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放水」負面效應漸顯,要防止短期投機資金大量流入中國

2020-12-06 盛松成

(本文為接受《時代財經》採訪實錄)

文/餘思毅

美債沽空潮或許正在到來。

11月18日,美國財政部發布最新的國際資本流動數據顯示,9月份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連續第二個月下滑,創下過去3個月以來最低值7.071萬億美元。據統計,全球央行已經在過去的26個月內出現22個月對美債的淨拋售,總額達1.1萬億美元,約為美國國債總規模的5.4%。

我國及日本、愛爾蘭、盧森堡、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六國拋售了超過343億美元(約合2248億元人民幣)的美債。9月我國持有的美債較8月份減少63億美元,為1.062萬億美元,是2017年2月以來的最低值。這意味著我國央行連續4個月拋售美債,累計拋售額約220億美元。

海外央行或投資者持續調低美債持倉量的原因是什麼?近期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的力度也較5-6月份明顯減弱,是否引發市場擔心巨額美國國債「無人接盤」導致國債價格大跌?我國如何應對拜登上臺後,美國可能釋放更多的流動性?11月19日,時代財經專訪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盛松成。

在盛松成看來,近期美國國債被眾多投資機構或海外央行拋售的主要原因是美債的利率特別低。此外,美國「大放水」引起美元指數下跌,各國央行預期美元會繼續貶值,因此拋售美債。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求是》撰文批評美國前所未有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在消耗著美元的信用,也對新興經濟體造成輸入性通脹、外幣資產縮水、匯率和資本市場震蕩等多重影響。

盛松成指出,我國對資本流動長期以來堅持「寬進嚴出」,現在應該有所調整,實行雙向開放,以應對資本流入壓力,防止人民幣過快升值。「資本帳戶雙向開放與防範短期資本流動風險並不矛盾,必要時仍可實行適當的資本流動管制。」

以下為採訪實錄:

【收益率太低是全球央行拋售美債的主要原因】

時代財經:海外央行或投資者持續調低美債持倉量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盛松成:我認為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任何個人或機構投資者都會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即資產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美國國債今年被拋售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債的利率特別低。

9月份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徘徊在0.67%-0.7%之間,最近有所上升,在0.9%上下。相比之下,我國十年期國債利率已突破3.3%。由此可見,兩國國債利率相差懸殊。

美國發行國債是維持美國政府運轉的重要手段,因此美國會採取多種措施保障其安全性和流動性。今年10月份,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總額已達2840.7億美元,債務總規模則突破27萬億美元,遠遠超過去年美國GDP總量21.43萬億美元。

目前看,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問題不大,而正是因為美國國債利率很低,美國能持續地「借新還舊」,通俗來說就是「千年不賴,萬年不還」。

此外,各國拋售美債也與美國「大放水」引發美元指數下跌、美元貶值有關。因為各國央行預期美元會繼續貶值,於是拋美債,轉為持有以歐元、人民幣等計價的資產。現在外國人持有美國國債佔美國國債總額的26%左右,而2011年還在30%以上。

時代財經:怎麼判斷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尚算較好呢?

盛松成:今年國內有聲音「警惕美國會賴了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警惕美國鎖定我國所持美債不讓流通」。事實上不必擔心,因為美國維護美債信用度與安全性對美國來說事關重大。

美國國債發行規模不斷擴大,增速也不斷提高。如果美債信用度降低,大家都不去買了,新的美債就無法發行,美國這臺國家機器就無法運作下去。

今年3月底,美聯儲宣布建立了一項新的臨時性政策工具,為外國央行和國際貨幣當局提供回購便利(FIMA Repo Facility)。各國央行和國際貨幣當局可以用美國國債作為抵押品,向美聯儲借取美元。FIMA回購便利工具顯然為美國國債提供了支撐,使美國國債除了美國財政部外,還得到了美聯儲的背書,其信用度進一步提高,同時也彰顯了美國國債的流動性這一最大賣點。

事實上,設立FIMA回購便利的目的是增加美元流動性的供應渠道,使得各國央行在面臨美元流動性缺口時,不必拋售美國國債,而可以通過FIMA回購便利解決美元需求缺口。

時代財經:近期美聯儲QE購買美國國債的力度也較5-6月份明顯減弱,是否引發市場擔心巨額美國國債「無人接盤」而導致其價格大跌? 

盛松成:最近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的力度確實是有所下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國債的價格。

美聯儲通過購買美國國債擴大其資產負債表,實際上是擴大了基礎貨幣的供應量。「放水」規模從美國疫情開始時釋放約37,000億美元,現在已經釋放7萬多億美元了。疫情初期,美聯儲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核心在於提供信貸可得性,防止短期衝擊演變為長期衰退。

目前看,「放水」使得美國的貨幣供應量增加,流動性增加了,但這不可能永無止息,「放水」不能無限制。美聯儲可能根據經濟形勢予以動態調整,最近大概半個多月到一個月,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的速度減緩,也基本沒有擴表。

所以,並不能單純理解為市場擔心巨額美國國債「無人接盤」而引發債券價格下跌,還由於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有所降低,美債供需關係發生變化,供過於求使得美國國債的價格不如之前那麼高了。

【我國應適度提高美元熱錢進入門檻】

時代財經:拜登上臺後,預估美國計劃還要釋放多少流動性呢?會超過川普時期的2萬億美元法案嗎?

盛松成:拜登上臺繼續釋放流動性是毫無疑問的,他的任務就是重振經濟,同時抓防控疫情。目前美聯儲還遠沒有到收緊貨幣政策的時候,美國10月CPI為1.2%,尚未達到2%的目標區間。

至於美聯儲繼續「放水」的規模很難預測。有人預測,總體「放水」規模可能達10萬億美元,而現在是7萬多億美元了,達到10萬億美元也不是不可能的。

時代財經:近日央行網站再次掛出郭樹清在《求是》雜誌的撰文《堅定不移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內文提到「有的國家實行無限量化寬鬆政策,財政貨幣雙管齊下,向市場釋放大量流動性,向個人和企業直接融資或提供擔保。短期看,這一做法有利於穩定經濟與金融,但是中長期效果則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下也沒有不散的筵席。在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當前美國這種前所未有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實際上也消耗著美元的信用,侵蝕著全球金融穩定的基礎,會產生難以想像的負面影響。新興經濟體可能面臨輸入性通脹、外幣資產縮水、匯率和資本市場震蕩等多重壓力。更嚴重的是,世界可能再次走到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怎麼解讀他的話呢?

盛松成:我非常認同郭樹清的判斷。對於美國「大放水」,美元流向全球,我有一個觀點——要防止短期資金大量流入我國。這是我在今年8月份就提出來的,在國內也是較早提出的。

如果美元是通過境外直接投資(ODI)我們是歡迎的,歡迎這些資金參與我國經濟建設。但現在問題是,不少美元是熱錢、是短期的投機資金。

美元大規模流入我國,可能影響我國的貨幣政策,帶來輸入性通貨膨脹,推高國內資產價格,包括房價泡沫等等。這就是美國「放水」的溢出效應,全球很多國家不得不被動接受。

時代財經:有哪些因素導致我國面臨較大的資本流入壓力?

盛松成:首先是我國與美國息差較大。美國降息擴表,而我國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目前美國聯邦基礎利率目標區間是0~0.25%,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在短短半年時間從3.7萬億美元擴張到7萬億美元左右,距離10萬億美元已經不遠了。相比之下,我國央行資產負債表幾乎沒有變化。我國主要通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來擴大貨幣乘數,從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

二是我國經濟恢復較快。二季度GDP恢復正增長,達3.2%,三季度又達4.9%。目前經濟繼續向好,預計全年超過2%。2020年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達到3.13萬億美元,較去年10月末增加了228.2億美元。從有關數據可以明顯看出資本流入我國的趨向,不管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還是人民幣一籃子匯率,都表現美元走弱、人民幣較快升值的事實。

對此我們應予以重視,流入的資金並不是進來越多越好,把門檻降得非常低是不可取的。

時代財經:你對此有什麼建議呢?提高資金進入的門檻嗎?

盛松成:我國長期以來堅持投資的「寬進嚴出」,現在應該有所調整,實行金融雙向開放,包括資本項目雙向開放,以應對資本流入壓力,防止人民幣過快升值。資本帳戶雙向開放與防範短期資本流動風險並不矛盾,必要時仍可實行適當的資本流動管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從來沒有對任何一個國家的資本開放和資本管制提出過要求。不少國家宣布資本開放,但在必要的時候也實行過資本管制,不管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國家。

例如,針對資本流入短期激增的緊急情況,冰島曾在2016年對部分流入外資收取高達75%的無息準備金,儲蓄一年後降至40%。韓國在2011年開始對銀行非存款外匯負債收取「宏觀審慎稅」,時間越長,稅率越低。負債不到6個月,稅率高達1%。我國對短期資本流動可以研究借鑑韓國、冰島等國家的方法。

時代財經:還有什麼方法緩解人民幣過快升值?

盛松成:最近順利籤署的全球第一大自貿區RCEP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亞太的經濟地位,未來關稅大幅降低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不利影響,因此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容忍度在提高,總體上可以判斷資金未來仍將淨流入我國。

除了適當提高資金流入門檻,我們還要適當降低資金流出的門檻。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框架下,可以通過進一步開放資本帳戶,擴寬資本流出的通道,主要是在對外直接投資(ODI)領域探索資本自由流動的機制,即鼓勵國內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收購資源能源。無論是用美元還是人民幣進行對外直接投資,都能夠減少資金流入的壓力。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考慮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境內設立人民幣離岸市場。在本月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央正在研究制定《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將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要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機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支持浦東發展人民幣離岸交易、跨境貿易結算和海外融資服務」。我的理解是,既要減少人民幣過快升值的負面影響,也要持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可以讓出境後的人民幣在境內離岸市場沉澱或者回流。從制度上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投資人民幣金融產品,因為投資人民幣在岸市場仍有諸多限制,而投資離岸市場幾乎沒有限制(類似於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同時,這個離岸市場仍在我國境內,管控風險顯然比境外離岸市場更容易。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對在岸貨幣政策的衝擊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幣升值的壓力。

相關焦點

  • ...大放水」,美債連遭拋售,盛松成:要防止短期投機資金大量流入中國
    盛松成指出,中國對資本流動長期以來堅持「寬進嚴出」,現在應該有所調整,實行雙向開放,以應對資本流入壓力,防止人民幣過快升值。「資本帳戶雙向開放與防範短期資本流動風險並不矛盾,必要時仍可實行適當的資本流動管制。」
  • 盛松成:美國放水負面效應漸顯,我國應適度提高美元熱錢進入門檻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求是》撰文批評美國前所未有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在消耗著美元的信用,也對新興經濟體造成輸入性通脹、外幣資產縮水、匯率和資本市場震蕩等多重影響。 盛松成指出,我國對資本流動長期以來堅持「寬進嚴出」,現在應該有所調整,實行雙向開放,以應對資本流入壓力,防止人民幣過快升值。
  • 盛松成:美國「放水」負面效應漸顯,我國應適度提高美元熱錢進入門檻
    盛松成指出,我國對資本流動長期以來堅持「寬進嚴出」,現在應該有所調整,實行雙向開放,以應對資本流入壓力,防止人民幣過快升值。「資本帳戶雙向開放與防範短期資本流動風險並不矛盾,必要時仍可實行適當的資本流動管制。」
  • 王振峰:美國QE退場有益遏制投機 能刺破中國樓市泡沫?
    會後發布會上表明了立場,儘管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縮減了量化寬鬆(QE)政策,但仍然以「驚人的速度」持有大量資產。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還強調,低利率短期內不致改變,美縮減QE是逐步退出,完全退出可能要到2014年底。
  • 噁心頭暈等VR負面效應 只是一種短期效應
    目前,Oculus在網站列出了VR頭盔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比如噁心、頭暈,以及長時間使用影響手眼協調。不過,目前普遍認為這些都是短期效應,事實是否如此?針對這個問題,衛報採訪了幾位專家。Oculus Rift 的開發者指導中曾提到這個效應。這個效應看似是短暫的,但是 Banks 認為,人們也應該關注它的長久性。「從我了解的情況看,這是一種短期效應。當你摘下頭盔,你就能調整過來,」 他說,「但是,我覺得,如果我們不把它當回事,那就是不明智的了。」他認為,VR製造商列出負面效應,主要是為了保險起見。比如,有些廠商警告說,孕婦不能使用 VR 頭盔。
  • 中國股民為什麼會更熱衷於短期投機?
    投機與投資,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是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意義。對於中國股票市場,即使已有二十餘年的歷史,但是股市的整體波動率卻基本處於高居不下的狀態,而在實際操作中,中國股民卻更熱衷於短期投機,而並非抱著投資的心態來看待這個投資市場。事實上,對於中國股民的短期投機行為,不僅與股市的定位有著莫大的關係,而且也與市場的投資環境有著不少的影響。
  • 督促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流入股市違規資金被...
    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在此形勢下,銀保監會強調,當前特別要強化資金流向監管,規範跨市場資金往來和業務合作,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督促引導資金「脫虛向實」。
  • ...而儲蓄率在很大程度上又要歸因於政府資金大量流入家庭預算...
    2020-10-10 02:19:11來源:FX168 【美國銀行:預計大選後才會推出財政刺激措施】我行經濟學家認為,只有在大選之後美國才會出臺財政刺激措施;而如果沒有財政刺激措施,美國經濟復甦將充滿坎坷;過去幾個月的消費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高於正常水平的儲蓄率,而儲蓄率在很大程度上又要歸因於政府資金大量流入家庭預算;隨著刺激措施的退出以及儲蓄因為支出而減少,儲蓄率應該會繼續下降,未來幾個月,經濟將通過耗盡當前的財政刺激資金以及依賴私營部門的擴張來堅持下去
  • 摩根大通李晶:港股估值不高 外來資金繼續流入
    李晶指出,中國經濟出現令人欣喜的轉型,目前經濟由消費、服務業的增長帶動,2017年經濟增長在6.9%左右已基本沒有疑問。2018年摩根大通的預期則為6.7%,該行對全球股市均持樂觀態度,主要是全球與中國經濟都有可靠的復甦和增長,企業收入上升,中國經濟質量改善,槓桿比例下降,銀行業不良資產減少,而美國市場受到稅改利好推動,正面的效應也對亞洲市場有很好的溢出影響。
  • 美國9天放水7萬億,美國印出來的龐氏騙局戛然而止,中國人提前撤離
    Libor異常增長根據該協會本周公布的季節性調整指數顯示,總抵押貸款申請量下降了29.4% ,有約90%的現房銷量卻出現意外大幅下降,跌入近三年來最低谷,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買家對美國房地產的諮詢數據要比一年前下降
  • 嚴打股市投機 中國凍結美國對衝基金城堡投資帳戶
    據路透社上海8月3日報導,中國市場監管機構已向「惡意做空」宣戰。政府精心策劃了一場運動,以防止股市崩盤。該機構一直處於這場運動的最前線。自6月中旬以來,中國的主要股市指數已大幅下跌。受市場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健康狀況的新擔憂情緒拖累,上海和深圳股市3日再次出現下跌。報導稱,3日公布的一項私營機構調查結果顯示,今年7月中國工廠活動的萎縮幅度超出預期。
  • 場內資金流出明顯 本周主力資金淨流入流出排名
    從大智慧超贏資金流向顯示全周主力資金流出238.13億,場內資金流出明顯,短期無力發動上攻行情。    從板塊資金流向看,本周抗通脹、人民幣升值概念被主力資金建倉。本周僅三個板塊資金流入,為運輸物流、商業連鎖和造紙印刷。分別流入4.31億、2.40億、0.97億。
  • 全球大放水,黃金要大漲……
    不過這次帶頭的不是美國,而是日本。全球新一輪放水要來了12月8日早上日本政府就出爐了一個全新的經濟刺激方案。首相菅義偉宣布了他上任以來的第一份刺激方案,規模達到73.6萬億日元,折合7080億美元。這份刺激雖然規模比今年前兩份刺激要小,但對市場的提振作用還是有的,消息出來之後,日經指數就收窄了跌幅。
  • 美國肆無忌憚印鈔,收割全世界羊毛,萬億資金進入中國避險
    近段時間,受疫情的影響,美元匯率的波動很大,許多國家因此而遭受了損失,大量資產被無故蒸發。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許多國家便責任歸咎到了美國身上,認為是美國肆無忌憚的印鈔,收割全世界羊毛導致的。所以為了避免被美國繼續割韭菜,許多國家便將開始購入人民幣和歐元資產,進行避險。
  • 熱錢流入流出對一國的影響
    熱錢流入流出對一國的匯率影響有哪些?今天我們一起來弄懂熱錢與遊資的概念。熱錢就是短期資本也被稱為是遊資。熱錢其實是一張典型的投機行為,它所帶來的過熱投資,都違背了價值規律,最終所導致的就是經濟危機。熱錢流入與流出的含義是不同的,當然國際熱錢對匯率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接下來分開來介紹。熱錢流入什麼是熱錢流入?
  • 國債期貨暴跌逼央行放水 債市踩踏短期難消
    實際上,多家銀行在早盤中一度暫停給非銀機構拆藉資金。  或許正是國債期貨跌停倒逼央行放水,而央行周四加大公開市場投放力度,單日淨投放1450億元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不過,流動性緊張並非今天國債期貨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南華期貨分析師對媒體表示,跟去年股市的情況差不多。主要是去槓桿,機構都想著要賣出,出現踩踏現象。
  • 美財政僵局負面效應已經顯現——訪國際金融協會執行總裁洪川
    新華網華盛頓10月18日電(記者高攀 王宗凱)國際金融協會執行總裁洪川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雖然美國國會兩黨已達成短期協議,給予聯邦政府臨時撥款並調高美國公共債務上限,但此前美國財政僵局造成的負面溢出效應已經顯現,市場人士仍然擔心明年初美國將再度出現財政僵局
  • 熱錢流入流出對一國的影響
    熱錢是什麼意思對於熱錢的概念,很多人半懂不懂。熱錢就是短期資本也被稱為是遊資。熱錢其實是一張典型的投機行為,它所帶來的過熱投資,都違背了價值規律,最終所導致的就是經濟危機。熱錢流入與流出的含義是不同的,當然國際熱錢對匯率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接下來分開來介紹。熱錢流入什麼是熱錢流入?
  • ...聯合發文,外資這一資金匯出限制被取消,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再獲提升
    有業內人士提醒,國內利率比國外高2個百分點以上,同時,人民幣匯率又在升值的過程中,所以要高度關注短期資金對國內金融市場的衝擊,不能一放了之。很可能大量進入的資金恰恰是短期資金,甚至是投機的資金,而不是直接投資到我國的實體經濟當中。如果直接投資到我們的實體經濟當中,我們當然是歡迎的,但是如果是短期資金的流動,就容易造成金融市場波動、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上升。
  • 滬指失守3400點 北向資金逆市流入
    以每日額度餘額口徑,北上資金截至A股收盤淨流入逾38.9億元,連續淨流入,其中,滬股通淨流入19.4億,深股通淨流入19.4億。兩市個股跌多於漲,其中上漲個股572家,下跌個股3453家;漲停股總數為33家,自然(非一字板)漲停板數量為28家,數量減少;炸板15隻,漲停封板成功率為68%,成功率下降;跌停股總數13家,數量上升;盤面上大跌個股數量增加,盤面風險增加;目前短期的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