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建館收藏6800餘種珍稀貝殼(組圖)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鼓浪嶼新添貝殼博物館 收藏6800餘種來珍稀貝殼(組圖)

  貝殼博物館昨向市民遊客開放,鼓浪嶼多了一處新景觀。

  由防空洞改造而成,昨起向市民遊客開放,收藏6800餘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貝殼

  這是鼓浪嶼整治提升行動中的又一舉措,在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同時提升人文品質

  廈門網-廈門日報4月27日訊 (文/圖 記者 陳冬)鼓浪嶼鼓聲路5號,原本是個防空洞,戰爭時代是避難場所,如今,它實現華麗轉身,成為鼓浪嶼又一新景觀—貝殼博物館。昨日,這個神奇的貝殼世界向市民遊客開放。

  步入貝殼博物館,可見三個船形玻璃展櫃,裡面陳列著五彩斑斕、形狀奇異的珍稀貝殼;再往裡走,成百上千種貝殼讓人眼花繚亂;集聲光電於一體的貝殼夢幻世界更是美輪美奐。

  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改造為博物館,並同步建設廈門禪心書畫院,這是鼓浪嶼整治提升行動中的又一舉措,在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同時,提升島上的人文品質。改造時,首先要除去小的落石,大的則用鋼結構支撐,再利用巖石倒模與周邊造景相配合,最終呈現出別具海洋味道的貝殼博物館。

  目前,館內共有6800餘種珍稀貝殼,這些貝殼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東南亞國家和國內各大海域,其中僅有100多種平時能在廈門海域看到。這些散落世界各地的貝殼,集結鼓浪嶼貝殼博物館前後花費了約兩年時間,其間得到我國獨立貝殼學家何徑的大力幫助。1969年,美國著名的貝類學家Peter Dance出版了一本影響深遠的著作—《稀有貝類》,書中列舉了50種當時世界上最為珍貴的貝殼,這些您在鼓浪嶼貝殼博物館都能看到。

  今後,鼓浪嶼貝殼博物館還將作為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實踐基地,開展海洋文化的學習、培訓、研究活動。

  小知識

  貝殼 日常所說的海螺、海貝、河蚌、田螺、蝸牛等等,都屬於科學上的軟體動物門,軟體動物的外骨骼就是我們常說的貝殼。自古以來,貝類就在人類的飲食、文化、藝術、醫藥和科學等眾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寶貝精選

  天王寶螺

  產地:菲律賓

  天王寶螺的殼十分堅固,表面的琺瑯質看起來極為平滑,富有光澤。背部棕褐色間,有白色和藍色大斑點。

  如今的天王寶螺雖不再是絕頂稀有的種類,但由於產地菲律賓已將其列為保護動物,禁止出口,所以收藏到一枚品質出眾的標本,仍是許多貝殼愛好者的夢想之一。

  天使之翼海鷗蛤

  產地:美國東部至巴西

  前尖後圓,猶如天使翅膀的一對白色貝殼,質地很脆,上面具有許多細緻的放射肋,而且每條肋上都有著許多間距相近的鱗片,看上去如同鳥的翅膀一般,惟妙惟肖。

  在古巴和波多黎各,有食用海鷗蛤的傳統,據說味道十分鮮美。而被食用的貝殼,洗乾淨後會被鑲嵌到鏡框裡製作成裝飾品,可以說,它是一種價值很高的多用途貝類。

  作者:陳冬

相關焦點

  • 鼓浪嶼建館收藏6800餘種珍稀貝殼(組圖)
    原標題:鼓浪嶼新添貝殼博物館 收藏6800餘種來珍稀貝殼(組圖)   由防空洞改造而成,昨起向市民遊客開放,收藏6800餘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貝殼   這是鼓浪嶼整治提升行動中的又一舉措,在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同時提升人文品質   廈門網-廈門日報4月27日訊 (文/圖 記者 陳冬)鼓浪嶼鼓聲路5號,原本是個防空洞,戰爭時代是避難場所,如今,它實現華麗轉身,成為鼓浪嶼又一新景觀—貝殼博物館。
  • 廈門鼓浪嶼貝殼博物館開館 6800多種貝殼等您來賞
    它們都是貝殼,而且均位列「世界貝殼50珍」!如果您想一睹芳顏,請上鼓浪嶼吧!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800多種貝殼正在鼓聲路上的一處防空洞裡比美呢!歷經兩年多的收集與籌備,鼓浪嶼貝殼博物館昨天正式開館。
  • 鼓浪嶼貝殼博物館9月正式營業 展示收藏家奇聞軼事
    鼓浪嶼貝殼博物館·貝殼夢幻世界已於6月試運營,並將於今年9月正式營業。日前,副市長倪超帶隊考察這一項目。該博物館是由防空洞創新改造而成的,倪超對市民防局等相關部門因地制宜開發地下空間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  貝殼夢幻世界位於鼓浪嶼鼓聲路5號,全長260米,佔地2100多平方米。
  • 貝殼海洋 | ¥48暢遊廈門貝殼夢幻世界,欣賞世界各地貝殼的美麗~
    來廈門當然不能不去鼓浪嶼啦沿著海邊走一走漂亮的小姐姐嬉鬧的小孩子節奏都慢了下來只感受到海風和浪潮廈門貝殼夢幻世界原價:¥78現價:¥48這裡是貝殼的夢幻世界來自世界各地的珍惜貝殼標本廈門貝殼夢幻世界景區藏有來自東南亞、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共計6800多種貝殼,該景點內設貝殼長廊、油畫牆、貝殼幻影、蚵殼厝、貝殼劇場、彩貝倒影、潛艇傾斜小屋、美人魚、傳送漩渦、天幕影院等部分。
  • 曾厝垵貝殼館 五大海域,開啟夢幻貝殼之旅
    而曾厝垵貝殼館正是基於曾厝垵文創漁村擁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旅遊文化的基礎晚上,創立了曾厝垵五大海域風情貝殼館。曾厝垵貝殼館中貝殼種類達到500餘種,其中貝殼館中分為五大展廳,與之相對的是五大海域,每一個海域都有特定的珍稀物種,並重金打造海洋主題,通過沙石、貝殼、海星、珊瑚等海中生物,營造出海洋風情主題展廳,並根據其海域的特性,將最具有代表性的貝殼展出,這其中不但囊括了一些珍稀品種,更有有著萬年活化石之稱的紅翁螺,且由於海域特性,使紅翁螺的紋理和狀態生長的極為完整,擁有著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 濰坊首家貝殼館五一開館,集全球數千珍稀貝殼,速帶娃打卡吧!
    集貝殼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遊為一體館藏幾千餘珍稀貝殼以及眾多貝殼化石海貝、陸貝、淡水貝「貝」受矚目走進貝殼館>開拓海洋視野走進貝殼館仿佛走進夢幻般的海底世界賦予海洋深處的珍稀貝殼特定的意義感受到不一樣的海洋風情展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美輪美奐的貝殼,一同感受海洋的鬼斧神工展示世界海洋各類珍奇色彩斑斕的貝殼盡顯「天然雕飾」之美
  • 大連貝殼博物館正式開放!全球最大!這幾種珍稀貝殼不看準後悔!
    今日關注【大連貝殼博物館開館 展出標本達5萬餘件】>外形猶如靜臥的貝殼,館內展品1萬餘種、5萬餘件,昨天,位於星海廣場的大連貝殼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展覽面積最大、展出品種最多的專業貝殼博物館,本市也因此增添了一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 跨越4億年時空的五萬餘件珍稀貝殼 你不想看看嗎?
    7月16日,北戴河新區旅遊旺季文化活動——貝殼王國民族音樂會暨貝殼王國科普基地授牌儀式在貝殼王國科普館項目綜合體舉行,一個斥資2億元,集海洋生命探索、貝殼研究收藏,海洋科普教育、文化旅遊娛樂於一體,備受京津冀研學專家及青少年學生們熱切關注的貝殼王國科普館揭開神秘面紗,並正式落戶北戴河新區
  • 鼓浪嶼博物館攻略,一座島嶼就是一個博物館
    故 宮 鼓 浪 嶼 外 國 文 物 館救世醫院及護士學校舊址▼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由廈門市政府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建設,是故宮博物院在地方設立的第一個主題分館,集中展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兩代的外國文物。展館是鼓浪嶼的救世醫院及護士學校舊址。
  • 黃島貝殼博物館全國最大 珍藏4000餘種貝類
    昨天上午,記者在位於黃島區唐島灣步行街的貝殼博物館看到,前來遊玩的遊客熙熙攘攘。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元旦假期前兩天,前來欣賞貝殼的遊客超過500人。    這家貝殼博物館珍藏著來自世界各地4000餘種貝類,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貝類博物館,分室內館和室外館。記者注意到,室外館的中間部位,一塊巨大的貝殼展現在眾人面前。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叫硨磲貝殼,殼最寬處達1.3米,是一種最大的貝類,可作嬰兒浴盆。它來自印度洋或西太平洋深海海域,產量極少而顯得非常珍貴。(記者 趙玉勳 攝影報導)
  • 全世界曾經最珍稀的50種貝殼
    在1969年,美國貝類學家皮特.丹斯(也就是國內最早發行的「500種」貝殼一書的作者)出版了一本書《珍稀貝殼》,介紹了當時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稀少的幾乎是不可能獲得的50種貝殼,不管你多有錢。時至今日,這其中許多種類都已很普通或者花少許的錢就能買到,不過要按此名單全部收集齊全,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 寧海貝殼收藏達人辦貝殼展館 每年吸引近10萬人參觀
    浙江在線02月06日訊  他,曾是下崗工人,做過保潔工,當過社區書記;他,迷戀海洋貝殼類收藏10餘年,將愛好做成事業;他,個人開辦了中國漁村海洋科普館,將畢生積蓄用於海洋仿生科普宣傳和收藏  幸好,開店讓黃仁普積累了不少收藏經驗和有了一些積蓄,更讓他愛上了貝殼,以至把收藏貝殼、展示大海作為一生的追求。  藏品中有多個「全國之最」  為收集各種海洋藏品,黃仁普跑遍了國內以及東南亞的各個海域,在他的3000多件貝殼藏品中,有一隻總長度達到77.14釐米的銀翅大法螺,是他從一位印尼華僑手中收藏到的。
  • 貝殼王國科普館正式落戶北戴河新區
    河北新聞網7月16日訊(記者劉光昱)今天,北戴河新區旅遊旺季文化活動——貝殼王國民族音樂會暨貝殼王國科普基地授牌儀式舉行。該項目斥資2億元,集海洋生命探索、貝殼研究收藏,海洋科普教育、文化旅遊娛樂於一體。當日,五萬餘件精美絕倫的珍貴館藏貝類標本、貝類化石、貝殼文物,將人們帶入了一個跨越4億年時空的貝殼世界。
  • 商人慾捐5000貝殼 因維護費用高無力保養收藏
    龍宮翁戎螺——世界上最珍稀的貝殼之一,他家就有3個。廈門人孫先生以收藏珍稀貝殼為樂,藏品已達5000多個。他想給這些「寶貝」找個新歸宿,無償捐贈給有能力保養和維護的機構或組織,建一個貝殼展覽館。
  • 在這裡讀懂貝殼 青島貝殼博物館館藏貝殼達 1.2萬種
    近日,大眾網青島·海報新聞記者從青島西海岸新區文化和旅遊局獲悉,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唐島灣岸畔,有一家以貝殼標本展示為主題,集貝殼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遊為一體的海洋特色博物館——青島貝殼博物館,被譽為「穿越大陸與海洋的縱橫維度,跨越時間浪潮的侵蝕,收藏整個海洋的美夢。」
  • 貝殼博物館藏4000多種寶 名貴硨磲貝身價50萬
    從億萬年前的貝類化石到現在的四大名螺,從直徑一米的硨磲到幾毫米的沙貝,在剛剛落成的西海岸唐島灣畔青島貝殼博物館裡都能看到。在這個近3000米的博物館裡,珍藏著來自世界各地4000餘種貝類,是國內規模第二大的貝類博物館。
  • 青島要建世界最大貝殼博物館 預計兩年後建成
    活動旨在向社會公眾傳播貝殼回歸海洋的科學知識,倡導保護海灘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弘揚海洋環保精神,形成全民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良好社會氛圍。  保護海洋讓貝殼「回家」  隨著人類對海洋不斷地開發利用,海洋生態環境也遭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
  • 王能潮:收藏貝殼30年
    但王能潮還是蠻喜歡那個浪漫的解釋,被貝殼所包圍的他,每天沉醉於海洋的氣息中。30年的積累,72歲的他收藏的貝殼品種超過2000種,在浙江省的貝殼愛好者中算是佼佼者了。  每一枚貝殼,都是一個大自然的奇蹟  王能潮的家中,簡直就是海洋貝殼的世界,書房裡、客廳裡,柜上櫥內,到處都是,在燈光的照射下,那些表層光滑的貝殼會反射出漂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