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關明 | 我家住在澧縣火連坡鎮澧淞村

2021-02-15 澧縣在線

文/許關明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澧淞岸上住……

在發源於五峰,流經邊山河,匯入洞庭湖的洈水河畔,躺臥著一座古老的小村莊——澧縣火連坡鎮澧淞村。

澧淞村經過2016年的鄉村整合,由原來的澧淞、三泉、武松三個村整合為一個擁有10.75平方公裡,人口4100人的大村。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邊山河要隘是澧淞村南來北往的大門。北連湖北省,南通湖南津市、澧縣、石門,省道S233線把澧淞村與大千世界緊緊的連在一起。村北面是悠悠洈水河,南倚連綿群山,可謂水鄉,亦稱山鄉。水是一首詩,山是一幅畫,容山魂與水韻於一體,小村莊就安然躺臥在水枕洲夢,洲抱水歡,山水相映的洈水衝積平原上。山是澧淞村的骨架,水是澧淞村的經脈,骨架強健,經脈通絡,澧淞村像一位健壯的青年,充滿青春活力與希望。

村因久負盛名的千年風情古鎮——暖水街而聞名遐邇。

暖水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戴著中國革命紅色老區的桂冠而彪炳史冊。又因其歷史輝煌成為澧淞村的文化底氣而名貫湘鄂,亦因暖水街的厚度與分量使澧淞村閃亮走上今天的舞臺,一股潛在的文創力量悄然助力澧淞村邁上領跑鄉村振興的路.

暖水街飲洞庭甘露,沐武陵清風,歲月陳香,物華天寶,守著滄海桑田變換的諾言。

走進澧淞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河抱湖島,蔥綠擁翠,村傍青山,山護小村;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社會和諧,民風淳樸,環境怡人。令人驚嘆的是村班子富有前瞻性眼光,大情懷、大手筆謀劃鄉村發展振興。

2007年,政府搭橋,村支兩委鋪路,摟起袖子,甩開膀子,緊扣黨的「三農」政策,大膽改革創新傳統農業模式,引進高科技生態農業技術,催生生態農業龍頭。一個偏僻的山村大力度調整全村產業布局,讓龍頭帶領產業發展。「常德正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一個投資8500萬元,擁有200多員工,30多名科技人員的網際網路+現代科技農業的企業落戶澧淞村,這是澧淞的驕人之舉,也是澧淞開人之先河。澧淞村的幹群敢於顛覆傳統農業,走新型「三農」之道。在破與立的舉措確立之關頭,村支兩委沒有含糊,而是旗幟鮮明的充當時代的弄潮兒,敢立改革潮頭,敢為人先的在山村扛起發展生態農業的大旗,成為鄉村振興的標杆。

正新農業現有兩大生產基地:邊山河有機生態蔬菜種植基地、邊山河鱘魚工廠化生態養殖基地;三大配套產業:邊山河水電站,邊山河農資物流大市場,邊山河蔬菜安全檢測加工配送中心。公司主營「邊山河」牌有機生態蔬菜。該品牌已獲國家「三味一標」綠色食品A級認證、歐盟有機認證、港澳專供認證、食品出口認證。2019年獲準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種植基地許可。

公司大膽踐行農業供給側改革,利用網際網路、PC端、微商城、APP全網電商平臺、率先推出C2B的銷售模式,訂單生產,定向供給,直供會員餐桌。公司秉承「科技興農、造福社會」的宗旨,以「心系三農、綠色健康、回饋社會」的經營理念,向社會提供價廉、健康、環保、安全的有機農產品。公司被授予「湖南省常德產業化龍頭企業」、「新農村建設模範企業」。

澧淞村因為龍頭的引領,帶動了全村傳統農業向新型農業轉型的發展,全體村民在自己的責任田地上種植新型農作物,使綠色、環保、豐富的農產品走進大市場,走進繁華大都市,老百姓可在家門口淘金,全村百姓生活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再不需要遠走他鄉。現在澧淞村已牢固打造一條無後顧之憂的綠色農產品產業鏈。全村沒有一片荒山荒地。每一塊山都是一個正在開採的金礦,每一塊田都是一座儲滿糧食的大倉。放眼澧淞村,山更青、水更綠、地更肥、人更勤、莊稼更壯的富饒美麗鄉村。

澧淞人敢想、敢幹、敢創。在優化農業種植,拓展農產品銷售平臺的基礎上,不忘人居環境的改善。首先,響應政府的號召,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引進外資3000萬元,在依山傍水的邊山河畔修建佔地78畝的農村集貿大市場。市場氣勢恢宏,確為村是一座城,城在山村裡。按照江南古建築風格結合現代文化元素修建,為湘鄂邊陲農產品搭建銷售平臺,具有商貿、休閒、娛樂等綜合功能。近幾年來,全村硬化村道43公裡,實行家家通,戶戶達。全村60多口堰塘全部清理配套,所有田地全部實行自動灌溉。所有荒山根據土壤特性分別進行植樹、種養。

今天的澧淞村,座座青山託藍天,悠悠白雲浮綠水。

澧淞人總是把思維定在遠方,而腳步邁在足下,不負心中的洈水情。在改變大環境的基礎上,注重亮點打造,務實的從小處落筆。洈水大堤是澧淞的山水經脈。在政府財力扶助下,自己用心、用情呵護,在大堤兩旁全部栽上風景樹,成為一條綠色彩帶。大堤隔山隔水,不隔山魂與水韻的融通。每家每戶的房前屋後環境進行亮化、綠化。著力造亮點、精心扶看點、舉力突重點,精品打磨美麗鄉村名片。現在的澧淞村是山新水新,百姓的暖巢戶戶新,一句話,全村煥然一新。

澧淞的山得水而活,澧淞的水得山而媚,澧淞不用花飾情,只怕景迷人,荒山變花園,風俗變風景,山水合一,宜居養生。

澧淞村在產業轉型,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重心還是百姓脫貧致富。幾年來,澧淞村不僅轉型了產業,改善了環境,更主要的是老百姓脫了貧,過上了水旱無憂的幸福生活。收入大幅度提高,由2010年的人均3200元到2019年人均14000元。百姓收入實行了4倍增,不僅如此,還在全村實行教育大補,凡在校的貧困戶學生實行補貼,小學生每人每年補500元,初中生650元,高中生1000元,大學生重獎,全村低保戶都給予適當的補貼,五保住進幸福院。

澧淞村融山韻文化、水墨文化、紅色文化、現代新農村文化欣然卓立於湘西北。

禽鳥唱鳴人歡笑,煙雲輕籠醉遠山。
水波蕩漾流彩霞,漁歌唱晚催行舟。
幾朵流雲浸淡墨,花篩月影照倩人。
綠堤護村村如錦,桑田屋舍處處春。

走進澧淞村,可入山閨探秘,憑弔遠古,賞現代生態景觀。

夜枕一窗煙雨眠,留得好夢載滿舟。

澧淞村正呈現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氣象。

有太陽的日子,我們該早點啟程,追趕前面美麗的影子。

澧淞人牽著一段時代的光陰,正領跑在鄉村振興路上!

澧淞,胖也妖嬈,瘦也妖嬈!

相關焦點

  • 澧縣火連坡鎮衛生院工會開展「與澧有約、澧縣人遊澧縣」春遊活動
    為響應「與澧有約,澧縣人遊澧縣」號召,增進職工友誼,豐富大家的業餘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享受集體活動的樂趣,6月13日,澧縣火連坡鎮衛生院工會在環境優雅的地質公園彭山景區舉行了春遊活動。
  • 澧縣火連坡鎮:貼心服務 守護光明 把陽光送到貧困戶心窩裡
    12月8日,澧縣愛爾眼科醫院醫生來到縣火連坡鎮楠木村村部,開展「精準脫貧光明行——走進澧縣」貧困眼疾患者公益救助活動,免費為眼疾患者進行義診。當天上午,經過楠木村幹部的宣傳發動,共有22人參加活動,其中貧困戶6人。
  • 常德澧縣一醉漢駕車摔倒攔路打劫 借酒「撒野」滋事被拘
    民警現場了解情況抽血送檢暴力襲警近日,澧縣一男子醉酒駕駛摩託車不慎摔車後又攔路鬧事,企圖索賠。11月30日14時39分許,火連坡中隊接到火連坡鎮派出所轉警電話:在澧縣火連坡鎮澧淞村路段,一男子駕駛一輛無號牌二輪摩託車倒在路上,攔住一輛輕型貨車不讓其通行,疑似酒後駕駛,要求出警處理。接警後,火連坡中隊中隊長張紹峰帶民警立即出警趕到現場。
  • 澧縣火連坡大力打造楠竹之鄉
    尚一網訊(通訊員 梁先海)11月18日,澧縣召開全縣林業工作會議,與會者200多人重點參觀了火連坡鎮的楠竹開發現場,高度評價了該鎮發展楠竹的新舉措。  火連坡鎮位於澧縣西北部,有集雨面積68.22平方公裡,多為山地,適合楠竹生長。
  • 澧縣全域旅遊之景區景點篇
    城頭山景區聯繫方式電話:0736-3363358 地址:澧縣城頭山鎮,可導航「城頭山旅遊景區」彭山景區位於湖南省澧縣澧南鎮境內,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森林康養試點基地、全國林業科普基地。彭山景區聯繫方式電話:0736-3254777貴賓服務專線:熊科 18692369266     張妮 15348360503地址:澧縣澧南鎮,可導航「彭山景區西門」澧縣天供山森林公園位於常德澧縣火連坡鎮,屬武陵山脈
  • 【周邊遊】澧縣全域旅遊之景區景點篇
    彭山景區位於湖南省澧縣澧南鎮境內,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森林康養試點基地、全國林業科普基地。 澧縣天供山森林公園位於常德澧縣火連坡鎮,屬武陵山脈,最高峰海拔417米。天供山森林公園是澧縣唯一的省級森林公園,全園面積732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2%。
  • 澧州涔槐國家溼地公園獲批試點建設
    尚一網訊(記者 田繼舫 通訊員 王文平 吳濤 朱麗華)2月28日,澧縣林業局將《關於解決澧州涔槐國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護補助資金的請示》報告呈送到省林業廳。自澧縣「澧州涔槐國家溼地公園」正式獲批試點建設以來,該縣正緊鑼密鼓地開展相關工作。據悉,今年,該項目將主要著力於成立管理機構,建章建制,標樁立界,申報中央財政溼地保護與恢復補助項目,加強溼地植被、水禽棲息地恢復、農業面源汙染治理等建設工作。    澧縣地處澧水中下遊,溼地面積25588.7公頃,是全省溼地資源豐富的縣區之一。近年來,澧縣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溼地資源保護成效顯著。
  • 風好揚帆為脫貧--湖南省澧縣西北片區扶貧攻堅紀實
    作為擁有農業人口76.3萬人的澧縣,共19個鎮(街),42個貧困村,其中甘溪、碼頭鋪、火連坡、王家廠的西北片區有31個,共有貧困人口5931戶19311人。   產業發展,無疑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為此,澧縣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果敢決策,把西北片區開發作為新澧州新跨越「六大板塊」的重中之重,並把茶葉、紐荷爾臍橙作為脫貧增收的特色產業。
  • 津澧新城總體規劃(2016-2030年)公示(草案摘要)公告
    第二等級為重點鎮,鎮區人口規模1萬~2萬人,包括大堰壋鎮、金羅鎮、甘溪灘鎮、夢溪鎮、城頭山鎮、小渡口鎮、毛裡湖鎮7個建制鎮;第三等級為一般鎮,鎮區人口規模0.5萬~1萬人,包括王家廠鎮、火連坡鎮、碼頭鋪鎮、鹽井鎮、涔南鎮、復興鎮、澧南鎮、如東鎮、官垸鎮、藥山鎮、白衣鎮11 個建制鎮。
  • 【新時代縣域警務】築牢守護歲月靜好的銅牆鐵壁 確保澧縣長治久安
    打造巡防新氣象 嚴密防控治安風險 澧縣落實「三個確保,五個堅決防止」工作目標,澧縣公安局城市快警快速處警,24小時屯警街面,定人定時對學校、車站、公園等重點場所開展重點巡查,「一村一輔」夯實平安鄉村建設基礎,實現警力重點基層全覆蓋,做到高效處警,形成抓點、穩線、控面的網格化防控體系,降低案(事
  • 澧縣小渡口鎮鳳尾菜在家門口變現
    近日,筆者在小渡口鎮沙河村看到,二十多個工人正忙活著。有的在田間砍鳳尾菜、有的將新鮮風尾菜去掉老葉和根從地裡運到寬敞的稻場、有的將其放進碎菜機,一會兒功夫,一堆碎好的鳳尾菜落地,散發著青新的香味兒,然後由幾名工人按定好的比例撒鹽調勻裝袋。工人們各負其責,有條不紊的忙碌著。
  • 讀故事 品古建 | 經兩百餘年風雨,它仍聳立在澧縣涔河兩岸
    澧州有九水,涔水是其一。滔滔涔河,奔騰百裡,匯入蘭江,湧進洞庭。沿途風光旖旎,山秀水青。 在涔水源頭不遠的地方,一座單孔石橋飛架涔河兩岸,如彩虹飛渡,十分壯觀。新湖南客戶端特別策劃《讀故事 品古建》,本期走進澧縣松祝橋。
  • 澧縣甘溪灘鎮:種植中草藥 開出幸福花
    近年來,澧縣甘溪灘鎮古北村利用土地資源和氣候環境優勢,建立中草藥種植合作社,中藥材產業成為古北村村民脫貧致富的一劑「良藥」。 澧縣甘溪灘鎮古北村貧困戶王先玉 我們一天掙得到七八十塊錢,也不是很累,還能承受。
  • 安慈高速澧縣段工程建設進展順利
    近日,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湯祚國來澧縣督導安慈高速公路建設工作,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邱獻兵參加。
  • 澧縣首屆2017「迎新春 品澧蘭」蘭花展人氣爆棚 你來了嗎
    為進一步弘揚澧州蘭文化,打造澧州蘭城名片,澧縣澧州新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於2017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在蘭江公園舉辦首屆「迎新春 品澧蘭」蘭花展。本次展覽得到了縣委、政府、各協辦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以藉助舉辦蘭花展的機會,讓澧州市民更近一步欣賞澧州蘭花,更進一步了解澧州蘭文化。在元月15日的展覽第一天,前來鑑賞蘭花、品味蘭文化的市民絡繹不絕,使展覽爆棚、人氣旺盛,為澧州古城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 澧縣城頭山鎮團委開展「踐行澧州精神 展現青春作為」五四青年節活動
    原標題:澧縣城頭山鎮團委開展「踐行澧州精神 展現青春作為」五四青年節活動5月3日,為進一步激發青年幹部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幹事熱情,澧縣城頭山鎮團委組織機關35歲以下青年幹部開展「踐行澧州精神 展現青春作為」主題活動。
  • 「玩轉足球 足夠快樂」——澧縣澧州幼兒園足球嘉年華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周靜)澧縣澧州幼兒園作為第一批入選「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的園所,一直堅持以足球活動為載體,紮實開展、有效落實足球特色課程。為激發幼兒對足球的興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加深幼兒對足球文化的了解,澧縣澧州幼兒園於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舉辦為期一周的「玩轉足球 足夠快樂」足球嘉年華活動。活動根據幼兒興趣及年齡特點,分別以「畫足球、探足球、玩足球、觀足球、賽足球」五種主要形式進行開展。「畫足球」活動中,各班家長積極響應幼兒園號召,圍繞「足球」主題進行親子繪畫和手工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