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戰機南海攔截美偵察機 美方宣稱相距五十英尺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掌握世界最強大軍事力量的美國五角大樓18日扮出一副無辜而又受委屈的模樣,向媒體控訴中國的「新罪狀」:一架美軍EP-3偵察機日前在南海上空遭到兩架中國戰機「不安全攔截」,雙方最近相距15米,美機緊急下降高度以避免相撞。
-
倪峰:中美建交40年,溫故才能知新
站在中美建交40周年的檔口,回首過去,中美關係可謂歷經風雨、砥礪前行,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40年前,中美人員往來每年僅幾千人次,而2017年雙方人員往來已超過530萬人次;40年前,中美貿易額不足25億美元,而2017年雙邊貿易額已超過5800億美元;40年前,中美相互投資幾乎為零,而2017年兩國間各類投資總額累計超過2300億美元。
-
臺媒「解密」中美戰機南海交鋒:殲8對抗F14
中國空軍殲-8I戰鬥機美軍F-14戰鬥機本報特約記者 邱遠峰 本報記者 劉 揚最新一期臺灣《亞太防務》雜誌刊登了一篇「解密」中美軍隊在南海對峙的文章,「詳細講述」了中美戰艦、軍機所發生的多場摩擦的細節,報導所渲染場景的詳實程度和激烈程度令人咋舌。
-
南海對峙加劇,中美正在滑向戰爭邊緣?
據臺媒報導,美軍機本月15日以來,已經連續12次對中國大陸進行抵近偵察,截至27日,進入中國南海上空的大型偵察機已超過60架次,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白宮高官多次在公開場否定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主權和海洋權益主張,美國「裡根」號航母打擊群和「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也在中國南海兩進兩出,並進行了兩次雙航母編隊群聯合軍事演習,可以說
-
回顧歷史:19年前中美南海撞機事件
我們回顧歷史中美南海撞機事件和EP-3偵察機。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示意圖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發生在2001年4月1日,美國EP-3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偵查,未經中方允許,進入中國領空,我國海軍航空兵派出2架殲-8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
-
南海對峙加劇,中美正在滑向戰爭邊緣?
據臺媒報導,美軍機本月15日以來,已經連續12次對中國大陸進行抵近偵察,截至27日,進入中國南海上空的大型偵察機已超過60架次,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白宮高官多次在公開場否定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主權和海洋權益主張,美國「裡根」號航母打擊群和「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也在中國南海兩進兩出,並進行了兩次雙航母編隊群聯合軍事演習,可以說
-
防止中美南海對峙升級,王毅怎麼做?
、美軍轟炸機飛越中國島礁上空……這一系列事件,無不顯示出事態開始朝著令人擔憂的方向發展——中美南海對峙已經到了一個不得不喊停的地步,雙方亟需就南海問題進行溝通。按照美國的固有邏輯,中國完全可以據此指責美國在印度洋島嶼上搞軍事化,並且帶有攻擊意圖。 闡明若中美南海對抗升級對雙方核心利益均將造成較大衝擊
-
中國外交新局|2015年中美關係很矛盾,2016年看南海
9月是2015年中美關係的高潮——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正式訪美,中美雙方達成49項重要共識和成果,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相繼發布;中美達成互不進行和支持網絡商業竊密行動、建立打擊網絡犯罪高級對話機制的協議;就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新增「軍事危機通報」附件以及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新增「空中相遇」附件完成正式籤署。
-
中國外交新局|2015年中美關係很矛盾,2016年看南海
9月是2015年中美關係的高潮——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正式訪美,中美雙方達成49項重要共識和成果,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相繼發布;中美達成互不進行和支持網絡商業竊密行動、建立打擊網絡犯罪高級對話機制的協議;就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新增「軍事危機通報」附件以及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新增「空中相遇」附件完成正式籤署。
-
南海問題是目前中美之間最危險的地緣摩擦點
相比上述三者,南海問題才是短期內中美最有可能出現「擦槍走火」乃至武裝衝突的區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以從政治和軍事兩個角度來看。從政治角度來看,首先,「南海問題」在中美兩國的地緣戰略規劃之中有著不盡相同的重要性。
-
BBC:越南兩架蘇-22戰機在南海演練時相撞墜毀
參考消息網4月16日報導 兩架越南戰機16日在南海進行訓練演習時在空中相撞。越南國營媒體在報導時沒有提及兩名機師的狀況。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4月16日援引越南《青年報》的報導稱,越南東南部平順省對開海面兩架蘇-22型戰機在練習俯衝時相撞。 越南在綿長的海岸線附近定期進行軍事演練。 報導稱,越南人民軍使用俄羅斯製造的戰機巡邏有爭議的西沙群島地區。 越南與中國在南海有長期的領土爭議。
-
私人飛機撞毀、客機空難、戰機墜落!美國國內很亂,還在南海點火
外交部近日表示,僅在2020的上半年,無法無天的美國飛機已經在南海上空飛行巡航超過了2000次。 2019年5月,美國阿拉斯加州的東南部城市凱奇坎又發生了一起空中交通事故,兩架隸屬於「皇家公主號」遊輪的水上飛機在喬治灣附近上空相撞,事故共造成5人遇難,1人失蹤,另外還有10人受傷。
-
外媒炒作「中美軍艦南海對峙」事件
外媒炒作「中美軍艦南海對峙」事件 美國軍官13日說,一艘中國海軍軍艦上周在局勢緊張的南海地區危險地向一艘美國戰艦靠近。 報導指出,雖然這次對峙以和平方式結束,但凸顯了中美間的緊張關係。北京上月宣布在東海設置「防空識別區」後兩國關係惡化。 報導稱,對峙發生在具有戰略地位的南海,北京「盛氣凌人」地加強對這一區域的控制,而其他國家在該地區也聲稱擁有主權。美軍再三保證要讓國際水域和空域暢通,並在過去一年加強了在東南亞的存在,以遏制北京日益強硬的姿態。
-
南海、臺海會成為中美爆發軍事衝突的新戰場嗎?
他認為,無論是南海還是臺海,中美之間都有爆發軍事衝突或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因此要堅持我們的原則立場,做好軍事鬥爭的準備。他還提到,過去經貿領域被認為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但當前中美之間的軍方的聯繫、溝通似乎成為穩定中美關係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2、何偉文認為,中國要更多的落實到實處,例如現在最重要的三點,「第一個是臺海,第二個是南海,第三個就是香港。例如避免擦槍走火,我們該如何避免?
-
15年祭:緬懷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王偉烈士
15年祭:緬懷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王偉烈士> "← →"翻頁 當時的情形是:王偉駕駛的殲-8Ⅱ戰鬥機在EP-3偵察機附近進行正常飛行,而EP-3突然衝向王偉的戰機
-
媒體:解放軍戰機定會繼續繞臺 直到飛臨臺灣上空
據中國軍方公布的消息,解放軍轟6K等多架多型號戰機26日飛越了宮古海峽和巴士海峽,實現了繞臺灣島飛行。國防部發言人吳謙表示,如果「臺獨」勢力繼續恣意妄為,解放軍還將進一步採取行動。25日島內忽然熱傳一個消息說,美國兩架B-52戰機從關島起飛,經巴士海峽飛抵東沙島東側附近折返,距廣東海岸最近處僅250公裡。臺媒特意稱兩架美機飛的是「典型攻擊航線」,模擬在東沙島附近發射巡航飛彈,可以直接攻擊大陸縱深目標。
-
人民要論:理性認識當前的中美貿易摩擦
中美經貿關係一直是中美兩個大國關係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但是今年以來,美國採取單邊主義措施,挑起貿易戰,導致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和爭端不斷升級。今年3月,美國炮製出所謂301調查報告。7月6日,美國不顧多方面反對,對中國340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徵25%關稅。8月23日,美國對另外16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
-
緊張對峙,中美兩軍同時在南海布陣,菲越兩國連表態不願看到戰爭
據日本媒體近日報導,隨著美國持續向中國進行極限施壓,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陷入緊張對峙局面,而軍事對峙的最前線在中國南海。美國防長埃斯珀在7月21日的演講中提及美國海軍本月兩度在南海實施雙航母演習時聲稱:"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遏制中國在南海的恫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