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恩寺出土的七枚乳白色舍利
佛寶舍利
佛寶舍利
如禪法師介紹出土的舍利及文物
一起出土的銅館和銅錢
舍利和文物出土遺址
佛教在線1月30日消息 據廣州日報報導:昨天上午,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在龍山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2006年12月28日在國恩寺發現的7粒乳白色珠狀物屬舍利。
開挖沉沙池發現寶物
去年12月28日上午,劉基文等2名寺內職工在新興縣龍山國恩寺報恩塔西側開挖排水沉沙池時,發現一批珍貴文物。新興縣、雲浮市文物、宗教部門立即報告廣東省文物管理局。廣東省文物管理局領導即帶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於當日下午迅速趕赴現場,了解這批文物出土情況並對文物保護做出部署。
2007年1月4日至7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據省文物管理局的指示,在新興縣文化局、宗教局、國恩寺全力支持下,對文物出土地點再次進行了認真的考古挖掘。經省文物鑑定站鑑定,確定是舍利子無疑。
極為珍貴的佛教文物
據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成基副主任介紹,在國恩寺挖出的舍利是骨質,珠粒狀,圓潤,乳白色,有光澤感;剖面近圓形,大小有別,最大者直徑0.35釐米,最小者直徑0.15釐米。
修建「舍利殿」珍藏
據當時基建現場的民工回憶,地宮為一長方小型磚室結構,用9塊紅褐色長方磚組成,宮內放置通體鎏金素麵圈足銅圓盒、鎏金提梁銅水罐、銅棺等遺物。銅棺蓋表有織物捆綁痕跡。棺內填滿穀殼,穀殼中放置一茶色水晶球,晶體紋理清晰,球表面塗金,大部分脫落,球中部鑽有一橢圓形槽洞,洞內珍藏7顆舍利子,槽洞用一條金屬條塞封護球徑5.1釐米。銅錢約80枚,分「五銖」、「開元通寶」兩種。主要盛裝在銅盒內和散放在地宮地面的鋪地磚上。
而談到如何珍藏這些佛寶舍利子,如禪法師說,他們正在附近重新裝修一個「舍利殿」,將舍利子、出土文物以及寺裡的其他一些寶物匯集在一起,向遊客們展示,預計春節前可以開放。而發掘舍利子的遺址現場將永久保留。
專家們分析——可能是釋迦舍利
據考古專家們分析,這次新興國恩寺出土的舍利子有可能是禪宗初祖達摩從印度帶到中國的釋迦舍利,然後代代相傳,傳到六祖惠能被帶回國恩寺的。六祖為報答父母恩而將舍利子埋在報恩塔基下,作為鎮塔之寶。也可能是二祖到五祖某個祖師的舍利。
至於史上沒有國恩寺舍利的記載,是因為舍利是極為珍貴的佛寶,如果洩密,會引起極大的紛爭,故秘而不宣。也可能是兩百多年前國恩寺的一場大火,將有關史料記載燒毀。
國恩寺
有「嶺南第一聖域」之稱的國恩寺位於新興縣六祖鎮龍山腳下,距縣城13公裡,是中國禪宗六祖惠能的舊居和圓寂之所,始建於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距今已有1324年歷史,與廣州光孝寺、韶關南華寺並稱嶺南禪宗三大祖庭。公元712年,六祖命門徒在國恩寺建塔,次年夏末落成,歷經滄桑,現在所見的報恩塔是1990年重建的。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