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火鍋以食材新鮮出名,有700多家店是海底撈3倍,現卻陷老鼠門

2020-12-12 品讀傳記

賀光啟創辦的呷哺呷哺火鍋以經濟實惠和食材新鮮成為了中國火鍋巨頭,在前不久公布的半年報中,呷哺的總營收為21.29億,同比增長了35.1%,稅前淨利潤為為2.89億,同比增長16.9%。

在過去的6年呷哺的總營收都以百分之十以上的同比增長,截止到2018年6月,在全國有780家門店,是另外一個火鍋巨頭海底撈的3倍。

但在近日濰坊的市民馬先生懷孕的妻子說在呷哺火鍋裡發現了一隻5釐米的老鼠,這件事引起了有關部門和呷哺公司的高度重視,有關部門已經對該門店進行了調查稱沒有發現老鼠的痕跡,但廚房地板有水等問題對該門店進行關門停業整頓。

不管最後結果如何,賀光啟能把呷哺火鍋做到如此地步實在是不容易,賀光啟還豪言在中國只要有肯德基的地方就會有呷哺火鍋店,而且呷哺一定要比肯德基多一家!

賀光啟出生在臺灣,父親是一個珠寶商人,積攢下了不少財富,等賀光啟接班之後,剛好碰到了國外大型珠寶商進軍中國,賀光啟由於戰略制定錯誤,很快在這次殘酷的競爭中被擊敗,把父親幾個億的資產賠的差不多。

倉庫裡還堆積了不少貨賣不出去,賀光啟迫於無奈於90年代初來到北京看看有沒有什麼其它機會。有一次在北京吃火鍋的時候發現那時候的火鍋基本都是用煤氣或者碳來做燃料,這樣存在安全隱患,他突然想到為什麼不把臺灣的插電的火鍋引進來北京呢?

於是賀光啟在北京西單開了第一家火鍋店,他一直認為名字越難認消費者就會對這個品牌印象越深刻,於是給火鍋取名叫呷哺呷哺。

在開店之初,賀光啟就嚴格把守原料的質量,對火鍋原料大如湯底、肉等等,小到一片海帶全部精挑細選,正當賀光啟信心滿滿的以為呷哺火鍋會一炮打響的時候,現實卻是非常殘酷,一天都沒有幾個人來吃。

賀光啟急了,就去真誠徵求消費者的意見,別人告訴他一是很多人沒有見過這種火鍋,二是當時賀光啟做的是臺灣口味的火鍋,並不適合北京人的喜好。

賀光啟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就開始把口味進行了改良,並打出了吃火鍋送珠寶的廣告,反正還有一些珠寶壓在倉庫裡,就這樣呷哺呷哺火鍋客戶慢慢的多了起來。

真正讓呷哺呷哺火鍋火起來的還是2003年非典的時候,那時候很多餐飲店都關門,很多消費者也不敢隨便出門吃飯,但很意外的是呷哺火鍋反而人滿為患,賀光啟趁熱打鐵,花了不少錢去做廣告。

等非典一過,呷哺火鍋在北京就出名了。不久得到幾億元的融資,呷哺火鍋在不同的省份都開設了自己的門店,2014年,得到高速發展的呷哺火鍋成功上市。

呷哺火鍋的客單價為40元左右一個人,質量得到保證的前提下又經濟實惠讓呷哺很快成為了火鍋的巨頭,在佔領了中低端市場後,呷哺還推出了中高端的湊湊火鍋,人均消費140元左右。

湊湊火鍋店的裝修更加高端上檔次,還搭配了茶飲,力圖打造火鍋中的星巴克。企業做大了,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希望賀光啟的呷哺火鍋能以這次老鼠門為鑑,以後更加嚴格控制住產品的質量,竟民以食為先,而食材又以安全為重!

相關焦點

  • 海底撈開火鍋食材店,火鍋食材風口被引爆,有人開8000家店
    目前來看,火鍋食材店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餐飲風口。01、火鍋食材風口突起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火鍋?02、5個月新增8000家火鍋食材店這個賽道吸引了眾多玩家進入,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規模,門店數量在500家以上的品牌有鍋圈食匯、懶熊火鍋、餐爆、火鍋匯、自然讒等,另外三全食品,海欣食品,海天味業等知名食品公司也開始進入這個賽道。
  • 海底撈上半年預虧9-10億元,繼「老鼠門」事件後再遇食安問題
    海底撈再遇食品安全問題在經歷過「老鼠門」事件的海底撈,近日又被消費者爆出就餐時疑似使用了「塑料片」。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濟南一位食客在海底撈吃出疑似塑料片。報導稱,7月13日,消費者張先生與鄭女士在海底撈連城廣場店就餐時,在烏雞卷中吃出疑似塑料的物品。
  • 海底撈首家火鍋食材超市到底長什麼樣?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撰文/西泠雪圖片/聯商圖庫近日,海底撈開出的首家火鍋食材超市備受業界關注,這是海底撈對家庭消費場景的又一次嘗試。該店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一社區門口,中國傳媒大學附近,於今年10月中旬開業,面積為150㎡左右,主要分為7大區域,主要經營火鍋配菜、肉類、底料、小料、飲品、鍋具及各種方便食品等,商品多為海底撈自有品牌及供應鏈品牌。《聯商網》在現場看到,店裡的火鍋食材豐富,約有近百種,海底撈店內的熱門涮品在這裡都能找到,價格與堂食相當,甚至更低。
  • 海底撈「火鍋食材超市」來了:40㎡,100+Sku
    海底撈「火鍋食材超市」開業了,40多平米麵積,100+SKU,選址社區周邊,瞄準社區人群,這算是對目前火爆零售圈的「火鍋燒烤食材超市」模式的回擊嗎?《零售圈》了解到,目前開業的海底撈火鍋食材超市,雖然門牌上掛著「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但實際上就是目前比較火的「火鍋燒烤食材超市」模式。
  • 火鍋食材便利店成海底撈「新敵人」,有人開5000家店,毛利達40%
    其中,採取實體門店+網際網路銷售平臺模式的火鍋食材便利迎來爆發,多家品牌在今年格外獲得資本青睞和消費者關注。96年的郭亮(化名)作為一名火鍋的喜愛者,向24新聲介紹,他是成都人,平均一周三次吃火鍋,甚至有一段時間天天晚上吃。「不管是到門店吃、叫賣外,還是在火鍋食材便利店買材料都嘗試過,一般和朋友出去玩會在門店吃,但現在稍微火一點的門店都要排隊,所以現在基本上是去火鍋食材便利店或叫外賣買來食材在家做。既不用排隊等餐位,吃的時間也沒有限制,感覺更好。」
  • 你看好海底撈開的「火鍋食材超市」嗎?
    店面面積將近40平米,門店主體色調是「海底撈紅」,店內區域有七大區域:食材區、底料區、酸粉醬料區、鍋具爐具區、飲品區、預包裝區、自助收銀區,其中還有一小塊地方專門賣火鍋小零食。2、 近100種食材,價格和堂食一樣和一般火鍋超市不同的是,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店裡的菜保質期都很短,無論葷素,都是新鮮包裝放在冰櫃裡。
  • 火鍋食材便利店成海底撈「新敵人」,有人4年開5000家店,毛利達40%
    這種場景的創新讓火鍋消費搬上了普通大眾的家庭飯桌。 其中,採取實體門店+網際網路銷售平臺模式的火鍋食材便利迎來爆發,多家品牌在今年格外獲得資本青睞和消費者關注。 96年的郭亮(化名)作為一名火鍋的喜愛者,向24新聲介紹,他是成都人,平均一周三次吃火鍋,甚至有一段時間天天晚上吃。「不管是到門店吃、叫賣外,還是在火鍋食材便利店買材料都嘗試過,一般和朋友出去玩會在門店吃,但現在稍微火一點的門店都要排隊,所以現在基本上是去火鍋食材便利店或叫外賣買來食材在家做。既不用排隊等餐位,吃的時間也沒有限制,感覺更好。」
  • 海底撈開出首家「火鍋食材超市」 盯上社區零售的生意
    01海底撈開「火鍋超市」,盯上「家庭餐桌」的生意?新開的店叫「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但功能和目前的火鍋食材超市差不多。這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店呢?接下來就跟著職業餐飲網去看看吧。和一般的火鍋食材超市不同的是,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店裡的菜全都保質期很短,無論葷的素的,都是新鮮包裝放在冰櫃裡。除了火鍋食材,記者還在冰櫃裡看到了部分燒烤用的食材,有牛肉串、羊肉串、羊腰串、羊板筋串,還有可以直接煎著吃的法切羊排。
  • 探店海底撈、呷哺、小肥羊、小龍坎……為你揭秘火鍋暴利與虧損的...
    重慶2017年底有近3萬家火鍋店,營業額約佔全市餐飲的1/3,主城區火鍋店密度高達每平方公裡近20家,平均不到300米就有1家火鍋店。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2017年重慶火鍋店倒閉了5000家。另一方面,重慶人對火鍋的認知早就建立起了,可選品牌非常多,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他隨口都能說出劉一手、德莊、小天鵝、朝天門、秦媽等連鎖品牌,更別提小巷子裡的單店。
  • 聯商巡店:盯上社區零售 海底撈開出首家火鍋食材超市
    《聯商網》在現場看到,店裡的火鍋食材豐富,約有近百種,海底撈店內的熱門涮品在這裡都能找到,價格與堂食相當,甚至更低。 所有配菜、肉類等食材都陳列在冷櫃中,保質期都很短,基本為日清,保證新鮮。 目前,海底撈火鍋食材超市只開了這一家門店,對於下一步如何布局?是否會開更多門店?海底撈方面暫未回應。
  • 海底撈火鍋入駐漯河,直接開兩家店之外還有個大項目!
    個人認為,一是疫情防控尚未完全解除,消費者還沒有恢復報復性消費信心,漲價來的太突然,復工復業後的餐飲行業面臨著人力、食材、消費等多環節的漲價,水漲船高,本是市場常見的事。二是海底撈是有擔當有責任的企業,保障全球768家約10萬員工有班上,有工資可拿,激活上遊食材供應鏈暢通,堅守初心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
  • 海底撈開火鍋食材店,火鍋食材風口被引爆,有人開8000家店
    目前來看,火鍋食材店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餐飲風口。01、火鍋食材風口突起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火鍋?02、5個月新增8000家火鍋食材店這個賽道吸引了眾多玩家進入,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規模,門店數量在500家以上的品牌有鍋圈食匯、懶熊火鍋、餐爆、火鍋匯、自然讒等,另外三全食品,海欣食品,海天味業等知名食品公司也開始進入這個賽道。
  • 翻海底撈的臺,革火鍋業的命,巴奴憑什麼?
    400多桌等位,一盤毛肚供不應求。文 | 華商韜略 魯至深在數千家火鍋店扎堆的「火鍋副都」鄭州,在惜時如金的北京和上海,在河北、江蘇、陝西等越來越多地方……一家新的火鍋「排隊王」正在席捲擴張。在講到品類創新風口時,他出人意料地盯上了貌似已經打成一片血海、生存環境逼仄的火鍋市場,並特別提到一家「低調而瘋狂」的黑馬品牌:「巴奴火鍋,它只幹了一件事,把火鍋中用的最多的產品毛肚,通過技術創新的方式做到極致……用了一個毛肚在火鍋紅海中撕開了一條線。」總部位於鄭州的巴奴火鍋,以毛肚立店,客單價160~180元,比海底撈還貴三四十元,是國內火鍋市場整體消費水平的2倍左右。
  • 這個店都開到了家門口,你還會去海底撈吃火鍋嗎?
    一群人聚會,圍著一個咕嘟咕嘟冒熱氣的火鍋,簡直就是冬天的標配。上周五晚,上海的汪小姐想和閨蜜們來個火鍋之約,但在海底撈等位1個多小時後,前面仍有超過20桌食客。於是,汪小姐和朋友們決定轉戰火鍋外賣,在路上下了訂單,到家後半小時左右就收到了包括底料、食材在內的全套火鍋產品。
  • 太想成為海底撈了,九毛九開火鍋店,切入海底撈賽道,正面對抗
    九毛九開設火鍋店,切入火鍋賽道,能否成為下一個「海底撈」!九毛九自從上市後就一直被資本市場寄予厚望,希望能夠成為下一個「海底撈」,九毛九也不負厚望,終於7月份在廣州開出了第一家火鍋店:慫重慶火鍋廠。九毛九太想成為海底撈了,已經等不及太二,只能新推品牌親自下場做火鍋,這次切入了火鍋賽道,選擇正面與海底撈對抗,你覺得能夠成為下一個海底撈呢?
  • 普通的火鍋跟海底撈到底有哪些區別?為什麼後者貴反而更受歡迎!
    說起火鍋,肯定非常多的朋友們都很愛吃了,在每個城市缺少不了像火鍋這樣的餐廳和飯店。那麼在說起火鍋的時候,大家可能就想到的是另一個詞,那麼就是海底撈,其實海底撈這個領域在火鍋店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說法,他們兩個所食用的食材,其實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是海底撈永遠都比普通火鍋店要貴很多,很奇怪的是,海底撈反而比普通的火鍋店更受到人們的歡迎和愛戴,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普通的火鍋店跟海底撈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海底撈「不講武德」,掀起火鍋食材超市大戰!
    最近,海底撈開了家火鍋食材超市,大佬一出手,免不了要引起外界的紛紛揣測,我們先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兒:01海底撈外賣自提店不簡單前不久,海底撈在北京開出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門店位於朝陽區的聚福苑小區門口,店面面積將近40平方米。
  • 海底撈前員工辭職創業:4年開500家店,成串串火鍋王,身價上億
    家庭主婦、同行老闆、供應商等等,很多甚至從來沒見過的人都開始聯繫他,前前後後有60多位網友捐贈桌子椅子,希望他加油努力,於是他的店裡有了很多個性的椅子:辦公椅子,老爺子搖椅,塑料板凳,什麼都有!每個都是網友對他的支持!在獲得網友捐贈的同時,大斌創業的故事被很多人熟知,更有很多人找到他想入股投資。
  • 海底撈、潮汕牛肉都來了,重慶火鍋為什麼很難走出重慶?
    1海底撈重慶店還沒正式開業,黑麼多的人就開始驚風火扯,要不就踏削海底撈會被重慶火鍋集體擱平,要不就彎酸重慶火鍋一天就曉得燈兒晃,早晚會被海底撈理麻。2毫無疑問,海底撈不是奔著重慶火鍋來的。觀音橋店只是海底撈全球470多家門店之一;重慶也只是海底撈布局的幾百個城市之一。
  • 火鍋食材超市受市場歡迎嗎?值得加入嗎?
    火鍋是中國人繞不開的一個論題,朋友集會、日常勾搭聚餐,火鍋成為了我們趨之若鶩的一款美食,所以新形勢的火鍋食材超市一經推出就被顧客所認可。火鍋食材超市受商場歡迎嗎?和小編一同去看看為什麼吧!對於吃貨來說,從鍋底配菜再到料碗,一步做得不精密,那火鍋的體會感就會大打折扣,這是每一個火鍋愛好者的癖好,就拿海底撈來說,每一個點做的都很到位,所以人滿為患。怎樣在家也可以隨時隨地吃上火鍋,也是吃貨們亟待解決的問題。火鍋食材超市的食材來自重慶本土,對於每個食材都嚴格依照標準處理,確保每一家店的食材新鮮乾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