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澳門的旅遊新業態不斷湧現,海上遊線路開啟之後,遊澳門有了海陸結合的新視角。此外,各類綜合度假目的地也陸續推出新玩法。日前,澳門美食地標之一的澳門百老匯推出了經典的時令活動「地道火鍋街」,遊客的一站式美食之旅將增添新的打卡點。澳門的美食商圈很多,酒店業的市場競爭也十分激烈。作為新興的品牌,澳門百老匯如何打造出自身的特色?日前,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了澳門百老匯款客事務營運及百老匯舞臺副總裁倫宇文,他表示,「接地氣」是澳門百老匯的明顯優勢,這讓旅客獲得更具人情味的體驗,同時每年的品牌活動都會融入新元素,這為客人帶來了更多的新鮮感。
南方日報:這幾年澳門的旅遊業態愈發多元化,百老匯美食街的角色和定位跟早前相比,有哪些新的變化?今年澳門旅遊人數將有望再創新高,預計百老匯美食街的反響如何?
倫宇文:體驗澳門地道風味是澳門百老匯的最大特色,也是深受本地居民及訪澳旅客喜愛的原因。根據澳門旅遊局的數字顯示,中國內地是澳門最大的旅客來源地,2019年第三季內地旅客佔總入境旅客七成之多。自開幕以來,每年到訪澳門百老匯的人數都屢創新高。隨著更多旅客到訪澳門,我們有信心百老匯美食街將繼續受到大眾歡迎。
我們美食街打造的是澳門首個街頭美食概念,集街頭美食、街頭表演等於一身,讓遺忘已久的澳門傳統美食與昔日舊市場的繁華景象重現眼前。這裡匯聚40多間餐館食肆,當中近六成是澳門知名及老字號品牌,包括義順牛奶、好彩海鮮火鍋飯店等。為了給賓客帶來更多元化的美食體驗,澳門百老匯還引進亞洲的知名美食品牌進駐,例如度小月、南翔饅頭店、新鬥記、翠華餐廳等,與澳門的地道食肆互相輝映。
為了強化了戶外餐飲的元素,我們在美食街每晚都設有樂隊現場表演;引入了如百老匯美食節、秋冬季的火鍋街等品牌活動,希望能給遊客和本地居民帶來耳目一新的多元化體驗。
南方日報:如何將本地特色文化與美食街的活動相結合?與澳門其他的小吃街相比,百老匯美食街具備怎樣的獨特性?
倫宇文:在十幾二十年前,澳門的街頭巷尾充滿別具風味同特色的小店,銀河娛樂集團一直希望想辦法保留這些澳門傳統特色,通過澳門整體的多元化發展,帶動中小企業一起成長壯大、分享經濟成果。而澳門百老匯正好為這些中小企業提供一個理想的平臺,建立和推廣他們的品牌,同時讓市民遊客可以品嘗到本地或亞洲各地的地道美食和購買特色禮品。
其他的美食商圈難免會面臨產品雷同程度太高的問題,但在這裡,各間商鋪的主要產品都具備各自的特色和定位。在百老匯,我們可以找到葡國菜,以及過去澳門人常去的老品牌,在這裡可以看到品牌的生命力;也可以在這裡看到一些傳統民俗的表演,這些民俗在如今的澳門很難見到,讓年輕人覺得十分有趣。
對於遊客而言,不需要走很遠,在酒店旁邊就可以有能體驗澳門本地特色的地方,吸引力相當大。因此百老匯的形態是獨一無二的,在一條美食街可以一站式地品嘗幾十家澳門老品牌。
南方日報:與豪華酒店相比,澳門百老匯美食街顯得尤其「接地氣」,那麼如何提升對遊客的吸引力?
倫宇文:一直以來,遊客對服務的要求從未低過。區別於澳門很多豪華酒店與度假村,「接地氣」是我們一個明顯的優勢。我們用「老朋友」的方式,去處理與客人的關係,這也是我們的獨特之處,令我們在競爭頗大的市場中得以生存。實際上,我們對店鋪的出品、衛生、服務都有一定規範和要求,這些也保障了顧客的體驗。此外,一系列的創新也十分必要,同樣的活動,我們每年都會融入新元素,讓客人擁有新鮮感。
今後我們會嘗試引入大家認知度較高的IP,打造一些展覽或娛樂設施,並營造出更多的新業態。澳門國際馬拉松是體育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年11月下旬澳門百老匯將舉行澳門馬拉松嘉年華,屆時將有特色地道美食、精彩街頭表演及抽獎活動在百老匯美食街舉行,讓沒有參賽的賓客也能投入馬拉松的熱烈氛圍中。此外,每年12月31日澳門百老匯還會有新年倒數派對,本地居民和遊客將共同歡慶新年的到來。
【記者】 鄭潔琳
【作者】 鄭潔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