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都農商行上市「中止審查」 受瑞華被調查事件影響?

2020-12-19 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報導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由於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瑞華」)涉嫌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其再融資申請被證監會中止審查。7月26日,據證監會官網發布的最新IPO排隊情況顯示,毫州藥都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藥都農商行」)的IPO項目變更為「中止審查」。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瑞華不僅參與藥都農商行的上市項目,而且是該行合作多年的審計機構,瑞華事件是否影響該行的上市計劃?記者就此疑問致電該行方面,其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正與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華泰證券(保薦機構)溝通。」隨後,記者詢問接下來是否會更換會計師事務所,該人士表示暫不清楚,還在等證監會的指示。

上市「中止」

日前,證監會官網顯示,已遞交招股書的藥都農商行的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審查」。

記者注意到,此前瑞華參與了該行2016~2018年的報表審計。瑞華被調查後,該行的上市計劃下一步將如何推進?考慮到該行的2018年年報由瑞華審計,在真實性、準確性方面是否審慎?針對以上問題,記者致電藥都農商行方面採訪,該行方面表示:「我們數據是沒有問題的。」同時該行方面提到就中止審查事宜,目前正與瑞華、華泰證券溝通。

根據《發行監管問答——在審首發企業中介機構被行政處罰、更換等的處理(2016年12月9日修訂)》,IPO中止審查的情形包括,發行人、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發行人的保薦機構或律師因涉嫌違法違規被行政機關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優悠律師告訴記者:「遇到這種情況,發行人有2種選擇: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重新進行覆核程序;或者等待審查結果,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則可以恢復審查。」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藥都農商行總資產440.46億元,總負債402.61億元,相比2017年末均有所下降;營業收入17.48億元,相較2017年增加18.62%,其中利息淨收入為17.62億元,同比增長22.12%,利息淨收入對營業收入的佔比為100.78%。

值得注意的是,該行的投資收益連續兩年為負,2018年該行實現投資收益-4166.56萬元,而2017年這一數值為-375.01萬元。記者就利息淨收入佔比高的原因及如何改善盈利結構採訪該行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向記者分析,由於農商行的淨息差較高,加上很多農商行沒有理財銷售的資質,所以大部分農商行的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較高,而且收入結構較為單一。不過,隨著利率市場化,銀行的利息收入逐漸減少,農商行需要創造更多的非利息收入,來保證盈利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股權結構分散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該行股東總數為2286戶,其中法人股東29戶,自然人股東2257戶。從股東結構來看,該行的前五大股東分別為安徽古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9.25%)、毫州市金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62%)、建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5.08%)、安徽康達化工有限責任公司(4.71%)、毫州建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4.17%)。

黃大智告訴記者,農商行的股權分散會導致風控失效引起內部交易、關聯交易等,運營決策上無法形成合力,甚至股東集中於農商行內部員工及管理人員,員工持股的模式客觀上增加了農商行「內部人控制」的管理風險。

如何完善股權結構?黃大智建議,農商行可引入經營和控股戰略投資者,實現股權治理和公司治理;同時,可根據農商行的盈利情況,開展相應的增資擴股,比如進行回購,不過這個操作對大股東的資金要求較高;另外,可以完善股權管理,強化對股東資質的準入要求。

記者從天眼查檢索到,藥都農商行的多位股東將所持股權進行質押。金融監管研究院資管部總經理周毅欽告訴記者:「股權質押對銀行的業務短期內影響不大,但可能的影響有:一是一旦發生股權變更,則會打破原有相對平衡的股權結構,不利於公司治理的穩定;二是投票權的權利限制,股權質押超過50%以後,應該限制其投票權。如果商業銀行執行不到位,也會引起經營不穩定。」

(編輯:朱紫雲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瑞華所被調查事件持續發酵,這些A股上市公司開盤走低
    7月29日,受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查事件影響,多個被波及個股開盤下跌,藍英裝備跌近3%,凱撒文化、百利科技、沃爾核材、新北洋等多隻個股跌超1%。7月26日,凱撒文化、深南電路、泰禾集團、新北洋、莊園牧場、天汽模、藍英裝備等多家公司公告其項目中止審查,原因都是同一個,即聘請的審計機構瑞華被立案調查。7月28日,百利科技今日公告稱中止非公開發行項目,嘉澳環保稱中止公開增發申請。
  • 瑞華案影響可控 上市公司重啟項目路徑清晰
    自從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後,近60家公司接連發布項目中止公告,引起了資本市場的恐慌輿情,各種傳聞接踵而至。但經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查發行,該事件對於上市公司項目推進的影響並未有想像中嚴重。被中止項目的重啟工作也並不複雜,以項目是否已獲得證監會受理為界,路徑清晰。
  • 瑞華一聲「炸」60餘家公司齊踩雷?項目中止之後怎麼辦?
    但是,經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查發現,該事件對於上市公司項目推進的影響並未有想像中嚴重。被中止項目的重啟工作也並不複雜,以項目是否已獲得證監會受理為界,路徑清晰。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大量採訪了因瑞華事件而項目被中止審查的公司,從回復內容可以看出,本次受牽連的大部分公司的項目都處在已獲得證監會受理的階段,因此他們都比較淡定,表示不會更換審計所,瑞華出具覆核報告後,等待公司項目恢復審查。
  • 瑞華審計大名單曝光!多家光伏企業受牽連
    近日,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瑞華事務所」)出大事了!因*ST康得造假事件,瑞華事務所於日前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據悉,作為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瑞華事務所的此番被查,也牽連了其眾多A股上市公司客戶。
  • 瑞華所事件已連累45家公司,許多項目被中止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影響仍在持續發酵。7月28日晚,又有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瑞華所事件的影響,擬進行的增發、配股、可轉債發行等項目紛紛中止審查。至此,受瑞華所事件影響的公司已累計達到45家,涉及範圍從上市公司再融資到主板、中小板、創業板IPO,再到科創板IPO,受累公司之多,令人震驚。45家公司受牽連據悉,由於在*ST康德年報審計業務中涉嫌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瑞華所遭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
  • 瑞華所事件已連累45家公司 許多項目被中止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影響仍在持續發酵。7月28日晚,又有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瑞華所事件的影響,擬進行的增發、配股、可轉債發行等項目紛紛中止審查。至此,受瑞華所事件影響的公司已累計達到45家,涉及範圍從上市公司再融資到主板、中小板、創業板IPO,再到科創板IPO,受累公司之多,令人震驚。45家公司受牽連據悉,由於在*ST康德年報審計業務中涉嫌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瑞華所遭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
  • 因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調查 繼峰股份主動申請中止重組審核
    本報記者 周瑤 日前,繼峰股份(603997.SH)公告稱,因接到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因康得新事件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通知,目前尚未最終結案,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司向中國證監會提出中止審核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的申請,待相關中介機構出具的報告經中國證監會同意後,公司將及時申請恢復本次行政許可項目的審核
  • 康得新審計機構陷困局 瑞華所30餘IPO項目中止
    受康得新事件影響,瑞華所業務陷入困局,其審計的多家上市公司再融資被暫停、30餘家公司的IPO也被暫停,多家上市公司排隊解約。瑞華所審計的30餘公司IPO停擺隨著在康得新事件中越陷越深,瑞華所業務陷入困局,其審計的多家上市公司再融資被暫停、30餘家公司的IPO也被暫停,多家上市公司排隊解約。
  •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造假風波」持續發酵 相關企業遭受怎樣的影響?
    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記者楊森)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具有二十多年歷史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因康得新巨額財務造假一案被立案調查。受這一事件的影響,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可轉債項目中止審查。
  •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調查衝擊波:4家科創板申報企業中止審核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開始波及該所參與的科創板IPO項目。7月28日晚間,由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簡稱「瑞華所」)審計的4家科創板申報企業更新其審核狀態為「中止」。7家瑞華所擔任審計的科創板IPO企業澎湃新聞記者從上交所獲悉,由於審計機構瑞華所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四條規定,上交所對傑普特、國科環宇、龍軟股份、建龍微納4個項目中止審核。
  •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29個IPO項目中止審查
    中證網訊(記者 昝秀麗 趙白執南)7月26日,證監會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截至7月25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主板排隊的10個項目,中小板排隊的7個項目以及創業板正在排隊的12個項目均處於「中止審查」狀態。
  • 瑞華所被查事件持續發酵 已有45家公司受殃及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影響持續發酵。7月28日晚,又有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瑞華所事件的影響,擬進行的增發、配股、可轉債發行等項目紛紛中止審查。  至此,受瑞華所事件影響的公司已累計達到45家,涉及範圍從上市公司再融資到主板、中小板、創業板IPO,再到科創板IPO,受累公司廣泛。
  • 瑞華會計事務所遭立案調查 繼峰股份受波集中止併購審核
    康得新涉嫌信披違法,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事件的影響仍在波集。該人士指出,一般情況下,在調查上市公司造假、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會同步關注中介機構責任,若確實涉及未勤勉盡責的情況證監會將立案調查。 這並不是瑞華所第一次被查,最近幾年,瑞華會計師事務所頻頻出事,多次收到證監會罰單。
  •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查 近50家公司受牽連
    作為「本土第一大所」,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日前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引發了資本市場「連環雷」。最新數據顯示,已有近50家企業的IPO、再融資因此中止。  近50家公司受牽連  數據顯示,深陷輿論漩渦的瑞華審計的A股上市公司高達323家,排名第三。
  • 瑞華事件敲響警鐘 審計機構應守土有責
    證券時報記者孫亞華康得新造假案的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後,高達60家公司先後發布公告稱受其牽連,中止正在進行的IPO、再融資、併購重組等項目。記者認為,市場對於本次事件對上市公司項目的影響並沒有想像的大。對於中介機構被調查而造成的項目中止,證監會有明確的標準化處理流程。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若項目還未受到證監會受理,審計機構被立案調查後,該項目直接不予受理。但是,項目若已經被受理,審計機構此時被調查,則只需該機構再出一份項目覆核報告,無誤則30日內恢復審查。
  • 瑞華審計餘波調查:一成上市公司再融資受波及 投行遭遇「尷尬」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顯示,截至4月2日晚,已有317家上市公司發布或更新了再融資方案,較此前數量可謂「井噴」。而這,也讓一些曾接受瑞華審計的上市公司發現,即使更換了會計師事務所,瑞華被立案調查的餘波猶在,再融資進程仍受到影響。
  • 瑞華所被查:連累近60家公司,月內已有6家解約
    截至29日晚10時,已有2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後文簡稱「瑞華所」)被查影響公司再融資項目中止,33家公司IPO項目被叫停。雖有兩家公司表態暫不考慮解聘瑞華所,但據中新經緯客戶端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已有6家公司公告變更會計師事務所。
  • 匯總丨受累瑞華,今日又有8家A股公司可轉債、股票等項目被「中止」
    2019.07.28 18:50【匯總丨受累瑞華,今日又有8家A股公司可轉債、股票等項目被「中止」】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事件持續發酵,8家公司今日在滬深交易所發布公告:【可轉債】木林森:因瑞華所被調查 公司公開發行可轉債項目已中止審查
  • 瑞華事件衝擊波|證監會立案調查,八點說明難消質疑,30餘家企業受影響
    一時間,這兩家公司的財務「看門人」——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瑞華」)成為焦點。據媒體報導,證監會有關負責人7月8日表示,已關注到康得新涉嫌信息披露違法案的中介機構,瑞華已經被立案調查。7月28日,瑞華發布《關於康得新項目2015年—2018年年報審計主要工作情況的說明》(下稱「《說明》」)稱,在康得新審計項目中,瑞華執行了審計機構能夠執行的應有審計程序。《說明》被認為是瑞華在撇清自己的關係,因此,並未消除市場的擔憂。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29日,已有30餘家企業的IPO項目因瑞華被調查而中止。
  • 瑞華事件衝擊波
    一時間,這兩家公司的「看門人」——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瑞華」)成為焦點。據報導,證監會有關負責人7月8日表示,已關注到康得新涉嫌信息披露違法案的中介機構,瑞華已經被立案調查。7月28日,瑞華發布《關於康得新項目2015年—2018年年報審計主要工作情況的說明》(下稱「《說明》」)稱,在康得新項目中,瑞華執行了審計機構能夠執行的應有審計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