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預言有災,閏四月的年份是不是災年

2020-12-16 騰訊網

老百姓說的:「論月加天」,指的就是陰曆年出現閏月的年份。為了協調陽曆與陰曆年的距離,防止陰曆年月與四季脫節,每陰曆2至3年置1閏,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就是一年十三個月。

「閏四月,吃樹葉」,反映的是農耕時代人們在過去遇到閏四月時,災荒年比較多,如農作物受凍、病蟲災害頻發,給糧食生產造成過欠收的現象。

最近一段時期全國各地氣候異常,三月下旬各地降溫、大風、下雨不斷,給各地正在開花的果樹造成了極大地危害。進入四月份,原想著天氣會好很多,但是最近這幾天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在朋友圈曬出各地下雪、下冰雹和冰凌的圖片和視頻……這是怎麼了?

據專家分析預測,2020年我國農業氣象年景總體偏差,1-2月降水偏多,3-5月降水北多南少,汛期強降水過程多,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並存,農業防災減災任務繁重。

自古就有閏年、閏月的說法。按照傳統的慣例,閏四月出現的時間,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而今年正是2020年閏四月。那麼,這隔數年才出現一詞的閏四月年份是不是災年呢?下面,就一起來生肖分析欄目瞧瞧看。

閏四月的年份是不是災年:

2020年閏四月並非災年,閏四月只是一種月份的排序問題,是正常的時間記錄方式之一,計算的方法如下。

農曆沒有第十三月的稱謂,閏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

在21世紀前後,閏四月屬於常見閏月,一般相隔8年或11年出現一次,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頻率僅次於閏五月。

不過,規律不是一成不變的,隨時間向後推移,閏四月的頻率在逐漸下降。

閏四月推算方法:

農曆閏年閏月的推算,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農曆基本上19年為一周期對應於公曆同一時間。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

閏月加到哪個月,以農曆曆法規則推斷,主要依照與農曆的二十四節氣相符合來確定;

農曆的閏月天數與正常月份天數一樣,為29或30天。

農曆所謂「閏」的說法,只有閏年和閏月稱謂,公曆也有閏年的稱謂。

出現閏四月的年份,意味著春天延長,越過的就是暖冬氣候,易發倒春寒的極端天氣,對農作物特別是冬小麥造成嚴重的傷害,很有可能造成糧食減產的結果。

另外,由於暖冬年份氣溫高於害蟲或病菌最低越冬溫度,冬季病蟲基數顯著增加,病蟲安全越冬的區域和範圍擴大,對農作物增收構成威脅。

2020年是閏四月。今年春耕生產開始,農業部專家於3月22日已給出病蟲害預警:家預測,今年我國農業的病蟲害是屬於偏重的年份,具體到小麥就是條銹病和赤黴病,從玉米上看主要就是草地貪夜蛾的威脅。

不過,今天我國農業科技發達了,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了,因此,即便出現大的自然災害,吃野菜、樹葉、啃樹皮的過日子一去不返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20預言有災?閏四月的年份是不是災年?農民要做好哪些準備?
    不知為什麼,農村老人們非常害怕閏四月!「閏四月,吃樹葉」正是這種心理的俗語表達。意思就是如果是一個有閏四月的年份,那就可能是一個災年,人們的糧食保證不了,不得不去吃樹葉充飢!
  • 「閏四月 吃樹葉」啥意思?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
    今年2020年是閏4月,一般每隔8年或者11年會出現一次閏4月。上一次閏4月是出現在2012年,今年剛巧又趕上了。但為什麼農村老人們非常害怕閏四月,比如「閏月不種韭,種韭傷人口」等等的俗語,而最近又聽到了一個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呢?
  • 農村老話「閏四月兆荒年」,閏四月碰上庚子年,農民們為啥都怕?
    「閏四月兆荒年」2020年是庚子年,庚子年是個人們比較忌諱的年份,歷史上的庚子年似乎都不太平。同時,今年又是閏四月,農曆上有兩個四月,第一個是4月23日到5月22日,第二個是5月23日到6月20日,兩個四月。而且,今年也是雙春年。
  • 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今年是2020年,2020年是個雙春年,一年會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這個就是雙春年的由來,但是對於雙春年來說,有很多關於雙春年的說法,比如說雙春年的年份是比較暖和的,畢竟一年中會有兩次的立春的節氣,也是說在2020年不會太冷,2020年的立春是在年前的一次立春,然後到了年後還一次立春,
  • 老人常說「閏四月,吃樹葉」,2020年是災年嗎?有啥禁忌要注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是個很特別的年份。不光是個雙春年,還是個「閏四月」的年份。那首先,我們先來說一個為什麼會有閏月的出現。當陽曆和陰曆合二為一的時候,就會出現年差。一般是每隔2到3年,就會增加一個月。為了減少年差,就出現了「閏年」。那麼閏月將出現在哪個月份?這個得根據二十四節氣來判斷。根據二十四節氣,出現閏月。更確切地說,二十四節氣分為十二節令和十二中氣。農曆每月會有兩氣,在月初的為節令,在月中以後的叫做中氣。
  • 農村老人說,有「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2020年是閏四月嗎?
    農村老人說,有「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2020年是閏四月嗎?閏月按照曆法規則,也就是這一年要多出一個月,變成13個月,今年2020年是閏4月,一般每隔8年或者11年會出現一次閏4月,上一次閏4月是出現在2012年,今年剛巧又趕上了。
  • 2020年庚子鼠年:2月有29天 有個「閏四月」
    原標題:2020年 庚子鼠年 2月有29天 農曆閏四月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天文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蘇宜告訴記者,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蘇宜解釋說,公曆和農曆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曆法規制。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
  • 十九年七閏,2020年為啥閏四月?閏哪個月是怎麼制定的呢?
    到了2020年,人們會發現今年閏四月,就是在2020年庚子鼠年的陰曆會出現兩個四月,分別稱為「正四月」與「閏四月」。關於閏月,很多人在上中學歷史課時,都學到了「十九年七閏」,知道中國傳統曆法中,每19年就會出現7個閏月的年份,但多數人並不了解為什麼會閏月,更不清楚哪一年該閏月,閏哪個月?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我國使用的傳統曆法農曆。其實,農曆並不是大家理解的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 農曆鼠年「閏四月」,這樣的年份21世紀僅有8次
    23日,農曆庚子鼠年四月初一,而在這個四月之後還緊跟著一個「閏四月」。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天文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就21世紀來說,「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壬辰年),再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解釋說,農曆年出現閏月是因為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
  • 2020年:閏四月又恰逢兩頭春,我們要如何應對今年景?
    2020年,從年份上就註定是獨特的一年,因其千年一遇的對稱日被不少人期待和關注,除此之外,今年還是閏年閏月雙春年。雙春是指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節氣,閏月則是指今年有13個農曆月,而有閏月的年份就叫做閏年。
  • 2020寒了農民心!庚子年閏四月,倒春寒+乾旱+澇害!老天爺不賞飯
    「閏四月,吃樹葉」,老話說每年閏四月的時候,災荒年比較多,今年也不例外。今年4月以來,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發生多次倒春寒,造成寧夏、甘肅、河北、山西、陝西、山東等地果樹減產甚至絕產,不僅如此,雲南也遭遇十年不遇乾旱天氣!
  • 農曆鼠年「閏四月」,罕見!這樣的年份21世紀僅有8次
    新華社天津4月23日電(記者周潤健)23日,農曆庚子鼠年四月初一,而在這個四月之後還緊跟著一個「閏四月」。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天文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
  • 2020年是雙春年,還是閏四月,有何講究呢?
    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雙春閏四月在雙春年,有什麼講究呢?首先,寶媽們可能最關心寶寶在今年出生命運如何?在傳統習俗中,長輩對良辰吉日的挑選極為重視,「雙」是大數,「逢雙見喜」,新人成婚喜愛「成雙成對」,而「春天」是萬物復甦、繁衍生息的季節,「雙春年」則成了喜上加喜、娶妻生子的大好年份。所以2020年雙春年出生的寶寶很好,而且2020年是金鼠年,這一年出生的寶寶是金鼠命。
  • 2020年是雙春年,還是閏四月,在農村有啥講究?看完心裡有數了!
    雖然距離2020年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關於2020年的新聞卻多了起來。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不僅有兩個立春節氣,是雙春年,還會多出一個閏四月,那麼雙春年加閏四月有什麼講究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雙春年。雙春年指的是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節氣,第一個立春在正月十一,第二個立春在臘月二十二。
  • 農曆鼠年「閏四月」,罕見!天文專家:這樣的年份21世紀僅有8次
    23日,農曆庚子鼠年四月初一,而在這個四月之後還緊跟著一個「閏四月」。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天文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就21世紀來說,「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壬辰年),再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解釋說,農曆年出現閏月是因為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
  • 2020是「災年」嗎
    2020是「災年」嗎?農村有些老俗話,總能給人感覺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簡短的語句裡,不知道涵蓋著什麼意思,有些話語確實也是令人比較費解的。農村的老俗話或者是諺語,通常會在農村口碑相傳,尤其是農村的老年人,對於那些老俗話多是念念不忘,日常生活中,也總會說出針對性的俗話來,對照參考。
  • 2020:閏四月,雙春年,這些禁忌不能犯!
    編輯2020年太不一般了,且聽玉麒細細說來。1.公曆閏年,共366天。(不同於歌詞「一年有365個日出」)2.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四月生的朋友,可以過兩次生日了)2020.5.23——2020.6.20農曆閏四月初一——農曆閏四月廿九編輯3.2月有29天。(那些傳說中2月29日出生的朋友們,恭喜啊!時隔四年終於可以過生日了!)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特殊的2020年,難道暗示我們什麼?
    今年2020年的陰曆就有兩個四月,叫閏四月,一般每隔8年或者11年會出現一次閏4月,上一次閏4月是出現在2012年,今年剛巧又趕上了。很多人看到這裡會問,閏年時候多出來的閏月是隨機的嗎?其實並不是,因為19年是一個周期,古人將19年中共235個素望月稱為閏周,致閏的方法在兩冬之間,把沒有「中氣」的月份稱為閏月,這個月的明細就是前一個月前面加一個閏字,2020年因為「五月」沒有中氣,所以便不是五月,而是閏四月了。閏月其實本身無所謂好壞,只不過可能每次趕在閏四月的時候,莊稼收成都不是很好,所以在農村有了這樣一句老話,叫「閏四月,吃樹葉」。
  • 2020雙春年遇上閏四月!俗語「閏四月,兆荒年」,迷信還是科學?
    2020年,註定了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波及全球的疫情,讓每一個人都措手不及。學校、工廠以及人們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2020年是一個「雙春年」,有兩個立春。正常年月,24節氣一輪更換完以後才會進入下一年的更換,可2020年的立春,一個是2020年的正月十一日,另一個則是2019年的臘月二十二日。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
  • 「閏四月」來了,將有哪些影響?
    「閏四月」來了,將有哪些影響?  「閏四月」來了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