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蓮是多年生水生花卉。根莖短,直立;葉叢生,卵圓形或心臟形,全緣,浮於水面。葉面濃綠色,背面帶紅色;花單生梗端,白色,直徑3一5釐米,多數浮在水面。花瓣815枚,花期6一8月。上午開花。傍晚閉合,次日上午再開,一朵花能連續開放、閉合3-4天。此花開花與閉合,猶如人早晨睜眼、晚上閉眼睡覺一般,故名「睡蓮」。目前我國栽培的睡蓮還有以下幾種:
白睡蓮:原產歐洲,花白色,直徑10—13釐米,終日開花。黃睡蓮:原產墨西哥。下部有球根,葉大圓形,花黃色,直徑10釐米,上午到傍晚之間開花。香睡蓮:原產北美,下部根莖相連,分枝很少,葉圓形或橢圓形,花白色,直徑3.6—12.7釐米,上午開花,中午閉合,具有濃香。
習性和用途:原產我國,印度、日本、西伯利亞也有分布。喜光、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生長較好。喜空氣溼潤和通風良好的環境。光照不足的地方只長葉,不開花。花期長,自夏開到秋,一朵花常開2-4天。
睡蓮浮於水面開花,花期數月之久,是珍貴的水生花卉。睡蓮宜栽在自然池塘中,或在公園水池、噴泉、庭院水缸中養殖,配以其它花木,饒有風趣。
栽培:北方地區栽培睡蓮,冬天要將水位加深,使地下莖在泥土中安全越冬。水源條件缺乏時,也可用落葉覆蓋地下莖,防止凍害。
生長期間,水的流動性不能過大,深度以0.5米為宜。如在深水池中養殖,可在水中築臺,將栽培睡蓮的淺盆放在臺上。也可以缸栽,將睡蓮同缸一起置於水池中。這種栽法可以集中管理。開花後要及時剪掉開過的殘花和枯葉,並追肥一次。追肥的方法是將腐熟的豆餅與河泥摻合製成泥塊,均勻地撒在水池中。如水池較大,每2—3年可掘植一次,使根莖分布均勻,葉面在水面不致互相覆蓋,有利於開花,增加美觀。此外,水池中嚴防流入化工廢水,避免因中毒而枯花。
缸栽時,缸口要大些,缸內應裝半缸左右配製土,混施少量腐熟的人糞尿、餅肥、骨粉等,將睡蓮根莖平栽於泥土中,然後灌上淺層水,以後隨發芽生長,再逐漸加深水層。
繁殖:主要用分株法,春季4—5月間進行。從水池泥土中掘出地下莖,選擇長有新芽的切成10釐米長的小段,水平植於池泥或缸泥中,芽與土面相平,稍經日曬再放於水中。初期水層要淺,隨著氣溫升高,根莖上的芽開始萌動,再及時補充水量,加深水層。由於睡蓮葉柄細弱,灌水不宜過深,如果水深超過40釐米,便會影響新芽抽出。