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你用的不是iphone,也肯定知道它諸多開創性的發明。至今還記得2007年,賈伯斯在發布會上自信的宣稱:今天,我們重新發明了手機。其實說這個產品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也不為過,因為自打iPhone面世後,智慧型手機就幾乎都長成了這個樣子。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關於iphone拍攝的那些事兒。
從最初的iPhone 4到今天的iPhone XsMax,每一代的iPhone的內置相機,相比同類產品都很強大。
iPhone的拍攝界面與安卓機型相比,簡潔、方便,而且能夠讓人快速找到。所有常用的功能,都很直觀的體現在了一個界面上。
HDR是High-Dynamic Range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高動態範圍照片(好像還是不明白)。說白了就是一次拍出多張曝光程度不同的照片,通過算法,選取最佳部分,合併成一張照片。iPhone呢是3張合成1張。
HDR有什麼用?
我們在拍攝時會遇到一些大光比的場景(明暗反差較大),比如耀眼的陽光下逆光站著的人,白茫茫的雪地中的房子和樹等等。經常是陽光正常了,人臉太暗看不清了;人物正常了,陽光又過曝了。這是因為相機的寬容度沒法同時記錄畫面中最亮和最暗的部分,這時就需要HDR大顯身手了。
圖像經過HDR處理後,亮部足夠耀眼,又不會過度曝光;暗部能看清細節,不是一片漆黑。
在拍攝需要細節的大場面;光線過於充足的室外;夕陽中的逆光;室內的檯燈光線,都可以開啟HDR,讓算法為你加分。
不過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場景都能用到HDR。在拍攝運動物體時,不要用,會有重影或殘影;色彩鮮豔的場景,不要用,會導致飽和度下降,顏色發灰。有時非HDR的原片反而效果更好些。還是那句話,大家一定要活學活用。
Live photo是一個時長為 3 秒的小視頻,定位介於照片和視頻之間。打開Live photos,手機會在按下快門的前後 1.5 秒內對畫面和聲音進行記錄。
打開剛剛拍攝的實況照片,用力按壓屏幕保持不動,照片就會動起來了。用戶還可以將Live Photo設置為鎖屏牆紙,這樣當你點亮屏幕的那一刻,就會有一個動態的屏保了。
從ios11版本起,Apple對live進行了一次升級,添加了兩種播放模式的選擇:來回播放和循環播放。只需在拍攝完Live Photo後,在相冊中打開照片,上滑就可以選擇播放模式了。
這個功能讓手機可以接近單反的長曝光效果,適合拍攝車流、煙花這類場景。它能讓場景中移動的物體,呈現出迷人的模糊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拍攝時儘量保證畫面不要抖動,如果條件允許儘量帶一個三腳架,在拍攝完成後上滑照片,選擇長曝光,並等待計算完成。
在手機拍攝的時候,閃光燈常常被忽略。這是因為即使是一些入門相機自帶的閃光燈,也常常在取景正前方直接閃出一片慘白,實在讓人難以接受,手機就更是如此。
但其實閃光燈也有很多用法,最直接的就是補光。直接使用閃光燈,這樣照出來之後確實是明亮了,但是光線太硬導致主體過亮,畫面背景部分也太暗,整個畫面看上去感覺就不是很舒服。
上面這張照片就是通過另一隻手機的閃光燈,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為拍攝主體進行補光。
補光需要柔和的光線。我們先打開手電筒功能,然後用紙巾蓋住閃光燈(一定要緊貼閃光燈,這樣效果才會好),紙巾的作用就相當於專業閃光燈上的柔光罩,這樣光線就會柔和很多。
如果你是iPhone7以上的機型,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因為iPhone全新的閃光燈技術,可以智能地幫助你柔化光線。
還有最近比較流行的一種閃光燈拍攝方式,只需要簡單的設置和濾鏡的配合,就可以拍出大片範兒十足的照片。
首先打開相機,關閉HDR,打開閃光燈。然後在右上角的濾鏡裡面選擇反差色或者鮮冷色,完成這些設置後,只需要找個乾淨的背景,就可以拍出十分帶感的照片啦。
在風光拍攝中我們最常用到的就是全景模式。這種長幅的照片可以帶給你的作品廣闊感。
全景模式本質上是多張照片的拼接,所以你的畫面中一旦有物體移動,很容易造成穿幫的情況。注意平移的時候保證手機的穩定,根據手機水平線指引移動,避開畫面中的移動物體,一鏡到底,不要回頭。
在拍攝一張照片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拍的清晰和曝光準確,如果連這最基本的兩點都沒有做到的話,那構圖、後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是空談。
拍攝照片或視頻,點擊屏幕就可以對焦。曝光參數以點觸的地方為準,簡單說就是你點擊暗的地方,它就會變亮;點擊亮的地方,就會變暗。按住之後上下滑動黃色的小太陽就可以調整曝光,上劃更亮,下滑更暗。
長按拍攝屏幕,就可以召喚出上圖中的自動曝光和自動對焦鎖定,然後我們就可以鎖定曝光和對焦了。
說到具體操作上,iPhone的對焦方式也很簡單,只要你點按畫面中任意你想要對焦的點就可以了,但是有時候稍微一動就會重新對焦,這時候就可以長按畫面,鎖定對焦,這樣焦點不會再改變。
這張照片曝光正常,主體清楚,看到的細節跟我肉眼所見沒有明顯差別。
這種叫做過曝。在拍攝時如果畫面呈現這樣的情況,主體太亮,周圍的顏色更亮,已經丟失了應有的細節。
這種情況叫做欠曝。當曝光補償的小太陽往下拉的過程中,整個畫面會顯得更暗。由於手機的寬容度、色彩解析力等等,跟單反相比還差很遠,所以無論是過曝還是欠曝,後期處理都很難挽救。
曝光和對焦準確,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在ios11以後,iPhone也對濾鏡進行了一次升級。我自己也會經常使用iPhone的內置濾鏡,尤其是黑白和鮮明這兩個濾鏡。
黑白的反差控制很好,影調也十分細膩;鮮明色濾鏡則非常適合美食的拍攝,能讓菜品看起來更有食慾。
在此提醒你,還有個便利之處就是,iphone的濾鏡對於圖片文件來說都是外加的,都是可以進行再次更改的。你第一次用了這個濾鏡,過幾天不喜歡了,只要回到相冊進行還原就好了。同理,你以前拍的照片也可以試一試全新的濾鏡。
iPhone自帶的修圖工具,包含了照片修飾的基本功能。雖然比不上強大的修圖軟體,但是調節照片的一些基本參數足夠用了。
曝光的調節(也就是光效),在這裡你可以控制照片的明暗、反差、褪色等等。最下面這項黑點,你只要理解為黑色的純淨度就可以,類似於vsco上的褪色效果。
然後是顏色部分,這裡可以調節飽和度和色溫。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對比度和剛才曝光部分的對比度完全不同,這裡是色彩的對比度,調節後色彩會變得更加鮮明。
最後是黑白,簡單來說就是把你的照片變為黑白照片。通過幾個參數的調節,我們就可以獲得一幅非常有氛圍、有影調的黑白照片了。
從iPhone 7 Plus起,蘋果為雙攝鏡頭添加了「人像模式」。在後續的iPhone X和iPhone 8 Plus更新增了「人像光效模式」將影棚級光效應用到人像模式照片中。人像光效模式可以讓用戶拍攝出更進階的人像效果,提供了「自然光」、「攝影室燈光」、「輪廓光」、「舞臺光」和「單色舞臺光」五種效果。選擇「攝影室燈光」可提亮面部特徵,「輪廓光」用於實現更加戲劇化的定向照明,「舞臺光」可讓您的主體在聚光燈下突顯出來,「單色舞臺」可提供經典的黑白舞檯燈光。
拍攝人像模式照片,可以在屏幕上實時預覽光效。在相機功能裡應用設置為人像模式時,可輕掃選擇取景框底部顯示的不同光效。您拍攝的人像模式照片已應用了光效。
好了,來總結一下。一開始,我們學會了利用HDR處理逆光的場景,也知道了Live photos怎麼拍、怎麼用;之後我們了解到閃光燈補光的妙用;也學會了自動曝光和對焦鎖定的技巧;學會了濾鏡的使用,照片參數的調節;還了解了最新款iPhone才有的「人像光效模式」。
至此,我們不得不感慨,iPhone的確是一臺拍攝利器。
學會了這麼多,手握iPhone的你一定躍躍欲試了。最後再給你一個忠告:技術永遠是為人服務的。無論你掌握了多麼全面的技術,如果缺少了審美鑑賞力和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是拍不出打動人心的作品的。
別忘了蘋果公司那句最經典的廣告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