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可以預定門票、預定車位,
景區門口有智慧機器人提供旅遊諮詢服務。」
5月2日,
在天河潭景區,
來自重慶的自駕遊遊客關博對
貴陽的智慧旅遊豎起大拇指。
提升旅遊服務、管理和營銷水平,讓遊客出遊更舒心,正是貴陽推進智慧旅遊建設的初衷。
2012年12月,貴陽市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第二批「國家智慧旅遊試點城市」;
2016年,貴陽與百度旅遊、騰訊旅遊、新浪網、同程網、攜程網等開展合作,貴陽「智慧旅遊」已具雛形;
2017年以來,一批智慧雲平臺、手機APP和旅遊網絡服務紛紛湧現,一張智能旅遊網絡聯通各個景區景點……
大數據賦予貴陽全域旅遊的「智慧大腦」,讓貴陽在打造以生態為特色的世界旅遊名城之路上走得更快更穩。
通過手機一鍵購買門票,綁定車牌信息可提前一天預約車位,掃掃二維碼可連接景區的免費WIFI,還可體驗景區的實時定位講解……在天河潭景區,「智慧大腦」小試牛刀,就帶來了這些讓遊客們讚不絕口的功能。
是一個實時精準運行、監控、計算、分析的智慧旅遊綜合管理平臺。天河潭營銷中心運維專員羅陽介紹,管理平臺不僅能提升旅遊服務質量,還提高了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它以1000多個4K高清攝像頭作為神經觸角,守護著景區的安全。」羅陽說,工作人員可通過巨幅電子大屏看到多個景點的實時影像。通過這些攝像頭,平臺還可進行客流分析,客流過於密集時,可及時調度特定區域的工作人員,疏導客流,避免事故。
「目前,貴陽市整合全行業系統數據,初步打造了以『一中心、一視窗、一網絡、三體系』為架構的智慧旅遊綜合服務體系。」貴陽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趙帆說,智慧旅遊綜合服務體系促進了貴陽市旅遊產業的發展升級。
「這個『五一』假期,每天我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朋友都說我是貴陽遊達人。」市民趙俊林說,自從關注了「智遊貴陽」微信公眾號,他再也不擔心當不好外地朋友的導遊了。
趙俊林提到的「智遊貴陽」,是貴陽市打造的旅遊一站服務平臺。平臺上,從景點介紹、語音解說,到路線推薦、遊覽地圖、美食攻略,再到季節活動、高質量遊記攻略等,各種服務一應俱全,可以為各年齡段遊客出行提供參考。自去年3月公眾號上線以來,平臺已經覆蓋全市31個景區、400家酒店、逾450個涉旅場所,粉絲數量突破十萬人。
除了景區介紹,「智遊貴陽」微信公眾號的服務功能也十分強大,遊客可以進行旅遊投訴,查詢飛機、火車班次信息,甚至能通過實時定位,迅速找到周邊的公交車站、停車場和旅遊公廁。
趙帆說,下一步「智遊貴陽」還將根據遊客的多樣化需求,及時更新景區介紹及遊記攻略等內容,旅遊公廁定位將逐步覆蓋條件較好的鄉村旅遊點及市區公廁,逐步開放線路預訂及車輛預訂等功能,為遊客提供優質旅遊信息服務。
「大數據+旅遊」,加出了便捷高效。然而,旅遊行業涵蓋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涉及面廣,信息數據也分散在各行各業,如何進一步推動大數據與旅遊深度融合?貴陽市加快了旅遊數據塊中心建設的步伐。
「2018年下半年,旅遊數據塊中心建設階段性成果初步顯現,通過中心的酒店行業分析和景區客流信息發布等數據報告,企業可以實現營銷戰略制定;遊客可以查詢導遊信息、為導遊評分,了解旅行社信用等狀況;創客則可通過API接口,整合開發小程序和應用。」趙帆說,貴陽將建立旅遊數據塊與交通、氣象、涉旅企業的數據交換共享標準,景區的天氣、交通、預期人流量、酒店訂房情況都可在數據塊中心獲得。依託這些全面、準確的數據匯總,有關部門可對當前和未來遊客所關注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有效預防旅遊應急事件發生。
「遊客拿著一部手機,就能輕鬆玩轉貴陽大街小巷,便捷與安全的背後,是一片能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可視化分析決策的『藍海』。」趙帆說,旅遊數據塊中心的「數據打撈」,將持續「反哺」旅遊市場和涉旅產業,一個更大的智慧旅遊格局正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