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南山一經》之堂庭山、猨翼山、杻陽山、柢山

2021-01-08 茉莉花香醉

在讀《山海經》的時候我們要知道幾個基本概念:

1、山:指書中所考察陸地的通稱,既可指山脈、山區、山地、山峰,也可指島嶼、沙丘以及人造景觀(如祭祀場所);

2、海:指書中所有記述的大面積、深水區域的通稱,包括大湖泊、海、海洋,此外,「海」又可代指遠方;「澤」通常指沼澤、溼地、淺水湖泊;

3、經:指書中所經歷的記錄,對於現在來說就是考察報告。

明白了這幾個概念也會給我們解讀這本遠古密碼書帶來一些指引。

接下來繼續《南山一經》的考察之路,這裡共記述了九座山,除了開篇第一座山招搖山之外,接下來一路向東依次是堂庭山、猨翼山、杻陽山、柢山、亶爰(chán yuán)山、基山、青丘山、箕尾山 。

書中原文如下:

又東三百裡曰堂庭之山。金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又東三百八十裡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不可以上。

又東三百七十裡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魚,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又東三百裡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魼(qū)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lù ),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

譯文如下:

由招搖山往東三百裡有座山,叫堂庭山,山上樹木主要有許多棪木,動物主要有許多白猿,同時山上還蘊藏著大量的水晶和金礦。

由堂庭山往東再走三百八裡有座山,叫猨翼山,山上有許多怪獸出沒,水中有許多奇形怪狀的魚,山上還有許多白色的玉石,有許多蝮蟲(一種毒蛇名)和各種各樣奇怪的蛇,還有好多奇形怪狀的樹木,這座山非常陡峭,人是無法爬上去的。

由猿翼山再往東三百七十裡有座山,叫杻陽山,山的陽面既南坡蘊藏有非常多的赤金礦,山的陰面既北坡蘊藏有非常多的白金礦(指銀礦)。山上有一種野獸,長得像馬,但頭是白色的,身上的斑紋像虎紋,尾巴是赤紅色的,鳴叫的聲音像唱歌一樣,它的名字叫鹿蜀,與之相處有利於繁衍子孫。山上還有一條奇怪的小溪,向東流入憲翼水中。這條溪水中有許多黑色的魚,身形長得像烏龜,頭卻像鳥,尾巴像毒蛇,它的名字叫旋龜,聲音像是劈開木頭所發出的聲音,佩帶了它可防治耳聾,還可以防治腳底生繭。

由杻陽山再往東走三百裡有座山,名叫柢山,山上有許多水流,水窪,但是卻不生草木。水中有一種魚身形像牛,生活在深山谷的水中,長有蛇一樣的尾巴,還長有一對翅膀,羽毛生在兩腋之下,叫聲像犁地的牛一樣哞哞叫,它的名字叫鯥,它喜歡冬天蟄伏也就是冬眠,夏季到來時才出來活動。人如果吃了這種魚可以防治癰疽(yōngjū)的病。

其實讀到這裡,我們發現《山海經》真的是很像一部人類對於所生存地域的地理地質人文生物的考察,開篇便覺得很有章法,首先起點是西海之濱的鵲山,可以說是最西端,然後一路向東行進,對於路上所遇到的山川、河流、動物、植物、礦藏都有備註,並且有詳細的描述外貌特徵,屬性,有何特別之處,當然由於年代久遠我們無從考證某些光怪陸離的神奇動物和植物,但足以讓我們遐想連篇,產生神往之情。

對於這四座山可以總結如下:

堂庭山盛產:

1、棪木:一種木本植物,果實像蘋果,顏色變紅後可食用;

2、白猿:一種動物,白色毛的猿;

3、水玉:一種礦物,指水晶,水玉是古是對水晶的稱呼;

4、黃金:一種礦物,這裡指黃色的金沙或金礦。

猨翼山盛產:

1、白玉:一種礦物,白色玉,也指白璧;

2、蝮蟲:一種動物,毒蛇的一種,也被稱為反鼻蟲,顏色紅、白相間,如同綬帶紋理,據說大的可達百多斤;

3、怪獸、怪魚、怪蛇、怪木:這些「怪」字說明這座山上有很多不知名的動植物,而且最後說「不可以上」,就是說這座山很難上去,很危險。

杻陽山盛產:

1、赤金:一種礦物,黃金。這裡指未加提煉的赤色金礦;

2、白金:一種礦物,白銀。這裡指未加提煉的銀礦;

3、鹿蜀:一種陸地動物,長得像馬的身上帶有虎的斑紋的尾巴是紅色的,聲音像唱歌的一種神獸,特效,與之相處有利於繁衍子孫;

4、旋龜:一種水生動物,黑紅色的,身形像烏龜,但頭像鳥,尾巴像毒蛇的一種水生動物,聲音像劈開木頭的聲音,特效,佩帶它可以防治耳聾,還可以防治腳底生繭。

柢山盛產:

1、鯥魚:一種水生動物,身形像耕牛,但尾巴像蛇,還長有一對翅膀,冬天冬眠,夏天出來活動,特效,吃了這種魚的肉可以防治癰疽的疾病;

2、多水:山上有很多水流,水窪,但無草木。

記錄的很詳細了,山的特點,特產都一一完整的描述了下來,為了得到這些詳實的記錄,考察者應該付出了很多艱辛。除了從當地鄉民了解到的,更多的應該是親身體會吧,也許,每到一個地方,他們都會在當地生活相當長一段時間,來了解當地的地理地質人文以及各物種。早在幾千年前,老祖先就有這樣的智慧,真的讓我們後人嘆服。

探索的腳步不要停,下次我們跟隨老祖先考察的腳步繼續東行,看看接下來又什麼神奇的物種被發現。

亶爰山

又東三百裡曰亶爰(chán yuán) 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基山

又東三百曰基山。其陽多玉,其陰多怪木。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bó yí),佩之為畏。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尚鳥][付鳥],食之無臥。

青丘山

又東三百裡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流之澤。其中多赤鱬(rú),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箕尾山

又東三百五十裡曰箕尾之山,其尾踆( dūn)於東海,多沙石。漢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淯,其中多白玉。

總觀

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裡,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瘞;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瑩為席。

(寫本文僅緣起對《山海經》這部奇書的好奇,每日解讀一點,每日一更,探索遠古文明的奧妙,希望喜歡的朋友可以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鵲山凡九山,綿延三千裡,《山海經》之山經,鵲山系完美收官
    昨天,我們遊歷了《山海經》鵲山山系的箕尾山。至此,我們對鵲山山系的招搖山、堂庭山、猨翼山、杻陽山、柢山、亶爰山、基山、青丘山、箕尾山等九座山已經全部探遊完畢。回看此鵲山山系,其走勢乃自西向東鋪開而去,其山大致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境內,綿延共2950裡。
  • 猨翼多怪物,崖陡不可攀,《山海經》之山經,猨翼山之旅
    我們這一行人,循著遠古治水英雄大禹和他的助手伯益的足跡,經歷了招搖山和堂庭山之旅,今日來到了猨翼山下。猨翼山在堂庭山往東三百八十裡處。「又東三百八十裡,曰猨翼之山。」——《山海經》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探索這座山。
  • 杻陽有鹿蜀,佩之宜子孫,《山海經》之山經,杻陽山之旅
    今天我們要探索的是杻陽山。杻陽山在猨翼山東面三百七十裡處。據說山上有豐富的金礦和銀礦,還有旋龜和性情溫順的被當地人稱為瑞獸的鹿蜀。昨天在猨翼山的經歷至今讓人心有餘悸,一聽說杻陽山有鹿蜀和旋龜,大家立刻迫不及待地整裝走起。
  • 《山海經 南山經》:在招搖山裡面有很多奇怪動物,如人面魚身的赤鱬等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 【譯文】: 南方首列山系叫做鵲山山系。鵲山山系的頭一座山是招搖山,它位於西海岸邊,山上生長著許多桂樹,又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種草,外形很像韭菜卻開著青色的花朵,這種草名叫祝餘,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飢餓。
  • 《山海經·南山一經》之亶爰山、基山、青丘山、箕尾山
    繼續《南山一經》的探索之路,其實看到這些山名已然神往,尤其是這「青丘山」,多少神話故事,神話小說,傳說中「九尾狐」仙家之地,今天終於找到出處,並不空穴來風,那我們認真研讀一下。《山海經》原文:又東三百裡曰亶爰(chán yuán) 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pìn)牡,食者不妒。
  • 《山海經》南山經,堂庭山與即翼山中有哪些許多奇異植物和異獸?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資訊上期介紹的是《山海經》南山經,第一篇:鵲山與招搖山本期要介紹的《山海經》南山經,第二篇:堂庭山與即翼山那麼這裡有哪些奇異植物和異獸呢原文中寫道又東三百裡,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又東三百八十裡,曰即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 《山海經》中神奇的動植物有哪些?青丘除了九尾狐還有什麼?
    昨日,介紹了《山海經》第一卷中《南山經》的古今路線大對比,而在山川河流中孕育著多種多樣的植物、動物和神靈,同時還蘊藏著各種珍貴的礦產。比如青丘山的九尾狐,而青丘山除了九尾狐還有什麼呢?九尾狐又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 《山海經之南山經》——異獸篇
    《山海經》是我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 《山海經》荒蕪的南山二經諸山,櫃山山系山神的祭祀禮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此書的成書跨度大約從戰國初年至漢代初中期,於西漢校書時合編。山海經一共有18卷,分別為:山經五卷: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
  • 《山海經/南山經第一》對西藏部分山水之呈現
    《山海經/南山經第一》對西藏部分山水之呈現倪寄如 (退休工人)《山海經》「五山經」自黃帝歷夏禹至殷商已初成華漢文化「六書」之史傳,口口相傳的《山海經》由於年代久遠難免字誤意偏,《山海經》是中華先賢記述中國世界古史的「世界綜史」,也需學人心胸豁達唯物辯證實事求是理念科學視野宏觀
  • 趣聊《山海經》|杻陽之山——旋龜佩之不聾,鹿蜀佩之宜子孫
    又東三百七十裡,曰杻(niǔ)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huǐ)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 鹿蜀、旋龜——《山海經》杻陽山異獸
    杻陽山的南面盛產銅,山的北面盛產白銀。鹿蜀杻陽山中有一種異獸,它的形狀像馬卻長著白色的頭,身上長著老虎一樣的斑紋,尾巴是紅色的,發出的聲音像人在歌唱,給它取名為鹿蜀,人們穿戴上它的毛皮就可以多子多孫。鹿蜀最神奇之處在於書中提到穿戴它的毛皮可以多子多孫,有人推測說書中的「馬」與「鳥」很相似,以訛傳訛,「其狀如馬」應該是「其狀如鳥」,鹿蜀應該是一種會飛的動物——鼯鼠,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寒號鳥,而它的糞便,就是中藥裡的五靈脂,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對於婦女閉經等婦科病有很好的療效,這似乎就能解釋為什麼利於子孫後代了。
  • 《山海經》中六種怪物,上古時期的奇禽怪獸,一個特徵世間少有
    在《山海經》裡有六種奇禽怪獸,它們有的長著六隻腳,有的長著人臉豬身,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長著紅色的尾巴。文/希夷符號帝國獨家原創叢林歌王鹿蜀出了鵲山不遠就是猿翼山,離開猿翼山再往東走三百七十裡,就是杻陽山。
  • 它曾是仙人的坐駕,杻陽山上的靈獸,只因參透一句偈語,一夜白頭
    《山海經》原文: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山南水北為陽,杻陽山高,南坡多赤金,紫金四照,光燦熠熠,如同鮮花綠樹開出的花;北坡多白金,明亮如鏡子,把綠楊陰裡的綠樹紅花映照得層戀疊嶂錯綜複雜。山下有怪水,水流無聲,深不見底,探之則不過抹過腳面,然而即便體型再大的奇禽猛獸進入其中都可隱匿於無形。
  • 《山海經》中的遠古異獸:鹿蜀
    這一方面說明了《山海經》之神奇,另一方面這也正是《山海經》的魅力之所在。《山海經》裡最吸引人的就是書中描述的各種遠古異獸了,這些遠古異獸的形態是如此神奇,讓人無法不被激起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其中的一種遠古異獸:鹿蜀。
  • 《山海經》中的「山」,都有哪些山?
    《山海經》是一部十分神秘的我國古書,它斑駁陸離,氣象萬千,且包容量巨大,有橫跨亞歐之勢,然而又無清晰史實,所以,就有了各式各樣的解讀。《山經》部分觸及的山真可謂不可勝數,不可勝數,其間的絕大多數咱們都沒聽說過,要想完全解讀肯定是不可能完結的使命,但咱們能夠根據我們了解的山以及河海湖泊做出大體的判斷。《山經》包含五部分,分別是「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和「中山經」,其間包含我們了解的信息最多的是「西山經」、「北山經」和「中山經」。
  • 《山海經》中的四大異獸,一個比一個神奇,災難之神居然是它!
    1、玄武 根據《山海經》記載:大苦山下有狂水,狂水中生長著一種三足龜,前面兩條腿,後邊一條,食之可以不生疾病,還可以消除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