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國56個民族:「音樂民族」「詩歌民族」蒙古族

2021-01-11 古今獵奇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遊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儘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誌。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而且音樂、舞蹈也在藝術上居於相對顯赫的地位。

《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族的三大歷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的三大史詩之一。

額爾古納河

蒙古族的特點:

1、服飾

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鬱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蒙古族服飾

2、信仰

薩滿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薩滿教崇拜多種自然神靈和祖先神靈。成吉思汗信奉薩滿教,崇拜騰格里汗「長生天帝」。直到元時期,薩滿教都在蒙古社會佔統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貴族和民間中仍有重要影響。皇室祭祖、祭太廟、皇帝駕幸上都時,都由薩滿主持祭祀。成吉思汗和他的繼承者對各種宗教採取了兼容並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薩滿教等。蒙哥汗時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薩滿教外,也奉養伊斯蘭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侶,並親自參加各種宗教儀式。元朝時也採取同樣的政策。元朝時期伊斯蘭教徒的建寺活動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視和保護。國師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頂。佛教取代了薩滿教在宮廷裡的地位。但佛教的影響僅限於蒙古上層統治階級,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薩滿教。

3、民族圖騰

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有狼、鹿、熊、犛牛、鷹、天鵝、樹木等等。《蒙古秘史》開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馬蘭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狼和鹿。

此外,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蒙古民族也崇拜龍,還有的部族有樹木圖騰崇拜、犛牛圖騰崇拜等等。各種圖騰神話反映了蒙古民族特點及與北方各民族、特別是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神話的許多共通之處,體現出他們之間相互交融的密切聯繫。

蒙古族圖騰

4、語言文字

蒙古人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科爾沁四種方言。

傳統蒙文要追溯到公元1204年,回鶻人掌印官塔塔統阿被蒙古人抓獲後,成吉思汗非常嘉許他忠於國家的行為並綬之同等官爵,由此蒙文誕生於回鶻文字。開始是橫寫,後來變成了豎寫。對此蒙古人的解釋是,需要在馬脖子上書寫的時候,豎行更加方便。

1979年中國正式確定了蒙古語基礎方言和標準音。1980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轉發了「八省區蒙古語文工作協作小組」《關於確立蒙古語基礎方言、標準音和試行蒙古語音標的請示報告》,決定以察哈爾土語為標準音。1977年八省區第二次蒙古語文專業會議上通過了「關於蒙古語文標點符號的規定」。1991年自治區民語委下發了「關於試行蒙古語文縮寫和略寫法的通知」。1996年規範了「蒙古文字母順序」。1997年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文正字法委員會」,並召開第一次會議,將3000多條不規範的基本詞條規範為1500餘條,並統一了其派生詞的書寫形式。

蒙文

5、建築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種呈圓形尖頂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柵撐杆、包門、頂圈、襯氈、套氈及皮繩,鬃繩等部件構成。

蒙古包在《史記》、《漢書》等漢語典籍中,被稱作「氈帳」或「穹廬」。在蒙文典籍裡被稱為「斡魯格臺格兒」,意為無窗的房子,現代蒙古語則稱「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為圓形或蒙古人房子。「包」字,出自滿語。滿語稱蒙古人住的這種房子為「蒙古博」,「博」意是「家」的意思,「博」與「包」音近,因此,蒙古包則作為一種譯音流傳下來。

蒙古包

6、藝術

蒙古族是一個酷愛音樂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蒙古人自古以來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藝術天才創造了豐富而寶貴的音樂財富。蒙古民歌具有民族聲樂的獨有風格,蒙古族音樂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風格,又有各個地區的獨特風格。

蒙古族的舞蹈節奏歡快,動作剛勁有力,以抖肩、揉臂、馬步最具特色。經典的蒙古族傳統舞蹈大致有「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傳統樂器主要有馬頭琴、「雅託噶」(「蒙古箏」)、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戰鼓等。

盅碗舞

7、習俗

婚制: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姻制度。搶婚是奴隸制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紀以前,蒙古族社會多半為搶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把阿禿兒與訶額侖夫人的成親,就是搶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紀以後,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即普遍實行聘婚制。但仍有搶婚制的殘餘。在部落間的戰爭中,搶婚或掠奪婚仍屢見不鮮。

婚禮: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儘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的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杯,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分別時,母女擁抱,痛哭,表示戀戀不捨。

拜火:蒙古族婚禮中的一個重要儀式。各地蒙古族儘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禮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內容。新娘娶到新郎家後,首先要舉行拜火儀式,新郎新娘從兩堆旺火之間雙雙穿過,接受火的洗禮,使他們的愛情更加純潔,堅貞不渝,生活美滿幸福,白頭偕老。杜爾伯特蒙古族的拜火儀式別具一格。當新娘進入婆家後,院子裡壘著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齊往火裡祭灑奶酒,並跪拜叩頭。旁側站著司儀誦念《火的讚詞》:聖主成吉思汗發現的火石,訶額侖母夫人保存下來的火種,用潔白的哈達、奶酒祭祀,民族之火從古到今。請新郎新娘祈禱吧!神火是你們婚配的見證;請新郎新娘叩頭吧!佛光為你們傳宗接代。

蒙古族婚禮

8、節日

白節:白節又稱「白月」、查幹薩日,是蒙古族的「春節」。白節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古代蒙古人把農曆春節叫希恩吉爾,即新年。自古以來,蒙古族以白色為純潔、吉祥之色,他們最崇尚的是白色,故稱春節為白節。與國內其它民族一樣,生活在中國境內的蒙古族也十分注重過春節。但由於生產生活條件和客觀環境的不同,蒙古族過春節,草原遊牧文化特色十分濃厚。

成吉思汗紀念節:按照蒙古族習俗,農曆三月十七日是紀念成吉思汗顯示卓越的軍事才華,建立赫赫戰功的日子。成吉思汗遺物蘇魯錠」(長矛)的祭奠儀式就在這天舉行。成吉思汗紀念節也叫祭祖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日舉行,是紀念蒙古族祖先成吉思汗的節日。

那達慕:「那達慕」是蒙古語,亦稱「那雅爾」,「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敖包節:敖包節是蒙古族的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節日,每年七八月份,蒙古人常常歡聚一起,歡度此節日。喀納斯湖畔的敖包節圖瓦人,雖然是蒙古族的一個分支,但慶祝節日與蒙古族有所不同,當山花爛漫、青草覆蓋時,圖瓦人以家為單位,自備釀造的奶酒和烤肉聚集在一起,舉行賽馬、摔跤、射箭等體育活動之後,全村男女各分一堆,圍坐在一起,享用奶酒、烤肉等食品,歡度節日。

那達慕大會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我國56個民族中有俄羅斯族,也有蒙古族,為何沒日本的大和民族
    我國56個民族中有俄羅斯族,也有蒙古族,為何沒日本的大和民族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攜手共同繁榮。在我國56個民族之中,有一些是外邦民族的人,經過時間的同化,最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特色,其中就有俄羅斯族以及蒙古族。
  • 中國有56個民族,俄羅斯族蒙古族朝鮮族都有,為何沒有大和民族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隻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想必很多人對此也是非常熟悉,一曲《愛我中華》,將中華民族的情感融入在一起。對於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其中那56個小分支,想必很多自打記事起,便熟記於心。
  • 56個民族有哪些 56個民族名稱
    有一首歌裡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實際上是在唱我國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其中,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那麼,56個民族除了漢族還有哪些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我們中國從古至今就有56個民族,漢族使用漢語,其他少數民族除回族外,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下面來看一下56個民族有哪些。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撤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塔吉克族,俄羅斯族,烏孜別克族,基諾族,珞巴族,門巴族,赫哲族
  • 56個民族,56道菜
    中國幅員遼闊,56個民族地域分布、文化傳統各異,飲食更是獨具特色。蒙古族的烤全羊、藏族的酥油茶、滿族的薩其瑪、朝鮮族的泡菜,這些極具民族特色的美食都嘗過嗎?不過癮的話,再來點基諾族的芭蕉肉、黎族的竹筒飯、東鄉族的棧羊肉。
  • 蒙古族--民族服務
    胡都木蒙古文共有31個字母,其中元音7個、輔音24個,輔音字母中的最後7個字母是專門用來拼寫外來借詞的。  胡都木蒙古文從左至右豎寫,沒有大寫小寫之分,是拼音文字。青海蒙古族作家文學,即現代文學是在蒙古族人民覺醒和奮鬥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蒙古族人民得到翻身解放,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大批青少年進入各類學校讀書受教育,培養了各類專業人才,有了蒙古族的文學家、藝術家,他們滿腔熱情的投入到蒙古族的民眾中,以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為背景,寫出了大量的小說、散文、詩歌,創作了一些歌曲、戲劇,整理了許多民族文學作品,先後出版的創作作品有:小說散文、詩歌集《
  •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立功了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起到關鍵作用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國內也擁有這56個民族,這些民族中各有各的特色,譬如俄羅斯族,蒙古族等,為什麼眾多民族中沒有日本族呢?前幾天小編發了一篇關於日本民族的文章,引起了網友的議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日本的起源來源於中國的秦朝時期,到了二戰時期大約有10萬日本人來到了中國的東北,他們採用了分村分鄉的移民模式,後來二戰後在東北又逐漸增加到了32萬人,那麼日本戰敗後,這些日本人都跑哪裡去了呢?即便這麼多人,為何我國就沒有日本大和族呢?
  • 中國不只56個民族?答案在這裡
    最近,網上流傳很多帖子,說是中國除了已確認的56個民族外,還有很多民族,被稱為「未識別民族」。其實,這些所謂的「未識別民族」,現已是中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比如革家人歸為苗族,猶太人歸為回族,艾努人歸為維吾爾族等,網傳消息不實。
  • 漢族餃子維族肉串 56個民族的代表性特色美食
    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56個民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飲食習俗。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想要了解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飲食文化是門大學問,不如先跟肚肚一起,來場視覺旅行,56個民族,56道菜。其中許多,你可能都沒聽過。
  • 大和民族,為什麼沒有在56個民族之中?最後一點不說你可能想不到
    大和民族,為什麼沒有在56個民族之中?最後一點不說你可能想不到文/燕華的小說時間 圖/網絡俄羅斯族與蒙古族能在我們五十六個民族之內,主要是一:中國與俄羅斯土壤有接壤,通過戰爭,通婚,遷徙定居,以及經貿往來等原因,組成了56個民族中的一員。
  • 56個民族,56個姑娘,個個美若天仙!中國56個民族資料搜集整理
    「56個民族,56朵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國,各個民族都有自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下面給大家搜集整理了一些關於56個民族的資料,看到圖片,不得不感嘆,原來中國美女那麼多,再也不用羨慕外國的美女了,還是自己家的姑娘耐看!滿族1、滿族滿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以遼寧省為最多。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茶—高山族酸柑茶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國臺灣省,也有少數散居在大陸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大體可分為秦淮、曹、排灣三種語群。沒有本民族文字。散居於大陸的高山族通用漢語文。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勞動、戀愛、婚宴、節慶、祭祀等,都有歌舞抒情寄意。因為高山族支系較多,所以表現在音樂歌舞上的風格也是豐富多彩的。高山族的舞蹈具有集體性的特點,凡重大活動,都集體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高山族常見的樂器有口弦琴、弓琴(方琴)、笛子、葉琴(樹葉)、杵樂、臀板、竹鼓(鼓砍)、腰鈴、腳鈴、口弦琴和鼻簫,常用於青年男女戀愛中呼喚情人和傳達愛情。
  • 去56個民族串串門,為了一個心願,退休夫婦遍訪中國少數民族
    狂熱的旅行愛好者,已走遍中國著名的景點,2017年與妻子自發開始「去56個民族串串門」,目前已到訪50個民族家庭。於是我想到以遍遊56個民族的形式,到散布在祖國各地的少數民族村寨去探訪別樣的風土人情,去尋覓祖國那些雖不是景區但也依然風光旖旎的山山水水。
  • 「筒裙」中國56個民族,但寮國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是筒裙
    民族服飾是指各民族本身文化中獨有特色的服飾也可以稱為地方服飾或民俗服飾。在節慶、宗教儀式、國家典禮和其他正式的場合中以民族服飾打扮出現,通常在服飾上的一些裝飾品中可以推斷出穿戴者的婚姻狀態、社會或宗教地位等在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服飾都不同。
  • 認識中國56個民族:「供奉厄莎的民族」拉祜族
    拉祜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拉祜族分布在中國、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國家,中國境內的拉祜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瀾滄江西岸,北起臨滄、耿馬,南至瀾滄、孟連等縣,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拉祜族總人口數為485966人。作為跨界民族,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國家也有16萬多拉祜人居住。
  • 中國56個民族之外的未識別民族有哪些?
    「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大家耳熟能詳。然而實際上還有數個群體,不為大眾知道。他們就是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定的未識別民族。1、為什麼叫做未識別民族?是祖國不認他們麼?不是!
  • 中國只有56個民族?這個民族人數高達67萬,卻未被承認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大家都覺得中國只有56個民族,畢竟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56個民族56支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但是其實中國的民族不僅僅只有56個,1979年的時候,中國確認了最後一個民族,之後就一直都是中國56個民族的說法。
  • 中國56個民族之外的「待定民族」,人口有67萬,只能從衣服辨別出
    說起來中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國家,其中漢族人口佔了95以上,而其他五十五個民族的人口數量很少,不過類似於蒙古族、藏族、苗族等族人口的數量只是相對於漢族來說很少,但實際上他們的人口數量早已經逼近千萬,算起來也是個不小的數目。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景頗族服飾!
    景頗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5個支系語言分屬景頗語支和緬語支,文字有景頗文和載瓦文兩種,均為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 一直以為中國是56個民族!其實還有這個民族不在其中
    從小我們就知道中國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雖然文化傳統 服飾和語言都不盡相同,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今天我們就要來顛覆大家的常識,其實中國不止有56個民族。有這樣一個民族,人口將近70萬,卻不在中國這56個民族之中。這第57個民族的名字就叫做穿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