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取英文名的卓越高手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雞窗集》書影

  國人的中文名字,大概皆是由父輩或祖輩所取,我們自個兒根本就插不上手。因為你還未降生,名字早已率先誕生。比如說錢鍾書的千金,雖出生在英國,爺爺早就為其命名為:健汝;可是,父親根本不答應,非要行使其命名權,為他令愛取名為:瑗,——這當然是有其典故的。

  夏志清誕生時,其父為兒子取名,亦煞費工夫:志清,乃其字,且以字行,原名為「澂元」,典出《後漢書·黨錮列傳》:「澂清天下之志」也。

  儘管夏志清在上海讀書時就開始發表文章,用的筆名僅一個字:澂,仍是父輩命名的餘韻呀。因為「為人取名字是一種輕便的、小規模的創造」(張愛玲語),眼下還並非自己的創造。

  夏志清亦並非拿到耶魯大學英文系博士後——已精通英文、古英文且已熟悉拉丁文、德文、法文,還能讀懂古冰島語時,才為自個兒來取英文名字的。在讀高中時,他早已痴情於英語文化之深奧,而為自己取的英文名是:Jupi ter,即羅馬主神「周比特」(或譯為朱庇特),全名為JupiterDoli chenus,可譯為「周比特·多利刻努斯」。在羅馬的傳秘宗教中,他不僅是位主神,同時還被認為能掌管軍事勝利和安全,通常被描繪為手持雙刃斧與雷霆而立於牛背者。這當然是主宰宇宙之神。可是晚年的夏志清,總覺得這個英文名「幼稚可笑」。

  然而他在上大學時,英文功課已好得驚人,取的英文名為:Jonathan,即約拿單,典出《舊約》,是以色列國王掃羅的長子,大衛的朋友,以色列軍人。張愛玲在1984年12月22日給夏氏的信中說:「你的英文名字取得很好,像你。」當時張愛玲還沒有看到《雞窗集》,僅讀到宋淇的序。愚以為張愛玲所表揚的英文名字,就是Jonathan,其本義源自希伯來語:「耶和華已賜予」(Jehovahhasgiven)。取名緣由亦並非宋淇所揣度的,是濟安兄所取,卻為:「進入大三,我才脫掉長衫,改穿西裝,但並無意為自己選用一個英文名字。秋季上英國文學史這門課,卡佛(GeorgeCarver)教授專講18世紀文豪斯威夫特(Jona thanSwift),下課後我對心滄說,頗為其戀愛事跡所感動。心滄心靈一動,也就稱我為Jonathan。」(《雞窗集·跋》)因為滬江大學的幾位同學,張心滄(Joseph)、丁念莊(Pandora)、陸文淵(Richard)、王楚良(Walter)、王玉書(Ar thur)、吳新民,都有了洋名,本是為了洋教師的方便,也是當下風氣使然。「在我的同學好友眼裡,

  我既早該有個英文名字,Jonathan一下子就傳開了。」英文系的同班同學你為我取名,我亦為你,正是一種友情與風氣。吳新民原稱Smith,夏氏則為他取名為New man,吳新民卻非常喜歡它,而延用至今。

  張愛玲在香港讀大學時,對英文名字就特別感興趣,居然收集了二三百個英國女子的芳名,覺得「恐怕全在這裡了,縱有遺漏也不多」(《必也正名乎》)。在取名的學問裡,她所看中的,恰恰是名實相副的特殊案例。因為「除了小說裡的人,很少有人是名副其實的」。而張愛玲所憧憬的,正是「造成一種恰配身份的明晰的意境。」

  誠然如此。夏氏一生之戀愛故事頗多波折而動人:起初常常夾雜著悲劇的因子,最終卻又以幸福收尾。——起碼唐德剛所說的笑話並沒有「下一次」:當年夏志清與王洞在紐約最大最豪華的旅館PlazaHotel舉行婚禮。婚宴中,夏氏對這家氣派不凡的名旅館讚不絕口,興奮之餘轉過身對唐德剛說:「下次結婚再到這地來。」誰的人生沒有一些小插曲呢?夏氏的大學老師Coleman女士就曾說過:Jonathan,你心底這樣善良,靈魂這樣聖潔,能歸依主,多麼好呀!我讀《雞窗集》,特看重琦君所言:在《人的文學》裡,夏氏罵過顏叔元,可是顏氏到美國後,夏氏一見之即握手言歡。夏氏仁愛、厚道的一面,真是可愛。

  我讀《勸學篇——專復顏元叔教授》,甚感那真是夏氏的代表作,特別是批判顏教授文章中英語姓氏的錯誤,德文、法文人名的發音之錯,讀來甚是過癮。夏氏英、法、德語姓名知識之博雜又深邃,而於此道能連綿不斷的對話,以求學問愈辯愈明者,似乎並不多。大概上一輩學人中,惟吾國世界級的語言大師趙元任、李方桂可與之扳扳手腕吧?

  1929年,趙元任以國語羅馬字為三女兒趙來思拼出來的英語名為:Lensey——漢語中這兩個音節從沒有對應的漢字。這的確是個奇葩。

  1923年,他為二女兒趙新那取的英文名為:Nova。中文名「新那」寓有新中國(新支那)之意。「新」(Shin)在漢語裡即「新」的意思,「那」(na)正是China元音的短音,而Shinna和Nova又是相近的同義詞。

  1922年,他為大女兒取的中文名是「如蘭」,此名本源自英文Iris,即鳶尾花;因為如蘭母親楊步偉分娩後剛睜開眼睛醒來時,就看見床頭一大瓶這種蝴蝶花。

  此花很像蘭花,而楊步偉的小名就叫「蘭仙」。當然,Iris也就是趙如蘭的英文名。

  到底是語言大師,中文名與英文名又如此相輔相成,「造成一種恰配身份的明晰的意境」,他者的命名水平,恐還不能及之吧?

  然而,夏氏英文名知識之博雜,功底之深厚,在其大作中乃隨處可見。為張愛玲稱作「最好的文藝偵探故事」的《羅素與艾略特夫婦》,其三、四節中,夏氏英語姓名的精準考證,把「心胸裡燃著慾火」的羅素,歸納為「天才」與「色狼」。大概惟有破譯了英語姓名的密碼,才能慢慢撥開歷史的層層迷霧,夏氏這一次又大獲全勝。

  在夏志清編注的《張愛玲給我的信件》中,我的確讀出了20世紀吾國學人中記憶力之超群者:若僅考察夏志清先後的學人,而不考慮上一輩學人胡適、趙元任,錢鍾書自然是夏氏最心儀者;而緊追其後的應該還有姚莘農、張愛玲。夏氏記憶力超群,在中西人名深廣的範疇裡,對數不清的人名,記憶之精準,乃心細如髮。另外,無論是從英文名回譯其中文名,還是為中國作家命名英文名(紹介給西方),其功力深厚,命名之地道而典雅,命名群體之龐大,只要多翻翻《中國現代小說史》的「參考書目」,就會驚嘆與深深地佩服。夏氏十數年關注亦專注於考證某個人名的細心與認真,大概是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裡的尋尋覓覓。

  張愛玲已知華裔女作家Di anaChang(英文處女作為《愛的邊疆》,TheFrontiersofLove,蘭登書屋),卻偏偏不知其中文名,請夏氏解惑。夏氏不僅答出了其中文名「張燦芳」,還道出其出處:袁同禮編輯的ChinainWest ernLiterature(紐哈芬,1958年)。學問做得如此精細,總是在細微處發現真實而找到切入點,於真實中探尋故事背後的複雜與究竟。真能通曉中國人與英美人士姓名文化之表層與深層底蘊的,20世紀吾國學人與作家中還真是不多。張愛玲,或與之伯仲。熟稔張愛玲小說中眾多人物之命名的真實、貼切,且拜讀過姓名隨筆之千古奇文——《必也正名乎》者,就不難理解:「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部分來。」(張愛玲語)而更重要的則是夏氏與張愛玲對中西姓名學的濃厚興趣,同輩學人與作家中,能達此境界者,鮮矣。

  楊憲益上的中學,是天津新書書院,是由倫敦一家傳教士團體創辦的。他的兩個妹妹敏如和靜如(即作家楊苡)也曾在外國教會學校讀書,當時所取洋名是Amy(埃米)與Lucy(露西)。此時楊憲益也想有個洋名——由於他英文底子好,已讀過不少西方文學名著,便想按照「背教者朱利安」的名字,叫做「朱利安」。朱利安(公元331—363年)原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侄兒,是位政治家兼軍事家,公元361年被立為羅馬皇帝。在位期間他反對基督教,大力恢復羅馬傳統的多神教,史稱JuliantheApostate。後來圈內人都把他叫做JulianHsienYiYang,起碼吳宓1940年寫信至倫敦時,就是這樣稱呼他的。楊憲益1934年中學畢業後到達倫敦,1936年以優異成績考上牛津大學默頓學院。在還未上大學的兩年裡,一面補習拉丁文和希臘文,一面週遊歐洲。此時他結識了一位留學英國的羅馬尼亞學生保羅·佐塔(PaulZotta)。由於他倆志趣相投,都痴愛讀書,保羅常稱楊憲益為「達達尼昂」(D』Artagnan),而楊憲益則稱保羅為「波赫多斯」(Porthos)。這兩個名字都是大仲馬《三個火槍手》中兩個火槍手的法語人名。抗戰勝利前後,楊憲益曾做過中西文化的比較研究,寫的文史考證類筆記,就是《零墨新箋》與《零墨續箋》這兩本書。由於他曾擔任過中印學會首任研究員,並對梵文有所研究,曾取過一別號為「達摩伐彈那」(Dharmavardana)。抗戰期間,向達在川西樂山中央研究院工作,常與楊憲益書信往來。向達,字覺明,而同覺明對應的梵文就是「菩提耶聖」(Bod hi-Yasa)。向達來信署名「菩提耶聖」,楊憲益的署名便是「達摩伐彈那」。這兩個名字都典出於中國古代佛經。

  唐德剛在《胡適雜憶》中考證並得到周策縱的認同:陳衡哲留美期間的洋名叫Sophia(素斐);而胡適留美期間曾與陳衡哲有段深摯的戀情,為了紀念之而用它——Sophia(素斐)作了自己女兒的中文名字。

  房兆楹、杜連喆伉儷編纂的英文著作《民國人名詞典》,甚厚重,與英文人名一道,知之甚多,且已碩果纍纍。以上諸位,完全可以與夏志清就姓名學之學問往來辯難,以求愈辯愈明。

  請再看夏氏為子女取的英文名:首任夫人卡洛(Carol)生的夭折的兒子叫「樹仁」,為之取名為:Geoffrey(傑弗裡),此字源自古德語,本意為「和平的土地」(peacefulland)。樹仁的銅骨灰甕「隨我搬家多少次,至今仍放在客廳書架上。我早對王洞說過,我千古之後,骨灰甕也照例放在家裡。」(《張愛玲給我的信件》第五十七封「按語」)

  首任夫人卡洛生的女兒叫「健一」,為之取名為:Joyce(喬伊斯),此字源自布列塔尼亞人名Lodoc,Ludh的暱稱,含義「主人」(lord)。

  第二任夫人王洞(Della)生的女兒「自珍」,為之取名為:Natalie(娜塔莉)。此名來歷為,王洞懷孕時,醫生預測孩子要在聖誕假期落地,所以給她起名Natalie;本源自拉丁語,含義「生日或誕生於聖誕節」;「同時也表示我很喜愛影星NatalieWood。」(《張愛玲給我的信件》第五十一封「按語」)

  王際真教授在耶魯大學出版社看了幾章《中國現代小說史》的書樣,即認為夏氏的英文寫作乃是全世界第一流的英文專著,當地留美華裔教授無人能匹之,夏氏英文之精美,簡直可同羅素、迪金遜(G.LowesDickinson)兩位大師媲美。

  誠然如之。夏氏不僅是美國學界中國文學研究的一座高峰,且於中西姓名學一道,亦浸淫至久,知識淵博而功力深厚。他所取的英文名字,居然具備了漢語命名架構中用典的多重含義(像曹雪芹小說人物的諸多嘉名),取得高妙而典雅,地道而灑脫——早已沒有了吳宓取英文名的沉穩勁兒,也沒有了聞一多剛到美國時取英文名的那種笨拙。(採詩)

相關焦點

  • 怎麼取一個合適的英文名
    想想當時剛入職騰訊時第一件事就是要取個英文ID,不過當時傻不拉幾地取了中文名的前綴做 ID,所以當時取的ID是 cmm, 導致後面無論是自己用還是別人看起來都極其尷尬……在知乎上面翻了下,發現有很多人有這個困惑,但是卻沒有發現一個可以解決英文起名的產品
  • 中國明星的英文名是怎麼取的?
    取英文名這個現象最顯而易見的解釋是可以讓中國人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如魚得水。但這個判斷並不完全正確,它沒有解釋為什麼其他正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沒有參與到這種現象裡來。比方說,為什麼日本人和韓國人沒有大規模地取英文名?還有一種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是,對英文名的熱情顯示了對西方的崇拜。
  • 我的英文名取好了
    學英語就需要一個英文名。此前,多多有過一個英文名,但一直沒用上。這個事情,迫切需要放到桌面上討論一下。一一所謂桌面,當然是指餐桌的桌面。此時,小人正在對付一塊排骨;他暫時放下那塊排骨,說:我的英文取好了,叫多格。多多媽表示沒聽懂。她也許正在疑惑多多說的是不是多多,或者泰格?!
  • 如何給孩子取一個地道好聽的英文名?
    這個時代的家長,除了要深思熟慮地給孩子取中文名外,還得絞盡腦汁地再取個英文名,尤其是孩子上學或參加英語課程後,英文名或多或少已成為標配,有時候沒有英文名的孩子,甚至還會被同伴嘲笑、鄙視(鄙視鏈無處不在~)。
  • 千萬別亂取英文名,你喜歡的英文名或許是外國人眼中的土掉渣!
    記得當時剛到美國留學的時候,我就打算給自己取一個英文名字,但是我又沒多少經驗,只好上網去搜搜看,網絡上倒是能搜出不少英文名,但是卻不知道哪些英文名較合適,然後又向美國的同學探討這件事,在美國同學的幫助下才取了個名字。
  • 在香港混,要取個什麼樣的英文名?
    原標題:在香港混,要取個什麼樣的英文名?   在香港,小學一年級是九年強迫教育的開始,類似於內地的九年義務教育。說「強迫」,既是因為那是compulsory education(強迫教育)的中譯,也是因為法律規定,香港父母必須送適齡兒童,也就是6到15歲的小朋友入學,如果違反了,父母會被抓去坐牢的。
  • 原來他們這樣取英文名!4種方法選出適合你的英文名!
    這個時候,一個簡單又能讓人印象深刻的英文名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到底怎麼樣選擇自己的英文名呢?以下有4種實用的方法,可以幫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英文名哦。(因涉及到人名問題,如有雷同純屬巧合。)1.諧音法舉例來說韓梅梅這個名字,就可以用 May 來做英文名。因為 May 和「梅」諧音。再比如劉茜(xi),可以選擇 Lucy 為英文名,也是因為兩個名字發音很相似的緣故。而名字中有「莉」字的,可以考慮用 Lily 作為自己的英文名。
  • 2018年熱門英文名Top50出爐,我們應該如何取一個好聽的英文名?
    那麼,如何取一個好聽的英文名呢?取名又需要注意哪些呢?美國社會保障局(U.S.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近日就統計出了2018年熱門名字榜Top50,先來看看這些備受美國人青睞的英文名是哪些吧!
  • 根據中文名取英文名,仿佛為你量身定製!
    取英文名,對於中國人來說,不是一件非常重視的事情,但是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密切,國人從小學習英文也是一件為孩子打下良好基礎的事情,而起一個英文名更是學習英文的第一步。如果所起的英文名能夠聯想到中文名,就更能夠加深記憶,一些就來看看如何根據中文名取英文名?
  • 如何取個漂亮的英文名
    你為什麼要取英文名一定有人會說:作為一個中國人,不必給自己取一個英文名。但是,當你有需要的時候,一個適合你自己的英文名可以讓你在與國際友人交流的時候,更清晰、高效地介紹自己,並且可以讓別人記住你。更重要的是,個人的符號也是他人眼中很重要的第一印象。所以我相信,起好一個的英文名將會是一個不一樣的開始。
  • 中國人取英文名是文化不自信嗎?
    今天我們跟大家聊聊具有爭議的話題,近來小編開始活躍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媒體,搜索發現不少如上言論,國人取英文名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種表現嗎?那我們為什麼要取英文名?希望我們用科學的研究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
  • 誰沒有取過一個尷尬的英文名?
    這英文名取得....太好笑了。」「好笑在哪裡?」看他忍俊不禁,我也有了興趣。他說,前兩年在美國留學的時候,給自己取了個英文名叫David,自我介紹完之後,全班的人都盯著他。後來才知道原因:原來外國人的眼中,David這個名字,和中國人眼中的「狗蛋」,沒什麼差別。
  • 挖空心思給娃取的英文名,竟然是外國人眼裡的二狗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幼兒園也有了英文名鄙視鏈,有英文名的瞧不起沒有英文名的,英文名好聽的嘲笑英文名普通的。取英文名這件事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怕就怕挖空心思取的英文名,在歪果仁眼裡還是像「二狗子」一樣的存在。究竟怎樣才能給寶寶取一個好聽又適合的英文名?米娜總結了一些小方法,避開這些雷區,就離優秀的英文名不遠了。
  • 中國年輕人取英文名煩惱多
    憑藉給中國孩子取英文名,英國年僅16歲的博•傑瑟普發了一筆橫財,賺到了4.8萬英鎊。巨額的收入背後是一個更讓人驚嘆的數字, 她的客戶已經超過20萬人。  「擁有一個英文名」似乎將成為下一代的中國年輕人的標配。
  • 男孩如何取英文名?好聽有意義的男孩英文名介紹
    [donald]指世界領袖,用表示世界領袖的詞來作為自己的英文名,一聽就很霸氣。[nicholas]解釋為可愛,肥胖,快樂,大方的。有些人則認為nicholas是個被寵壞難以捉摸的小惡魔。推薦一些適合男寶寶的有意義的英文名字[gerald]指勇敢的戰士,英文名中比喻男孩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大展宏圖。
  • 取個優雅而不失尷尬的英文名很難嗎?
    今天看到忍不住大笑不吹不黑可能是因為中國的文字太博大精深了所以在取英文名的時候常常剎不住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於是有了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英文名」今天就跟大家叨叨下有哪些英文名雷區以及如何給自己取個優雅得體的英文名
  • 給孩子取的英文名,在外國人眼裡其實是「旺財、狗蛋」,取名需謹慎
    身邊接觸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不少人開始走洋化路線,給自己和孩子都取一個英文名,然而有些看似好聽的英文名,在外國人聽來,簡直好笑。小劉想讓孩子學好英語,於是在網上給孩子報了一個外教班。在上網課的時候,外語老師要求孩子們取一個英文名,方便以後稱呼。因為孩子的小名叫夏天,所以小劉就想著讓孩子叫summer,好聽也好記。
  • 如何給女孩取一個好聽又獨特的英文名?
    今天的這篇推文,起名網想給大家介紹一些好聽的英文名。無論你現在正在為取英文名而發愁,還是在為小孩取一個獨特的英文名而苦惱,那麼從這篇文章中你也許能夠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話不多說,接下來就讓我們直奔主題吧,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好聽的女孩英文名有沒有特別適合你的呢?
  • 李好給兒子取英文名被噴,中文名or英文名你怎麼選?
    按理說,大家祝福都還來不及呢,可是李好卻被網友們給罵慘了,就因為李好給兩孩子取的小名都是英文名,大兒子叫Mars,剛出生的小兒子叫Mason。娛樂圈中給自家孩子取英文名的可不止李好一家,很多明星的孩子都有英文名,周杰倫家的女兒叫Hathaway,兒子叫Romeo,李湘女兒叫Angela,田亮女兒叫Cindy……取英文名就是崇洋媚外?
  • 替中國人取英文名,竟然變成一門暴利生意
    相比之下中國孩子的英文名大多是英語老師隨便起的,或者直接用某個電影人物或卡通形象的名字。將來孩子免不了要出國,或者跟外國人打交道,考慮到外國人念中文名有點難,起個英文名還是有必要的。而王女士不希望給女兒起個像Apple一樣的奇怪英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