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沙漠中崛起的繁華之城康巴什:曾被蔑稱「鬼城」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曾被蔑稱「鬼城」,康巴什如今咋樣了

  康巴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這個15年前才開始建設的城市,曾經因為房產大量閒置、街道空無一人,被國外媒體稱為「鬼城」。

  如今來到康巴什,寬闊的街道上車水馬龍,市民們在綠草如茵的廣場上休閒嬉戲,烏蘭木倫河的燈光秀引得遊人歡呼連連,賽車場內傳來轟鳴的馬達聲,清潔的加工車間內只有機械手臂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鬼城」康巴什已經消失,一座現代化新城正在內蒙古草原冉冉興起。

  大不一樣的康巴什

  對許多生活在康巴什的外國人來說,這裡和他們想像中的「大不一樣」。

  35歲的英國人艾倫·帕特森雖然已在康巴什生活了8年,但漫步在人來人往的街頭時,仍然有不少新鮮感。

  夏秋之交,紅寶石海棠依然在路邊盛開,滿頭蒼翠的槐樹參差排列。內蒙古鄂爾多斯的康巴什是一座崛起於沙漠邊緣的新城,依靠完善的節水系統,灌溉出1500多萬平方米的綠地。

  在帕特森2005年初次來鄂爾多斯之前,當地政府剛決定在一大片荒地上建設一個新區——康巴什。但隨後,康巴什因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樓盤和一條條空曠的寬闊馬路,開始被一些西方媒體貼上「鬼城」的標籤,以影射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存在著狂熱風險和泡沫危機。

  「這裡只用10年時間就建成了一座繁華的新城,而很多發達國家10年連一條郊區馬路也沒修完。」帕特森說。帕特森與在英國留學的一位鄂爾多斯姑娘結婚生子,每年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康巴什。

  2015年,帕特森在康巴什創辦了一所英語學校,成為這裡第一所有資質聘用外國專家的民辦英語學校。2018年他成為鄂爾多斯市第一位拿到「綠卡」的外國人。

  2017年來此工作的南非馴馬師迪翁·維瑟也已經愛上了康巴什。他曾經在西方媒體上看到的是「鬼城」的形象,豪華、空曠、無人居住……但是,一踏入康巴什城區,維瑟就被驚呆了。

  一群群20歲上下的年輕男女聚集在博物館和圖書館前的廣場上,他們的穿著與你在其他城市裡隨處可見的休閒風格別無二致:名牌跑鞋,連帽運動衫……

  「這裡與所謂的『鬼城』完全相反。」維瑟說。

  目前,康巴什城區常住人口達15萬,這裡已不再是豪華的寂寞之地。據康巴什區住房保障和房產交易管理中心提供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康巴什已建成住宅748萬平方米、32000套,在建和已建成的庫存未售出住宅僅有561套。

  沙漠中崛起的繁華之城

  康巴什從建設之初,就伴隨著各種傳聞和猜測,其中最常見的一個是為什麼決定建設康巴什?

  康巴什區副區長田生華說,這是因為隨著鄂爾多斯市工業經濟的快速崛起,當地亟需尋求新的發展空間,構築新的城市框架。

  在中國全面實施西部大開發、推動能源戰略重點西移的背景下,鄂爾多斯地區依託富集的資源,通過資源轉換戰略,推動了工業經濟快速崛起。

  然而,當時的鄂爾多斯城區規模不夠,配置資源、集聚生產要素的能力不足,城市化水平低,已不能滿足人口和產業集聚需要。

  2003年時,鄂爾多斯市政府駐地東勝城區的建成區面積27平方公裡,人口23萬,具有開發條件的土地不到40平方公裡,人均道路、綠地面積僅為17平方米和6平方米,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為緩解城市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鄂爾多斯市於2004年5月拉開了康巴什城市建設的帷幕。在一片只有兩個村莊、2500多名村民的荒地上,康巴什邁出了建設的步伐。

  2004年到2007年,康巴什先一次性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隨後按規劃實施建築項目。2009年起,隨著各類城市功能的完善,住宅區陸續投入使用,人口逐漸多了起來,

  2006年7月31日,鄂爾多斯市政府遷址入駐康巴什,2016年6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康巴什設立縣級行政區。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康巴什也不是。「鬼城」的傳說早已成為過去時,現在的康巴什人氣越來越旺。

  如今漫步在康巴什街頭,只見城市廣場設計成蒙古象棋的圖案,劇院形如蒙古族傳統的氈帽,圖書館像排成一疊的書籍,博物館則是一顆碩大的「黑卵石」。夜晚,烏蘭木倫河邊的雷射水幕噴泉將城市的夜空映襯得五彩斑斕。

  康巴什的城市設計頗具藝術感,造型獨特的建築、充滿民族風情的雕塑、碧波蕩漾的人工湖相映成趣。2012年,康巴什成為全國首個以城市景觀命名的4A級旅遊景區。

  探索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鄂爾多斯市曾經依靠煤炭、天然氣等資源大力發展工業,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匹黑馬。這類資源型城市的飛速發展,在中國一度十分常見。然而,新興的康巴什並沒有走靠資源發展的老路,而是在新型能源經濟和第三產業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也成為中國資源型城市發展轉型的一個縮影。

  2016年,國務院審議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部署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工作。在兩輪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康巴什所在的鄂爾多斯不再依賴資源採掘,全面升級產業結構,進行新舊動能轉換。

  67歲的荷蘭化工專家漢斯,與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實驗室,從事煤制油前沿技術的研究。公司位於鄂爾多斯的工廠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這裡高效的設計、美麗綠色的布局令人嘆為觀止。」

  中科合成油是高溫漿態床費託合成技術的原創者,突破了傳統的歐美催化劑過程技術體系。漢斯等中外專家的研究成果,將在鄂爾多斯的工廠內投入應用,實現中國對煤炭資源的新型利用。

  依託以城市景觀命名的4A級旅遊景區以及周邊的沙漠、草原、成吉思汗陵等景區,康巴什的旅遊服務業得到顯著發展。如今來康巴什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鄂爾多斯國際賽車場內引擎聲轟鳴不斷,濃縮展現出草原絲綢之路文化的康鎮內遊人川流不息,夜晚的烏蘭木倫河燈光噴泉秀被列為必打卡的「網紅景點」。

  「康巴什的現代城市建設,是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旅遊富民的效果正日益顯現。」康巴什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溫雲翔說。

  2018年,康巴什接待旅遊人數285.7萬,旅遊收入對GDP的貢獻率為16%,對就業的貢獻率達28%。目前,康巴什有賓館48家,房間總數3453間,旅遊季的入住率接近100%。

  教育、文化、娛樂、醫療等行業的發展,不斷提升康巴什的「民生溫度」,也為這裡帶來越來越多的人氣。

  近年來,康巴什引入和建設了各類學校30餘所,形成從學前到高等、從普通到職業的教育體系。博物館、圖書館、大劇院等7處大型文體場館和幾十個基層文化活動場所,豐富了市民的文體活動。

  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市直醫院也遷址康巴什,醫療機構達到27所,建成「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康巴什先後建成20處公園廣場,綠化率達到40%,每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00天以上。

  「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資源,是吸引外來人口落戶康巴什的主要原因。隨著一批公司、銀行總部陸續遷到康巴什,還會有更多人在此落戶。」康巴什區住房保障和房產交易管理中心主任高武功說。

  康巴什是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一個縮影。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於光軍說,人口和收入的增加,消化掉了康巴什的房地產存量,未來這裡還會有更強的發展後勁。

  「康巴什的發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的迴旋餘地和廣闊空間。發展速度較快的中國西部地區,不斷給個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和發展基礎,這個環境包括優質的硬體設施、公共服務,也包括相對較低的使用門檻,使更多人能享受到良好的設施與服務。」

  本報記者張麗娜、魏婧宇

相關焦點

  • 走進沙漠中崛起的繁華之城康巴什:曾被蔑稱「鬼城」
    曾被蔑稱「鬼城」,康巴什如今咋樣了  康巴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這個15年前才開始建設的城市,曾經因為房產大量閒置、街道空無一人,被國外媒體稱為「鬼城」。  大不一樣的康巴什  對許多生活在康巴什的外國人來說,這裡和他們想像中的「大不一樣」。  35歲的英國人艾倫·帕特森雖然已在康巴什生活了8年,但漫步在人來人往的街頭時,仍然有不少新鮮感。  夏秋之交,紅寶石海棠依然在路邊盛開,滿頭蒼翠的槐樹參差排列。
  • 曾被蔑稱「鬼城」,康巴什如今咋樣了
    ▲圖為康巴什的城市中軸線。任海鑫攝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張麗娜、魏婧宇)9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曾被蔑稱「鬼城」,康巴什如今咋樣了》的報導。康巴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這個15年前才開始建設的城市,曾經因為房產大量閒置、街道空無一人,被國外媒體稱為「鬼城」。
  • 鬼城「康巴什」的由來
    康巴什「鬼城」的由來2010年時候外國媒體記者來到了康巴什,寫了一篇報導,主要意思就是「康巴什內街道車輛少、街邊無行人、商場無人、晚上樓房基本全是黑的,沒有任何的光亮。」生態優美,環境宜居,是康巴什在新區建設過程中一直追求的城市品質。
  • 生活在「鬼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為什麼被稱為「鬼城」?
    康巴什區中軸線鄂爾多斯是個迅速崛起的城市,其發展速度遠高於同時期的其他城市,城市規劃自然要有超前意識,要一步到位,擠牙膏式的建設,必然阻礙城市未來的發展。為了緩解城市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鄂爾多斯市斥巨資於2004年5月拉開了康巴什城市建設的帷幕,2006年7月31日市政府遷址入駐,2016年6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縣級行政區。康巴什是一座崛起於沙漠邊緣的新城,依靠完善的節水系統,灌溉出1500多萬平方米的綠地。
  • 斥資60億在沙漠建造城市,往日鬼城如今一片繁華
    一說「鬼城」大家可能知道是鄂爾多斯,今天要說的就是座落在鄂爾多斯市中南部的新城區——康巴什,一座政府斥資60億,沙漠變綠洲的奇蹟式工程。早在2004年的時候,這裡還是被沙漠包圍包圍,地處偏遠、環境惡劣的貧窮地方。當時,僅有兩個小村莊,常住人口不到1400人。
  • 鄂爾多斯,走進鬼城康巴什
    享受山西景點免門票的優惠,多年後又一次領略了北魏石窟造像之美。整修後的石窟內部設置了燈光,能夠清晰地欣賞洞窟之美。實際上,相比較於龍門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的內部石刻的繁複精美和佛造像的如意安詳,給我留下了更深刻和清晰的印象。雲岡的佛像,大大小小,幾乎每一尊都是笑臉。在我心目中,北魏的造像最美,在人與神之間的尺度拿捏得最好。
  • 一夜「鬼城」康巴什,鄂爾多斯大草原上的傳說和魔幻
    從昨天開始,《國際在線》、《環球網》、《經濟日報》、《光明網》、《中國青年網》、《中國吉林網》等眾多知名媒體,突然間陸續發布或轉載了,「告訴你一個你不知道的鄂爾多斯——「鬼城」早已是小康城」。令我驚詫之餘,一氣快速讀了三遍——這篇顛覆我想像力的眾媒體報導。
  • 我與康巴什
    第二年裝修好了房子併入住,當時居住的人不是很多,有些樓房沒人住,外界傳說的「鬼城」油然而生,加上當時投資環境,康巴什這座新城的發展受到影響,儘管如此,新城每天都以乾淨、整潔的姿態迎接新的太陽升起。幾年後,新城終於打破消沉的陰影,新城上空重現光彩,千亭山上和烏蘭木倫湖畔披上了厚厚的綠裝,寧靜的校園傳出琅琅書聲,公園裡綠意盎然,曲徑通幽,八方遊客絡繹不絕,從此這座從沙漠邊緣崛起的新城以她嶄新的姿態,邁開矯健的步伐從祖國北疆走向世界。現在新城大街上車水馬龍,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創業者匯聚在這裡,守望相助,團結奮進。
  • 「鬼城」鄂爾多斯現狀如何?夜晚才能見到人,白天空蕩蕩
    提起鄂爾多斯,人們最先想起的不是這裡盛產羊絨,而是容易讓人想起來「鬼城」這個代名詞,鄂爾多斯也因此聞名國內外。也許你會好奇了,為什麼好好的一個城市,有「鬼城」這個稱呼,那就接著看下去吧。這麼繁華的地方,為什麼叫鬼城呢?「鬼城」這個詞最早來自於美國時代周刊的一篇報導——《中國鄂爾多斯:一座現代鬼城》,這篇報導一下子就讓鄂爾多斯出名了,於是鄂爾多斯成為了經濟泡沫和大擴建的代表。比如圖中的圖書館,人還沒搬進去,就先建立了博物館。
  • 爭議聲中巨變的高原之城——走進鄂爾多斯 印象篇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9月23日電(記者殷耀 張雲龍)這是一座創造財富神話的「世界名城」——短短十多年一躍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這也是一座網絡時代備受「炒作」的城市——網絡上被冠以「鬼城」、「債城」等稱號,但當地居民很反感這種炒作,他們認為他們居住的城市「真優美」。
  • 一座的「沙漠」城市,人均GDP超香港,卻沒人願意在這裡住上一晚
    中國是沙漠最多的國家,因為現在城市化的崛起,很多綠色已經從我們眼前消失了。於是沙塵暴的來襲,也讓周圍的人苦不堪言。既然沙漠能佔領城市,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沙漠裡建造城市呢?就有這麼一座城市就是在沙漠中,這附近的人們GDP也超過了香港,但是卻沒人願意在這座城市住上一晚。
  • 它曾是中國排名第一的最富裕城市,現在卻常讓人想到「鬼城」!
    2010年前後,是鄂爾多斯城最為鼎盛的時期,這裡曾被譽為中國最富裕的城市。有傳說,在那時,中國內地90%的路虎都被鄂爾多斯人買走,當地一位鐘點工阿姨開的都是豐田越野車。幾年過去了,近年的鄂爾多斯,人們卻常把它與「鬼城」聯繫到一起。鄂爾多斯市,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的一個地級市,距今14萬到7萬年前,「河套人」在此創造了著名的古代「鄂爾多斯」文化,史稱「河套人文化」。
  • 我國一座「沙漠之城」,人均GDP超香港,但沒人願意在這裡過夜!
    也許旅行的意義並不在於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風景,也不在於你是否到達了預期的目的地,而是在於你旅行中的那種心境的變化和豐富的經歷。我想旅行對我們永恆的誘惑就是:不能停留,沒有終點。中國是沙漠最多的國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許多綠色植物已經從我們眼前消失了。於是,一場沙塵暴,就會讓無數人苦不堪言。當沙漠可以佔領城市時,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沙漠中建一座城市呢?
  • 一個「逆襲」的城市,最初被外國人笑稱「鬼城」,如今一片繁華
    誰能想到這個曾經被外國人稱為「鬼城」的地方,竟能「脫穎而出」。鄂爾多斯市是位於內蒙古的西南部,面積為8萬多平方公裡,居住人口約為200萬人,是一個典型的地廣人稀地區。早在之前,外國人曾說過,這片地區並沒有任何的發展前景,殊不知他們只看到了鄂爾多斯的表面。這個城市現在已經成為了羊絨,煤炭,冶金等共同發展的經營格局。
  • 爭議聲中巨變的高原之城——走進鄂爾多斯 印象篇[2013-09-23]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9月23日電(記者殷耀 張雲龍)這是一座創造財富神話的「世界名城」——短短十多年一躍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這也是一座網絡時代備受「炒作」的城市——網絡上被冠以「鬼城」、「債城」等稱號,但當地居民很反感這種炒作,他們認為他們居住的城市「真優美」。
  • 世界上最壯觀的古城遺址,曾被稱「鬼城」,卻被譽為「天空之城」
    三個世界上最壯觀的古城遺址,其中最著名的甚至被稱為」鬼城「,但是卻享受著「天空之城」的讚譽。它們是哪些古城遺蹟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這個古老的小村莊位於陡峭山谷中一座巨大的石灰巖上,很像天空之城裡面的場景,靈動、夢幻,古城不大,不用半個小時就能走完,歷史上,古城曾經發生了持續數百年的瘟疫,導致很長時間以來沒有居民在裡在古城裡居住,被稱為」鬼城「。
  • 我與康巴什
    第二年裝修好了房子併入住,當時居住的人不是很多,有些樓房沒人住,外界傳說的「鬼城」油然而生,加上當時投資環境,康巴什這座新城的發展受到影響,儘管如此,新城每天都以乾淨、整潔的姿態迎接新的太陽升起。幾年後,新城終於打破消沉的陰影,新城上空重現光彩,千亭山上和烏蘭木倫湖畔披上了厚厚的綠裝,寧靜的校園傳出琅琅書聲,公園裡綠意盎然,曲徑通幽,八方遊客絡繹不絕,從此這座從沙漠邊緣崛起的新城以她嶄新的姿態,邁開矯健的步伐從祖國北疆走向世界。現在新城大街上車水馬龍,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創業者匯聚在這裡,守望相助,團結奮進。
  • 康巴什,宜居之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康巴什,宜居之城!靚麗是最直觀的印象「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白雲、藍天、樓宇、華燈凝結成一首流動的詩芳草、綠葉、清流、鮮花相映成一幅優美的畫這是生態之城的獨特魅力這是一個時刻能體會到溫潤的城市。
  • 鬼城鄂爾多斯如今怎樣了?原來當年是美國人搞的鬼
    那麼,這種繁華是怎樣出現的呢?很簡單,把最好的資源向新區傾斜。教育投入佔康巴什一年財政支出的60%以上,我們以學校簡單來看一下: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簡稱為「盟一中」,創建於1939年,是當地最好的中學,曾被清華大學確定為「新百年領軍計劃」優質生源基地。
  • 康巴什,宜居之城!
    >相映成一幅優美的畫這是生態之城的獨特魅力行走在康巴什,宜居是最深切的感受。天朗氣清、生活舒適,人與城、自然與歷史、傳統與現代和諧交融。無論是盈滿生活氣的康鎮,還是四溢文藝範的樂康吧,總能讓人感受撲面而來的溫暖。這是幸福之城的嶄新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