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翠友都聽說過,緬甸有一座翡翠佛塔,耗資80億才建成,使用了近1500噸翡翠。
它位於緬甸曼德勒阿馬拉布拉,建成不久便無數人前來朝拜。
裡面有一尊尊完全由翡翠雕刻的佛像
翡翠雕刻的佛缽
誰見了都會倍感驚奇。
並且,裡面不僅只是質量一般的磚頭料,也有不少翡翠,品質奇高。
比如這塊木那帝王綠,高冰種,當年在公盤上被人以36萬8千9百歐元買下,然後直接捐來砌牆。
這樣的佛塔,真可謂價值連城、隨處寶藏,也不知過個幾十年後,會不會遭遇和中緬邊境翡翠橋一樣的命運?
被扣得差不多的翡翠橋
不過,想來應該不會,畢竟佛塔是莊嚴之物,平常也有負責其安全的僧人,況且來拜佛的人,大多還是比較虔誠的。
據說,這座翡翠佛塔,還是華裔主持修建的。
在佛塔的一面外牆上,甚至刻有國民黨黨徽,據說主持修建的華裔,是當年遠徵軍後代,刻黨徽,算是對先輩的紀念。
另外,緬甸還有不少華人華僑,許多都從事翡翠生意,他們常會把一些品質不錯的翡翠,捐給佛寺,用來修佛塔。
而這樣做的原因,一是因為虔誠,緬甸是佛教之國,在這裡的中國人,不少也信佛,他們虔誠拜佛,施捨助人,有需要時,他們便會出資捐建佛塔。
另一個,他們在緬甸做生意,免不了要和當地人打好交道,這樣生意才能興隆,而在緬甸和當地人打交道最好的方式,便是和他們有一樣的信仰,從事一樣的信仰活動。
捐建佛塔,就是這些信仰活動之一,據統計,緬甸有數以萬計大小佛塔,甚至可以一座小城(蒲甘古城),便擁有2000多座佛塔(蒲甘古城據說鼎盛時有佛塔4百餘萬座,被稱為「四百萬寶塔之城」)。
蒲甘古城
緬甸很多人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捐錢修佛塔,他們一生捨不得吃穿,臨死時把全部積蓄捐獻出來,修一座佛塔才算了卻心願。
另外,平常募募捐,施捨施捨別人,幾乎成了緬甸人的一種習慣,許多緬甸人家的門口,夏天時都會放上一碗清水,以供路人飲用,平常時在房外掛一兩把稻穗,供鳥兒食用……
放在家門口的水罐和喝水瓢
去年末,緬甸新聞報導了一位克欽邦翡翠商人,他把自己被人出價到上億的2塊翡翠原石,捐給了當地政府。
許多人覺得不理解,但對緬甸人來說,這也許只是日常之善。
當然,也不是說緬甸就是天上人間,不然緬甸華人也無需通過捐建佛塔來融入當地人生活,甚至在緬甸一些地方,戰亂至今未停歇。
不過,總的來說,緬甸能出一座翡翠佛塔,的確使人震驚,雖然不少美麗的翡翠,只能就此成為佛塔磚石,但,誰又能說清,這不是一種對美的保護?
圖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