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光啟創辦的呷哺呷哺火鍋以經濟實惠和食材新鮮成為了中國火鍋巨頭,在前不久公布的半年報中,呷哺的總營收為21.29億,同比增長了35.1%,稅前淨利潤為為2.89億,同比增長16.9%。
在過去的6年呷哺的總營收都以百分之十以上的同比增長,截止到2018年6月,在全國有780家門店,是另外一個火鍋巨頭海底撈的3倍。
但在近日濰坊的市民馬先生懷孕的妻子說在呷哺火鍋裡發現了一隻5釐米的老鼠,這件事引起了有關部門和呷哺公司的高度重視,有關部門已經對該門店進行了調查稱沒有發現老鼠的痕跡,但廚房地板有水等問題對該門店進行關門停業整頓。
不管最後結果如何,賀光啟能把呷哺火鍋做到如此地步實在是不容易,賀光啟還豪言在中國只要有肯德基的地方就會有呷哺火鍋店,而且呷哺一定要比肯德基多一家!
賀光啟出生在臺灣,父親是一個珠寶商人,積攢下了不少財富,等賀光啟接班之後,剛好碰到了國外大型珠寶商進軍中國,賀光啟由於戰略制定錯誤,很快在這次殘酷的競爭中被擊敗,把父親幾個億的資產賠的差不多。
倉庫裡還堆積了不少貨賣不出去,賀光啟迫於無奈於90年代初來到北京看看有沒有什麼其它機會。有一次在北京吃火鍋的時候發現那時候的火鍋基本都是用煤氣或者碳來做燃料,這樣存在安全隱患,他突然想到為什麼不把臺灣的插電的火鍋引進來北京呢?
於是賀光啟在北京西單開了第一家火鍋店,他一直認為名字越難認消費者就會對這個品牌印象越深刻,於是給火鍋取名叫呷哺呷哺。
在開店之初,賀光啟就嚴格把守原料的質量,對火鍋原料大如湯底、肉等等,小到一片海帶全部精挑細選,正當賀光啟信心滿滿的以為呷哺火鍋會一炮打響的時候,現實卻是非常殘酷,一天都沒有幾個人來吃。
賀光啟急了,就去真誠徵求消費者的意見,別人告訴他一是很多人沒有見過這種火鍋,二是當時賀光啟做的是臺灣口味的火鍋,並不適合北京人的喜好。
賀光啟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就開始把口味進行了改良,並打出了吃火鍋送珠寶的廣告,反正還有一些珠寶壓在倉庫裡,就這樣呷哺呷哺火鍋客戶慢慢的多了起來。
真正讓呷哺呷哺火鍋火起來的還是2003年非典的時候,那時候很多餐飲店都關門,很多消費者也不敢隨便出門吃飯,但很意外的是呷哺火鍋反而人滿為患,賀光啟趁熱打鐵,花了不少錢去做廣告。
等非典一過,呷哺火鍋在北京就出名了。不久得到幾億元的融資,呷哺火鍋在不同的省份都開設了自己的門店,2014年,得到高速發展的呷哺火鍋成功上市。
呷哺火鍋的客單價為40元左右一個人,質量得到保證的前提下又經濟實惠讓呷哺很快成為了火鍋的巨頭,在佔領了中低端市場後,呷哺還推出了中高端的湊湊火鍋,人均消費140元左右。
湊湊火鍋店的裝修更加高端上檔次,還搭配了茶飲,力圖打造火鍋中的星巴克。企業做大了,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希望賀光啟的呷哺火鍋能以這次老鼠門為鑑,以後更加嚴格控制住產品的質量,畢竟民以食為先,而食材又以安全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