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後是啥樣?被雷劈,被火燒,這個千古一帝有點慘

2020-12-11 騰訊網

在我國古代,古人不僅關注自己的生前事,身後事也是時刻安排在日程表上的,有不少皇帝,在自己正當壯年時就為自己百年後的陵墓選址。大清的康熙皇帝也逃不過這個例外,但是他的陵墓修建在水坑中,卻頻頻發生火災,所以就有了不少傳言,說康熙的陵墓被盜過。那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考古學者考究,康熙皇帝的陵墓一共經歷過三次火災。第一次是光緒三十一年。據說這次火災把陵墓的大門全給燒毀,大殿後面的三個琉璃們也沒逃過。皇家陵墓起火可是天大的事,慈禧太后知道後立馬派人去查明情況,一個是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一個是戶部尚書鐵良,兩人來到景陵,一看現場,再加以調查,結果震驚了。

此次火災是二月二十日,主要原因就是天上打雷引起,雷電擊中景陵之後就著火了。但是這個時間讓人捉摸不透,當時是冬天,根本不可能出現打雷這種情況的。更加奇怪的是,起火部位在房簷,平常著火都是從低處開始,從未有過房簷開始的先例,因為這次起火怪異,人們也都議論紛紛。

有人猜測,可能是守陵人在欺騙皇家,他們覬覦裡面的金銀財寶,監守自盜,時候為了掩蓋犯罪事實,便放火毀滅證據,但是說法自相矛盾引起懷疑。另一種說法是這是上天給慈禧的警告,讓慈禧趕快把皇帝放出來,當然也沒人敢這麼說。最後,二人只能下結論,這是老天不小心給劈了才著火,事情也就這麼過去了。

第二次失火是在1945年農曆2月。相傳有一夥盜墓賊看中景陵的財寶,他們拿了傢伙去劈康熙的棺材,卻不想棺材快打開的時候,裡面噴出一股大火,盜墓者情急之下往出逃,卻碰倒了蠟燭,最終引起了火災。這場火燒了一架席排,燻焦簷椽十九根、飛簷一丈三尺、簷頭面寬五尺,確定是人為引起的火災。

第三次著火距第二次不久,在1952年。這次火災是雷電擊中引起的,直接就把雍正給康熙寫的碑文全毀了,據悉,上面月4300多字,是歷史上第一個由皇帝親自撰寫的碑文,意義重大。由於火勢極大,雖然下著大雨,大火依然燒的很旺,有村民冒死搶救出幾件東西,然後合力把火撲滅了,事後政府也象徵性地給了點肥皂之類的東西作為獎勵。

皇陵失火是極為罕見的,更稀奇的是同一個皇陵居然著了3次大火。而火災原因,人們也紛紛猜測,至今沒有給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答案。

相關焦點

  • 火燒圓明園的主謀,下場如何,最後遭遇雷劈身亡
    這次戰爭持續了四年的時間,不過發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這個損失永遠都無法統計。當然,作為火燒圓明園的主謀,下場也非常慘。最後遭遇雷劈身亡。圓明園從康熙時期開始修建,經過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營,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無數能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營造成一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
  • 這位千古一帝的陵墓躲得過初一卻躲不過十五,最後屍骨都不知去向
    在康熙帝執政的六十一年時間裡,為清朝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同時也因為自己的卓越功勳,被後世尊稱為「千古一帝」,但就是這樣一位為萬世所敬仰的皇帝,在死後百年其墓穴陵寢卻先後兩次遭遇盜劫,致使這位千古一帝在死後二百多年,落得個屍骨不全的下場。
  • 千秋功過誰人評,康熙是否千古一帝,看看國外學者的評價
    前言 中國歷史悠久,對各帝王褒貶不一,而清朝12位帝王中康熙帝風評最佳,被稱為千古一帝。然而義大利學者卻認為康熙帝是荒淫無度的昏君。下面便讓我們了解其中緣由。
  • 順治死後,孝莊太后扶持康熙繼位,康熙能成為皇帝還多虧了董鄂妃
    其實,順治死後,孝莊選擇扶持康熙繼位,康熙能成為皇帝還與董鄂妃有關。順治除了寵妃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之外,實際上後宮中還存在一個不怎麼有存在感的庶妃董鄂氏,亦可以稱為寧愨妃,她也是福全的生母。為了將二人區分開來,在下文中福全的生母董鄂氏我們便用寧愨妃稱呼,而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我們則繼續稱呼為董鄂氏。
  • 康熙算不算千古一帝,用這四位皇帝作對比,答案瞬間水落石出
    儘管歷史上的數百位皇帝各皆不同,但後人為了彰顯帝王們的功績,還是進行了一個排名,歷史上有四大千古一帝,是後人根據他們的貢獻排出來的。在所有千古一帝中,有一位備受爭議,他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是入關之後第二位皇帝,其實康熙的一生,功績也不容小覷。
  • 康熙皇帝,果真稱得上「千古一帝」?史料,揭開他的另一面
    「內則削平大難,鞏固統一之基礎;外則戰勝強敵,恢張帝國之威儀」康熙將中國的輝煌推向了巔峰。清史學者認為,「康乾盛世」鼎盛狀態並非出現在乾隆朝中期,而是出現於康熙朝。看來康熙皇帝還是能夠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相比肩的。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是實至名歸。標榜仁政的康熙皇帝,晚年後施政過於仁慈。
  • 康熙皇帝,果真稱得上「千古一帝」?在這3方面,他與昏君無異
    如果歷史就此停止,如果這就是康熙皇帝全部的人生,那麼他理當被後世評價為「千古一帝」!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了康熙皇帝的另一面,你還會不會將其視為「千古一帝」呢?著名清史研究學者閻崇年先生,更是將康熙皇帝視為「奠定中華版圖、穩定民族關係、承續中華文化、恢復經濟發展、安定社會秩序」的偉大政治家,認為其理應被稱為「千古一帝」。不可否認,不管是對大清王朝而言,還是對現今中國而言,康熙皇帝的歷史功績絕對不容抹殺。
  • 康熙陵墓被盜的慘無忍睹,考古人員持槍不敢進,裡面究竟有什麼?
    康熙皇帝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千古明君,在位六十一年,文治武功卓越,被人稱為「千古一帝」。他八歲登基,十四歲親徵,攘外安內,為清王朝康乾盛世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在康熙駕崩的一百多年後,屍骨卻被泡在積水中,這究竟是何原因呢?
  • 康熙為何屍骨不全?景陵經歷了什麼?
    康熙和孫子乾隆,一起締造了清朝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盛世。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也是清朝最偉大的皇帝,在位之時締造了不少的傳奇。  康熙少年時挫敗權臣鰲拜,成年後平定三藩、收復臺灣,親徵噶爾丹、保衛雅克薩,是一位開拓之君。  不過生前再怎麼雄偉強悍,去世後人死如燈滅,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 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晚年昏庸到什麼程度?看看他做了什麼
    大家說到清朝的皇帝時,首先腦子裡想到的就是康熙,確實康熙在政績上很突出,智擒鰲拜啊,平定三番啊,驅逐沙俄啊,平定準葛爾啊,管理西藏啊,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稱之為「千古一帝」。這些都讓大家記憶深刻,實際上康熙真的就是聖君嗎?實際上康熙還是有很多瑕疵的,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康熙和乾隆誰是真正的千古一帝?御前侍衛的親身經歷給出答案
    從治理國家的實際成效來看,康熙與乾隆,一般被認為是最有能力、成就最大的兩個皇帝。正是在他們帶領下,清朝一步步從動蕩不安走向穩定安寧,從貧困落後走向繁榮富庶,聯手打造了「康乾盛世」的太平天下。那麼,康熙和乾隆比較起來,兩人的才幹孰優孰劣?誰才真正配得上千古一帝的名號?這個問題一時還真不太好回答。
  • 動物死後的骨架都長啥樣?認出了河豚,它是真的很難辨認!
    動物死後的骨架都長啥樣?認出了河豚,它是真的很難辨認!無論人還是動物,在這個地球上都避免不了生老病死,只不過是時間的差異罷了,這已經成為一種自然規律。其實每個動物死後和人類是一模一樣的,都會留下骨架,不同物種之間的骨架差異很明顯,就比如蛇和大象,蛇的骨頭比較密集,而大象的身體比較龐大,一眼就能分清它們的差別。此外有很多的動物死後留下的骨架根本無法辨別,要通過細緻的辨認才能識別出來,那麼到底有哪些動物呢?動物死後的骨架都長啥樣?認出了河豚,它是真的很難辨認!
  • 中國422位皇帝,這4位稱得上千古一帝!你認為誰是第一?
    中國422位皇帝,這4位稱得上千古一帝!你認為誰是第一從秦始皇掃滅六國建立大秦帝國開始,一直到大清王朝滅亡,中國歷史上一共誕生了494位皇帝,論功績和影響,只有這四位有資格被稱為千古一帝。這千古一帝可是對帝王的最高評價了,一千年才能出這麼一個傑出的帝王,這個稱呼最早是明代官員李贄用來形容秦始皇的。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普遍看好的千古一帝人選吧。隋煬帝楊廣。
  • 「千古一帝」康熙真的是被雍正害死的麼,看看你就知道了!
    在位期間開創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次盛世「康乾盛世」,被後來的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康熙8歲登基,在位61年,享年69歲,並不算什麼高齡,那麼死因究竟是什麼呢?對於康熙皇帝的死因有很多,今天丸子為大家分析分析——1.對於正史的記載中,對康熙之死《清史稿》只有一句話「十一月戊子,上不豫,還駐暢春園。
  • 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代表,千古一帝康熙
    時年34歲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鑑於噶爾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詔親徵。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死去。至此康熙時期討伐噶爾丹之戰始告結束,漠北喀爾喀地區納入清朝版圖。時年42歲。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九月,原屬準噶爾的哈密統治者額貝都拉內附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以後,清軍陸續進駐巴裡坤地區,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吐魯番的額敏和卓內附清朝,從此嘉峪關外上千裡土地收入版圖,成為清朝打擊準部、進軍西域的前哨。時年41歲。
  • 千古一帝康熙·景陵—帝國的背影
    ——康熙《曉發虛古》景陵石像生景陵鳳凰門景陵神道碑亭。景陵的第三次火災是發生在1952年7月14日的雷擊起火,燒掉了景陵的大碑樓,仿佛燒掉了康熙大帝的一世英名。景陵三孔石橋,隆恩門景陵三孔石橋,隆恩門、朝房和值房。康熙,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之意,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 被稱作千古一帝的康熙,竟然是因為得過天花才繼承皇位
    被許多史學家稱為千古一帝的康熙,8歲登基,14歲開始親政,在位長達6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堪稱歷代君王中最為傑出的帝王之一,少年時期就誅殺鰲拜,後來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平定噶爾丹叛亂等一系列的豐功偉績,為固清朝初期並不算十分穩固的統治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開創了康乾盛世。如此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呢?康熙的父親順治帝一共有六位皇子,長子幼年夭亡,次子福全,康熙排在第三,如果按照嫡長子繼承大統的話,那麼就應該是次子福全繼位。
  •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千古一帝的康熙僅排第三,第一讓人心服口服!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千古一帝的康熙僅排第三,第一讓人心服口服翻開中國的歷史,發現歷朝歷代的君王的數目簡直是太多了?不說別的,就說連我們最熟悉的大清朝都有12位皇帝。而這些皇帝肯定有的人是比較無能的,而有的人是實力比較強的。
  • 古代一共出了494位皇帝,誰能評得上千古一帝?僅這4人名副其實
    其中,有71位是死後追封的,並沒有真正坐上帝位。女皇帝則只有1位,就是大眾熟知的武則天。而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則是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一個是61年,另個一個則是60年,最短的是金末時期的皇帝,從登基到駕崩,只用了半天不到。 這些數據勾勒出了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群像,不過,相信各位讀者最感興趣的還是那些皇帝能真正稱得上是千古一帝。而歷史學界公認的千古一帝一共是4個,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一一介紹,並分析他們為何能有如此高的聲譽。
  • 多爾袞也太慘了,死後兩個月被後代挖墓掘屍網友:掘的好
    多爾袞也太慘了,死後兩個月被後代挖墓掘屍,很多人表示掘的好,也有很多人表示最毒婦人心,畢竟這種事也是經過孝莊默許的。中國有一句大俗語,死者為大。但清代的多爾袞在死後兩個月被後代挖墓掘屍,陪葬的金銀財寶充公不說,屍體也被折磨的不成人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