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頭條丨跟著護林員巡護五指山

2021-02-07 中國森林草原防火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五指山片區是我國熱帶雨林集中分布區和保護區,是海南南北熱量分界線和東西水分分界線,具有特殊的小氣候、生物多樣性豐富。

橫跨 五指山市、瓊中縣

總面積529.3平方公裡

一般控制區238平方公裡

核心保護區291.3平方公裡


「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這首歌曾紅遍大江南北,五指山成為海南島的一張名片。
10月26日,中國綠色時報「走進國家公園」融媒報導組來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片區。孕育了海南兩大主要河流、集中展示熱帶雨林生態特徵的五指山,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自然課。五指山是海南島的最高峰,海拔1867米。海南第二大河流昌化江、第三大河流萬泉河從這裡發源。五指山是海南最重要的生態保護和水土涵養核心空間。
記者一行從五指山主峰腳下沿著昌化江逆流而上。正值雨季,五指山水量充沛。清澈的水流奔湧而下,哪怕只有10釐米的落差,或只有15度左右的斜坡,也能形成有衝擊力的水流,在水潭中形成潔白翻滾的水花。一路上有很多小型的瀑布景觀,在木棧道的終點,一個落差近10米的大瀑布出現在眼前。
流水兩側,是瘋狂生長的熱帶雨林,喬木參天、藤本纏繞、蕨類多姿。五指山是海南南北熱量分界線和東西水分分界線,特殊的小氣候形成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海南粗榧、海南韶子、海南紫荊木等,單是海南特有種就有284種。

從五指山奔流而出的河流,滋潤著海南熱帶雨林裡的萬物生靈。雨林與水,在這裡互相成就,相融相生。

五指山保護區中被人們稱為「活化石的」蕨類植物桫欏的葉子 姜恩宇攝五指山擁有典型的雨林垂直分布景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五指山分局資源管理科負責人李佳靈介紹,五指山從山腳到山頂共有4個原生植被類型,依次為熱帶低地雨林、熱帶山地雨林、熱帶亞高山矮林和熱帶山頂灌叢,同時還分布有次生熱帶雨林。
記者們走的這一段路海拔在500-900米之間,沿著河谷而行,沿途植被屬於熱帶溝谷雨林。
「這一條路是以重陽木、雞毛松、三角瓣花和蝴蝶樹為主要群系,其中蝴蝶樹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龍腦香科的坡壘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也是亞洲熱帶雨林的指示樹種。」李佳靈一路向記者介紹這裡的植物。
在雨林中行走,能夠清晰地看到豐富的植物分層,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還附有多樣的層間植物。在專家的指引下,我們還看到了次生熱帶雨林——楓香林,這是熱帶雨林次生恢復的先鋒樹種。


雨林的世界,熱鬧喧囂。水聲、蛙鳴、鳥叫……各種聲音融合在一起,像一曲自然的交響。
在五指山,我們在不到2公裡的路上,集中欣賞了雨林特有的自然現象,當地人概括成8個雨林奇觀,分別是空中花園、絞殺、老莖生花、滴水葉尖、根抱石、巨型葉、板狀根、獨木成林。一路聽工作人員為我們講解,一邊感慨雨林的神奇。這些雨林奇觀,也是雨林裡植物生存繁衍的智慧。
比如板根現象:很多喬木的側根外向生長,從而形成大木板形狀的根部結構,這是為了更牢靠地紮根土壤,抵禦頻繁的颱風侵襲,也能更好地吸收土壤裡的養分。巨型葉現象:位於雨林底部的植被往往被高大的喬木遮住陽光,雨林中的很多植物生長出巨大的葉子以捕捉更多的陽光,有的葉子大到可以容納幾人在葉子下面避雨。

繁茂的雨林裡,萬物生長的背後也充滿了生存的智慧和殘酷的競爭,這些和植物本身共同造就了雨林的神秘、美麗和勃勃生機。


「歡迎你們加入今天的護林巡護!」這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五指山分局水滿管理站站長王道真和記者說的第一句話。
10月26日,記者跟隨護林員的腳步,從五指山主峰腳下出發,回溯海南島第二大河——昌化江源頭,查看颱風過後熱帶雨林內的動植物情況。
今年42歲的王道真,已經在水滿管理站工作了13個年頭。出生在水滿鄉的他,是土生土長的雨林人。身著印有「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標誌的統一服裝,王道真以「熱帶雨林守護者」為榮。
「這就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坡壘,它的葉子微折後會有一條銀色的痕跡,最高能長到30米。」王道真對五指山的植物如數家珍。
「快看,竹葉青蛇!」記者順著王道真手指的方向,看到了路邊石縫裡一條青色的蛇。「我們巡山時都用竿子『打草驚蛇』,竹葉青蛇常見,躲著走就好。」一旁的護林員王祿寧揮著手裡的竿子說。
每天早上8點到下午5點半是護林員的工作時間,巡護的路程在10公裡左右。防火期到來時,要24小時值班,還要背著糧食,住在雨林裡。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五指山分局共聘用公益林管護人員272人,對園區實行網格化管理。水滿管理站共有12名護林員,管護面積4萬多畝。王道真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巡護」App能夠預先匹配護林隊員、規劃巡護路線、實時監測護林員位置,護林員也可以在電腦客戶端上傳巡護圖片,既為數據統計提供了方便,也為護林員的安全增加了一層保障。

「看這棵樹,就是榕樹把其他樹木纏繞包裹起來,爭奪養分後『絞殺』。不過這個過程往往要持續幾十年,被絞殺樹木也可能會發出新芽,大自然就是這樣生生不息。」王道真也會在巡護中體會生命的意義。

雨林植物為了排出體內水分,葉片進化出很長的葉尖,「吐」出來的水匯集到葉尖,形成「滴水葉尖」。宋平攝


10月26日,在五指山水滿鄉的一片茶園,我們翹首期待雲霧散去,一睹五指山的風採。
背對夕陽,遠眺五指山,四周環視著自己的生態有機茶園,感受著空氣中陣陣襲來的茶園芬芳,鄭麗娟享受著這裡的一切。鄭麗娟是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茶園是五指山送給我的孩子,這裡的一草一木一葉都是雨林的饋贈,我能感受到它們生命的存在。」精心呵護著的這片茶園,鄭麗娟付出了21年。
1999年,鄭麗娟從廣州回到水滿鄉,從父親手裡接過了這片茶園。她從小喜歡跟著父親上山,與這片土地產生了隔不斷的聯繫。
在整齊劃一的茶園裡,記者看到幾株高大的茶樹。「這是茶園特意保留下來的原生種。」鄭麗娟解釋說,「儘管改良引進的新品種有更好的品質,但原生種的味道就是五指山的味道。」
黎族的原住民祖祖輩輩生活在五指山腳下,保持著對五指山的敬畏。鄭麗娟說,生態茶園會繼續走生態發展的路子,既做保護自然的先鋒,也做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排頭兵。在公司的帶動下,五指山市目前已擁有8509畝茶園,其中貧困戶種茶1279畝,直接帶動就業850人,培育了25家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

現如今,鄭麗娟被大家稱為「茶姐」。她心目中的國家公園是在早晨一打開門,就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聽得見鳥鳴,黎族原住民鄰裡之間其樂融融。作為茶園的園主,「茶姐」希望她親手製作的茶,不僅可以為走進熱帶雨林的生態體驗者們嘗到一份甘甜,還能為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原住民們守住一份鄉愁。

全國森林草原防火信息交流與業務學習平臺

森林草原防火政策法律與科普常識宣傳平臺

掃防火碼,加虎威威

關注中國森林草原防火 一起做綠水青山守護者

執行主編|劉斯文

郵箱|zgslfh@126.com


愛森林 請轉發 點在看

相關焦點

  • 長鋪:開展生態護林員啄木鳥巡護系統培訓
    融媒體訊  12月11日,長鋪鎮組織轄區內54名生態護林員開展集中培訓
  • 威頭條 | 浙江最美護林員董小臘
    董小臘站在山頂,用手機向領導匯報情況不過,夏季對於護林員卻並不友好。巡山的一路,除了例行檢查森林防火、亂砍濫伐之外,董小臘得不斷清理掉落到路面的枝條,為林區防火清理出一條暢通的山道。護林員日常住所「夏天樹木生長速度快,隔兩天就得清理一次,不然掉落的枝條就把路堵了。」厚重的迷彩服讓人感覺悶熱,再加上不停幹活,董小臘身上不斷有汗水滴落,他馬上拿出水壺喝上兩大口水。
  • 高明護林員漲工資了!明年起每人漲800元/月
    佛山日報訊  記者何志勇報導:護林員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每月增加補助400元,2019年在今年上半年基礎上每月增加補助800元。記者今日從高明區農林漁業局獲悉,區內護林員待遇有所提高,並計劃持續補充護林員數量。目前,高明區共有山林面積超過70萬畝,配備了護林員73人。
  • 各地林草頭條丨西藏林周:「候鳥天堂」的守護者
    各地林草頭條丨西藏林周:「候鳥天堂」的守護者 2020-12-21 1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林草頭條丨西藏:山青草綠生態美
    保護優先,留住自然生態之美 白瑪次仁是林芝市米林縣丹娘鄉的一名護林員,常年居住在丹娘鄉魯霞溝溝口,全天24小時盡責值守。 護林員這一職,責任不小。白瑪次仁擔任護林員一職後,認真細緻地調查了解山情、林情和民情,堅持每天巡山查林,跑遍了轄區的每一道山溝、每一片林地,把地理位置、林木種類等都熟記於心。
  • 最美護林員丨山西安槐嶽:平凡崗位盡職責 爭做黨旗添彩人
    最美護林員丨山西安槐嶽:平凡崗位盡職責 爭做黨旗添彩人 2020-09-11 1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護林員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導讀 我們都知道,森林火災是危害森林的大敵,為保護森林資源,除依靠智能預警監控系統外,護林員巡護也是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手段。
  • 分宜縣推廣使用北鬥手持巡護終端助力森林資源管護
    今年,分宜縣150名專職護林員全部配備北鬥手持巡護終端,大力推廣「贛林通巡護APP」,提升護林巡山質量,助推全面建設林長制逐步轉化全面見效林長制。該巡護系統幫助護林員隨時了解自己的巡護責任區域與所在位置,一旦發現森林火情、亂砍濫伐等問題可以及時上傳到「神器」後臺監管系統;各鄉鎮監管員和縣林長辦人員通過手機登錄贛林通巡護APP或電腦登錄分宜縣贛林通巡護監管平臺,都能第一時間接收到護林員的訊息,並及時調度人員針對性解決問題。
  • 匯口:開展生態護林員培訓
    融媒體訊  為進一步加強護林員隊伍建設,近日,匯口鎮組織全鎮17名建檔立卡生態護林員就啄木鳥巡護系統及相關知識進行集中培訓。
  • 九江市林長辦啟動「最美護林員」評選活動
    12月中旬,九江市林長辦正式啟動「最美護林員」評選活動,決定從全市基層一線聘用在崗的專職護林員中推薦評選出30名先進典型,授予九江市「最美護林員」榮譽稱號,並給予「最美護林員」每人一次性獎勵1500元。
  • 井岡山市舉辦2020年生態護林員培訓班
    井岡山訊(朱流東、吳橋生)為進一步加強林長制「一長兩員」森林源頭管理體系建設,規範護林員管理,提高護林成效,近日,井岡山市在井岡山市林業局、黃坳鄉政府、龍市鎮老幹部培訓中心分片區舉辦生態護林員培訓班。井岡山市各鄉鎮林長辦工作人員、各村專職護林員共計370餘人參加培訓。
  • 2020廣西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招護林員9人公告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北海人才網發布:2020廣西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招護林員9人公告,更多關於2020北海事業單位招聘,2020北海招聘信息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護林員在玉樹拍到中華鬣羚
    12月22日,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發布消息,當地護林員外出執行巡護任務時在山間拍攝到中華鬣羚。12月21日,曲麻萊縣巴幹鄉代曲村護林員丁增多傑上山開展日常巡護,回收紅外相機。當天下午,丁增多傑巡護回來後,將照片發送至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相關部門比對得知,他拍攝的動物是我省常見的「四不像」,學名為中華鬣羚。丁增多傑曾獨自在野外拍攝巖羊種群在黃河源頭至通天河流域大遷徙的場景,也多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在通天河流域多個區域現身的精彩畫面。
  •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發揮護林員草管員作用進一步做好森林...
    一、進一步強化護林員草管員隊伍建設  護林員、草管員是保護森林草原資源安全的重要力量,承擔著森林草原資源管理和防火等重要職責。據統計,2014—2018年我省約15.5萬名護林員、草管員先期處置森林草原火情共4860餘起,有效減少了森林草原火災的發生。各地、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和進一步強化護林員、草管員隊伍建設,整合建檔立卡生態護林員、天保工程護林員、公益林護林員及草管員等力量,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 分水嶺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用情護林、永愛築綠
    護林員們巡山甘當護林員在跋山涉水中守護綠色信念3年前,土生土長的分水嶺管護所水源管護站的哈尼小夥曹文亮,從分水嶺保護區外公益林護林員,轉成了保護原始森林的護林員。從此,保護森林的意識在他的心頭萌生,2013年,鄉林業站聘請公益林護林員,他從此幹上了護林員。護林員們巡山中無獨有偶,五臺山管護所石洞管護站護林員朱紹學當護林員的初衷也是為了心中的綠色夢,他說:「我不怕爬山涉水,因為我喜歡綠水青山,希望家鄉變得美美的。」朱紹學1996年入伍後,在部隊常思念的,就是寨子周圍那翠綠的森林。
  • 秦嶺護林人方永芳:從伐木工到護林員,見證林場變遷
    直到1998年,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包括陝西省在內的重點地區陸續頒布禁伐令,方永芳的角色也轉為護林員。此後二十年間,他親眼看著這匹綠色綢緞一點點恢復光彩,那些一度消失的動物又重返森林。方永芳和同事巡護途中,右一為方永芳。
  • 松陽縣完善出臺《重點公益林護林員管理辦法》
    為實現全縣公益林區「山有人管、林有人護、火有人防、責有人擔」的總要求,切實加強護林員隊伍建設、規範護林員管理,日前,松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局完善出臺《松陽縣重點公益林護林員管理辦法》,辦法自2021年1月1日開始施行。
  • 大山裡多了一個編外護林員
    圖:林業專幹何振青在森林巡護日誌上對何名當天的工作進行勾選記錄。  「在野外人流活動集中期間用擴音器進行護林宣傳,勸止野外用火,勸止亂捕濫獵,勸止亂挖濫採,監督松材線蟲除治,協助開展森林病蟲動態監測……」日前,重慶市巫溪縣白鹿鎮香樹村林業專幹何振青在森林巡護日誌上,對何名(化名)當天的巡護工作進行勾選記錄。
  • 《雲南省護林員管理辦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
    護林員隊伍是森林、草原、溼地等自然資源和自然保護地保護的重要力量在林草火災防護、病蟲害防治資源監管巡防以及其他林草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雲南省護林員主要以天然林保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生態護林員政策聘用的24.23萬人為主體管護天然林和公益林面積2.54億畝其他還有草原護草員、溼地護溼員和其他林業項目聘用的護林員
  • 四川儀隴—馬家梁上的護林員
    在一座座大山深處,在一片片茂密林區,有一群人常年與大山為伍,與森林為伴,用腳步丈量山嶺,默默地守護著山林的安全,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護林員,柳埡鎮葛根埡村的柯青發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柳埡鎮葛根埡村護林員 柯青發:把那個雜草兩邊的來把它弄一下,我好進山去。我走上山走一趟,要兩三個、三四個小時,大約都要三個多小時才走得完這一圈圈。柯青發所負責的這片山叫馬家梁,也是生她養她的地方。她告訴我們,她的工作主要就是消除火災隱患,尤其是現在正處在森林防火的高風險期,她每天都會按時到崗到位,嚴防森林火災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