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報導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由於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瑞華」)涉嫌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其再融資申請被證監會中止審查。7月26日,據證監會官網發布的最新IPO排隊情況顯示,毫州藥都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藥都農商行」)的IPO項目變更為「中止審查」。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瑞華不僅參與藥都農商行的上市項目,而且是該行合作多年的審計機構,瑞華事件是否影響該行的上市計劃?記者就此疑問致電該行方面,其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正與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華泰證券(保薦機構)溝通。」隨後,記者詢問接下來是否會更換會計師事務所,該人士表示暫不清楚,還在等證監會的指示。
上市「中止」
日前,證監會官網顯示,已遞交招股書的藥都農商行的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審查」。
記者注意到,此前瑞華參與了該行2016~2018年的報表審計。瑞華被調查後,該行的上市計劃下一步將如何推進?考慮到該行的2018年年報由瑞華審計,在真實性、準確性方面是否審慎?針對以上問題,記者致電藥都農商行方面採訪,該行方面表示:「我們數據是沒有問題的。」同時該行方面提到就中止審查事宜,目前正與瑞華、華泰證券溝通。
根據《發行監管問答——在審首發企業中介機構被行政處罰、更換等的處理(2016年12月9日修訂)》,IPO中止審查的情形包括,發行人、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發行人的保薦機構或律師因涉嫌違法違規被行政機關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優悠律師告訴記者:「遇到這種情況,發行人有2種選擇: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重新進行覆核程序;或者等待審查結果,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則可以恢復審查。」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藥都農商行總資產440.46億元,總負債402.61億元,相比2017年末均有所下降;營業收入17.48億元,相較2017年增加18.62%,其中利息淨收入為17.62億元,同比增長22.12%,利息淨收入對營業收入的佔比為100.78%。
值得注意的是,該行的投資收益連續兩年為負,2018年該行實現投資收益-4166.56萬元,而2017年這一數值為-375.01萬元。記者就利息淨收入佔比高的原因及如何改善盈利結構採訪該行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向記者分析,由於農商行的淨息差較高,加上很多農商行沒有理財銷售的資質,所以大部分農商行的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較高,而且收入結構較為單一。不過,隨著利率市場化,銀行的利息收入逐漸減少,農商行需要創造更多的非利息收入,來保證盈利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股權結構分散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該行股東總數為2286戶,其中法人股東29戶,自然人股東2257戶。從股東結構來看,該行的前五大股東分別為安徽古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9.25%)、毫州市金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62%)、建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5.08%)、安徽康達化工有限責任公司(4.71%)、毫州建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4.17%)。
黃大智告訴記者,農商行的股權分散會導致風控失效引起內部交易、關聯交易等,運營決策上無法形成合力,甚至股東集中於農商行內部員工及管理人員,員工持股的模式客觀上增加了農商行「內部人控制」的管理風險。
如何完善股權結構?黃大智建議,農商行可引入經營和控股戰略投資者,實現股權治理和公司治理;同時,可根據農商行的盈利情況,開展相應的增資擴股,比如進行回購,不過這個操作對大股東的資金要求較高;另外,可以完善股權管理,強化對股東資質的準入要求。
記者從天眼查檢索到,藥都農商行的多位股東將所持股權進行質押。金融監管研究院資管部總經理周毅欽告訴記者:「股權質押對銀行的業務短期內影響不大,但可能的影響有:一是一旦發生股權變更,則會打破原有相對平衡的股權結構,不利於公司治理的穩定;二是投票權的權利限制,股權質押超過50%以後,應該限制其投票權。如果商業銀行執行不到位,也會引起經營不穩定。」
(編輯:朱紫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