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六代機長啥樣?最新風洞給出答案:機頭尖銳無水平尾翼

2020-12-16 騰訊網

中國航空工業氣動院製造的新型風洞具備了測試能力,並首次承擔了新型飛機的研發測試。外國媒體都在猜測,這架測試飛機很可能是我國研發的下一代戰機,比目前最先進的殲-20和殲-31更強。這真的是在測試中國的第六代戰鬥機嗎?據航空工業氣動院的報導顯示,在風洞測試的新型飛機氣動設計十分新穎,主要特點是機頭尖銳無水平尾翼,機身整體與機翼融合。

國產高性能風洞

新機型機翼後掠角大,屬於高速氣動型。機頭尖尖的這也是高速戰機的外形特點之一。翼體融合設計非常明顯,沒有水平尾翼,飛機整體布局類似於飛翼結構。根據目前國際上對六代飛機的流行研究,去掉尾翼或平尾,採用類似或接近飛行融合體是典型的共同特徵。這種設計可以考慮到更小的阻力,擁有更好的速度和隱身性能。

當前我國同時研製兩款五代戰機,殲20和殲31,這兩款戰機所走技術路線各不相同,這有明顯技術實驗性質,很可能是相關技術部門在考量不同設計路線優劣,所以目前這兩款戰機生產量都不大,似乎有為新式戰機鋪路目的。

第六代戰鬥機想像圖

六代機近幾年在國際上搞得風生水起,競相研製,我們在多年落後於人,已在五代機殲-20追平了,六代機還會不會再次落後呢?照美俄英法四國打造六代機的理念看來,高度隱身,更智能,群控制,有人與無人智能AI兼具,似乎成為不爭的實事。

目前全世界六代機也僅有模型。英國直接上馬六代機,但憑藉英國軍用飛機研發實力和經濟實力,況且受到脫歐影響,大概率會終止進度。日本也提出過六代機模型,即使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但是美國是不會允許日本獨立發展六代機的。俄羅斯目前短時間不具備上馬六代機的條件,目前來看全世界也只有中美最有可能最先問世六代機。

第六代戰鬥機想像圖

美國是最先研發五代機的國家,已經有兩款成熟的五代機,F22服役數十年了,F35出口到了大部分西方國家,從這兩方面看,美國發展六代機的條件是完全具備的,充足的資金和雄厚的技術積澱,航空發動機,電子和材料目前都是首屈一指。中國的殲20到現在基本形成戰鬥力,可以順為下一代戰鬥機研發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指標,依照軍事專家的說法,我國戰機一般是成熟一代,預研下一代,依照這樣六代機可能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研發過程中。

國產第六代戰鬥機模型

中國六代戰機的研製,應打破舊的傳統機型,按中國自己的設計理念著手,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科技指揮系統,最高超音速和靈活攻擊能力的先進戰機領先全世界。祝福中國六代戰機早日升空!(山峰)

相關焦點

  • FL62風洞首次承接成功,六代機方案出爐
    而俄羅斯並沒有研發出真正意義上的「五代機」,而是在蘇-57 「四代半」的基礎上進行了拼接,因為它沒有大尺寸、高性能的風洞來輔助其驗證設計,並且開發這樣的「戰略武器」,是不可能去別國「借」風洞試驗的。飛機採用翼身融合設計,無水平尾翼,整體布局接近飛翼。事實上,從各國已有的六代機方案來看,取消尾翼或平尾,採用類似飛翼的翼身一體化布局,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特點,這樣的設計可以達到優異的隱身和速度性能,並將阻力降到最低。所以在FL-62風洞中所看到的模型,很可能就是新一代戰機風洞試驗方案的模型。這應該只是其中的一種。
  • 新一代風洞投入使用,測試翼身融合模型!會是我國六代機嗎?
    我國的現代科技成果中,有一項長期居世界首位,不僅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而且為交通、建築、能源等行業提供了優質的試驗數據。這個關鍵技術是「風洞」。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國產FL-62風洞首次進行新機試驗。
  • 國產六代機已經現身?超級風洞內出現神秘模型,隨後傳來好消息
    圖為大型風洞內部此前,中國的FL62型號國產6000噸超級風洞進行了首次運轉,隨後傳來好消息:這臺超級風洞內還出現了一款神秘模型,看上去像極了六代機,對此有網友表示:難道說這次中國開始領跑美俄,國產六代機已進入倒計時、甚至模型已經現身了?
  • 與風「較勁」 長安UNI-T風洞測試展現出哪些「黑科技」?
    既然是風洞試驗,那麼風噪自然是此次測試的主角。根據最新的研究,汽車消費者對風噪的抱怨排在TOP5,已經成為汽車用戶最不滿意的問題之一,而良好的設計與隔音已經成為了自主品牌邁向高端的「攔路虎」,尤其是風噪直接產生在車身表面,沒有辦法進行聲學封裝,因此對整車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F1才玩的起的風洞中國大學生就能用!
    所以這篇報導不再是走馬觀花一樣的流水帳,不再是告訴大家比了哪些項目,而是讓大家真正了解什麼是大學生方程式賽車,它到底能為中國的汽車工業做出什麼貢獻。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在幹胎幹地的情況下測試出,75米直線加速成績為3.5秒(今年湖南大學比賽中雨胎溼地4秒),尾速達到了110km/h,從V-BOX讀取的數據中顯示0-100km/h加速時間為2.9秒!
  • 飛行器T型尾翼的誕生與兩位工程師的傳奇經歷
    另外,普朗特博士收的唯一一位女學生,同時也是唯一一位中國學生,就是中國第一個風洞的建立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籌建人之一:陸士嘉。 普朗特收漢斯·穆索普之時,已經59歲了。他把畢生之心血都傳給了漢斯。 在病重之時,還曾指明,由漢斯·穆索普來繼承衣缽。
  • 驚心動魄,扣人心弦,《中國機長》穩了!
    在國內的電影史上,《中國機長》應該是第二部關於民航飛機空中遇險題材的電影。更早的那部,是上映於2000年,邵兵、尤勇和徐帆主演的《緊急迫降》。電影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1998年東航MU586航班起飛後前起落架故障無法放下,最後機頭著地,緊急迫降成功。
  • 受限於成本,日F-3戰機或難達六代機水平
    F-3採用後掠翼布局,但是其機翼後緣呈V字型,這一點和英國第六代戰機的設計很接近。它採用無尾布局,沒有水平尾翼,但保留了外傾式雙垂尾。它還採用了類似於美國F-35戰機的DSI鼓包式進氣道,機頭採用了類似F-22的菱形設計。同時,其機腹下有兩個內埋式彈艙,機身兩側有兩個內埋式武器艙。
  • 世界最高水平:中國正建造馬赫數10-25的高超聲速風洞
    節目畫面中出現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JF-12風洞Hypluse風洞示意圖,該風洞可以模擬的速度達25馬赫(甚至最高可達30馬赫),與中國正在建造的新型風洞相似位於紐約的HYPULSE風洞承擔的部分試驗任務,中國新型風洞可能承擔相似的任務中央電視臺採訪內容如下:科院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韓桂來:實驗室主要是做飛行相關的,一般都是做高超聲速的,就是5倍聲速以上的這種高速飛行
  • 致敬川航機長——盤點歷史上九大迫降奇蹟
    這些事實足以讓人驚心動魄,並對成功處置事故的機組成員尤其是機長充滿敬意。正如業內人士所言,此次迫降算得上航空史上的奇蹟,被稱為史詩級迫降並不為過。但在盛讚機組處置得當的同時,還應冷靜思考,不忘對真相的追問和責任倒查,進而提升航空安全水平。
  • 航空大佬齊聚FL62風洞,神秘飛機模型引關注,眾說紛紜猜「真身」
    而在此前的節目中,我們就對FL-62風洞有過介紹,簡單來說FL-62風洞是為我國下一代戰鬥機,也就是第六代戰機氣動試驗準備的風洞設施。在今年5月份,FL-62風洞首次承接試驗項目,照片很可能就是拍攝於那個時候。
  • 六代機迎來競標階段!成飛沈飛或合作研製,殲20項目中早有先例
    事實上,這個被歐洲自己媒體渲染出來的「六代機」,亮相後令人大失所望:雖然其設計滿足大眾對六代機認知的那樣,採用了無水平尾翼布局,但除此之外,似乎就沒啥亮點了。而這樣的布局早在美國YF-23上早已經使用了很久,現在法德西等國的這一「未來空戰系統」只不過是換了DSI進氣道的YF-23,外加外傾更大角度的垂尾和平底機背罷了。
  • 六代機迎來競標階段!成飛沈飛或合作研製,殲20項目中早有先例
    事實上,這個被歐洲自己媒體渲染出來的「六代機」,亮相後令人大失所望:雖然其設計滿足大眾對六代機認知的那樣,採用了無水平尾翼布局,但除此之外,似乎就沒啥亮點了。而這樣的布局早在美國YF-23上早已經使用了很久,現在法德西等國的這一「未來空戰系統」只不過是換了DSI進氣道的YF-23,外加外傾更大角度的垂尾和平底機背罷了。
  • 達美航空一架A319遭遇強冰雹,機頭被砸出「坑」,緊急迫降
    達美航空一架A319客機機頭被冰雹砸出大事故經過這架註冊號為N342NB的空客A319-100客機於7月6日16時02分準時起飛,向北正常飛行了兩個半小時後在導航系統出現失效並發出告警後,飛行員意識到冰雹肯定對飛機造成了不小傷害,所以聯繫了空管尋求提前著陸,最後在18時48分安全降落在甘迺迪機場。
  • 《中國機長》的真實事件,原型機長接受採訪,對電影還原很滿意
    《中國機長》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還原度高達90%,被稱為應對險情教科書!片段十分逼真,還有人表示劇組的用心程度真的很厲害了,為了高度還原人物,連手錶帶的都和原型機長一樣,影片將原本30分鐘的真實情況通過細膩的人物拍攝手法還原給了觀眾。
  • 埃航空難最後6分鐘細節曝光:離地137米機頭就下傾
    當時,天氣溫暖、無雲。然而,問題隨即出現。8點39分 當飛機達到海拔8100英尺(約2469米),即離地面只有450英尺(約137米)高度時,機頭就開始向下傾斜。此前,一名曾收聽飛機黑匣子錄音的人士表示,客機在起飛3分鐘後「異常提速」,然後機長要求快速爬升。在緊急要求回返機場前,機長曾向航管員要求讓飛機爬升至14000英尺(約4267米)的高度。當客機加速到遠超過安全限制的速度,機長急忙打斷了正忙著指揮其他飛機的航管員。聲音驚恐地喊道「請求折返!請求引導著陸。」
  • 世界一流風洞能呼風喚雨,一年四季要啥風都有
    今年6月底,中國中西部地區首座汽車風洞在重慶落成!該風洞由兩座國際一流水平的全尺寸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AAWT)和汽車環境風洞(CWT)組成、並配置高低溫環境艙、五軸聯動數控加工中心和1200核高性能仿真計算平臺等設施。據悉,這是一座能夠製造「風霜雨雪」的風洞,也是「世界上最安靜的風洞」。
  • 三代機為啥這麼難造?一個高速風洞,就難倒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
    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具備生產三代以上戰機的能力,有些國家還在大量裝備二代機,甚至還存在使用螺旋槳戰機的國家。美、俄、中、歐盟、瑞典、以色列等國家或組織壟斷了世界全部的三代機市場,除了向這幾個國家購買外別無他法。歸根結底,是因為三代機的研發對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要求太高了,即便是日本、韓國,也不具備單獨研發三代機的能力。
  • 埃航空難調查初步結論出爐:失事前MCAS系統處於開啟狀態,機頭始終向下!
    去年10月,印尼獅航一架波音737 MAX 8客機遭遇同樣情況,也是在起飛後不久失控,機頭向下墜毀,造成機上189人全部喪生。現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通報的最新結論表明,之前各方面對這款飛機上安裝的防失速系統MCAS的懷疑正在得到證實。
  • 中國新雷達或裝六代戰機,俄羅斯專家高度評價,可法國人卻說這話
    中國第五代戰機殲-20已列裝,說明中國第六代戰機研發已進入一定的程度。從最近央視披露的疑似我國第六代戰鬥機畫面就是最好的證明,不然央視不會這樣公開報導。疑似我國第六代戰鬥機畫面根據央視播放的新型戰機畫面顯示分析,該新型戰機設計採用了鴨翼布局超科幻,機身修長,機頭較尖、但整體氣動布局將是全新的設計,和現役戰機有截然不同,該新型戰機或指的是中國第六代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