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App涉黃抄襲問題多 「小黃文」被貼優秀作文標籤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學習App泥沙俱下 涉黃、抄襲問題多

  「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

  「挖掘可提升的每一分。」

  近幾年,「人手一機」成為常態,高舉各色旗幟的學習類App便噴湧而出。據《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2016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9001.4萬人,未來幾年還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19年預計將達到1.6億人。其中,中小學生佔據了「半壁江山」。

  的確,如果以「中小學學習類App」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立即能彈出不下100個App推薦,覆蓋語數外各科,功能側重不盡相同。

  「小學生學習App排行榜」「中學生必備十大學習App」……這些五花八門、熱到發燙的學習類App幾乎可以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

  左手手機右手筆。

  不可否認,中小學生的學習,已不可避免地由App引導著逐漸揮別「紙質化學習」時代。

  不過,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學習類App在「科技改變學習」的「動人」理念下,在某些角落中也隱匿著「垃圾」,這種現象也許並不普遍,但是當使用者是幾歲、十幾歲的孩子時,哪怕少量的「汙垢」也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一個多月「撞」上了兩次黃圖、一次葷段子

  「他原來跟我說過,我們之間只能是性的純潔,不可能有愛。」愣了兩秒鐘,吳北躍趕緊鎖上了手機。不敢相信,這些露骨的字眼竟赫然列於這個叫做「某某幫」的App裡。

  吳北躍剛上初中第一周時,語文老師布置了摘抄作業。吳北躍用「某某幫」搜索優美語段,「彈出的第一篇推薦作文就是這個,文章裡邊的細節描寫更加辣眼睛。」吳北躍說,這篇「推薦作文」的閱讀量為2090,還有51條彈幕評論。

  令人大跌眼鏡的還在後面。吳北躍接著往下翻,發現App中夾雜的「小黃文」真是不少,有的還被貼上了「優秀作文」的標籤。這麼一看,第一篇的尺度竟已算是小的了。但據她所知,目前全班的76人裡,大部分同學都在用這款App。

  不過學習類App「涉黃」絕不止這一家。

  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安徽的高二學生袁言在手機裡下載了名為「某某斬」的背單詞軟體。但才使用了一個多月,就「撞」上了兩次黃圖、一次葷段子。「背單詞時出現的配圖和例句常常帶著些暗示、挑逗的意味。」袁言說,一次晚飯後同爸媽一塊兒散步,袁言邊走邊看「某某斬」裡的英語視頻,「一男一女的對話內容特別『汙』,爸媽就在邊上,嚇得我趕緊關上,回家就卸載了。」

  學習交流平臺變為「互撩寶地」 App同學圈漸失原味

  成年人的微信中有朋友圈,孩子的學習App裡則有同學圈。

  袁言也是「某某幫」的老用戶,見證了同學圈從學習交流平臺質變為中小學生的「互撩寶地」。

  「發心情的比問作業的多。」袁言說。

  一次,一個名叫「請叫我女王大人i」的小學女生在同學圈裡曬出了自拍。

  「手指好長,喜歡你」「喜歡,求扣扣」「需要男朋友嗎?」

  ……

  類似的留言多達數十條。

  袁言表示,除了互撩,為了明星而開撕、刷同性戀漫畫小說、開黃腔也成了同學圈裡學生的社交常態。

  吳小雨是一名90後英語教師,面對層出不窮的學習類App,她也「甚是愁惱」。

  據她所知,班上至少三分之一的學生在用學習類App。「真用來學習的少,大都直接抄答案。」吳小雨說,學生的很多英文翻譯和標準答案一樣,作文內容也都是雷同的。

  為一探究竟,吳小雨上網搜索了「作業App」,結果一下子冒出了幾十個「抄答案利器」。下載了一款熱門的拍照搜題App後,她發現其中提供的所謂「優質答案」錯誤百出,「簡直誤人子弟!」吳小雨說。

  「不會的可以問老師。若是一味地依賴作業軟體、追求標準答案,學生容易產生惰性、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周小雨在家長會上向所有家長強調,希望同家長一起遏制住這股由App帶來的「抄襲風」。

  「學校認證」App也暗藏漏洞 學生初心難保

  很多人覺得「藏汙納垢」的學習類App是學生和家長自己找的,其實,某些學校老師推薦的App也並不是毫無瑕疵。

  江蘇的媽媽錢微最近很糾結。女兒剛上三年級,班裡的英語老師要求家長下載「某某作業網」,學生在這個App上在線完成作業。

  「既然是老師認證的,一定錯不了。」錢微說。

  的確,自從用了這個App,原本對英語「不感冒」的女兒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口語能力也有所提高,「如果哪天老師沒發布作業,她還挺失望。」這令「80後」媽媽錢微頗為驚喜。

  不過,欣喜之餘,錢微漸漸發現,這個App之所以吸力如此之大,是因為其遊戲的外殼,學豆的獎勵機制(學豆可以換獎品),還有各種學霸榜單排名。「班裡的同學都在比排名、賺學豆,有同學為了賺學豆花錢充了VIP,還有作弊刷學豆的。」女兒的話讓錢微大跌眼鏡。

  鬱悶的錢微在自己的朋友圈裡抱怨:「學習App裡bug多」,結果引來很多家長的留言:「App裡的遊戲成分過多,孩子很容易上癮、產生依賴,而且內置不少充值服務,顯然脫離了教育的主題。」一位家長這樣留言。

  的確,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錢微所說的那款App中,賺取「學豆」的方式除了高質量的完成作業,下載App內的付費項目也成了賺取「學豆」的主要途徑。

  學習類App捆綁上學校作業,讓家長們亦喜亦憂。省時省力、事半功倍,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是好,但App裡五花八門的附加物使學習變了味,不免讓孩子們初心難保。

  (本文學生均為化名)

  實習生 沈曼怡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

相關焦點

  • 學習App涉黃抄襲問題多 「小黃文」被貼優秀作文標籤
    學習App泥沙俱下 涉黃、抄襲問題多「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挖掘可提升的每一分。」近幾年,「人手一機」成為常態,高舉各色旗幟的學習類App便噴湧而出。據《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2016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9001.4萬人,未來幾年還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19年預計將達到1.6億人。
  • 學習App變"互撩寶地" "小黃文"被貼優秀作文標籤
    (原標題:學習App泥沙俱下 涉黃、抄襲問題多)  「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  「挖掘可提升的每一分。」  近幾年,「人手一機」成為常態,高舉各色旗幟的學習類App便噴湧而出。
  • 暗藏「葷段子」「小黃文」!作業幫等app涉黃 近1/4存在數量不等的...
    近期部分網民反映一些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習類App竟暗藏「小黃文」「葷段子」媒體調查NEWS﹀﹀﹀從安卓、蘋果等手機操作平臺的應用商店下載了20餘款學習類App>其中近1/4存在數量不等的涉黃內容尤其是一些互動討論版塊相當程度上已淪為「黃泛區」其實早在8月初「小猿搜題」、「作業幫」等學習類app被曝暗藏「小黃文」、「葷段子」之後雙方互掐更是揭開「冰山一角」近日新華社等媒體又開始對此事進行調查網民「吳北躍」
  • 在線學習APP涉強制消費、教學生寫小黃文
    2016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9001.4萬人,未來幾年還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中小學生佔據了「半壁江山」一些學習類APP有強制消費、誘導消費的嫌疑一些APP提供的答案不完整,還有錯誤一些面向中小學生的APP暗藏「葷段子」,甚至還爆出後臺教學生寫「小黃文」解壓等亂象儘管多家
  • 作業幫等App涉黃 小學生作業利器暗藏葷段子
    近期,部分網民反映,一些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習類App竟暗藏「小黃文」「葷段子」。記者調查發現,此類App確有相當數量涉黃,把網絡課堂變成了「汙穢溫床」。網民「吳北躍」說,他曾在「作業幫」裡搜索出了尺度不一的「小黃文」;近日,記者瀏覽「作業幫」發現,這個App裡被指含有不良內容的「同學圈」已經關閉,「黑板報」的所有帖文取消了文字評論功能,代之以各種徽章點讚。
  • 在線學習APP涉強制消費、教學生寫小黃文
    2016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9001.4萬人,未來幾年還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中小學生佔據了「半壁江山」一些學習類APP有強制消費、誘導消費的嫌疑一些APP提供的答案不完整,還有錯誤一些面向中小學生的APP暗藏「葷段子」,甚至還爆出後臺教學生寫「小黃文」解壓等亂象儘管多家
  • 裸聊、教寫「小黃文」,這些APP必須關停!
    2018年,學習類APP小猿搜題被曝出在「每日答題」、「猿寶驛站」、「姐姐信箱」等專題,以及學習類APP猿題庫的「小猿深夜問」等欄目中,含有色情、性暗示意味濃重的內容,軟體提供方編輯甚至還教學生寫「小黃文」解壓。隨後,多款學習類APP被曝出平臺內含涉「招嫖」內容、為成人交友軟體做廣告等問題。
  • 裸聊、教寫「小黃文」,這些APP必須關停!
    2018年,學習類APP小猿搜題被曝出在「每日答題」、「猿寶驛站」、「姐姐信箱」等專題,以及學習類APP猿題庫的「小猿深夜問」等欄目中,含有色情、性暗示意味濃重的內容,軟體提供方編輯甚至還教學生寫「小黃文」解壓。隨後,多款學習類APP被曝出平臺內含涉「招嫖」內容、為成人交友軟體做廣告等問題。
  • 家校熱議「作業幫」等學習類APP:「哪怕有一點點涉黃都該嚴打」
    其已上傳的10多張圖片中,大多包含「涉黃」內容。儘管其他學習類APP平臺沒有受到如此高亮關注,但其中也有「小黃」不斷。家住武漢武昌的小嵐今年上三年級,過去經常使用「作業幫」等學習軟體。小嵐的媽媽很擔憂:「孩子合理使用學習軟體,家長沒理由禁止,可孩子因此接觸到這些不良信息,我們卻沒辦法控制,總不可能24小時跟著吧?」
  • 學習類APP暗藏寫小黃文、撩妹「教程」 稱「教學生宣洩壓力」
    楊女士告訴未來網記者,她對此很擔憂,「家長們知道學習軟體裡都是這種內容,該有多擔心。」  隨後,楊女士向未來網記者提供了她8日和9日對表弟所使用的兩款學習類APP「猿題庫」和「小猿搜題」中部分內容的截圖。
  • 作業幫、猿輔導、學而思網校、小肚皮……教育類APP涉黃屢禁不止...
    另據報導,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對發現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督促整改。截至 7 月 2 日,尚有 15 款 APP 未完成整改。其中包括 ClassIn、TutorABC、納米盒、樂學高考、洋蔥學院、小盒家長、小盒學生、樂教樂學等多款知名教育 APP。
  • 家教機APP中竟有色情內容!教育類APP涉黃屢禁不止,檢察機關出手了!
    其次查找:購買過該型號家教機的情況;通過手機、app或者其他途徑安裝過「小肚皮」app的情況;購買過其他家教機或者安裝的其他app中存在類似涉黃等不妥信息的情況;使用過或者正在使用工信部通報的教育類app
  • 老師看完小學生作文後流淚,坦言很愧疚,不要給孩子貼負面標籤
    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01:被一篇小學生作文觸動了! 被小學生的作文觸動了,本是普通的一篇小作文。但背後的故事,被老師說出來,還是唏噓一番。這篇小作文的題目是《都是好動惹得禍》,先來看看,是怎樣的一篇作文。
  • 全民K歌APP因涉黃整改 現已下架交友陪玩功能
    2014年9月10日,全民K歌iOS版本在app store 首發,推出後廣泛好評! 作為騰訊首款K歌交友應用,《全民K歌》獨創歌曲段落重唱功能,並且擁有智能打分、專業混音、好友擂臺、修音、趣味互動以及社交分享功能。
  • 貼上「學習」標籤,社交app能逃脫被玩壞的命運嗎?
    是現下移動社交領域創業者都在思考的問題。01另類交換在嚴打社交類app的高壓下,「陪我」、soul、即刻等無一倖免。但即便違規、不安全等負面問題此起彼伏,這個行業卻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以語言交換學習為切入口的社交app,例如HelloTalk、Tandem,是以全球用戶之間的匹配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在語言交換平臺不光可以學習英語,還可以學習日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小語種,通過雙向需求的匹配為用戶提供交流的空間。比如一個想學日語的中國人,推送給他的就會是想學中文的日本人。它既是一個表達場所,又是一個交流場所,自由且互動性強,受到很多語言學習者的喜愛。
  • 看了100篇優秀作文,孩子咋還不會寫作文?
    朋友不禁產生疑惑:「為什麼看了100多篇優秀作文,孩子怎麼還是不會寫作文呀?」和朋友交談後,我發現,朋友只是一味地讓孩子模仿。很多人都知道,寫好字的第一步是要模仿。其實,寫好作文也是需要模仿的。閱讀——當然就是完整地看完優秀作文;拆解——就是要學會用系統地分析,來掌握作者的寫作思路;模仿——真正的模仿不是「抄襲內容」,而是模仿作者的寫作思路;創新——在大量的模仿積累下
  • 貴陽美作文大賽複賽優秀作品選登
    ●貴陽市建設學習型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貴陽市文明辦、貴陽市教育局
  • 「最好寫作大賽」一等獎作品撞臉同人文 真是抄襲?
    新聞回放網友貼出對比圖文 三篇參賽作品均涉嫌抄襲有微博網友近日指出,江蘇某中學高三學生王某的作文《閃電》抄襲他人作品《未完成的肖像》,獲得第二屆北大培文杯高中組一等獎的作文,其文章還發表在文集《傾聽未來的聲音》中。
  • 2020年福建中考優秀作文評析:學習與性格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福建中考優秀作文評析:學習與性格,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讀書學習,塑造著我們的性格。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佛山中考滿分作文被指抄襲 70%段落與網文相似
    網友爆料:中考滿分作文與往年湖南中考滿分作文及網上文章「撞車」市教育局教研室:確有相似細節 但主題有重新演繹不屬於抄襲前日中考放榜時,市教育局教研室專門從今年10篇滿分作文中選取並公布了3篇優秀範文但範文公布後,很快就有眼尖的網友指出其中一篇滿分作文竟然和多篇範文甚至是2009年湖南長沙中考滿分作文高度相似。「作文是否抄襲?」引起網友熱議。爆料語文老師堅持認為無論題材還是語句都高度相似。但市教育局教研室負責人在昨日開會討論後認為,該文章對主題進行重新演繹,且也有原創內容,認定其不屬於抄襲,依舊評為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