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東京文化會館內掌聲雷動,2300餘名觀眾為中央芭蕾舞團的藝術家們熱情喝彩,對於建團60年的中央芭蕾舞團來說,這是一個格外值得銘記的時刻。
據介紹,中芭120餘位演職人員赴日參與本次演出。作為中芭第一次大規模赴日演出,演出首場上演的就是頗具民族氣韻的作品——《大紅燈籠高高掛》。在中芭音樂總監張藝的指揮下,中芭樂團首席王小毛領銜的東京愛樂樂團與王啟敏、馬曉東等舞蹈家共同帶來的這部芭蕾舞劇淋漓盡致地向日本觀眾展現了中國芭蕾的實力。
松山芭蕾舞團總代表清水哲太郎和團長森下洋子格外激動。「今天的表演,讓同為亞洲人的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清水哲太郎和森下洋子說,「等了幾十年,你們終於來了!」
上世紀50年代初,松山芭蕾舞團的創始人清水正夫和松山樹子夫婦被中國電影《白毛女》深深打動,1955年,松山芭蕾舞團第一次把《白毛女》搬上芭蕾舞臺,松山樹子是「喜兒」的扮演者。1971年,《白毛女》的接力棒交到了清水夫婦的兒媳森下洋子手中。周恩來總理曾送給她和舞團一整套《白毛女》的服裝道具,2017年舞團來到人民大會堂演出時,這些衣服還穿在演員們身上,當時已69歲的森下洋子再次紮起「喜兒」的長辮子,親自跳完了全場。
幾十年來,松山芭蕾舞團與中芭結下了深厚情誼,上世紀70年代時,松山芭蕾舞團就曾排演中芭的經典劇目《紅色娘子軍》。此次訪日演出,中芭專程去看望了老朋友。5月9日上午,在團長馮英、書記王全興的帶領下,80多位中芭藝術家走進了環繞著中國國旗的松山芭蕾舞團。排練廳裡,「熱烈歡迎中央芭蕾舞團」的字幅高高掛起,一幅幅照片從黑白到彩色,記錄著兩個舞團之間的往來交流。在觀看了森下洋子帶領舞者展示的由中國民族音樂《黃河》而創作的舞蹈後,馮英熱淚盈眶。
本次巡演,除了中國色彩濃重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中芭還在5月12日上演了家喻戶曉的《天鵝湖》。馮英介紹,選擇劇目時,中芭花了很多心思。「我們想向外國介紹中國的作品,所以選擇了《大紅燈籠高高掛》;《天鵝湖》是古典芭蕾的象徵,它代表著中芭古典芭蕾的整體水平。」短短四天裡,在三場正式演出之外,中芭還忙著與東京愛樂樂團、松山芭蕾舞團、K芭蕾舞團的藝術家們切磋,行程雖緊,馮英卻感到很興奮,「我相信我們做到了兩國藝術家之間真正的交流。」
今晚,另一臺由中芭牽頭的「亞洲芭蕾之夜」專場演出將登臺天橋藝術中心,屆時,來自中央芭蕾舞團、韓國環球芭蕾舞團、菲律賓芭蕾舞團、中國香港芭蕾舞團、中國廣州芭蕾舞團的明星舞者將同臺獻藝,帶來橫跨古典和現代的多個精彩舞段。「作為國家院團,中芭能夠把中國芭蕾最高水平展現給觀眾,我們覺得很自豪。」馮英說。
(原標題:「大紅燈籠」掛在東京文化會館
中芭赴日演出 中國風芭蕾贏得滿堂彩)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高倩流程編輯 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