還存在。有一次觀眾把漢堡放在提包裡想帶進去,被發現後工作人員極力勸導,觀眾也表示理解,寄存在影院外。
有的觀眾因吃東西或亂吐痰、亂扔垃圾,汙損了座椅、地毯等,不僅影響到觀影環境,還造成影院設施維護成本大大增加。
據悉,米寶寶觀影公益短片,也將逐步走進全市各大影院,提醒大家文明觀影。
8月10日,觀眾講述自己在觀影中曾經遇到的不文明現象。 重慶晨報記者 黃宇 攝
看電影,有很多方式,可以在電影院裡,也可以在自家裝個影院系統一家人看,甚至獨個抱著電腦看,等等。有人說,在電影院裡看,是因為設備好、音響好、環境好,其實歸根結底是因為有很多人一起看,共同觀影,這就是與家裡「獨樂樂」不一樣的「眾樂樂」。
既然選擇電影院裡「眾樂樂」,就不能和自個在家裡「獨樂樂」比自由自在。也因為如此,電影院裡的文明程度,就成為城市文明的「晴雨表」。
遲到摸黑找座位、品嘗美食總有聲、電話鈴聲貫全場、腳踩前排用力蹬、交頭接耳講劇情、搖來晃去擋後面、脫鞋燻得人慾嘔、遇到故障瞎起鬨、抽菸吞雲又吐霧……電影院裡的不文明現象,雖說製造者總是少數人,但數落起來又總讓那麼多人心煩。這些人與在公共場所「壁上塗鴉」、「赤膊大仙」、「天女散花」、「高空拋物」、「夜半歌聲」等不文明現象的製造者一樣,迷戀和縱容自己「獨樂樂」,顯露的是唯我、利己的極端個人主義價值觀,無一不是以我的快樂為核心、罔顧他人快樂的不道德行為。
在公共場所,多想一點別人的感受,在電影院多想一點「陪伴」你一道看電影的人,就會少一些縱容自己「獨樂樂」的私心。「人生」之中,其實遇到的「生人」總比熟人多了很多,多想想和自己同看一場電影的這些陌生人,是和自己多麼難得的緣分,持一絲惜緣惜福的心情,哪怕與身旁的觀眾只是人生唯一一次陌生的交集,也絕不留給對方一點點不愉快的感受,你自己也就自然就會更多地體會到「眾樂樂」的愉悅。甚至,我們是否能有耐心地看完一部電影的字幕,也考驗著我們對快樂的理解,因為那些字幕上的「陌生人」甚至比我們身邊的觀眾離我們更遠,但那些人卻正是為我們創造快樂的人,試試,把字幕看完,也許你就能得到不一樣的快樂體驗。
古語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個人要獲得快樂的體驗,要以不影響「眾樂樂」為前提,更要懂得融入「眾樂樂」之中,始終持有對他人的尊重,摒棄那種可憐的、自私的「快樂」。
所以,在電影院裡,當所有燈光都暗下來,沒有人能發現你是誰,沒有人能知道你做了什麼的時候,你是否還能顧及身邊陌生人的感受,在黑暗中,「為一個陌生人默默創造快樂,與一群陌生人共同體驗快樂」,這就是電影院裡的「眾樂樂」之道。
文/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