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鼓浪嶼新添貝殼博物館 收藏6800餘種來珍稀貝殼(組圖)
貝殼博物館昨向市民遊客開放,鼓浪嶼多了一處新景觀。
由防空洞改造而成,昨起向市民遊客開放,收藏6800餘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貝殼
這是鼓浪嶼整治提升行動中的又一舉措,在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同時提升人文品質
廈門網-廈門日報4月27日訊 (文/圖 記者 陳冬)鼓浪嶼鼓聲路5號,原本是個防空洞,戰爭時代是避難場所,如今,它實現華麗轉身,成為鼓浪嶼又一新景觀—貝殼博物館。昨日,這個神奇的貝殼世界向市民遊客開放。
步入貝殼博物館,可見三個船形玻璃展櫃,裡面陳列著五彩斑斕、形狀奇異的珍稀貝殼;再往裡走,成百上千種貝殼讓人眼花繚亂;集聲光電於一體的貝殼夢幻世界更是美輪美奐。
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改造為博物館,並同步建設廈門禪心書畫院,這是鼓浪嶼整治提升行動中的又一舉措,在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同時,提升島上的人文品質。改造時,首先要除去小的落石,大的則用鋼結構支撐,再利用巖石倒模與周邊造景相配合,最終呈現出別具海洋味道的貝殼博物館。
目前,館內共有6800餘種珍稀貝殼,這些貝殼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東南亞國家和國內各大海域,其中僅有100多種平時能在廈門海域看到。這些散落世界各地的貝殼,集結鼓浪嶼貝殼博物館前後花費了約兩年時間,其間得到我國獨立貝殼學家何徑的大力幫助。1969年,美國著名的貝類學家Peter Dance出版了一本影響深遠的著作—《稀有貝類》,書中列舉了50種當時世界上最為珍貴的貝殼,這些您在鼓浪嶼貝殼博物館都能看到。
今後,鼓浪嶼貝殼博物館還將作為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實踐基地,開展海洋文化的學習、培訓、研究活動。
小知識
貝殼 日常所說的海螺、海貝、河蚌、田螺、蝸牛等等,都屬於科學上的軟體動物門,軟體動物的外骨骼就是我們常說的貝殼。自古以來,貝類就在人類的飲食、文化、藝術、醫藥和科學等眾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寶貝精選
天王寶螺
產地:菲律賓
天王寶螺的殼十分堅固,表面的琺瑯質看起來極為平滑,富有光澤。背部棕褐色間,有白色和藍色大斑點。
如今的天王寶螺雖不再是絕頂稀有的種類,但由於產地菲律賓已將其列為保護動物,禁止出口,所以收藏到一枚品質出眾的標本,仍是許多貝殼愛好者的夢想之一。
天使之翼海鷗蛤
產地:美國東部至巴西
前尖後圓,猶如天使翅膀的一對白色貝殼,質地很脆,上面具有許多細緻的放射肋,而且每條肋上都有著許多間距相近的鱗片,看上去如同鳥的翅膀一般,惟妙惟肖。
在古巴和波多黎各,有食用海鷗蛤的傳統,據說味道十分鮮美。而被食用的貝殼,洗乾淨後會被鑲嵌到鏡框裡製作成裝飾品,可以說,它是一種價值很高的多用途貝類。
作者:陳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