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鶴山街市,你會發現,燒臘店很多。紅字黃底的招牌,和寫滿自家自豪的燒腊味。
從旁邊走過,燒臘的香氣會透過櫥窗,自然而然的,飄到鼻子裡來,遠遠近近而又纏纏綿綿。
廣式燒臘分為燒味類、滷味類、腊味類三種。
我們平時吃的燒鵝燒鴨燒雞、白切雞醬油雞、叉燒、乳豬燒肉、臘腸臘鴨臘肉等都屬於燒臘。
每當家裡的小孩不聽話,鶴山父母們有句口頭禪「生嚿叉燒好過生你」。
生塊叉燒還能下飯吃,生出沒用的小孩只能戳心肺,熟悉到都能變成俗語。
燒臘對於鶴山人來說,是正餐會經常吃的一款家常美味。
燒臘可以很平民。從沙坪市區到各鎮,在每個肉菜市場都能覓得幾家燒臘鋪子。
在中式飯市或者公司飯堂,燒臘檔口前肯定大排長龍。
燒臘也能很高端。不論你參加何種酒店宴會,傳菜員遞出的某幾盤絕對是各種燒臘。
而平時我們下班後去店裡點的三寶飯,源於港式茶餐廳風格。
三寶就是三種燒臘,通常是叉燒、燒鵝、豉油雞各幾件,再配上半顆鹹蛋和少量蔬菜。
| 今晚系邊度食燒臘?|
問我今晚系邊食燒臘,小編得閒的時候當然會選擇從菜市場直接斬料,在家慢慢享受。
相信每位街坊日日逛菜肉市場時,總有那幾家相熟的燒臘鋪,並且得到全家人胃口高度認可的燒腊味。
譬如:新華市場的古勞西江燒鵝、李劍腊味鋪、華記上南燒肉……
有時候站在檔口前駐足,看著面前各種燒臘美食的色誘,真的左右為難。
想好了,指著鐵架上紅潤如瑪瑙般的肥燒鵝,或者是一隻只肥美油亮的白切雞,喊著「師傅,來半隻。」而靜靜等待。
而燒臘師傅,則會嫻熟的拎下一隻來,手起刀落的切成大小一致的塊,可謂爐火燉青。斬件完後會整齊的擺放,淋上汁,然后街坊們便心滿意足的帶回家。
說起燒肉,當然要數雅瑤上南燒肉出名。
圖源:鶴山文聯
長期以來,上南人採用傳統「柴爐"燒豬,上南燒肉保留鄉村特色,味道獨特口感好,電爐燒豬無法取代的口味。
圖源:江門日報邑街坊
有人推薦上南好久笑。最經典的搭配,一盤燒肉,再點上白水角、炒餈必、雞屎藤糕等鄉村美食。
大開胃界!
圖源:用戶點評
發現很多地方都主推燒鵝,很少推鴨肉。
鵝肉相對於鴨肉來說,會更為肥美一些,細膩一些;鴨肉的口感比較柴,骨架比較多。但鵝肉的脂肪含量比較少,如果做得不好也會吃上去比較柴。
好吃的燒鵝,一般透亮而有光澤,宛如玻璃般折光。皮下油脂豐腴,最為誘人。
一口咬下,細微聽到「嘎」的皮脆,「吱」的油脂濺出。外皮烤得脆,香,酥。肉質細嫩,油香四溢,完完全全的在口腔裡綻放開來。
要想留住吃客的胃,真的需要有技巧性的烹製手法。有口皆碑,龍口的鳳閣樓、三叔公等,早就俘獲了很多鶴山人的胃。
鵝皮香脆而富有亮澤,而且吃起來肥而不膩,金黃夾著焦香,令人垂涎三尺。
同樣是主打荔枝柴燒鵝,共和八景山莊的燒制方法特色在於燒鵝爐,一鵝一爐。
鵝肉經過獨家醬汁的醃製,咬起來香濃可口,肉汁飄香,就連骨頭裡也有股淡淡的荔枝柴香味。
沙坪好多中式飯市,主推燒臘。譬如:龍華燒臘,大概十幾年歷史的老店,俘獲了好多周邊街坊的胃。
圖源:用戶點評
它家的招牌燒鵝飯,皮脆多汁,醬味甘香。
圖源:用戶點評
還有厚肉蜜汁叉燒飯,肥瘦相宜的為最佳,入口軟嫩多汁,香味四溢。
當然在整個江門地區,古井燒鵝燒臘是比較出名,在鶴山街市也可以吃到。
偶有途經隔山街億盈,鵝腸鵝腎不錯,鵝肉有嚼勁。
燒臘烹飪方式,當然少不了煲仔飯。
有人推薦沙坪百利明,傳統明火煲出精髓。臘鴨臘腸拼沙姜豬腰飯,濃濃的沙姜味和滿滿的肉,超級滿足。
圖源:用戶點評
順德佬瓦罐飯,原來是在沙坪永安路,後來搬遷到另外一條路。
鶴山開了好久的快餐店,小編以前每次去半隻雞必點,酸甜的醬汁澆在肉上,好好味。
關於與「街市燒臘」相聯繫的店鋪故事,實在太多太多了,在這裡不一一詳述,只列舉讀者推介的幾家。
| 小編寫在最後 |
平時看港劇,總會聽到一句話:「今晚斬料,加餸!」翻成白話就是今天晚上去燒臘店,買燒臘回家改善夥食。
在以前,肉類矜貴,普通家庭只能在逢年過節或者家中有喜才能買上一份燒臘回家。
尤其是農曆新年之前,街上的燒臘檔口都排著隊,每個人都喜滋滋地都等著斬料回家吃團圓飯。
如果碰上大場合,乳豬必定會登場。
家境優渥的大家族,上香拜神、逢年過節都會供上乳豬。許多影視劇的開機儀式也喜歡切乳豬圖個好兆頭。
在燒臘中,燒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好多人吃燒鵝尤愛左髀(鵝的左腿),這當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典故。
據說上世紀的70年代,有些香港警察會找商家索取「保護費」。
為了不那麼明目張胆,他們通常會問「吃燒鵝,左髀好還是右髀好?」如果老闆回答「左髀」,就是已經交過費。粵語中「左髀」是「俾咗」的諧音,意思就是給過了。
其實,燒臘於鶴山人乃至粵港澳人來說,它更多的,是一種維繫記憶的紐帶。
小編記得小時候能吃上一次燒臘,可是一件幸福的事。一是貴,二來還是貴,除非是家裡來了客人,或是宴席上,才會看到燒臘的身影。每當父母拎著斬好料的燒臘回家時,那一定是件幸福的事。
直至現在出來工作,我在外面解決午晚餐時,首選的還是那一家家的燒臘快餐店。勞碌一天,安靜的等待著美食,這也最能治癒著我們的胃和心。
無論是油香肉嫩的手撕雞,還是肥環燕瘦的甜蜜叉燒,或者說是至絕的烤鴨烤鵝……都能讓小編痴迷淪陷。
其實,在經過時間的沉澱和智慧的開創,本地化的燒臘開枝散葉,自成一派,所以有時候,穿梭在不同的街巷裡,尋找不同燒臘店的味覺密碼,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一份銷魂的街市燒臘,承載了很多鶴山人祖祖輩輩的回憶。每條街道總有高手臥虎藏龍,如果俘獲了你的胃,歡迎留言分享哦!
(來源:遇見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