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OWL是成功的麼?
當然,OWL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不用說流水一樣的投資贊助,到第二賽季時,僅僅席位費就已經上漲到了3—6千萬美元,這就意味著最貴的席位費用將超過4億人民幣,於是此時有更多人認為OWL將開創一個真正的電競新時代,就連暴雪自己都信心滿滿,認為這個從傳統體育那裡搞來的電競模式將回饋更多的利潤。
我們對於守望先鋒聯賽的期望和成功的標準是成為一個獨立的體育產品,我們要通過這個體育產品真正的盈利,讓它能夠真正的變現,像傳統體育一樣,有很多利潤的來源,可以創造長期的價值。——《守望先鋒》全球電子競技總監Nate Nanzer
然而,即使第四賽季、第五賽季甚至第六賽季都會如期而至,但除非《守望先鋒2》再掀熱潮,否則OWL終將只是過眼雲煙。
為何這麼說?我們暫停討論OWL,先來看看遊戲本身。
《守望先鋒》還未公布時,從2014年3月到2014年11月,Jeff和他的團隊將遊戲內容從1張地圖,4名英雄,擴張到了3張地圖,12名英雄,數量擴增相當驚人,完成度也相當高。然而,從2016年5月24日正式發售至今,一共更新了11名英雄,9 張常規地圖,7張特定地圖。
那暴雪到底在做什麼?為何導致遊戲更新速度如此緩慢?
在遊戲官網,有從發售起到現在的補丁目錄,每一次更新都詳細的記載的記載在上面,我發現實際上《守望先鋒》團隊並不懶,更新頻率真的很快,尤其是測試服的更新,還不知道多少新奇的改動沒能活著走出測試服。
《守望先鋒》官網補丁目錄
遺憾的是,許多玩家並不買帳,包括我。因為從一名普通玩家的角度,《守望先鋒》團隊做的絕大多數更新我都直接無視了,甚至認為是沒更新。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玩家,我不需要一個月發生一次的大規模平衡改動,我也不喜歡類似於快速遊戲不允許重複英雄或者強制「222」這樣的遊戲機制改動,我更討厭有事沒事就因為某個角色在OWL比賽中出場率偏高就忽然把他砍一刀。
我只需要一定程度的平衡就好,只要不出現「屏幕外飛來一顆光頭我就突然等復活了」或者「忽然看見布裡吉塔我就知道我活不了」這樣的恥辱性平衡,就不會太讓我難受,哪裡有真正的,完美的,無可挑剔的平衡?《Dota》這麼多年實現了完美的平衡麼?《地下城與勇士》都快被普通玩家忘記了不照樣狂戰士滿地走?
末日鐵拳的發布對輔助玩家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我就是個普通玩家,路霸可以在使用呼吸器時移動了,或者託比昂的三級炮臺取消了,或者麥克雷的「午時已到」鎖定更快了,我都是一個開心玩遊戲的普通玩家,我不想經常性的重練英雄,不願意被迫更換本命英雄,不喜歡對版本做出讓步,讓來讓去卻始終等不到屬於我的版本。
我們這群佔比例最大的普通玩家,只想要在還說得過去的平衡中,不斷獲得新英雄,新地圖,新皮膚,新活動,新的劇情進展。
哪怕從來都沒出過街機模式,哪怕也不存在地圖工坊,哪怕連OWL都不復存在,只要新英雄新地圖新皮膚新活動新的劇情進展,能夠按時更新,常有新意,玩家的流失速度都會遠遠慢於現在。
而暴雪的更新並非如此,他們更注重的是電競中的體驗,在一次訪談中,《守望先鋒》團隊明確指出他們對平衡做出優化時會綜合考慮高分段玩家和低分段玩家,但整體上更注重高分段玩家,這是一種災難性的平衡策略,要知道不同分段之間的玩家數量呈現出正態分布,對低分段玩家的捨棄將意味著每次平衡調整都會激怒相當數量的玩家,至於中遊……無論怎麼平衡都會飽受苦難,因為暴雪信奉「中庸之道」。
一次反作弊封號過後,500強往往只剩300強
這種平衡策略甚至導致了「時代」的出現,從OWL第一賽季的「放狗」時代開始,單一的版本強勢陣容和鏡像陣容對抗就成為賽場主旋律,長期以往,審美疲勞會影響到大多數觀眾甚至選手,「放狗」時代中輔助選手往往苦不堪言,重裝選手則有心無力,暴雪下定決心要著手改變這一現狀,於是持續對重裝英雄進行調整,還沒等OWL賽場上出現顯著變化,天梯就已經失控了。
守望先鋒只需要五百個玩家就夠了。別人不配娛樂。——知乎用戶今日晴無事
但暴雪不管不顧,對天梯玩家的抱怨置若罔聞,繼續推進這種失控的平衡,很快,大名鼎鼎的「303」時代到來了,輸出選手一夜之間發現自己陷入了僵局,要麼放下手裡的彈道英雄換出布裡吉塔,要麼拋棄鍾愛的即使命中英雄換出查莉婭,如果你都換不出,對不起,冷板凳坐好。
為紀念「303」時代推出的布裡吉塔皮膚
暴雪沒有任何辦法能把OWL和天梯從「303」時代中救出來,甚至催生出「黑影213」體系,這個時代是鏡像對抗最激烈和心理博弈最誇張的時代,職業賽場上甚至出現了雙方12人一口氣交完12個大招卻沒有出現減員的情況,縱觀整個OWL,只有王星睿帶領的成都獵人隊用「花板子」打出了風採,其他隊伍一律屈服於「303」的鐵蹄下。
OWL隊伍成都獵人隊重裝選手Ameng與他的破壞球
這種失控的平衡必須對遊戲最底層的機製做出改變才能對抗,於是暴雪不再進行平衡,轉而對遊戲機制進行大改,推出了「英雄池」系統和強制「222」的舉措,「303」時代落幕的異常憋屈,尚且不提職業選手和教練們時如何感覺的,普通玩家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有人大呼過癮,終於擺脫了布裡吉塔,有人異常惋惜,遺憾再也看不到最激烈的鏡像對抗。但普通玩家很快就意識到了不對,因為天梯中也被強制更新了「英雄池」系統和「222」系統。
不提「英雄池」系統對專精玩家帶來的折磨,單說「222」帶來的排隊問題,當玩一局遊戲卻需要10分鐘的排隊時間時,這遊戲還是一款快節奏遊戲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時間碎片化的現在,排隊10分鐘除了讓輸出玩家感到噁心之外,再無其他意義,甚至在高分段對戰中,「50分鐘排隊,15分鐘遊戲」成為現實。
網絡改圖,來自憤怒的排隊玩家
儘管強制「222」的遊戲機制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環境改善,但必須承認,如果不是《守望先鋒》團隊無法終結「303」時代,或許普通玩家永遠等不來「222」,這似乎再一次印證了「普通玩家不配玩守望」的結論,尤其是前段時間在「高層壓力」和「疫情壓力」下出現的暴雪離職潮,都隱隱將矛頭指向動視高層,大意就是動視高層對電競成功的渴望壓倒一切,他們強迫《守望先鋒》團隊做出一系列改變,只為給OWL鋪路,不允許更多精力去推進新英雄或新地圖,於是感到痛苦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紛紛離職。
守望先鋒的解散是有原因的,也許這不是一件壞事。——士兵:76
於是各種「離譜」的平衡調整不斷出現,要麼各種護盾滿天亂飛,要麼隨便扔鏢隨便殺人,要麼死神位移莫名挨刀,要麼全體重裝集體失聲。為OWL賽場鋪路的各種平衡都受到了玩家的口誅筆伐,次數多到已經麻木,甚至出現了「無論這一次平衡調整是否恰當,先反對再說」的情況,這是失望透頂的玩家最無奈的抗議,也是最痛苦的決定。
質量上乘的CG動畫,效率低下的劇情推進
暴雪CG的質量之精令人折服
OWL終將成為過眼雲煙,因為普通玩家遭受的打擊實在太大,我們期盼的新英雄已經確定不再推出,期盼的新劇情整整4年一直在回顧,未推進一步,期盼的新CG暫停在麥克雷和艾什的重逢上,期盼的新活動始終沒有等來,似乎只有《守望先鋒2》才能拯救世界,但「未來」始終沒來。
呼嘯的狂風從不曾停止,如果不能釀出一場暴雨,再磅礴的雲煙也會被吹散。
·未來未至
牆倒眾人推,不是對《守望先鋒》失望,是對人失望。
要知道,電競的基礎永遠都是普通玩家的數量,失去了玩家的支持,資本的力量即使強硬也無法掀起更洶湧的風浪。
不用提OWL引以為豪的全球主場計劃遭受了滅頂之災,《絕地求生》、《堡壘之夜》、《APEX英雄》和《Volarant》等遊戲先後造成的巨大衝擊,單說《守望先鋒》遊戲一直主推的的強團隊性,就足夠非核心玩家迅速退場了,除非實力碾壓,否則沒有配合就等於各憑本事,輸贏看運氣。
團隊至高無上
暴雪終究還是沒能徹底粉碎那個圈住自己的框,強調團隊並不是錯,甚至是應該的,但時代的更迭已經把玩家手中的刀劍換成了火炮,轟鳴代替了金鐵交擊,決定一方輸贏的不再是實力,而是某個玩家的下限。即使你不用激素次次拔刀砍雙輔又如何?即使你犧牲自己留出護盾保護隊友又如何?即使你不扔手雷精準點殺來回縱橫的鐵拳又如何?
即使是玩家普遍想要的計分板可以大幅度改進環境,但依然治標不治本,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團隊遊戲,比團隊本身還要強調團隊的遊戲。
《守望先鋒2》
玩家流失是多方面的,在一片唱衰聲中,暴雪於2019年11月公布了《守望先鋒2》的消息,似乎讓唱衰聲小了許多,但遺憾的是,緊跟而來的是各種負面新聞,包括上文提到的「離職潮」,《守望先鋒》不再更新新英雄,OWL主場計劃取消,都讓玩家感到難過,儘管2019年的新聞似乎還在打臉「唱衰守望」,但2020年疫情以來,除了OWL,並沒有什麼遊戲本身的消息。
《守望先鋒》是全球第64個內購總額達到10億美元的遊戲——2019年Superdata。
我在這種情況下,還在堅持玩《守望先鋒》,憑藉的已經僅剩「熱愛」二字了,如果不是遊戲本身質量過硬,我甚至也退坑已久,在看到《守望先鋒2》的消息後,我很開心,也很難過。
Jeff許諾了新的英雄,新的地圖,甚至新的地圖玩法,但這其實應該是《守望先鋒》中的內容,而不應該作為《守望先鋒2》的宣傳點,至於新增的PVE,卻不足以支撐起一部完整的遊戲,但Jeff說得清清楚楚,不是《守望先鋒2.0》,而是《守望先鋒2》。
所以我對《守望先鋒2》抱有期待,是作為DLC形式的期待,而不是作為一部完整的遊戲。
疫情還在繼續,OWL第三賽季也即將落下帷幕,未來還遠,尚未到位。
但我收到了召喚,我必須回應,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