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
纖雲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
在這晚上,人們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拜祭,女孩們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更是向月下老人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
傳說唐代有一位少年叫韋固,一天他外出郊遊,來到次宋,當晚在城南的一家旅店住下。
晚上,韋固乘月散步來到後花園,見一位老人背著錦囊正在月下看書,忙上前施禮,問看什麼書?老人笑道:《婚牘》也。韋固想:《婚牘》定是記載人間姻緣的書,又見那錦囊脹鼓且發紅光,便叩問其中裝了什麼?老人微笑道:「紅繩子也」。韋固又問:紅繩子何用?老人從囊中掏出一支紅繩,當空一晃,只見一道紅光在韋固的腳下繞了一圈,然後朝北而去。老人告訴韋固,此繩以系夫婦之足,雖仇敵之家,貧賤懸隔,天涯異域,此繩一系之亦必好和,終不可違也。韋固見自己的婚事已定,趕緊問自己婚配何人。老人答曰:「店北賣菜老嫗之女也」。說完就不見了。第二天,韋固起早梳洗打扮一番,趕緊找到店北賣菜老嫗,特意詢問他的女兒。見到的卻是一個蓬頭垢面、面黃肌瘦、相貌醜陋的三歲女孩。不禁火起,竟拔劍刺去女孩驚呼,老嫗高叫,韋固棄劍而逃。十幾年過去了,韋固已成為一名武將,娶相洲刺史王泰之女香娘為妻。洞房之夜韋固揭開香娘的紅頭蓋,見妻子貌美非凡,只見眉心貼著一朵紅紙剪的小花,問其緣故。聽香娘敘說,方知香娘就是當年賣菜老嫗之女。夫妻如夢初醒,從此恩愛有加,後子孫滿堂,白頭偕老至終。
人們認為是「月老」,說月老手裡有一根紅線,他把紅線拴在誰的腳上,哪怕多坎坷、多困難,最終也一定會走到一起成為夫妻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千裡姻緣一線牽」的由來。
月下老人是專管姻緣以及男女感情的天神,故每到八月十五月老聖誕的這一天,許多尚未婚配的男女,都會到廟裡祈願朝拜,希望得到月老的護佑。隨著月下老人在民間的廣泛流傳,這一信仰逐漸演變到婚禮的儀式上去了。如結婚時新郎和新娘在「拜天地、入洞房」時,兩人一定要牽一條紅綢絲帶,中間還要系上一個同心結。通過這一特定的民俗、方式,以示感謝天地神靈的成全和保佑,同時表明要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白頭偕老。
太上老君說月老仙師禳婚姻真經:
[步虛韻]
太極分兩儀,陰陽本為一。和合仙宮坐,掌管婚姻籍。天喜祥光至,合巹(jǐn)做夫妻。月老牽紅線,夫婦長相依。合婚聯姻天尊。
[吊掛]
人生於世萬般難,修福修壽修姻緣。
婚姻本是前世定,但需今生把線牽。
凡有夫妻不悅事,稽[qǐ]首誠誦月老篇。
仙師率眾來擁護,鸞(luán)鳳和鳴代代傳。
道場眾等,人各恭敬。恭對道前,諷經如法。
七夕即將來臨之際,世人若虔誠禮拜月老,則單身者得遇佳偶,戀愛者終成眷屬,男娶賢惠之妻,女嫁如意之夫!已婚者必能得其加持與護佑、不得他人插足和破壞,助夫妻恩愛、夫唱婦隨、同心同德,一起守護家庭的幸福!
1、已婚人士,參加法會可以保佑婚姻美滿、白頭偕老。
2、單身、離異、喪偶獨身,參加法會可祈求姻緣降臨,早結連理。
1份敬拜月老神明敬神明包具體包括:
(1)敬拜月老神明疏文(上面圖片):
類似給月老神明上疏文,表達自身的祈求,疏文是官方認可的。
(2)敬月老神明禧錢:
包括1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各類錢幣,用於敬神明。
這些敬神明錢,主要用於幫助敬拜人置換相應的福報、功能,換取敬拜人所祈求內容;助益姻緣運。
一份敬月老神明包禧錢,包含3.6億元左右敬神明錢。
(3)香:
香是通感神明的器物,三支香。
敬拜月老神明敬神明包,可以結緣請購回家自己敬拜敬燒(結緣價299元/每份),也可提供所需資料,免費功德戴敬拜敬燒服務。
敬拜月老,催婚,催桃花,斬桃花,禳解婚煞,姻緣和合法事的信善,詳情請添加老師微信:fgpz003
關於更多祈福轉運知識
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老師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